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_第1页
第十六章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_第2页
第十六章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_第3页
第十六章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_第4页
第十六章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运输量指标 运输量指标说明运载设备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年、月、日)内计划或实际完成的运输产品数量,包括:货运量、客运量、货运周转量、旅客周转量等指标。 货运量是指运载设备运输的货物数量,以t为单位计算。反映货运量的指标有发送货物吨数、到达货物吨数以及运送货物吨数。 货运周转量是指运载设备运输的货物数量与相应的运输里程的乘积,单位一般为吨公里、吨海里。计算公式为: 货物周转量=(每批货物的质量该批货物的运距) (16-8) 货运量的统计既分品类,又分运输工具,还按照区域或者货物的流向进行分类统计。 客运量是指运载设备运输的旅客数量,以人次为单位计算。旅客周转量是指运载设备运输的旅客数量与相

2、应的运输里程的乘积,单位一般为人公里、人海里。 为了综合考察一个企业或某一运载设备的工作成果,需要将客运量与货运量、客运周转量与货运周转量相互换算,形成统一的换算运量(t)和换算周转量(吨公里、吨海里)。按照现行的规定,在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中,客运的“1人”换算为“1t”,“1人公里、1人海里”换算为“1吨公里、1吨海里”;在公路运输中,客运的“10人”换算为“1t”,“10人公里”换算为“1吨公里”;在航空运输中,客运的“1人”换算为“0.93t”,“1人公里”换算为“0.93吨公里”。 2. 运输能力指标 (1)运载设备数量 指运输企业在营运期内拥有的各种运载设备的数量,计量单位为辆数、艘

3、数和架数。 吨位数指运载设备装运货物的定额载货吨数,在一般情况下为运载设备的净载重量。客位数(也称座位数)指运载设备装运旅客的定额数。 对于铁路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还有机车、拖船、拖车,它们是构成运输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以数量表示,还以功率(拖拉能力)表示,如马力。 (2)运载设备周转次数 指工作期内或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天)内运载设备完成的运载次数,是运载设备周转时间的倒数。运载设备周转时间是指运载设备从第一次装货完了起,至第二次装货完了时,所消耗的全部时间。有的运输方式直接考核运载设备的周转时间,如铁路货车周转时间。 (3)运输密度,是说明线路能力利用程度和工作强度的指标。它是指一

4、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某种运输方式平均每千米线路所负担的货物周转量(客运周转量),其单位为吨公里公里或者人公里公里。计算公式为: 运输密度=周转量线路营业长度 (16-9) 运输密度可以按照营业线路上的某一区段计算,也可按照全部营业线路长度计算。计算运输密度时,还要按照上下行计算。为了便于分析,货物运输密度还应按照物品类分别统计。 不均衡系数,即货运量(港口为吞吐量)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指一定时期内货运量(吞吐量)的不均衡,统计上用不均衡系数来反映,它是报告期最大季(月、日)货运量(吞吐量)与平均货运量(吞吐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不均衡系数=报告期最高季(月、日)货运量(吞吐量)报告期全年(

5、月)货运量(吞吐量) (16-10) 对货物运输不均衡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可以掌握货物运输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情况及其规律性,可以为改善运输组织工作提供资料。 旅客列车车底周转时间是指为了开行运行图中的某一对旅客列车的车底,从第一次由分配属站发出之时起,到下一次由分配属站发出之时止所经过的全部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车底=2L客/v直达 + t客配 + t客折 (16-11) 式中:L客列车运行距离,km; v直达旅客列车直达速度,km/h; t客配车底在配属站停留时间,h; t客折车底在折返站停留时间,h。 中转时间包括无调中转作业时同和有调中转作业时间。无调中转作业时间包括货物列车的到达、列检、出

6、发等作业时间,其中含等待时间;有词列车的中转作业时间除无调车的作业时间外,还包括车列的解体、集结、编组等时间。 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指运载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进行一次装(或卸)货作业所花费的时间。 (1)技术速度 (2)营运速度 其中,总时间为运行时间与停留时间之和;同期停留时间包括客车停站上下车时间或货车中转作业时间。 (3)平均车日行程 (1)净载重 一般讲,提高运载设备的平均载重量,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能力,降低运输支出中的人工成本及与运载设备有关的成本。净载重量计算公式为: (2)载重能力利用率 载重能力利用率是检查核定吨位利用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数,它表明了每一运载设备平均每一个吨位装

7、载货物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运载设备载重能力平均利用率=载货(客)量/运载设备的平均核定吨(客)位l00% (16-22) (3)吨(客)位利用率 吨(客)位利用率是运载设备载重能力利率在动态条件下的考核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4)实载率 实载率,也称载重(客)量综合利用率,用来说明运载工具在运行过程中的负载情况,是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总行程载重(客)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16-24) 式中:运载设备的吨(客)位利用率,%; QH 运载设备的核定行程周转量,吨公里或人公里; li运载设备在第i 次运输中的总行驶里程,km; q0运载设备的平均核定吨(客)位。 2. 运载设备时间利用指标

8、工作时间利用指标,主要包括运载设备的营运率和工作率。 营运率也称完好率,是指运载设备的营运时间在总时间中所占的比重,即报告期内运载设备的营运吨位(客位)天与运输工具总吨位(客位)天的比值。 工作率(水路运输中称航行率)指运载设备的运行(或航行)时间在营运时间中所占的比重,即在报告期内运载设备的运行吨位日与营运吨位日的比值。 车辆工作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车日所占营运车辆总车日中的比例,用以表示总车日的实际利用程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车辆工作效率越高,则表示车辆的时间利用程度越高。其计算公式如下: 车辆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车日)100% (16-25) 2. 运载设备时间利用指标 3.

9、 运载设备和行程利用指标 运载设备在计算期内行驶的距离为总行程,运载设备在运行时间内行驶的里程,可能是载有客、货的有载行程,也可能是不载客、货的无载行程;运载设备无载行程又可包括空驶行程和调空行程。所以,运载设备总行程为: L=Ly + Lw=Ly + Lk + Ld (16-26)式中:L运载设备总行程,km; Ly运载设备的有载行程,km; Lw运载设备的无载行程,km; Lk运载设备的空驶行程,km; Ld运载设备的调度辅助行程,km。 (1)行程利用率 为了表明运载设备在行程利用的程度,引入行程利用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运载设备的行程利用率=(运载设备的有载行程/运载设备总行程)10

10、0% (16-27) 要提高运载设备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行程利用率是一个有效措施。运载设备空驶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影响运载设备空驶的因素很多,例如,货流的平衡性、运载设备与货物相适应的程度、港站布局等。 (2)空驶率 与行程利用指标相关的指标还有运载设备的空驶率,即运载设备空驶里程占其全部行驶里程的比例,即: 空驶率=空载行驶里程/(空载行驶里程+重载行驶里程)100% (16-28) 但在铁路运输中空驶率称为空率,含义为货车在一次周转中,空车运行距离(简称空周距)对重车运行距离(简称重周距)的比率,或说是每一重车公里平均要产生(或分摊)的空车公里数,即: 空率=(空车运行距离/重空车运行距

11、离)100% (16-29) 运输质量的评价应该以运输安全与准时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 完好率 完好率是表明运输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质量方面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运载设备完好率=(运载设备完好台日/运载设备总台日)l00% (16-30) 影响完好率的因素很多,运载设备本身所特有的技术性能就是一个很主要的方面,例如,运载设备的使用寿命、坚固性和可靠性,对保养和修理的适应性、安全性等。 运载设备的生产话动是在复杂的运用条件下进行的,不利的运输条件常会导致运载设备技术状况的恶化。线路状况对于运载设备的完好程度也有很大影响;恶劣的气候条件,也会给运载设备的技术状况带来不利的影响。

12、在一定条件下,运载设备完好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运载设备的技术管理、使用状况以及保修质量。 2. 正点率 正点率是指正点到达的班次占总班次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正点率=(正点到达的班次/总班次)100% (16-31) 对于铁路而言,涉及的正点率指标包括旅客列车出发正点率、旅客列车运行正点率、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货物列车运行正点率。 航空正点率指标分为单位时间航班正点率、单位时间按期运达率和单位时间运达超期率三个指标,它是衡量航班正常率的重要指标。 3. 安全性指标 运输的安全性包括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货物的完好无缺。对于公路运输而言,主要有货运赔偿率和千车公里死亡人数等指标。 (1)货

13、运赔偿率 货运赔偿率衡量企业货损货差赔偿金额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货运赔偿率=(货损货差赔偿金额/货运营业总收入)100% (16-35) (2)千车公里死亡人数 千车公里死亡人数衡量企业在完成的总运输工作量中造成的人员死亡数,计算公式如下: 千车公里死亡人数= 死亡总人数(人)/总车公里数(千车公里) (16-36) 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经济效用和经济效率三者的结合。 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的产出,代表经济活动时的直接结果 利润=销售收入(1率)一销售总成本 (16-40) 假设p为产品单价、x为产品产量(销售量)、t为税率、。a为固定总成本、b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式(16-40)

14、改为: px(1一t)=a+bx (16-42) (1)资源枯竭 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迅速消耗,为争夺资源民族矛盾升级地区地区冲突不断; (2)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地球表面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随之而来的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的增加,将使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3)臭氧层耗损 臭氧层日益耗损,主要是由于氯氟烃类物质的长期排放和积累所引起的。臭氧层的消失将增加地表紫外线照射量,有可能导致许多浮游生物死亡,影响水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4)酸雨污染 排向大气中的硫化物与氮氧化物在空中遇水汽后凝聚成稀硫酸、稀硝酸,形成酸雨或酸雪使水源恶化、土壤酸化、森林枯死、水生生物死亡、建筑

15、物遭腐蚀。 (5)沙尘暴 引起沙尘暴的原因主要是因地表植被严重破坏,而导致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严重超标而造成的,对人类的呼吸系统危害极大。 这些后果都是由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造成的。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就在于人类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发展带给人类的负效应有针对性地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加以限定,使人类走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 交通运输业是发达国家的主要的能源消费行业之一,平均约占总能源消耗的30%。发达国家用于交通运输的人均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均拥有机动车的数量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发达国家致力于提高汽车的能源消耗效率以及用少污染或不污染的清洁燃料来代替矿物燃料,靠电

16、力、液化天然气、酒精、太阳能等新能源驱动的汽车在整个汽车行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尽管各个国家正在加速开发新的和可再生的能源。但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尤其是石油”仍然将在长期内为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最主要的能源供应。能源供应跟不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以至在少数国家造成国内的能源衰竭,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除了能源和土地作为交通运输最重要的资源以外,矿产资源、水资源、木材资源等也是交通资源的组成部分。 铁矿是交通运输业利用最多的矿产。此外,铝矿、铜矿也是不可缺少的。 水资源也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基础资源。水资源的分布限制了石油、煤炭等基础资源的开发,从而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次,交通运输业本身的发展以及运输过程中人们对水的需求都是不可缺少的。 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虽然不像能源资源那样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它们却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要素。因此,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利用问题也应像交通能源危机那样引起人们的重视。 交通运输业是最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各种机动车辆、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均排放有害废气到大气中,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主要以燃油为主,因此,主要的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