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五单元(1)_第1页
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五单元(1)_第2页
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五单元(1)_第3页
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五单元(1)_第4页
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五单元(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课第十四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考点聚焦考点聚焦: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懂得法律与道德的关系。3、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4、了解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含义,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了解公、检、法的职能。 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又称“国法”。国家制定法律就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各种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义件。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对于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 (2)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公民

2、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迫使全体社会成员毫无例外地遵守法律。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足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祟尚的道德准则,是维系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一根纽带。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党和政府积极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3、。 (2)法律和道德的区别: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法律和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法律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们自觉地遵守法律,道德比法律具有更广泛的调节作用。 3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1)法律维护公共秩序。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社会公共秩序,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危害他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维护公共秩序的有力武器。 (2)法律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

4、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定,违反规定将受到处罚。 (3)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商品经济条件下,必须由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各种经济活动。依法规范经济行为,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规则,使正常的经济秩序、经济活动有厂法律的保障。 4)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和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都是违法行为。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违法和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5)我国公

5、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履行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 1材料一:在公共汽车上,一中年妇女提着带鱼上车,蹭脏了中学生赵刚的新校服。中年妇女说:“衣服脏了没关系,回家洗洗就行了。”赵刚笑了:“我该说的话让您说了,我得说对不起了。”众人向赵刚投来赞许的目光,中年妇女也被这幽默的批评羞红了脸。 材料二:公共汽车的一个急刹车,使乘客甲重心前移,踩了乘客乙的脚。 甲:“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乙:“对不起就得啦?也让你尝尝被踩的滋味!”说罢,踩了甲一脚,并将两记重拳击在甲的脸上,甲的左眼眶顿时肿了起来。车上秩序乱了,惊叫声、指责声顿时响成一团。司机只好把车开到

6、治安岗亭。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赵刚和乘客乙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说明了什么? (2)乘客乙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3)这两则材料给了你什么启尔? 答题指导答题指导:本题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情为背景进行命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解答本题一是要认真阅读材料,并对材料中人们的行为表现作出正确的判断;二是要联系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材料中那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行为是应该摒弃的;三是思考我们青少年以后应怎么做 惨考答案:惨考答案:(1)说明赵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而乘客乙则不具备这样的优良品质。(2)乘客乙的行为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3)公民个人要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宣传

7、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如果人们各行其是,各行其“道”,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各种违法现象就无法制止;公民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 2一天下午放学后,马某和刘某把张某强行拉到一僻静处,然后将其身上的20元钱抢走,还狠狠踢了张某几脚,并威胁他不得告诉其父母和老师。第二天张某气愤不过,找了五个同学把马菜和刘某暴打了一顿。根据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马某、刘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该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题指导答题指导:这是一道以学生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情为背景进行命题的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能分清什么样的行

8、为是违法行为,并搞清楚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并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特别是在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否则自己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马某、刘某和张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马某、刘某侵犯了张某的财产权利、人身自由权利、生命健康权,是违法行为。张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用正当途径来解决,结果侵犯了马某、刘某的生命健康权,也是违反行为。 (2)启示: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用法律手段来加以维护。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是违反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合法权益

9、受到侵害时,不得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第十五课第十五课 神圣的宪法神圣的宪法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自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广泛性。 3、知道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懂得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4、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拓展分析拓展分析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宪法

10、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肺则。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与公民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每个公民要进一步增强先法观念,自觉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也叫宪法权利与宪法义务。由宪法加以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构成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2)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

11、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利等等。 (3)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自由;公民的经济权利,指的是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对于提高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保障公民其他权利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和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实现这项权利,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

12、化水平,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我同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有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问题,刑法与宪法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刑法说:“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

13、,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该判几年。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还是死刑,我说了算。离开了我,国家就乱了套,所以我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据理力争说:“我是同家的根本大法。其理由是”请你来当一问评委,并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作最后的总结。 答题指导:答题指导:这道题主要考在学生对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和刑法这一普通法律的关系问题的理解情况。学生一是要掌握教材中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二是要了解尽管刑法是最严厉的法律,但它仍然是普通法律。这样就能较好地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理由是: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

14、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2)刑法是惩治犯罪最严厉的法律,但它仍是普通法律,刑法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根据,且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无效 20.初中生小雅的父母以家庭困难为由,让其辍学到工厂上班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小雅父母的行为侵犯了她的 A.人生自由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D.社会经济权利 答案:B 【2010年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中考真题】中考真题】12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是() A

15、期末考试后,小明所在学校取消了张榜排名的做法 B新学期,父亲让小明每天上午在家帮忙干农活,下午去上学 C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小明从中得到锻炼 D某企业为家庭贫困的小明等数名学生提供助学金 答案:答案:B下是某校九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生活中的两段经历。 1)运用公民权利、义务知识,简要评析小张同学的行为。行为小张没有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小张的行为侵犯了班长的人格尊严权。行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小张同学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2)结合小张的认识,说说他在认识自我过程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

16、的地方?(4分)小张能够及时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探索)反省自己的缺点。他还善于从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点。 【2010年芜湖市年芜湖市中考真题】102010年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县孤儿学校看望震后复课的学生时,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十二个大字。“新校园,会有的!”这句话充满了对灾区学生 A生命健康的呵护 B受教育权的珍重 C人格尊严的尊重 D政治权利的关注 答案:B注意:“喜羊羊认为”的观点必须正确,要运用课本知识。 1)三毛:在图书馆阅览室,我大声朗读英语单词,周边同学马上制止。我认为朗读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5分) 喜羊羊认为: (2)葫芦娃:

17、上自习课我想溜出去玩,被班长挡回来,还说不该逃课。我觉得少上一两节课也没什么!(5分) (1)三毛的观点是错误的)三毛的观点是错误的 是权利观念淡薄的表现是权利观念淡薄的表现,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的利益。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的利益。 【评分说明】考生也可围绕以上各个角度展开作答;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葫芦娃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义务观念淡薄的表现)。)葫芦娃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义务观念淡薄的表现)。(1分)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认真履行遵分)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18、(2分)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分)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学习任务的义务。(2分)分) 【评分说明】考生也可从“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意义”或“知识助我成长”的角度作答。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据报道,作为南宁市名片之一的中山路夜市,既以美食著称,又以产垃圾多闻名。每天清晨,食客随手扔的垃圾在街道上到处可见,对此,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只有把夜市取缔,中山路的卫生问题才能彻底解决B食客乱扔垃圾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C夜市卫生问题是摊主和环卫工人的事,与食客无关D食客乱扔垃圾的行为是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表现答案:B【2010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真题】18.我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没有体现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是A.王某乘公共汽车主动给老人让座B.贾某以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打碎灯泡C.谢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D.李某在公园游玩时爱护草坪、花卉、树木答案:B19、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说明公民A.、要依法行使监督权B、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C、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D、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答案:A【201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8某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