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案例_第1页
电子政务案例_第2页
电子政务案例_第3页
电子政务案例_第4页
电子政务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讲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第一节 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案例:南海电子政务发展案例 一 南海概况 南海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邻近港澳。南海市的面积为1150.5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0.2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0多万。南海于1992年撤县设市,现辖有18个镇(区),250个行政村。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先后名列全国第四,连续两届全国第三,为广东之冠;2001年,南海被评为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第二位。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4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

2、76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4.68万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各项指标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县级市中名列前茅。南海市还是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和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并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海市的工业形成了有色金属加工、纺织服装、建筑陶瓷、装饰板材、家电、五金、制鞋、制革、玩具、床上用品、灯饰、机械制造等主导行业,其中铝型材、建筑陶瓷、布匹、鞋类、装饰板材等产量在全省和全国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2001年,全市有工业企业1.6万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超100家。近年来,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智能家电、新型建材、环保

3、工业、生物工程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在南海正在逐步形成,工业结构正在进一步合理和优化。 非公有制经济是南海经济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总数已达7万家,实现经济总收入760亿元,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目前,南海的非公有制经济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经营方式正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和资本经营发展,运作模式正由传统的“家族经营”方式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式转变,投资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领域迈进。 以电子政务发展成效显著而名震四方的南海市目前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的精神为指导,加快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昂首阔步地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4、迈进。2 案例背景 南海市是国内较早重视信息化发展的城市,早在1995年,该市就提出了“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时任南海市市长的邓耀华就意识到作为毗邻广州的县级市,既不是中心城市,也没有石油等资源,更没有港口,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使南海的工业化得以提升?如何使南海的工厂增加产值?政府如何给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面对现实问题,当时的南海市委、市政府就充分地认识到,只有依靠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的层次与水平,才能促进南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因此,南海的信息化建设具有“起步早、思路清”的发展基础。 为了加快“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步伐,南海市在1998年就作出了创建“信息市”的决策,并在1

5、999年1月正式提出了“建设信息市,迈向新世纪”的战略目标,从而开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后,南海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在电子政务发展领域经过自己的实践与摸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效果。 目前,南海市已建立起了市镇(区)村三级电子政务工程,农村管理、计划生育、教育、卫生、统计、税务、社会保障、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等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已分别成为了国家、广东省的推广或试点项目,国土、法院、公安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也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通过电子政务方式建立起来的市属行

6、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和“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已在南海市的政府管理与服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南海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发展环境,提升南海的竞争力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三 发展历程 从1995年开始,南海市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四个一工程”,即针对南海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建设一个行业技术创新中心(CADCAM为主)、建立一批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一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一个现代物流系统,使南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素质和竞争力得到大大提高。通过实施“四个一工程”,南海迈开了产业信息化的步伐,改造提升了纺织、有色金属加工、建筑陶瓷、小五金等传统行业的素质,加快了传统产业信息

7、化的进程,也促进了该市信息产业的发展。 “四个一工程”之后,南海建起了8个数据信息中心,一个主导行业建一个。这些行业的每个企业每年只需要花上一万或者是几千块钱,就可以享用大量的政府信息资源,使政府的职能真正转移到了为企业提供服务上。这样一来,企业的信息化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原来企业自己开发维护自身的信息系统,每年至少要投入十几万元,现在只要不到十分之一的投入,即可达到目的,因此,行业数据中心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支持与欢迎。产品创新中心建成后同样发挥出显著的效益。以南海西樵纺织创新中心为例,成立以来,共开发新产品9000多种,市场命中率达80%以上,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产品附加值提高了15

8、20%。 在1995年之前,南海市没有一家专门从事软件生产的企业,在“四个一工程”的带动下,到2000年,全市软件产业已有60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全市信息产业总产值接近90亿元。2001年,南海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78.94亿元,其中信息产业产值达102亿元,超过七分之一,这充分说明,南海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而且还使南海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传统工业正在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变。2001年,南海市的信息化综合指数已达66,超过了广东省确定的现代化准值,在全国县级市中位居前列。 从1995年以来,南海市的信息化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并受到了国家和广东省的肯定。在这期

9、间,南海市信息化建设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主要有: 1995年,南海市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设想,决定以信息化推动南海现代化进程; 从1995年底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铺设宽带光纤网; 1996年1月,南海市提出“三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合一”的概念,并采取股份制的形式,由广电局、电信局和南海市科技局联合出资组建南海信息网络中心; 1996年8月,国家科委同意将南海市作为国家科委网络建设的试点城市; 1996年9月,南海率先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建成了全市统一的连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交换平台,开通了南海综合信息网; 1997年3月,南海市被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列为全国城市信息网络服系统建设试

10、点城市; 1997年4月,国家科委同意将广东省南海市通信与有线电视综合业务试验网作为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通信与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网中的课题之一,并予以提前启动; 1998年,南海市建立了“广东南海信息产业基地”,将国内一些著名的软件企业引入园内; 1998年5月,广东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将南海市列为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综合试验区; 1999年1月,南海市提出“建设信息市,迈向新世纪”的战略目标; 1999年,南海信息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由国家有关部门及中国科学院论证通过; 1999年4月,南海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全球数字化城市首脑会议; 1999年7月,广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11、办公室同意将南海市列为广东省流通领域信息化试点城市; 1999年,新太集团在南海成立新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0年5月,南海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9月,南海市成为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 2000年9月,南海市与广东省政府合作成功举办“新经济与广东未来”国际研讨会; 2001年,南海市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市、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四 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也是决定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和应用范围的重要因素。南海市为推进电子政务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决定建立政务信息网络系统,这是一个集成数

12、据、话音、视频等多种通信技术和手段的网络,其服务对象既包括南海市各级政府机关,还包括整个社会。这一项目是在南海城域光纤网的基础上改造扩建成的一个宽带的、可冗余的、可路由的、IP交换的、可备份的内联网,这一网络不但为南海市政府及其他各机关单位、各镇(区)提供电子数据交换、文件传输、网上协同办公等服务,而且通过这一网络可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体化的政府服务。该网络主要是以南海光纤网为传输媒介、以IP和Intranet为技术主体、以南海市信息网络中心为交换中心、以各级政府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市直各机关局、镇(区)、农村基层组织等)为分节点的多层结构,提供与各种政府职能相关的、功能齐全、资源统一的网上应用系统

13、,进一步可扩展成为连接省政府及其它城市政务网的多功能网络平台。 2002年5月,南海市政务信息网络系统由业界领先的凯创网络(世界领先网络设计及制造商美国Cabletron 公司于2000年初进行战略性结构重组后形成的四家独立专业化子公司之一)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 在凯创公司提供的网络方案中,南海信息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有20个镇(区)节点,从中心到各镇(区)有一对单模光纤芯可用于政务网。从功能上看,这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技术、多种应用的一体化网络。由于政府部门的层次划分,这一网络同样具有多层次的特点,便于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进行网上授权管理。各级政府机构除了本身能够互访问之外,系统还可为公众提供访问

14、政府网络的手段。下图为南海政府网络功能结构图。 其他行业网络Internet公众网络信息搜索信息发布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持公众服务政府网络语音数据视频公众访问五 在线政府财务管理 加强政府财务管理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促进政府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南海市在推进电子政务过程把加强政府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并通过建立“南海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确立起了一套透明、廉洁、高效的在线政府财务管理体系,成为了南海市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特色应用项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1 组织实施组织实施 为了推进在线政府财务管理的实施,南海市于2001

15、年11月1日专门成立了“南海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筹备组”,筹备组由一位专门的副市长和两位市委常委共同负责,并由科技局、财政局、审计局、纪委和检察院等几大政府机构负责具体事务。筹备组十分重视结算中心的制度和规范建设,通过多方讨论、并经市府决定出台了诸如结算中心运作机制、结算中心保安人员工作岗位、结算中心人员福利待遇、结算中心报销制度规范等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大大规范和强化了结算中心的政府职能作用。在信息系统的选型问题,筹备组经过反复筛选,最终选定了目前在国内政府会计结算中心建设具有领先优势的东软金算盘公司的会计结算中心信息系统。 南海会计结算中心于2002年1月1日试运行,正式实施分三批

16、进行:第一批37家单位在2002年2月底正式运行实施;第二批50家政府机构在6月底正式运行;第三批在9月正式运行。最终目标是全市287家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都纳入到结算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真正实现财政财务的在线式集中核算管理,使南海市政府财务管理水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2 系统结构系统结构 南海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远程数据的输入和查询,且所有的远程方面系统都是建立在南海的国家信息安全平台基础上的,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系统特点系统特点 南海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可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前、后

17、台分离的做法可有效遏制和杜绝腐败产生,可降低因为集中核算而带来的内部管理风险; 高度集成了远程单位报账员、预算会计、统管会计、资金会计、主管会计、档案管理员等六大岗位的功能,实现了“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和“工资直达”等目标; 系统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多层C/S、B/S结构,真正实现了远程化数据管理,为实现财政信息管理的整体化、网络化和综合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系统在财务业务间有良好的控制方式,保证了财务业务数据的集成,实现了一体化的政府财务与业务管理; 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财务人员可按照需要生成各种财务报表,以加强控制和

18、监督。4实施效果实施效果 南海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和运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了对政府收入的监控。系统运行后,所有市政府能够收钱的部门不再单独收钱和开票,而是由中心统一开发票,并实现网上实时开票,所有政府部门收得的钱不再放在该职能部门,而是直接缴到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统一账户上,这样使政府的各项收入变得透明、公开。 规范了政府的各项支出。中心运作后,每个政府职能部门都取消了财务科,只设置一个兼职的报账员,支出集中由财务结算中心进行核算。尽管部门领导的审批权不变,但是,上级和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随时看到各部门的财政情况。这样在一定程度上

19、杜绝私设小金库的现象,避免私自截留资金、开票不入帐等长期困扰政府支出管理的难题。 精简了人员与费用。系统运行后,政府财务管理人员从原来的287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近400人员缩编至中心成立后的35人,每年可节省经费数百万元。 提高了政府财务管理的水平。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做到了“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一个制度、一个质量”,大大提高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六 村镇电子政务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基本还没有触及村镇这一层面。而在南海市,“村村通光纤,家家可上网”早已成为现实,在近几年的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南海的村镇电子政务建设同样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

20、著,成为了我国村镇电子政务发展的典范。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一样,南海的农村管理以前也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村务操作的不透明,导致村民无法行使知情权,使得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而南海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一般的村级行政机构每年的财政收入平均达到百万元以上,多的高达上亿元。对如此巨额的村级财政收入缺乏监管或操作不透明,不仅不能给广大村民一个清白,也不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于是,从1999年开始,南海市就着手进行村镇电子政务建设,几年下来,取得了明显得成效。 刚开始的时候,广大村干部对发展村镇电子政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村干部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21、普遍不会使用电脑,害怕因此而落选;二是因为村镇电子政务建设必然会对村干部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使得原来普遍盛行小金库、公款吃喝等现象无处藏身。因此,村镇电子政务建设实施之处遇到的阻力不可低估。 针对以上情况,市政府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先在经济条件较好的西樵区民乐村率先开通了村委会信息管理系统,使全村的财务收支、经济合同管理、户籍管理、征兵、计划生育等村务大事全通过电脑网络和触摸屏等方式展示出来,让村干部和全村村民亲身感受电子政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并帮助他们打消电子政务“可望不可及”的想法。时间不长,村民通过电脑和网络了解了自己关心的各种村务信息,村干部也通过这种方式与广大村民取得了

22、很好的沟通,赢得了村民的理解与信任。因此,民乐村的电子政务系统很快就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接受与欢迎,大家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民乐村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南海市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多种方式,逐步推行村镇电子政务的实施。 目前,全市250个行政村中,绝大多数都开通了适合农村管理需要的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特别是过去矛盾最集中的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现在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实行了电算化管理,全市各镇(区)成立了财务结算中心,对镇(区)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西樵区为例,原来区属58个单位58本账,区位、区政府很难掌握每个单位人、财、物的基本情况,人员超编、吃

23、空额等违规行为很难得到控制,而上了电子政务系统后,区属各单位的人、财、物全部上网公开,既要受到上级的监督,又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谁也无法作假。 南海市的村镇电子政务在我国首次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集中式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各项政务管理中,对提高我国农村基层党政机关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必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普及推广。八 网络反腐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抵制各种腐败行为,是我党和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利用电子政务方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各种腐败行为作斗争在南海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2002年8月,联合国在韩国召开“反腐败信

24、息技术应用国际研讨会”,南海是我国惟一受邀请出席的代表,南海的“网络反腐”的经验引起了参会代表的肯定和好评。尉健行同志在2002年3月考察南海信息化建设时指出,南海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做法,提高了效率,加强了监督,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和很好的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南海市在网络反腐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网络技术将管理过程和内容进行公开,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使想腐败者“不敢为”;另一方面,将所有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到信息系统中,寓法于机(计算机)、融法于网,使想腐败者“不能为”。南海市在政府腐败重点滋生地都

25、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使腐败发生的概率大大缩小。 南海在网络反腐方面的做法可概括成五个方面:第一,在政府财务管理方面,由于建立起了“南海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与银行的联网,出纳员只要把每天发生的收支记录上机登记入账,单位领导和财政部门便可随时上网进行查阅,及时掌握资金的收支运作情况和结余情况,即可对政府资金的流动和转移实现动态监管,从而从源头上、制度上减少了腐败出现的可能性;第二,在南海的法院系统,由于采用了“法院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案件审判由计算机自动排定庭审时间和审判人员,使得法官“选择办案”、办“人情案”等现象无法得逞,有效提高了司法的透明度、公开性和

26、公正性,受到群众的拥护与欢迎;第三,对药品招标采购、重大工程项目、土地拍卖等政府参与的经济活动,实现网上公开招投标,防止黑箱操作、以权谋私; 第四,对长期以来投资者、企业和群众反映较强烈的申报项目审批难、办证难、办事难、有关部门乱收费等问题,采用局域网将具有审批、办证、收费等职能的16个市直局连接起来,把214项政府面对公众的服务的项目集中通过行政中心向公众提供“一门式”服务,工作人员将审批内容、依据、程序、时限、收费标准、审批结果等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使过去的难题迎刃而解;第五,通过“市长信箱”、“局长信箱”、“区长信箱”等各种方式,为群众举报和反映政府工作人员的

27、各种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自觉拿起“鼠标”这一有效武器向党和政府的各种腐败行为宣战。八 发展经验 回顾数年来南海市在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总结南海的发展经验,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引进外)引进外“智智”,共谋发展,共谋发展 从1995年开始,南海市高度重视引进外“智”工作,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南海市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多所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办学,并通过共建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有效克服了南海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近年来,受南海市信息化氛围的吸引,国内外众多著名的

28、IT企业,如微软、IBM、思科、中望、新太、东软等先后进驻南海,成为南海市产、学、研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不但大大提升了南海市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大大优化了南海的产业结构。(2)政府致力于营造促进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政府致力于营造促进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 南海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政府在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发展中应起的作用,集中精力营造促进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吸引分散的民间资金和国际风险基金,南海市在2001年底成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目前,南海软件科技园的服务支撑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建成了包括科技创业中心、互联网络交换中心、评测中心、知识产权服务

29、中心、授权服务电子认证中心以及若干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各类功能服务中心,为南海的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南海市为营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和培育平台,政府近年先后出台了十多项政策、法规,支持、推动和规范南海市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在吸纳和培育IT企业过程中,南海始终坚持“不分所有制、地域、隶属关系”的原则,只要企业在南海注册、科技成果在南海转化、项目具有市场前景,都可享受“一视同仁、择优扶持”的政策,营造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3)领导重视,步调一致)领导重视,步调一致 南海市的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政务发展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南海市为、市政府

30、的高度重视和率先垂范有着直接的关系。原任南海市市长,现任南海市委书记(人称“网络书记”)邓耀华和现任市长陈仲元等高层领导早就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阻碍信息化发展的各种壁垒,为信息化发展创造理想的条件与环境。在很长一段时间,邓耀华书记几乎在政府的大小会议上都要讲推进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强调信息化渗透到各行各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正因为观念超前,行动务实,才使得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电子政务发展最大的障碍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中的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现象,没有政府强有力的协调和规划,往往会形成一个又一个新的“信息孤岛”,使

31、电子政务建设流于形式。南海市委、南海市政府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最终建成了统一、高效、实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4)加强教育与培训,创建)加强教育与培训,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 作为一个县级市,南海的农村人口占有较高的比例,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不如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于是,南海市把加强教育与培训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98年开始,南海市的电脑培训教育就开始大面积铺开。政府职员的培训是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的:对于部门领导,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能够接收邮件并且批复文件;对于公务员要求“四会”:会打字、会上网浏览、会

32、收发电子邮件、会做PowerPoint文档。由于计算机操作功能的简化,实际上,政府职员的培训短时间内即取得了理想的培训效果。 为了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全民计算机培训,南海市把培训分成5个部分:公务员由人事局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农村村民由农业局来组织培训;产业工人由劳动局负责岗前、岗中培训;社会青年由团委负责。中小学校从小学3年级就开计算机的课程,全市小学目前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有2万8千多台,平均6个学生有一台计算机。 在全民培训的基础上,南海也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应用人才,为此先后建立起了南海软件园,与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建立起了信息技术学院等,南海主要投入硬件,合作方投入软件为主,培养

33、出来的人才为南海的信息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以培训促应用,使应用更有广度,以应用促培训,使应用更有深度。在南海,由于教育与培训的推进,南海人的教育与学习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第二节政府职能电子政务案例: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电子政务建设案例一 案例背景 北京市地税局成立伊始,内部信息化建设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突出表现在手工操作多、办公效率低、信息条块分割严重、服务方式落后等方面。局领导针对当时的情况,充分意识到只有依靠信息化手段才能税收征管的水平和效率,加快地税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于是,北京地税在成立后不久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地税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

34、五年规划:预计在20世纪末建成一个具有首都特点、信息布局合理、数据分类分层加工、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国内税收征管大型现代化集成网络系统,使北京市地方税务的征收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根据“五年规划”制定的目标,北京地税于1995年6月15日与国内具有多年行业积累和丰富项目经验的联想集成(现神州数码)签订总承包协议,合作开发北京市地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Beijing Local Tax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BLTMIS)。提出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方向,立足于适应税收业务基础及发展,充分考虑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开放型集成网络系统的设

35、计目标。 北京地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历时年多时间的建设,到2001年底已形成了包含全部税收征管、办公自动化和综合业务在内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覆盖全市23个区县局和217个税务所,初步实现了数据分类分层加工、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成为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的“数字神经系统”,在促进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与水平,建立新型征纳关系,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北京市地税局的网上税收征管与服务也已走在全国前列,正在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二 发展历程 由神州数码承担的“北京地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是分成三期工程实施的,各期工程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如下:

36、一期工程开发完成了以支持日常税收征管业务为主的应用软件系统,同时完成网络、硬件平台建设。税收征管系统架构于23个区县局,聚合217个税务所,应用软件分为税源监控、申报征收、会计统计、税务检查、发票管理、票证管理、计划管理等七个业务模块和通用查询报表、备份、自动更新等五个通用工具。一期工程的目的是要实现税收征管业务的规范化、电子化。二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办税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整个地税系统的行政办公自动化,并最终实现全市地税系统计算机联网运行。二期工程建成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法规检索子系统、光电阅读子系统等。三期工程的建设目标是要为纳税人提供高效、综合的服务

37、,建成监控全市的网管中心和为全市服务的数据处理中心,为市局领导管理全市地税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三期工程的建设开通了覆盖全市的“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上纳税服务系统”,运行的子系统包括报表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Internet/Intranet子系统、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等。 到1999年底,三期工程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北京地税电子政务发展初具雏形。从2000年开始,北京地税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向纵深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税收征管改革向“信息化加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另一面是因为北京地税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数字北京”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先行试点项目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支

38、持。北京地税局于2000年11月开始规划网上纳税服务系统建设,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征管的总体要求制定了项目的总目标:通过网上综合服务系统、网上税收征管系统、网络安全与用户管理、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网上税收服务、网上纳税申报和网上税款征收的目标。这一计划分成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是从2001年3月1日到2001年6月30日,主要任务是开发网上申报、法规库法规检索、纳税指南、最新政策动态、税务公告专栏、咨询问答、文明创建、税收调查等网上应用项目,同时实现数据交换平台中的内部数据交换,逐步建立起CA认证中心。 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7月1日至2001年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实现包括网上缴款、

39、网上开业申请、网上初始申报(纳税核定)、特殊企业年检网上审批等应用项目。 2001年6月后,北京地税相继与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合作开通CA认证系统,并逐步实现了网上纳税服务。2002年5月31日,完整意义上的北京地税电子政务系统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北京地税电子政务发展不但走在了全国税务系统的前列,而且在北京市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中出于领先的地位。四 系统组成 北京地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以下一些子系统组成:(1)基层税收征管系统)基层税收征管系统 基层税收征管系统主要实现税收征管业务处理的自动化。这一系统利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系ORACLE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40、来管理日常税收征管数据。目前,这一系统已覆盖了全市27万纳税人、全部17种税费的日常征管和检查业务。(2)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日常办公管理自动化。这一系统利用非关系型数据库Lotus Notes的文档处理和数据流工作特性来管理市局、直属分局与各区(县)局日常办公信息,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中,机关工作人员每人都开通了独立的个人邮箱,全部公文流转都通过电子邮件进行。(3)法规数据库检索系统)法规数据库检索系统 法规数据库检索系统主要目的是向纳税人提供五大服务功能:法律法规文本的查询、多媒体形式的纳税指南、方便快捷的语言查询系统、文字图片形式的纳税介绍

41、以及北京地方税务公报的发布和查阅。(4)OCR光电录入系统光电录入系统 OCR光电录入系统是使用现代化的光电阅读设备对申报表进行自动扫描录入,实现高速阅读、打印、封装,以完成相关数据的处理。这一系统与网上电子申报结合起来,可为纳税人提供更加快速、灵活、便捷的网上服务,同时可以大大减轻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5)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将税收和办公自动化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集中到市局,通过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使用,数据转移、清洗和重组,为税务机关领导和相关人员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服务。如“重点税源信息分析系统”可提供市局、区(县)局及各税务所重点纳税户的税源、核定、申报分析入库、

42、发票、减免等各方面详细信息,为征管、检查等业务处室提供了翔实的资料。(6)综合接入系统)综合接入系统 综合接入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系统内部的“三网合一”,即实现数据、图像和语音的网上传输,达到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学、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目的。(7)网上纳税服务系统)网上纳税服务系统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渐普及,北京地税局的网上纳税服务系统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它的功能早已从原来的机构介绍、政策宣传等发展到今天的网上办税、税务登记、网上申报等具有综合功能的“虚拟型”的“网上地税局”,必将成为未来税收征管的“主渠道”。五 系统特点 作为一项牵涉面广、资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长、技术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北京地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设计起点高,伸缩性强)设计起点高,伸缩性强 北京地税管理信息系统从1995年就开始着手建设,经过七、八年分阶段的建设和优化,这一系统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这一结果与神州数码公司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和北京地税局对业务发展需求的深刻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系统的设计秉着“高起点、高伸缩性”的要求进行,达到了不断适应和满足业务需求多样性及复杂性的需要,获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整个系统采用的是以C/S方式为主,集中方式为辅的混合模式,并采用DDN专线将各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以市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