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ppt_第1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ppt_第2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ppt_第3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ppt_第4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2根据拼音写汉字。qin_穹_隆 xi_撷_取积zn_攒_ l_履_历鸡毛sun_蒜_皮 jun_镌_刻mn_铭_刻 x_犀_利怪p_癖_ 白j_驹_过隙和x_煦_ 呜y_咽_卷zh_帙_ chu_惆_怅j_跻_身 xi_遐_想雕lu_镂_ sh_霎_时和i_蔼_ 咬文jio_嚼_字3根据意思写成语或根据成语写出意思。(1)_赏心悦目_: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悦。(2)_搜索枯肠_:形容竭力思索。(3)_走投无路_: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4)_眼花缭乱_: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

2、东西而感到迷乱。(5)_心旷神怡_: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心情开阔。(6)_白驹过隙_: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7)_茫然若失_:若有所失而不知所以的样子。茫然,失意的样子。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8)_小心翼翼_: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9)_谈笑风生_: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10)_通幽曲径_:通往幽深之处的弯曲小路。(11)_罪魁祸首_: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引起祸患的主要人物。(12)_指手画脚_: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指点、批评。(13)_不屈不挠_: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挠,弯曲,

3、比喻屈服。(14)_茅塞顿开_: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15)_道听途说_:在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这里用做动词。(16)一鸣惊人:_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_(17)无动于衷:_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_(18)咬文嚼字:_这里指不重视实质,只在字句上纠缠。_(19)沸沸扬扬:_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议论纷纷。_(20)出谋划策:_出主意,定计策。_(21)可歌可泣:_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_文言文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幼时记趣一、文学

4、常识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其作者是清代的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七、重点句子翻译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译文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文 我心里这样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文 抬起头看这些飞舞的蚊子,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4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译文 我常在土墙高低起伏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把身子蹲

5、下,和台子一样高。5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译文 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6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译文 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 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吞掉了。8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译文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感到害怕,哎呀地惊叫了一声。9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待到精神恢复,捉住癞蛤蟆,用鞭子抽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了。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八、内容理解1你认为作者获得这些“物外之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点拨 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细致的观察力,有丰富的想像力。文

6、言文梳理字词梳理2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什么?点拨 群鹤舞空图、青云白鹤图、神游山林图和鞭打蛤蟆图。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这句话既是夸张又是比喻,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拨 把蚊子的鸣叫声当做雷声,当然是比喻;而蚊声无论如何也没有雷声大,所以是夸张。这句话强调了作者的“心之所向”和全神贯注,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说明了什么?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点拨 说明了“我”对观察蚊群的兴趣之浓。表现了“我”观赏“群鹤舞空”的专注、入迷。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5写神游山林的乐趣突出了幼儿的哪些心理特点?点拨 表现了幼儿视小为大、喜欢想像的特点。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当然,这种想像和乐趣与作者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缺乏知识和生活,也就无从想像,自然也就没有神游的感受。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6“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了什么?点拨 既反映了小孩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文言文梳理字词梳理7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点拨 物外之趣:鹤唳云端;游山林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