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杨利第 1 章章导论导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1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1.3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4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5 1.5 本课程的体系安排本课程的体系安排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
2、整体经济的运作。整体经济的运作。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萨缪尔森认为:宏观经济学论述整个经济萨缪尔森认为:宏观经济学论述整个经济的行为或经济生活的宏观总量。它研究的行为或经济生活的宏观总量。它研究的是一国产出、就业、失业和价格的总的是一国产出、就业、失业和价格的总水平。水平。曼昆的定义: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曼昆的定义: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费瑞希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费瑞希RFrischRFrisch(挪威(挪威
3、1895-19731895-1973)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Macroeconomics名称的由来名称的由来 由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由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1969)获得者费瑞希于获得者费瑞希于19331933年年首次提出:首次提出:“研究经济体系中某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后果研究经济体系中某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后果应属微观分析的范畴应属微观分析的范畴MicroeconomicsMicroeconomics,而对整个经济系统,而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应属宏观分析的范畴的总体分析应属宏观分析的范畴 Ma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
4、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既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既GDP的增的增加或人均加或人均GDP的增加的增加 增长源泉增长源泉 劳动、资本、技术进步劳动、资本、技术进步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短期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和扩张。一个短期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和扩张。一个 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 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至
5、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美国实际GDP增长率(%)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三:失业研究内容之三:失业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度量方法 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称失业率。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称失业率。美国经济中的失业率美国经济中的失业率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一个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 续在一续在一 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段时
6、间内普遍上涨。 度量方法度量方法 CPI、PPI、GDP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美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美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封闭经济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开放经济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外贸盈余与赤字、资本流入与流出对一国外贸盈余与赤字、资本流入与流出对一国 经济的影响经济的影响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
7、策等。货币政策等。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组成。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组成。 货币政策:主要指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货币政策:主要指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 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与波动 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的破灭将日本打年代初日本泡沫的破灭将日本打入入“失落的十年失落的十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年亚洲金融危机终结了亚洲奇迹,终结了亚洲奇迹,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债年以来美国次级债危机风声未息,欧债危机又现,毫无疑问,危机风声未息,欧债危机又
8、现,毫无疑问,全球经济已经挥别全球经济已经挥别“大缓和大缓和”的黄金时代。的黄金时代。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初步核算,种重大挑战,初步核算, 2011年中国国内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增长率为亿元,增长率为9.2%。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与波动 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历程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历程 1950- -1952年,年,3年经济恢复时期,国民收入从年经济恢复时期,国民收入从358亿元增加到亿元增加到 589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9.3%; 1953-
9、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 8.9%; 1958- -197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经历了多次曲折和困难,经济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经历了多次曲折和困难,经济 活动大起大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活动大起大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 1978-2010年,我们连续年,我们连续3131年经济增长年经济增长, ,年均达到年均达到9.7%,9.7%,2003- 2007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中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的时期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
10、经济增长与波动195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国内生产总值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与波动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与波动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与波动1994-2007年中国与美国年中国与美国GDP增长率比较图增长率比较图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与波动 2010年世界各国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排名 1 United States 14,6241 美国美国 2 Peoples Repu
11、blic of China 5,7451 中国中国 3 Japan 5,3908 日本日本 4 Germany 3,3058 德国德国 5 France 2,5554 法国法国 6 United Kingdom 2,2585 英国英国 7 Italy 2,0366 意大利意大利 8 Brazil 2,0235 巴西巴西 9 Canada 1,5636 加拿大加拿大 10 Russia 1,4769 俄罗斯俄罗斯 11 India 1,4300 印度印度 12 Spain 1,3747 西班牙西班牙 13 Australia 1,2197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14 Mexico 1,0040 墨西
12、哥墨西哥 15 South Korea 9862 韩国韩国2000年,我国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居世界第6位;位;2005年,我国年,我国GDP超过法和英,超过法和英,居世界第居世界第4位;位;2008年,我国年,我国GDP超过德国,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跃居世界第3位;位;.2009年世界各国人均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排名 中国位居第中国位居第100位!(据位!(据IMF2010年年4月)月) 1 Luxembourg 104512 卢森堡卢森堡 2 Norway 79085 挪威挪威 3 Qatar 68872 卡塔尔卡塔尔 4 Switzerland 67560
13、瑞士瑞士 5 Denmark 56115 丹麦丹麦 6 Ireland 51356 爱尔兰爱尔兰 7 Netherlands 48223 荷兰荷兰 8 United Arab Emirates 46857 阿联酋阿联酋 9 United States 46381 美国美国 10 Austria 45989 奥地利奥地利 11 Australia 45587 澳大利澳大利亚亚 12 Finland 44492 芬兰芬兰 13 Sweden 43986 瑞典瑞典 14 Belgium 43533 比利时比利时 15 France 42747 法国法国 16 Germany 40875 德国德国17
14、 Japan 39731日本日本18 Canada 39669加拿大加拿大19 Iceland 37977 冰岛冰岛20 Singapore 37293 新加坡新加坡21 Italy 35435 意大利意大利22 United Kingdom 35334 英英23 Spain 31946 西班牙西班牙24 Kuwait 31482 科威特科威特25 Hong Kong 29826 中国香港中国香港39 Taiwan 16392 中国台湾中国台湾 100 China 3678 中国中国141 India 1031 印度印度180 Liberia 239 利比里亚利比里亚181 Congo 172
15、 刚果(金)刚果(金)182 Burundi 163 布隆迪布隆迪 世界人均世界人均GDP 8000GDP 8000美元美元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中国的失业问题中国的失业问题 中国失业问题的特殊性中国失业问题的特殊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他经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他经 济资源大量过剩。因此,导致中国失业存在的原济资源大量过剩。因此,导致中国失业存在的原 因不完全是总有效需求不足,也不完全是劳动工因不完全是总有效需求不足,也不完全是劳动工 资刚性。资刚性。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
16、与通货膨胀中国的失业问题中国的失业问题 中国失业问题的发展历程中国失业问题的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体制下,失业问题在中国也是存计划经济体制下,失业问题在中国也是存在的,政府通过行政计划手段把失业问题隐藏在的,政府通过行政计划手段把失业问题隐藏起来。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失业问题凸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失业问题凸现。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中国的失业问题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201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比上年末下降
17、0.2个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为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万人,增长5.5%;本地;本地农民工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万人,增长5.2%。 企业中隐性失业人口上升,据统计,隐性失业人口约占企业中隐性失业人口上升,据统计,隐性失业人口约占总劳动人口的总劳动人口的20%20%左右。左右。农村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闲农村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闲置问题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置问题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
18、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19911991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092009(%)(%)(万人)(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及失业率(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及失业率(1991199120092009)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计划经济时期的价格制度计划经济时期的价格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有计划的固定价格体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有计划的固定价格体 制,无论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变化,价格皆基本保制,无论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变化,价格皆基本保 持不变。伴随微观经济领域的价格体制的改革,持不变
19、。伴随微观经济领域的价格体制的改革, 宏观经济领域也开始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宏观经济领域也开始出现通货膨胀问题。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改革以来中国改革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现象通货膨胀现象 在农产品价格松动以后的在农产品价格松动以后的19801980年,发生改革以来第一次通货年,发生改革以来第一次通货 膨胀,通胀率为膨胀,通胀率为7.57.5% %; 19851985年,发生了第二次通货膨胀,通胀率达到年,发生了第二次通货膨胀,通胀率达到9.39.3% %; 19881988年,零售价上涨了年,零售价上涨了18.5
20、%18.5%,第三次通胀率达到二位数;,第三次通胀率达到二位数; 19931993、19941994年,通胀率分别为年,通胀率分别为1 17.77.7% %和和2 24.14.1% %; 19971997年年20022002年,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年,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 2003200320112011,除,除20092009年价格下降外,中国普遍出现了价格上涨现年价格下降外,中国普遍出现了价格上涨现象,居民价格总水平分别为象,居民价格总水平分别为 1.2%1.2%、3.9%3.9%、1.8%1.8%、1.5%1.5%、4.8%4.8%、5.95.9、 -0.7 -0.7 、3.
21、3 3.3 、5.4 5.4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1978-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图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图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 197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就是对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就是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外开放度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挥比较优势,相继形成了轻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挥比较优势,相继形成了轻纺、机电、机电、IT产品等优势出口产业。产品等优势出口产业。1981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首次超过初级产品;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首次超过初级产品;1986
22、年,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年,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10年,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占比已接近出口总量年,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占比已接近出口总量的六成。的六成。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 1978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只有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只有206.4206.4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排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排名从名从19781978年的第三十几位跃升到年的第三十几位跃升到2002009 9年的第年的第3
23、 3位。位。 2001 2001年中国加入年中国加入WTOWTO,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外开放进一步深化,2002,2002年至年至20082008年,年,中国外贸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六,远中国外贸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六,远高同期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排高同期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排名亦由全球第八跃升至第三,成为名名亦由全球第八跃升至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 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19781978年以来,年以来,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
24、目的成就。 20201010年吸引外资年吸引外资900900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上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仅次于美国的名列全球。引进外资仅次于美国的名列全球。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006年年2月底首次超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2009年外汇储备余年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额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399万亿美元,万亿美元,2010年达到年达到28473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年份年份 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亿美元) 外向型直接投资额外向型直
25、接投资额(亿美元亿美元) 19781978206.4206.419851985696.0696.0 16.5816.58 199019901154.41154.4 34.8734.87 199519952808.62808.6 375.21375.21 200020004742.94742.9407.15407.152001200150985098 46946920022002 6207.76207.7 527.43527.43 200320038509.78509.7535.05535.05200420041154511545606606200520051422014220603603200
26、620061760717607694.7694.72007200721738217387487482008200825616 25616 923.95 923.95 200920092207322073900900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201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国家和地区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出口额比上年增长比上年增长%进口额进口额比上年增比上年增长长%欧盟欧盟311231.8168531.9美国美国283328.3102031.7中国香港中国香港218331.312340
27、.9东盟东盟138230.1154644.8日本日本121123.7176735.0韩国韩国68828.1138435.0印度印度40938.020851.8中国台湾中国台湾29744.8115735.0俄罗斯俄罗斯29669.025821.7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 1952-2008年外汇储备余额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指指 标标 1978 1980 1990 2000 2007 2008 2009 国土面积国土面积 4 4 4 4 4 4 4 人人 口口 1 1
28、 1 1 1 1 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10 11 11 6 4 3 3 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 175 177 178 141 132 127 124 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 29 26 15 8 3 3 2 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 60 12 9 6 3 2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 38 37 7 2 1 1 1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75 77 83 88 85 78 79资料来源:联合国资料来源:联合国FAO数据库、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数据库、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世界银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联
29、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人文发展报告发展报告2010年。年。中国主要指标在世界的位次中国主要指标在世界的位次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宏观经济思想早期宏观经济思想 1818世纪,休谟(世纪,休谟(David HumeDavid Hume)第一次研究了一国经济)第一次研究了一国经济 中货币供给、国际贸易平衡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中货币供给、国际贸易平衡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公式: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公式: 即物价总水平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这一公式是即物价总水平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这一公式是 一切货
30、币数量理论的基础,也是当代货币分析的理论一切货币数量理论的基础,也是当代货币分析的理论 基础。基础。PQ=MV2022-6-2641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学派(1818世纪中叶世纪中叶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代表人物:亚当年代)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萨伊斯密,萨伊 理论产生背景理论产生背景 当近代生产方式刚刚自封建社会脱胎而出时,经济发展的主当近代生产方式刚刚自封建社会脱胎而出时,经济发展的主 要阻力是封建社会中对公民权利和地位的各种限制、对生产要阻力是封建社会中对公民权利和地位的各种限制、对生产 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束缚。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人民对要素自由
31、流动的各种束缚。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人民对 统治者的权力无从约束。各国皇室往往不是穷兵黩武,就是统治者的权力无从约束。各国皇室往往不是穷兵黩武,就是 挥霍无度。挥霍无度。17761776年,斯密发表年,斯密发表国富论国富论,强调政府应退出,强调政府应退出 经济活动的舞台,由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劳经济活动的舞台,由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劳 动分工和收入分配。动分工和收入分配。2022-6-2642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斯密在斯密在国富论国富论中提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思想。的思想。 这一这一思思想想 的有效性依赖一个
32、关键的假定:经济中的各种市场,包括的有效性依赖一个关键的假定:经济中的各种市场,包括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劳务市场必须运行良好,没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劳务市场必须运行良好,没 有最低工资和最高利率等制约因素。即在一个自由市场经有最低工资和最高利率等制约因素。即在一个自由市场经 济中,工资和价格的变化是协调人们经济行为的信号。工济中,工资和价格的变化是协调人们经济行为的信号。工 资和价格必须对供求失衡作出迅速反应并得到充分调整,资和价格必须对供求失衡作出迅速反应并得到充分调整, 以使每个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以使每个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
33、的发展历程Adam Smith (17231790) 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代表,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发展。结为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发展。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 亚当亚当. .斯密斯密经济学鼻祖经济学鼻祖提出提出“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人们在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受到一人们在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受到一只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支配,经常促进的支配,经常促进了社会福利。了社会福利。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亚当亚当斯密的斯密的“守夜人守夜人”理论:理论:
34、国富论国富论(1776) (1776) 扉页:女王陛下,请您不要扉页:女王陛下,请您不要干预国家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就做一干预国家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就做一个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去敲钟,入夜了个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去敲钟,入夜了看看有没有偷盗行为,这就是国家的任务。只要看看有没有偷盗行为,这就是国家的任务。只要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会发展起来。所以,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会发展起来。所以,政府应该作为国家经济的守夜人。政府应该作为国家经济的守夜人。 斯密主张:斯密主张:一个规范的政府应该恪守守夜一个规范的政府应该恪守守夜人的角色,应该将政府职能限于国防、司人的角
35、色,应该将政府职能限于国防、司法和某些公共设施领域。法和某些公共设施领域。2.2.萨伊萨伊 SaySay(法(法1767-18321767-1832)代表作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1803年年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定律萨伊定律 萨伊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萨伊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必然转化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给就是需求,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发生的。一个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企业越多,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产。越
36、多。主张发展生产。让让巴蒂斯特巴蒂斯特萨伊萨伊 1.3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凯恩斯凯恩斯(1883-1946) (1883-1946) 1936 1936年发表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The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Interest and Moneyand Money 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1.3 宏观经
37、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凯恩斯学派凯恩斯学派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年代5050年代代表人物:凯恩斯年代代表人物: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建立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在在1930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古典经学遇到了难以解释的问题: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古典经学遇到了难以解释的问题: 经济资源大量闲置,失业增加,经济活动急剧下降,市场中经济资源大量闲置,失业增加,经济活动急剧下降,市场中 价格机制根本无法使闲置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价格机制根本无法使闲置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看不看不 见的手见的手”所调节的自由市场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经所调节的自由市场经济为什么
38、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经 济衰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济衰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失业者排长队领取救济金和食品失业者排长队领取救济金和食品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的美国年经济大危机中的美国 1929-19331929-1933年资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大危机,了大危机,30003000万人失业,万人失业,1/31/3工厂停产。工厂停产。3030年年代整个代整个1010年平均年平均失业率失业率18%18%,高,高峰时达到峰时达到25%25%,人们在经济危机人们在经济危机的黑暗邃道中煎的
39、黑暗邃道中煎熬着。传统经济熬着。传统经济学遇到挑战。学遇到挑战。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19301930)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的美国年经济大危机中的美国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罗斯福罗斯福:我要实行新政,我要实行新政,政府应全面而积极干预经政府应全面而积极干预经济!济!凯恩斯与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与罗斯福新政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19361936年,凯恩斯发表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一文,对经济大萧条做出了解释。他否
40、认古典经济理论文,对经济大萧条做出了解释。他否认古典经济理论关于工资和价格能迅速调整以使得所有的市场达到均关于工资和价格能迅速调整以使得所有的市场达到均衡的假定,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衡的假定,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当价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当价格难以调整时,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格难以调整时,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 当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可通过扩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可通过扩张的经济政策对总需求进行刺激,使经张的经
41、济政策对总需求进行刺激,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当经济处于通货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的膨胀的“过热过热”阶段,政府可通过紧缩阶段,政府可通过紧缩性的政策来控制总需求。性的政策来控制总需求。 凯恩斯学派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学派的发展(凯恩斯学派的发展(凯恩斯宏观经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学体系的完成)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 希克斯和汉森用数学表达希克斯和汉森用数学表达莫迪利阿尼和托宾的消费理论和投资理论莫迪利阿尼和托宾的消费理论和投资理论索罗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罗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2022-6-2654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3
42、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945年二战结束后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两个流派年二战结束后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两个流派1、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代表人物:萨缪尔森(Samuelson)(美)(美)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经济,既需要由政府来对公私混合经济,既需要由政府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又需要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又需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提高经运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提高经济效率。济效率。2 2、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琼罗宾逊代表人物:琼罗宾逊(1903(19031983)Robinso
43、n1983)Robinson,John Violet John Violet (英)(英) 他们认为:应把经济学研究的他们认为:应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重新转到国民收入在社会重点重新转到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阶级之间分配这一主题上来。各阶级之间分配这一主题上来。 罗宾逊在罗宾逊在19831983年出版了年出版了不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全竞争经济学,对马歇尔的,对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作了补充。微观经济学体系作了补充。萨缪尔森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Paul Anthony SamuelsonSamuelson(1915(19152009)2009)1970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诺贝尔经济学
44、奖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货币学派货币学派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2020世纪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滞胀现象,动年代西方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滞胀现象,动 摇了人们对凯恩斯方法的信心。摇了人们对凯恩斯方法的信心。 以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以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 提倡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就是导致这种新的经济不稳定提倡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就是导致这种新的经济不稳定 的根源。的根源。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弗里德曼(Friedman)(1
45、912- )(美)。)(美)。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代表作:奖获得者,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代表作:实证经济学论实证经济学论文集文集、货币稳定方案货币稳定方案、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等,等,主要观点是:他认为货币是最重要的,由于政府掌握着货币主要观点是:他认为货币是最重要的,由于政府掌握着货币的发行权,所以政府通过对货币供给管理来调节物价、产量的发行权,所以政府通过对货币供给管理来调节物价、产量和就业。和就业。弗里德曼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
46、济学的发展历程 货币学派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 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策,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策, 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主张单一政策规则主张单一政策规则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凯恩斯主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凯恩斯主 义经济理论有两大缺陷:义经济理论有两大缺陷: 在实践方面难以解释在实践方面难以解释“滞胀现象滞胀现象”,无法解决国家干预,无法解决国家干预政策政策 所引致的大量财政赤字问题,受到货币主义的诘难。所引致的
47、大量财政赤字问题,受到货币主义的诘难。 理论方面缺乏完整的逻辑体系,尤其缺少微观经济基础。理论方面缺乏完整的逻辑体系,尤其缺少微观经济基础。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罗伯特罗伯特卢卡斯(卢卡斯(Robert Lucas),美国人,),美国人,1995年获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年获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了独到的见解。卢卡斯卢卡斯Robert Lucas199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4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 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理论没有把公众对政府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理论没有把公众对政府 政策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政策政策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政策 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在无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力量有能力实现供需在无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力量有能力实现供需 平衡和生产性资源的充分利用。平衡和生产性资源的充分利用。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 政策主张政策主张 彻底否定凯恩斯主义调控宏观经济的财
49、政政策和彻底否定凯恩斯主义调控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的作用,主张回复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货币政策的作用,主张回复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 济传统。济传统。 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新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 新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和新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政策主张 对市场出清持怀疑态度,认为即使在个人追逐自对市场出清持怀疑态度,认为即使在个人追逐自 身利益时,市场也不会出清。菜单成本的存在使身利益时,市场也不会出清。菜单成本的存在使 价格呈刚性,造成宏观经济波动。价格呈刚性,造成宏观经济波动。 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凯恩斯主
50、义的宏观 经济政策补充微观基础。经济政策补充微观基础。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总结总结 自自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宏观经济学在凯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宏观经济学在凯 恩斯主义和新旧古典主义的争论中求得发展。恩斯主义和新旧古典主义的争论中求得发展。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 系,两者在争论中不断修正自己不合时宜的成分,吸取对系,两者在争论中不断修正自己不合时宜的成分,吸取对 方合理的成分。方合理的成分。 如今,三个流派占据了宏观经济研究的抢眼位置:如今,三个流派占据了宏观经
51、济研究的抢眼位置: 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增长理论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增长理论 争论与对话一直是、也将一如既往地是宏观经济学新知争论与对话一直是、也将一如既往地是宏观经济学新知 识的积累和其发展的动力。识的积累和其发展的动力。2022-6-2664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第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 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劳动力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劳动力 市场;把经济行为主体综合成三类:家庭、企业和政市场;把经济行为主体综合成三类:家庭、企业和政 府;
52、研究三类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上述三类市场中发府;研究三类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上述三类市场中发 生行为并相互作用。生行为并相互作用。2022-6-2665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基第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基 础上。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与微观经济个体理础上。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与微观经济个体理 性行为不相一致,则就缺乏其微观经济学基础。性行为不相一致,则就缺乏其微观经济学基础。 第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第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 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
53、后再用现实世界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用现实世界 中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中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经济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经济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经济模型具有多样性,但一个模型仅仅适用于解释经经济模型具有多样性,但一个模型仅仅适用于解释经济的一个方面。济的一个方面。2022-6-2666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检验宏观经济的理论模型是否是好的理论模型,检验宏观经济的理论模型是否是好的理论模型, 考虑以下几个标准: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假定是否合理和具有现实性。假定是否合理和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教工作中的团队合作精神计划
- 制定仓库应急响应机制计划
- 科技发展与教育革新
- 科技浪潮中的大学生如何把握机遇
- 班级志愿服务活动方案计划
- 旧车零售业务中的售后服务改进考核试卷
- 冷冻饮品行业品牌国际化发展模式探索考核试卷
- 暖通工程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
- 科技创业公司融资策略及风险控制
- 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利用计划
- 高压电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 2024年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卷)
- 委外催收机构入围项目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肝与胆病辨证课件
- (正式版)JBT 2930-2024 低压电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 工程机械作业安全培训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消费群体与消费者行为教案
- 《经营模式浅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