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蛋白质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热能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第1页/共70页2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浮肿型(浮肿型(kwashiorkor)消瘦型(消瘦型(maradmus)混合型(混合型(marasmickwashiorkor) 根据缺乏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根据缺乏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根据发病过程又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根据发病过程又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第2页/共70页3消瘦型消瘦型 消瘦为其特征。消瘦为其特征。 儿童儿童矮小;消瘦,矮小;消瘦,“猴腮状猴腮状” “皮包骨皮包骨”;
2、皮肤干燥;皮肤干燥松驰,多皱纹,失去弹性和光泽;头发纤细松稀,干燥易脱松驰,多皱纹,失去弹性和光泽;头发纤细松稀,干燥易脱落无光泽;体弱无力,颓靡不振,舐手指,脉缓,血压和体落无光泽;体弱无力,颓靡不振,舐手指,脉缓,血压和体温低,对冷气候敏感,易哭闹,内脏器官萎缩,淋巴节易扪温低,对冷气候敏感,易哭闹,内脏器官萎缩,淋巴节易扪到。到。 成人成人消瘦无力,常并发干眼症(维生素消瘦无力,常并发干眼症(维生素A缺乏症),腹缺乏症),腹泻,厌食,呕吐,脱水等。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泻,厌食,呕吐,脱水等。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为死为死亡原因亡原因。第3页/共70页4浮肿型:浮肿型:急性严重蛋白
3、质缺乏所致(周身水肿为其特征)急性严重蛋白质缺乏所致(周身水肿为其特征) 儿童身高可正常,体内脂肪未见减少,肌肉松弛,两腮似儿童身高可正常,体内脂肪未见减少,肌肉松弛,两腮似满月(满月(moon-face),眼睑肿胀,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眼睑肿胀,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明亮,其他部位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不对称性大明亮,其他部位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不对称性大片融合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常有圆秃,指甲片融合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常有圆秃,指甲脆弱有横沟,周身软弱无力,表情淡漠,有时痛苦易受激脆弱有横沟,周身软弱无力,表情淡漠,有时痛苦易受激惹,严重病例呆板无表情,无食
4、欲,肝肿大,常有腹泻或惹,严重病例呆板无表情,无食欲,肝肿大,常有腹泻或大量水样便,有腹水,常伴有维生素大量水样便,有腹水,常伴有维生素A和和B复合体的缺乏症复合体的缺乏症状。状。第4页/共70页5第5页/共70页6三、营养治疗三、营养治疗营养治疗原则是:营养治疗原则是:饮食摄入量应从小量开始饮食摄入量应从小量开始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应高于正常需要量;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应高于正常需要量;矿物质的补充应为低钠、足量的钾和镁及适量的矿物质的补充应为低钠、足量的钾和镁及适量的铁;铁;维生素应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应注意维生素应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应注意A和和C及叶酸及叶酸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可采用流质、半流质
5、或软食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可采用流质、半流质或软食等,饮食最好经口供给,否则采用肠外营养。等,饮食最好经口供给,否则采用肠外营养。第6页/共70页7第二节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第7页/共70页8一、概述一、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储存铁缺乏,致使红细胞生成障碍的一种小细缺铁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储存铁缺乏,致使红细胞生成障碍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病遍及世界各国,以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病遍及世界各国,以6月至月至3岁小儿发病率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根据最高
6、。根据WHO资料小儿发病率高达资料小儿发病率高达52%,男性成人约为,男性成人约为10%,女性,女性20%以上,孕妇以上,孕妇40%,第8页/共70页9二、病因学二、病因学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2、铁的吸收不良、铁的吸收不良 3、失血、失血第9页/共70页10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1)消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3)心血管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 (4)皮肤肌肉及骨胳)皮肤肌肉及骨胳(5)髓外造血表现)髓外造血表现(6)对发育的影响)对发育的影响 (7)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第10页/共70页11四、营养治疗及
7、预防四、营养治疗及预防(一)营养治疗(一)营养治疗1、补充铁剂、补充铁剂2、饮食建议:平衡膳食基础上增加铁、维生素、饮食建议:平衡膳食基础上增加铁、维生素C、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3、病因治疗、病因治疗第11页/共70页12预预 防防1、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2、加强营养监测、加强营养监测第12页/共70页13第三节第三节 肥胖症肥胖症一、肥胖症的定义与诊断标准一、肥胖症的定义与诊断标准二、肥胖的病因二、肥胖的病因三、肥胖症的危害三、肥胖症的危害四、肥胖症的治疗四、肥胖症的治疗第13页/共70页14第14页/共70页15第15页/共70页16肥胖的类型第16页/共70页
8、17第17页/共70页18 问题:以上大家看到的人都是肥胖症吗? 一、肥胖症的定义与诊断标准一、肥胖症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 (一一) )定义定义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过多和/ /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表现为脂肪组织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表现为脂肪组织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识记第18页/共70页19 脂肪组织脂肪组织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脂肪细胞;脂肪细胞; 成男占总重成男占总重151520%20%;成女占;成女占101025%25%。 易分布于皮下、网膜等处;其中易分布于皮下、网膜等处;其中男性易堆积在腰部以上,女性在腹部
9、、臀部和大男性易堆积在腰部以上,女性在腹部、臀部和大腿处。腿处。第19页/共70页20( (二二) )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1.1. 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BMI,body mass index)BMIBMI体重体重(kg)(kg) 身高身高(m)(m)2 22.2. 身高标准体重法(成人)身高标准体重法(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3.3.腰臀比腰臀比 腰臀比的上限男人是腰臀比的上限男人是0.850.850.900.90, 女人是女人是0.750.750.800.80。应用第20页/共70页21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摄入热能超过消耗摄
10、入热能超过消耗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活动量少易肥胖活动量少易肥胖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家族肥胖遗传史家族肥胖遗传史 内分泌代谢紊乱内分泌代谢紊乱脂肪代谢异常而堆积脂肪代谢异常而堆积二、肥胖症的病因第21页/共70页22三、肥胖症的危害三、肥胖症的危害 高血压高血压 糖尿病糖尿病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 冠心病冠心病 脑卒中脑卒中腰带长腰带长 寿命短寿命短了解第22页/共70页23四、肥胖症的治疗四、肥胖症的治疗(一)饮食疗法:(一)饮食疗法: (二)运动疗法:(二)运动疗法: (三)药物疗法:(三)药物疗法:(四)非药物疗法:(四)非药物疗法:(五)手术疗法:(五)手术疗法:理解应用第23页/共70页24(
11、一)(一)饮食疗法饮食疗法1. 1.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控制总能量的摄入:u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循序渐进,适可而止(1000kCal/d1000kCal/d) ;u轻度肥胖者,每月减轻度肥胖者,每月减0.50.51.0kg1.0kg,- -125125250kCal/d250kCal/d,中度以上者,每周减,中度以上者,每周减0.50.51.0kg1.0kg,-550-5501100kCal/d1100kCal/d;u严格限制低分子糖、饱和脂肪酸和乙醇的摄入。严格限制低分子糖、饱和脂肪酸和乙醇的摄入。(每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每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第24页/共70页252. 必须在膳食平衡的前提
12、下有分寸地限能u 碳水化物供能4055%;u 蛋白质供能2030%;u 脂肪供能2030%;u 食物大众化、多样化。3. 辅以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增加能耗。第25页/共70页26(二)(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1.1.机理:机理: 在有氧运动中,初期由糖供能,后期为脂肪;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在有氧运动中,初期由糖供能,后期为脂肪;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其变小;血糖被消耗而不变成脂肪,结果脂肪减少,体重下降。使其变小;血糖被消耗而不变成脂肪,结果脂肪减少,体重下降。第26页/共70页272. 2.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达最大吸氧量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达最大吸氧量 60607070,
13、心率,心率+ +年龄年龄=170=170。3. 3. 运动频率:每周运动频率:每周4 45 5次。次。4. 4. 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3030分钟,时间在分钟,时间在 晚饭前两小时最佳。晚饭前两小时最佳。第27页/共70页285. 5. 运动方式:运动方式: 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乒乓球、羽毛球等。第28页/共70页29(三)(三)与肥胖症有关的几个问题与肥胖症有关的几个问题1. 1. 减肥的头几天,体重下降
14、幅度较大;随后脂减肥的头几天,体重下降幅度较大;随后脂肪含量也下降,但蛋白质增加,故体重无明显肪含量也下降,但蛋白质增加,故体重无明显变化。变化。2. 2. 在摄能相同情况下,晚餐丰盛、餐次少者易在摄能相同情况下,晚餐丰盛、餐次少者易发胖。发胖。3. 3. 一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一天多一口,体一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一天多一口,体重向上走。重向上走。4. 4. 婚后易发胖(饮食组成和习惯的改变)婚后易发胖(饮食组成和习惯的改变)5. 5. 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第29页/共70页30第三节第三节 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与动
15、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由于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由于动脉内膜聚集的脂质斑块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脉内膜聚集的脂质斑块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目前的研究表明:所有膳食营养素都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目前的研究表明:所有膳食营养素都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第30页/共70页31(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1 1、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2 2、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
16、发病率呈正、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相关。3 3、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4 4、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C6C6C10C10)对血浆胆固醇影响很)对血浆胆固醇影响很小;中长链脂肪酸(小;中长链脂肪酸(C12C12)可使血脂升高)可使血脂升高(硬脂酸除外)。(硬脂酸除外)。5 5、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MUFA)可降低血清总胆固)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醇和LDLLDL。第31页/共70页326 6、n-6n-6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UFA)能降低血浆胆固醇)能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降低含量
17、,降低LDLLDL胆固醇同时也降低胆固醇同时也降低HDLHDL胆固醇。胆固醇。7 7、n-3n-3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UFA)中的)中的 - -亚麻酸、亚麻酸、EPAEPA和和DHADHA可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脂、血浆胆固醇,可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脂、血浆胆固醇,升高升高HDLHDL。8 8、反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双键两侧)可增加、反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双键两侧)可增加LDLLDL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减少HDLHDL。9 9、增加膳食胆固醇水平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增加膳食胆固醇水平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1010、磷脂为强乳化剂,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颗粒变、磷脂为强乳化剂,可使血
18、液中的胆固醇颗粒变小,易于透过血管壁被组织利用,有利于防治动小,易于透过血管壁被组织利用,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脉粥样硬化。第32页/共70页33小结:小结: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长链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可升高血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长链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可升高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性。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性。不饱和脂肪酸(单、多)、磷脂可降低血脂,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不饱和脂肪酸(单、多)、磷脂可降低血脂,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第33页/共70页34(二)、膳食热能、碳水化合物与(二)、膳食热能、碳水化合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热能、碳水化合物摄入过
19、多热能、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脂肪堆积脂肪堆积肥胖肥胖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增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增加第34页/共70页35(三)、膳食纤维与动脉粥样硬化(三)、膳食纤维与动脉粥样硬化 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 膳食纤维含粘多糖,可使胃内容物粘度增加,从而阻碍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吸收,膳食纤维含粘多糖,可使胃内容物粘度增加,从而阻碍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吸收,使血浆胆固醇降低。使血浆胆固醇降低。 膳食纤维可增加胆汁酸的排出量,从而间接促进肝脏中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膳食纤维可增加胆汁酸的排出量,从而间接促进肝脏
20、中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导致血浆胆固醇降低。导致血浆胆固醇降低。第35页/共70页36(四)、膳食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四)、膳食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化 动物性蛋白质升高血浆胆固醇动物性蛋白质升高血浆胆固醇 植物性蛋白质降低血浆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降低血浆胆固醇第36页/共70页37(五)、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五)、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VEVE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而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损伤。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而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损伤。 VCVC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捕捉自由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捕捉自由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21、VBVB6 6、VBVB1212、泛酸、泛酸、VAVA、胡萝卜素等都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降低血脂水平。、胡萝卜素等都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降低血脂水平。 叶酸、叶酸、VBVB6 6、VBVB1212、可降低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的损伤。、可降低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的损伤。第37页/共70页38(六)、无机盐、微量元素与(六)、无机盐、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钙:高钙摄入可降低血浆胆固醇。钙:高钙摄入可降低血浆胆固醇。 镁:缺乏易发生血管硬化和心肌损害。镁:缺乏易发生血管硬化和心肌损害。 铬:缺乏可致血浆胆固醇增加。铬:缺乏可致血浆胆固醇增加。 铜:缺乏可致血浆胆固醇增加。铜
22、:缺乏可致血浆胆固醇增加。 锌:高锌可降低血中锌:高锌可降低血中HDLHDL含量。含量。 铁:高铁引起心肌损伤。铁:高铁引起心肌损伤。 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着。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着。 硒:缺乏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硒:缺乏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第38页/共70页39(七)、其他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七)、其他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酒:乙醇可增加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酒:乙醇可增加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LDLLDL。 茶:茶多酚可降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抗血栓形成。茶:茶多酚可降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抗血栓
23、形成。 大蒜和洋葱:含有硫化物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提高大蒜和洋葱:含有硫化物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提高HDLHDL。 香菇和木耳:可降低血胆固醇。香菇和木耳:可降低血胆固醇。第39页/共70页40(八)、膳食调控原则(八)、膳食调控原则原则:控制总热能摄入,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原则:控制总热能摄入,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增加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补充适量的醇,增加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抗氧化营养素。矿物质和抗氧化营养素。具体要求:具体要求:1 1、控制总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控制总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2 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膳食脂肪占总热能的膳
24、食脂肪占总热能的25%25%以下以下 S S :M M :P = 1P = 1:1 1:1 1 每日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300mg300mg第40页/共70页413 3、多吃植物性蛋白(大豆蛋白),少吃甜食。、多吃植物性蛋白(大豆蛋白),少吃甜食。 4 4、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多吃粗粮和蔬、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多吃粗粮和蔬菜。菜。5 5、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和水、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和水果。果。6 6、饮食宜清淡、少盐(、饮食宜清淡、少盐(6g/6g/人人日)。日)。7 7、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大蒜、洋葱、香菇、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大蒜、洋葱、香菇、木耳
25、等),少饮酒。木耳等),少饮酒。第41页/共70页42第四节第四节 营养与癌症营养与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三个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三个1/31/3的观念,即的观念,即1/3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1/3的癌症如的癌症如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1/3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营养与肿瘤关系密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营养与肿瘤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可有效地预防癌症的发生;防止新的肿瘤病人发生是降低死亡率切,合理的膳食可有效地预防癌症的发生;防止新的肿瘤病人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最根本方法。的最根本方法。第42页/共70页43肿瘤与膳食肿瘤与
26、膳食 一、肿瘤的一般危险因素一、肿瘤的一般危险因素 二、膳食中的营养素与肿瘤二、膳食中的营养素与肿瘤 三、食物与肿瘤三、食物与肿瘤 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第43页/共70页44一、肿瘤的一般危险因素一、肿瘤的一般危险因素 (一)行为及生活方式(一)行为及生活方式1.1.饮食饮食 2.2.吸烟吸烟 3.3.饮酒饮酒 (二)环境理化因素(二)环境理化因素 (三)药物因素(三)药物因素 (四)职业因素(四)职业因素 (五)病毒因素(五)病毒因素 (六)其它因素(六)其它因素第44页/共70页45二、膳食中的营养素与肿瘤二、膳食中的营养素与肿瘤(一)、食物中存在的致癌物(一)、食
27、物中存在的致癌物1 1、N-N-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2 2、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3 3、多环芳烃族化合物、多环芳烃族化合物4 4、杂环胺类、杂环胺类5 5、农药、农药第45页/共70页46(二)、膳食结构和特殊饮食习惯(二)、膳食结构和特殊饮食习惯1 1、高脂肪膳食、高脂肪膳食2 2、高胆固醇膳食、高胆固醇膳食3 3、高能量与高碳水化合物膳食、高能量与高碳水化合物膳食4 4、高蛋白膳食、高蛋白膳食5 5、喜食腌制、发酵、熏烤、高盐食品,饮酒等饮食习惯。、喜食腌制、发酵、熏烤、高盐食品,饮酒等饮食习惯。第46页/共70页47(三)、常见的营养相关性癌症(三)、常见的营养相关性癌症1 1、食
28、管癌、食管癌2 2、胃癌、胃癌3 3、肝癌、肝癌4 4、结肠、直肠癌、结肠、直肠癌5 5、乳腺癌、乳腺癌6 6、其他、其他第47页/共70页48三、食物与肿瘤三、食物与肿瘤 (一)大豆与癌(一)大豆与癌 (二)茶叶与癌(二)茶叶与癌 (三)蔬菜、水果与癌(三)蔬菜、水果与癌 1 1、十字花科、十字花科 2 2、葱属、葱属 3 3、深色蔬菜、深色蔬菜 4 4、水果、水果 5 5蘑菇蘑菇 (四)动物性食物与癌(四)动物性食物与癌 (五)槟榔与癌(五)槟榔与癌 (六)酒精性饮料(六)酒精性饮料 第48页/共70页49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一)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一)预防肿瘤的
29、膳食建议 1. 1. 合理安排饮食。合理安排饮食。 2. 2. 控制体重。控制体重。 3. 3.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 4. 4. 多吃蔬菜、水果。多吃蔬菜、水果。 5. 5. 多吃淀粉类食品。多吃淀粉类食品。 6. 6. 饮酒。饮酒。 7. 7. 肉类食品。肉类食品。第49页/共70页50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一)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一)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 8. 8. 脂肪。脂肪。 9. 9. 少吃盐。少吃盐。 10. 10. 食物贮藏。食物贮藏。 11. 11. 易腐败食物的保藏。易腐败食物的保藏。 12. 12. 食品添加剂及残留物。食品添加剂及残留物。
30、13. 13. 烹调方法。烹调方法。 1414膳食补充剂。膳食补充剂。第50页/共70页51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二)肿瘤病人的营养代谢改变(二)肿瘤病人的营养代谢改变 1 1食欲缺乏或低下食欲缺乏或低下 2 2味觉改变味觉改变 3 3代谢改变代谢改变 4 4肿瘤治疗的营养失调肿瘤治疗的营养失调第51页/共70页52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三)肿瘤的营养治疗(三)肿瘤的营养治疗 1 1强制饮食强制饮食 2 2合理膳食合理膳食 3 3肿瘤病人康复阶段的营养肿瘤病人康复阶段的营养第52页/共70页53第五节第五节 营养与代谢性疾病营养与代谢性疾病营养与
31、糖尿病营养与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DMDM)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胰岛素效应差,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或胰岛素效应差,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加,出现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加,出现多饮、多食、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症状。症状。主要并发症:主要并发症:1 1、感染、感染2 2、血管病变、血管病变第53页/共70页54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细胞,
32、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胰腺第54页/共70页55食物肝糖元非糖物质血糖CO2+H2O+能量脂肪 某些氨基酸尿糖肝糖元 肌糖元消化, 吸收分解转化氧化分解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转变合成 3.61-6.1mmol/l8.89 mmol/l第55页/共70页56血糖平衡示意图 第56页/共70页571 1、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两多两少两多两少”能量摄入多,能量摄入多,消耗少;脂肪摄入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消耗少;脂肪摄入多,膳食纤
33、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少。质摄入少。 生理因素:增龄、妊娠、应激(感染、生理因素:增龄、妊娠、应激(感染、创伤)、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创伤)、高血脂、高血压、肥胖。 社会环境因素:能量摄入过多,应激增社会环境因素:能量摄入过多,应激增多,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消耗下降。多,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消耗下降。 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第57页/共70页58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多饮 多尿 多食 消瘦 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其“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常常非常典型,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则不一定非常明显。 第
34、58页/共70页59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 *经常感到疲乏、劳累。 *视力下降、视物不清。 *皮肤瘙痒。 * 手、足经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 *伤口愈合非常缓慢。 *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疖 肿及霉菌感染。 *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 *极易饥饿。 *恶心、呕吐。 第59页/共70页60糖尿病时,长期的高血糖使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以下病理改变:1.动脉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导致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冠状动脉、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2.神经细胞变性,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病变。3.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很高,但是缺乏
35、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进入靶细胞被利用,组织细胞中缺乏葡萄糖,而导致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4.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红细胞不易通过,组织细胞缺氧。5.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肾乳头坏死等。6.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等。高血糖的危害高血糖的危害第60页/共70页61长期的高血糖可以引起人体多种组织损伤而导致并发症的形成。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引起的常见并发症有:1. 心脑血管病4. 神经系统病变2. 糖尿病性肾病5.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3. 糖尿病性眼病6.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第61页/共70页62(二)、糖尿病诊断
36、标准和分类(二)、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1 1、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依据血糖和临床症状)(依据血糖和临床症状) 糖尿病:有糖尿病临床症状,糖尿病:有糖尿病临床症状,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mmol/L7mmol/L;任意一次血糖任意一次血糖11.1mmol/L11.1mmol/L;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2小时的血糖血糖11.1mmol/L11.1mmol/L。符合其中一条,另日检查仍符合其中一条,可确符合其中一条,另日检查仍符合其中一条,可确诊。诊。 糖耐量降低:糖耐量试验血糖在糖耐量降低:糖耐量试验血糖在7.87.811.1 11.1 mmol/Lmmol/L之间。之间。 空腹耐糖不良:空腹血糖在空腹耐糖不良:空腹血糖在6.16.17.0mmol/L7.0mmol/L第62页/共70页632 2、分型、分型 I 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I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儿童糖尿病特异型糖尿病第63页/共70页641型和2型糖尿病的比较1型2型发病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江南古戏台建筑装饰图案及其谱系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化路径研究
- 2025年度个人知识产权代理与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文化旅游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与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物资临时运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畜牧养殖与旅游观光结合合作承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xx公司上海地区员工劳动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食品供应链合作协议12篇
- 2025年度爱读书学长主办的读书挑战赛组织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节庆活动联合承办合作协议8篇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割接方案的要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2025年副护士长竞聘演讲稿(3篇)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
- (一模)株洲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英语试卷
- 基础护理学导尿操作
- DB11∕T 1028-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初级)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24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绪论
- 最新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