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专业人才急需培养_第1页
大数据专业人才急需培养_第2页
大数据专业人才急需培养_第3页
大数据专业人才急需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数据专业人才急需培养 程彦博7月7日,本报报道了IBM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大数据科研和教学领域的深度合作。一天之后, IBM就宣布与教育部签订备忘录,将与中国教育系统携手开展重要合作,以实际行动应对国内蓬勃涌现的大数据与分析人才需求。毫无疑问,大数据已经成为信息科技领域越来越重要的技术和重要的发展趋势。各个厂商都在积极进行大数据领域的布局,而IBM无疑在这一领域领先了一步。这是因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离不开人才,IBM则把住了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脉搏。1亿美元投入在这项名为“IBM U-100”的合作计划中,IBM将向100所中国高校捐赠一系列价值1亿美元的大数据及分析软件,并提供专业知识,

2、支持这100所中国高校培养下一代数据科学家。“IBM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各个高校广泛合作的传统,但是U-100项目是IBM在校企合作中投入最大的一次。”IBM大中华区大学合作部总监王浩告诉本报记者。即使在今天,高校传统的教学体系和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场景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当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时,很多高校的师资、教学资源等存在不足,各个高校迫切希望将最为先进的技术和教学资源引入到学校中,为更为贴近应用的教学目标提供支撑。“IBM U-100”合作计划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该合作包括:在这100所高校设立大数据与分析技术中心,在其中30所高校开设本科和硕士课程,以及在5所大学设立“卓越中心”

3、。针对当前中国市场急剧扩大的大数据与分析技能需求和人才缺口,U-100项目每年将会涵盖4万名学生,帮助他们获得大数据与分析的专业知识。营造多赢平台根据“IBM U-100”计划,IBM将设立大数据与分析技术中心,为大学教师和教职员工提供信息管理、数据挖掘、社交媒体分析和风险管理等课程培训。为加快项目发展,IBM还将提供基于IBM广泛分析软件的实操培训、案例研究,并且聘请IBM专家担任客座讲师。目前,IBM已经与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达成协议,这7所高校将在新学年推出大数据与分析的新课程。王浩介绍,到年底,IBM计划再与40所大学达成合作。到2015年

4、年中,“IBM U-100”计划将涵盖100所院校。同时,IBM将选出30所院校来共同开设新的本科和硕士学位课程,其教学内容将针对业内人才需求较大的数据科学家与首席数据官岗位来进行设计。由于分析技术现在已经超出计算机科学的范畴,成为了许多企业和职能部门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IBM在协助高校设计课程时将重点围绕如何运用分析技能来解决财务、风险管理、营销等领域的挑战。这些课程将由大学教授、IBM研究人员、工程师与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顾问来讲授,预计每年将培养出1500名掌握高级大数据与分析技术的学生。此外,IBM还将帮助5所大学在它们各自的校内设立大数据与分析卓越中心,中心将作为“开放合作实验室”

5、,让大学与IBM的商业伙伴及客户开展合作,让企业也将能够运用先进的研发能力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我们希望通过U-100计划打造一个多方互动的平台,营造完整的生态系统。”王浩告诉记者,“大数据技术最终还是需要落地到企业中去应用,所以IBM与高校的合作是开放的,也欢迎企业参与其中,多方共同努力让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企业中落地,搭建企业与高校大数据人才供需的桥梁,让多方共赢。”开设网络课程与高校合作,只是IBM试图把大数据分析技术扎根中国的措施之一。在此之外,IBM还与慧科教育旗下的开课吧()签署协议,双方共同成立“IBM大数据与分析专区”,提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培养具备大数据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才。IBM与开课吧的合作重点面向IT专业人员和学生,培养大数据与分析技术和技能。这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不断更新,使学员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从而在就业或进入某个具体领域时增加竞争力。目前,所有课程均不收费。与传统的高校教育体系相比,开放式网络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能够大规模地促进行业共同发展大数据与分析新技能,这些课程正在快速地从小众形式发展成更主流的大众化教育,使全日制学生和从业人员都能够学习新技能,提升专业知识,并立即将所学到的运用到工作当中。”IBM全球副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