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第五章酶工程_第1页
现代生物技术第五章酶工程_第2页
现代生物技术第五章酶工程_第3页
现代生物技术第五章酶工程_第4页
现代生物技术第五章酶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酶工程概述酶工程概述1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2 酶反应器和酶传感器酶反应器和酶传感器5第五章 酶工程 化学修饰酶与化学人工酶化学修饰酶与化学人工酶3固定化酶固定化酶4第一节 酶工程的概述n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n又称酶技术,是指利用酶催化的作用,在一又称酶技术,是指利用酶催化的作用,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学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学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n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基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

2、部分,它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相互依存、相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它们在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和产互促进,它们在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要靠彼此合作来实现。业化过程中要靠彼此合作来实现。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关系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关系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菌基因工程菌发酵工程发酵工程酶酶酶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酶酶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植物菌体细胞菌体细胞固定化菌体细胞固定化菌体细胞细胞细胞 一、酶工程的内容 1. 1.酶工程的分类:酶工程的分类:n(1 1)化学酶工程化学酶工程:自然酶、化学修饰酶、

3、固:自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化学人工酶的研究和应用。定化酶、化学人工酶的研究和应用。n(2 2)生物工程酶生物工程酶: 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酶(克隆酶);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酶(克隆酶); 修饰酶基因产生遗传修饰酶(突变酶);修饰酶基因产生遗传修饰酶(突变酶); 设计新酶基因,合成自然界不曾有的酶设计新酶基因,合成自然界不曾有的酶(新酶)。(新酶)。2.酶工程的内容(1)酶的产生 n酶制剂的来源,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但酶制剂的来源,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但是,主要的来源是微生物。由于微生物比动是,主要的来源是微生物。由于微生物比动植物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一般选用优良植物具有更多的

4、优点,因此,一般选用优良的产酶菌株,通过发酵来产生酶。为了提高的产酶菌株,通过发酵来产生酶。为了提高发酵液中的酶浓度,选育优良菌株、研制基发酵液中的酶浓度,选育优良菌株、研制基因工程菌、优化发酵条件。工业生产需要特因工程菌、优化发酵条件。工业生产需要特殊性能的新型酶,如耐高温的殊性能的新型酶,如耐高温的淀粉酶、淀粉酶、耐碱性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因此,需要研耐碱性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因此,需要研究、开发生产特殊性能新型酶的菌株。究、开发生产特殊性能新型酶的菌株。 (2)酶的制备 u 酶的分离提纯技术是当前生物技术酶的分离提纯技术是当前生物技术“后处理后处理工艺工艺”的核心。采用各种分离提纯技术,

5、从的核心。采用各种分离提纯技术,从微生物细胞及其发酵液,或动、植物细胞及微生物细胞及其发酵液,或动、植物细胞及其培养液中分离提纯酶,制成高活性的不同其培养液中分离提纯酶,制成高活性的不同纯度的酶制剂,为了使酶制剂更广泛地应用纯度的酶制剂,为了使酶制剂更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必须提高酶制剂的活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必须提高酶制剂的活性、纯度和收率,需要研究新的分离提纯技性、纯度和收率,需要研究新的分离提纯技术。术。(3)酶和细胞固定化 u酶和细胞固定化研究是酶工程的中心任务。为了提酶和细胞固定化研究是酶工程的中心任务。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酶制剂,扩大酶制剂的应高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

6、酶制剂,扩大酶制剂的应用范围,采用各种固定化方法对酶进行固定化,制用范围,采用各种固定化方法对酶进行固定化,制备了固定化酶,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化氨备了固定化酶,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化氨基酰化酶等,测定固定化酶的各种性质,并对固定基酰化酶等,测定固定化酶的各种性质,并对固定化酶作各方面的应用与开发研究。目前固定化酶仍化酶作各方面的应用与开发研究。目前固定化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受到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受到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微生物、高分子、医学等各领域的高度重视。微生物、高分子、医学等各领域的高度重视。(3)酶和细胞固定化n固定化细胞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础发发展起

7、来的。用固定化细胞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础发发展起来的。用各种固定化方法对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各种固定化方法对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进行固定化,制成各种固定化生物细胞胞进行固定化,制成各种固定化生物细胞. .研究固定研究固定化细胞的酶学性质,特别是动力学性质,研究与开化细胞的酶学性质,特别是动力学性质,研究与开发固定化细胞在各方面的应用,是当今酶工程的一发固定化细胞在各方面的应用,是当今酶工程的一个热门课题。个热门课题。n固定化技术是酶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固定化技术是酶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克服天然酶在工业应用方面的不足之处,而又发挥克服天然酶在工业应用方面的不足之

8、处,而又发挥酶反应特点的突破性技术。可以说没有固定化技术酶反应特点的突破性技术。可以说没有固定化技术的开发,就没有现代的酶技术。的开发,就没有现代的酶技术。(4)酶分子改造 n又称为酶分子修饰。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又称为酶分子修饰。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降低抗原性,延长药用菌在机体内的半衰期,降低抗原性,延长药用菌在机体内的半衰期,采用各种修饰方法对酶分子结构进行改造,采用各种修饰方法对酶分子结构进行改造,以便创造出天然酶所不具备的某些优良特性以便创造出天然酶所不具备的某些优良特性( (如较高的稳定性、无抗原性、抗蛋白酶水解如较高的稳定性、无抗原性、抗蛋白酶水解等等) ),甚至于创造出新的酶活性

9、,扩大酶的应,甚至于创造出新的酶活性,扩大酶的应用,从而提高酶的应用价值,达到较大的经用,从而提高酶的应用价值,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酶分子改造 酶分子改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酶分子改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n(1)(1)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酶分子结构基因进行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酶分子结构基因进行改造,期望获得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较为合改造,期望获得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较为合理的具有优良特性、高活性的新酶理的具有优良特性、高活性的新酶( (突变酶突变酶) )。n(2)(2)用化学法或酶法改造酶蛋白的一级结构,用化学法或酶法改造酶蛋白的一级结构,或者用化学修饰法对酶分子中

10、侧链基团进行或者用化学修饰法对酶分子中侧链基团进行化学修饰以便改变酶学性质。这类酶在酶化学修饰以便改变酶学性质。这类酶在酶学基础研究上和医药上特别有用。学基础研究上和医药上特别有用。 (5)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 n由于酶在有机介质中的催化反应具有许多优由于酶在有机介质中的催化反应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反点。因此,近年来,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反应的研究,已受到不少人的重视,成为酶工应的研究,已受到不少人的重视,成为酶工程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酶在有机介质中要程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酶在有机介质中要呈现很高的活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呈现很高的活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有机介有机介质

11、对酶的性质有哪些影响质对酶的性质有哪些影响? ?如何影响如何影响? ?近年来,近年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6)酶传感器 n 又称为酶电极。酶电极是由感受器又称为酶电极。酶电极是由感受器( (如固定如固定化酶化酶) )和换能器和换能器( (如离子选择性电极如离子选择性电极) )所组成的所组成的一种分析装置,用于测定混合物溶液中某种一种分析装置,用于测定混合物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其研究内容包括:酶电极的种物质的浓度,其研究内容包括:酶电极的种类、结构与原理;酶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应类、结构与原理;酶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用。(7)酶反应器n酶反应

12、器是完成酶促反应的装置。其研究内酶反应器是完成酶促反应的装置。其研究内容包括:酶反应器的类型及特性;酶反应器容包括:酶反应器的类型及特性;酶反应器的设计、制造及选择等。的设计、制造及选择等。(8)抗体酶、人工酶和模拟酶 n抗体酶抗体酶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是抗体的高度专一性与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是抗体的高度专一性与酶的高效催化能力二者巧妙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内容是:抗酶的高效催化能力二者巧妙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内容是:抗体酶的制备、结构、特性、作用机理、催化反应类型、应用体酶的制备、结构、特性、作用机理、催化反应类型、应用等。等。n人工酶人工酶是用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据

13、是用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据1977年年Dhar等人报道,人工合成的等人报道,人工合成的GluPheAlaGluGluAlaSerPhe八肽具有溶菌酶的活性。其活性八肽具有溶菌酶的活性。其活性为天然溶菌酶的为天然溶菌酶的50%。n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 些比酶结构简单得多的具些比酶结构简单得多的具有催化功能的非蛋白质分子。这些物质分子可以模拟酶对底有催化功能的非蛋白质分子。这些物质分子可以模拟酶对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过程。既可以达到酶催化的高效率,又能够物的结合和催化过程。既可以达到酶催化的高效率,又能够克服酶的不稳定性。这样的物质称为克服酶的不稳

14、定性。这样的物质称为模拟酶模拟酶。用环糊精已成。用环糊精已成功地模拟了胰凝乳蛋白酶等多种酶。功地模拟了胰凝乳蛋白酶等多种酶。(9)酶技术的应用u在医学、食品、发酵、纺织、制革、化学分析、氨在医学、食品、发酵、纺织、制革、化学分析、氨基酸合成、有机酸合成、半合成抗生素合成、能源基酸合成、有机酸合成、半合成抗生素合成、能源开发以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都很广泛。开发以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都很广泛。 运用酶技术生产有重要价值的产品。运用酶技术生产有重要价值的产品。 利用酶制剂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产率,利用酶制剂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产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二、酶工程的意义、发

15、展及展望1.酶工程的研究意义n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由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来维持的,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由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来维持的,而代谢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是由各种酶的催化来实现的。没有而代谢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是由各种酶的催化来实现的。没有酶,代谢就会停止,生命亦就停止。个别酶的缺乏或者酶活酶,代谢就会停止,生命亦就停止。个别酶的缺乏或者酶活性受到抑制性受到抑制 就会使代谢受阻或紊乱,从而引起疾病。因此,就会使代谢受阻或紊乱,从而引起疾病。因此,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动力学,对于阐明生命的本质和活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动力学,对于阐明生命的本质和活动规律,对于阐明发病机理以及诊断治疗,具有极其重

16、要的动规律,对于阐明发病机理以及诊断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用。n由于酶是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由于酶是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对酶的研究成果必然能充实,发展催化剂理论,个性。因此,对酶的研究成果必然能充实,发展催化剂理论,而且,还能为催化剂设计、药物设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而且,还能为催化剂设计、药物设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新思想、新概念。供重要的依据和新思想、新概念。1.酶工程的研究意义n有些酶是蛋白质和核酸一级结构测定和基因工程研有些酶是蛋白质和核酸一级结构测定和基因工程研究的重要工具。例如:胰蛋白酶羧肽酶,脂肪酶等究的

17、重要工具。例如:胰蛋白酶羧肽酶,脂肪酶等作为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作为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T7DNAT7DNA聚合酶、核糖核酸酶、核酸酶等作为测定核聚合酶、核糖核酸酶、核酸酶等作为测定核酸一圾结构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酸一圾结构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DNADNA连接酶,连接酶,TaqDNATaqDNA聚合酶等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酶。由此可见,聚合酶等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酶。由此可见,工具酶是研究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一工具酶是研究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定程度上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n酶技术在工农业生产

18、上已有日益广泛的应用,产生酶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上已有日益广泛的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两个方向:酶的应用研究、酶技术研究;酶的理论研究。 (1 1)酶的应用研究进展)酶的应用研究进展n19261926年,索姆奈年,索姆奈(Sumner)(Sumner)首次从刀豆中制备出脲酶结晶,并首次从刀豆中制备出脲酶结晶,并提出,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从此以后人们开展了提出,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从此以后人们开展了各种酶的分离提纯的研究,制备了各种不同规格的酶制剂。各种酶的分离提纯的研究,制备了各种不同规格的酶制剂。从从2020世纪世纪“

19、50“50年代起,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酶制剂品种愈来愈年代起,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酶制剂品种愈来愈多。现在,多。现在,淀粉酶、糖化酶、葡萄搪异构酶、果胶酶、淀粉酶、糖化酶、葡萄搪异构酶、果胶酶、凝乳酶、乳糖酶、脂肪酶、各种蛋白酶等,已经实用化、商凝乳酶、乳糖酶、脂肪酶、各种蛋白酶等,已经实用化、商品化。上述酶制剂在食品加工,发酵上业,制革工业,纺织品化。上述酶制剂在食品加工,发酵上业,制革工业,纺织工业,氨基酸、有机酸和半合成抗生素的合成工业,医疗卫工业,氨基酸、有机酸和半合成抗生素的合成工业,医疗卫生,能源开发以及环境工程中、有日益广泛的应用,发挥了生,能源开发以及环境工程中、有日益广泛的应用,发挥

20、了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u酶工程是在人类原始的应用酶的催化作用的基础上逐渐发酶工程是在人类原始的应用酶的催化作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酶的应用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五十年代酶制剂的生产有酶的应用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五十年代酶制剂的生产有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溶液酶的应用;六十年代出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溶液酶的应用;六十年代出现了固定化酶技术,六十年代来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七十现了固定化酶技术,六十年代来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七十年代出现了固定化细胞的技术,至目前又发展了固定化增年代出现了固定化细

21、胞的技术,至目前又发展了固定化增增细胞的研究,亦发展了包括辅助因子再生的固定化多酶增细胞的研究,亦发展了包括辅助因子再生的固定化多酶反应体系的研究。反应体系的研究。u人类原始应用酶的催化作用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劳动人民人类原始应用酶的催化作用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劳动人民在四千年前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商朝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在四千年前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商朝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秦汉前已将麦芽用于制造饴糖等等。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人秦汉前已将麦芽用于制造饴糖等等。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人们才逐渐建立起们才逐渐建立起“酶酶”的概念。的概念。19081908年罗门等利用胰酶鞣年罗门等利用胰酶鞣制皮革,制皮革,19171

22、917年法国人博伊丁和埃芬特用枯草杆菌产生的年法国人博伊丁和埃芬特用枯草杆菌产生的淀粉酶用作纺织工业上的退浆剂。此后酶在工业上应用的淀粉酶用作纺织工业上的退浆剂。此后酶在工业上应用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很多工业部门。到了研究逐渐深入到很多工业部门。到了19491949年,由于日本采年,由于日本采用深层培养法生产细菌用深层培养法生产细菌淀粉酶获得成功,才使酶制剂淀粉酶获得成功,才使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进入工业化的阶段。的生产和应用进入工业化的阶段。u从此,蛋白酶、果胶酶、转化酶等相继投入市场。从此,蛋白酶、果胶酶、转化酶等相继投入市场。19591959年年由于采用葡萄糖淀粉酶催化淀粉生产葡聚糖的新工艺研

23、究由于采用葡萄糖淀粉酶催化淀粉生产葡聚糖的新工艺研究成功彻底革除了原来葡萄糖生产中需要高温高压的酸水成功彻底革除了原来葡萄糖生产中需要高温高压的酸水解工艺,使淀粉得糖率由解工艺,使淀粉得糖率由80%80%提高到提高到l00l00,致使日本,致使日本19601960年的精制葡萄糖产量猛增年的精制葡萄糖产量猛增1010倍。由于这项改革的成功,大倍。由于这项改革的成功,大大促进了酶在工业上应用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大促进了酶在工业上应用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应用实例。如应用实例。如5-5-磷酸二酯酶用于磷酸二酯酶用于5-5-核苷酸的生产,用核苷酸的生产,用青霉素酰胺酶制备青霉素酰胺酶制备

24、6-6-氨基青霉烷酸氨基青霉烷酸(6-APA)(6-APA),氨基酰化酶,氨基酰化酶拆分拆分DL-DL-氨基酸,氨基酸,9-9-酪氨酸酶催化生产酪氨酸酶催化生产L-L-多巴等等。五十多巴等等。五十年代,尽管酶的应用有很大发展,但与酶学研究的进展相年代,尽管酶的应用有很大发展,但与酶学研究的进展相比,其发展还是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酶的生产和应用技术比,其发展还是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酶的生产和应用技术落后。由于酶的分离纯化比较复杂,分离的酶稳定性显著落后。由于酶的分离纯化比较复杂,分离的酶稳定性显著下降,并且采用在水溶液中分批反应,反应后的酶很难回下降,并且采用在水溶液中分批反应,反应后的酶很难回收,

25、致使成本很高,阻得了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收,致使成本很高,阻得了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u从应用的目的出发,从应用的目的出发,CrubhoferCrubhofer和和SchleithSchleith从从19531953年开始研年开始研究酶的固定化。他们将胃蛋白酶、淀粉酶、羧肽酶和核糖核究酶的固定化。他们将胃蛋白酶、淀粉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在重氮化的树脂上,实现了酶的固定化。酸酶等结合在重氮化的树脂上,实现了酶的固定化。19691969年,年,日本千佃一郎首次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大规模生产日本千佃一郎首次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大规模生产L-L-氨基氨基酸。从此以后固定化酶研究十分活跃,进展很快

26、。现在、酸。从此以后固定化酶研究十分活跃,进展很快。现在、已有十多种固定化酶用于工业生产。例如:利用固定化葡萄已有十多种固定化酶用于工业生产。例如: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葡萄浆;利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生产糖异构酶生产高果葡萄浆;利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生产6-6-氨基青霉烷酸;利用固定化乳糖酶生产低乳糖牛奶等。但是,氨基青霉烷酸;利用固定化乳糖酶生产低乳糖牛奶等。但是,大多数固定化酶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或中试大多数固定化酶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或中试生产阶段,要用于工业生产上有待进一步研究。生产阶段,要用于工业生产上有待进一步研究。u为了减少从微生物细胞中分离提纯酶

27、的麻烦,或者有目的地为了减少从微生物细胞中分离提纯酶的麻烦,或者有目的地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复合酶系统,从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复合酶系统,从7070年代初起,人们直接年代初起,人们直接对微生物细胞进行固定化研究对微生物细胞进行固定化研究.1973.1973年,干佃一郎首次利用年,干佃一郎首次利用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生产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生产L-L-天冬氨酸。从此以后,微生物细天冬氨酸。从此以后,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研究十分活跃,进展很快。现在,已有愈来愈多的胞固定化研究十分活跃,进展很快。现在,已有愈来愈多的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用于工业生产。例如:固定化大肠杆菌细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用于工业生产。例如:固定化大

28、肠杆菌细胞生产胞生产6-6-氨基青霉烷酸;固定化产氨短杆菌细胞生产氨基青霉烷酸;固定化产氨短杆菌细胞生产LL苹苹果酸;固定化假单孢菌细胞生产果酸;固定化假单孢菌细胞生产L-L-丙氨酸;固定化链霉菌细丙氨酸;固定化链霉菌细胞生产果葡糖浆;固定化酿酒酵母细胞生产酒精等。但是,胞生产果葡糖浆;固定化酿酒酵母细胞生产酒精等。但是,大多数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大多数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或小试生产阶段,向待进一少研究。段或小试生产阶段,向待进一少研究。n因为固定化细胞对结构复杂、化学合成困难的化合物的生产因为固定化细胞对结构复杂、化学合成困难的化合物的生

29、产特别有用,所以近年来已成为酶工程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领域。特别有用,所以近年来已成为酶工程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领域。并且用固定化细胞己进行了不少有用化合物的试生产,包括并且用固定化细胞己进行了不少有用化合物的试生产,包括有机酸、氨基酸、抗生素和辅酶等。例如固定化产氨短杆菌有机酸、氨基酸、抗生素和辅酶等。例如固定化产氨短杆菌可以通过五步酶反应连续合成辅酶可以通过五步酶反应连续合成辅酶A A。19831983年在英国伦敦召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生物工程会议上,日本人小田等介绍了用海藻酸钙和光开的生物工程会议上,日本人小田等介绍了用海藻酸钙和光交联树脂两种方法固定化酵母的增殖细胞连续生产酒精的研交联树脂两种方

30、法固定化酵母的增殖细胞连续生产酒精的研究报告,他们在试验工厂中用究报告,他们在试验工厂中用4 4千升的流动柱床反应器,以千升的流动柱床反应器,以甘蔗糖蜜生产酒精,在柱反应器流出液中酒精浓度可达到甘蔗糖蜜生产酒精,在柱反应器流出液中酒精浓度可达到8.59.08.59.0,每千升的反应器每天能生产纯酒精,每千升的反应器每天能生产纯酒精600600升酒升酒精的转化率达到理论值的精的转化率达到理论值的9595,生产能力超过常规分批式发,生产能力超过常规分批式发酵工艺的酵工艺的2020倍。用海藻酸钙包埋的酵母工作稳定性达倍。用海藻酸钙包埋的酵母工作稳定性达4 4个月个月以上,用光交联树脂固定的酵母细胞工

31、作稳定性达以上,用光交联树脂固定的酵母细胞工作稳定性达2 2年以上。年以上。固定化增殖酵母细胞用于连续化生产酒精的工艺目前己由实固定化增殖酵母细胞用于连续化生产酒精的工艺目前己由实验室转到实验工厂,看来实现工业化生产是很有希望的。固验室转到实验工厂,看来实现工业化生产是很有希望的。固定化增殖细胞用于处理废水现在已经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定化增殖细胞用于处理废水现在已经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n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研究,已从利用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研究,已从利用种酶反应的固定化死菌种酶反应的固定化死菌体,发展到利用多酶反应的固定化活菌体,从固定化休眠菌体,发展到利用多酶反应的固定化活菌体,从固定化休眠菌体、饥

32、饿菌体发展到固定化增殖茵体。最近,还发展到固定体、饥饿菌体发展到固定化增殖茵体。最近,还发展到固定化基因工程菌。化基因工程菌。n从从8080年代起,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固定年代起,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固定化上。动物和植物细胞固定化,虽然比微生物细胞固化上。动物和植物细胞固定化,虽然比微生物细胞固d d定化定化难得多,但是,它们能产生微生物难以产生的贵重药物,如:难得多,但是,它们能产生微生物难以产生的贵重药物,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人参皂苷等,目前,动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人参皂苷等,目前,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固定化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

33、段或中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固定化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或中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n5050年代末到年代末到6060年代,人们致力于用小分子化合物修改酶分子年代,人们致力于用小分子化合物修改酶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基团,以研究一些酶活性基团的情况,中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基团,以研究一些酶活性基团的情况,得到了很有价值的数据。得到了很有价值的数据。n较早用大分子物质修饰酶的是较早用大分子物质修饰酶的是KatchalskoKatchalsko等人。他们用等人。他们用DEAEDEAE右旋糖酐、多肽等修饰了酶,使酶的性质得到了改善。右旋糖酐、多肽等修饰了酶,使酶的性质得到了改善。从从7

34、070年代开始随着研究的普遍进展,在修饰剂的选用、修年代开始随着研究的普遍进展,在修饰剂的选用、修饰方法上,都有新的发展。现在,有一些酶饰方法上,都有新的发展。现在,有一些酶( (如如L-L-天门冬酰天门冬酰胺酶等胺酶等) )用大分子修饰剂修饰之后,其热稳定性提高,抗失用大分子修饰剂修饰之后,其热稳定性提高,抗失活因子能力加强,抗原性消除,体内半衰期延长。由此可见,活因子能力加强,抗原性消除,体内半衰期延长。由此可见,酶化学修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天然酶的缺点,使其更适酶化学修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天然酶的缺点,使其更适合于工业生产和医疗上的需要。合于工业生产和医疗上的需要。n近年来,人们对抗

35、体酶、人工酶、模拟酶等;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人们对抗体酶、人工酶、模拟酶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后将进一步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后将进一步研究。n随着固定化酶随着固定化酶( (或细胞或细胞) )的研究进展,人们研究、设计、制造的研究进展,人们研究、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固定化酶反应器了各种各样的固定化酶反应器. .其中,有一些巳应用于工业其中,有一些巳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应用,尚处于开发的早期阶生产。目前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应用,尚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全自动的最佳控制。第二代新型的固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全自动的最佳控制。第二代新型的固定化酶反应器,例如:

36、能实现辅因子定化酶反应器,例如:能实现辅因子( (辅酶辅酶和和ATPATP等等) )再生再生的酶反应器、两相或多相酶反应器、组合酶反应器等,正在的酶反应器、两相或多相酶反应器、组合酶反应器等,正在研制之中。研制之中。n自从自从19671967年酶电极问世以来,酶电极的研究引起了不少人的年酶电极问世以来,酶电极的研究引起了不少人的极大兴趣。现在,不少酶电极已经实用化、商品化,用于测极大兴趣。现在,不少酶电极已经实用化、商品化,用于测定混合物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例如:用葡萄糖氧化酶电定混合物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例如: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测定血液、尿、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脲酶电极测定极测定血液

37、、尿、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脲酶电极测定血液中的尿素浓度。酶电极在临床化验、发酵生产、环境监血液中的尿素浓度。酶电极在临床化验、发酵生产、环境监测以及其他化学分析等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测以及其他化学分析等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人们正在研制各种新型的酶电极,如多功能酶电极、微型酶人们正在研制各种新型的酶电极,如多功能酶电极、微型酶电极、抗干扰酶电极等。电极、抗干扰酶电极等。n酶标免疫分析是酶标免疫分析是60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免疫测定技术。酶标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免疫测定技术。酶标免疫分析是以待测抗原免疫分析是以待测抗原( (或抗体或抗体) )与酶标抗体与酶标抗体( (或

38、抗原或抗原) )的专一的专一性反应为基础,然后通过酶活力测定,来确定抗原性反应为基础,然后通过酶活力测定,来确定抗原( (或抗体或抗体) )含量的含量的类分析法。现在,已建立了各种酶标免疫分析法,类分析法。现在,已建立了各种酶标免疫分析法,用于测定血液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用于测定血液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度。(2)酶的理论研究进展(1)(1)新酶的发现和鉴定新酶的发现和鉴定 n迄今为止迄今为止, ,已发现的酶有已发现的酶有2500025000多种,数千种酶被鉴定,并达多种,数千种酶被鉴定,并达到不同的纯度,数百种酶得到了结晶,数百种酶的一级结构到不同的

39、纯度,数百种酶得到了结晶,数百种酶的一级结构被测出来。每年都有新酶被发现;每年都有不少酶的一级结被测出来。每年都有新酶被发现;每年都有不少酶的一级结构被测出构被测出 。(2)(2)酶一级结构与活力的关系酶一级结构与活力的关系 n 过去主要用化学修饰的方法研究酶一级结构与活力的关系,过去主要用化学修饰的方法研究酶一级结构与活力的关系,获得了不少的信息。近年来,除了继续用上述技术以外,还获得了不少的信息。近年来,除了继续用上述技术以外,还采用下列新技术对此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过渡态类似物采用下列新技术对此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过渡态类似物技术自杀性底物技术。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自杀性底物技

40、术。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等。技术等。(3)(3)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测定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测定n一部分酶的高级结构已经被测出来,但是,还有大多数酶的一部分酶的高级结构已经被测出来,但是,还有大多数酶的高级结构尚待测定。高级结构尚待测定。n对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测定,对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测定,x-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仍然是十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分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后者可以测定溶液中酶分子构象及其变化过程。运用上述两后者可以测定溶液中酶分子构象及其变化过程。运用上述两种技术必将测出更多的酶分子构象。种技术

41、必将测出更多的酶分子构象。 (4)(4)酶活性部位结构及催化机理的研究酶活性部位结构及催化机理的研究n 这是酶学研究的核心的问题。近年来,运用下列新技术研这是酶学研究的核心的问题。近年来,运用下列新技术研究酶活性部位结构及催化机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究酶活性部位结构及催化机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 应用应用x-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技术研究酶一底物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技术研究酶一底物( (或底物类或底物类似物似物) )复合物结构,可以确定酶活性部位结构以及酶分子与复合物结构,可以确定酶活性部位结构以及酶分子与底物分子的结合情况。底物分子的结合情况。 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酶活性部位上解离基团应

42、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酶活性部位上解离基团的的pKpK值以及催化过程中的质子转移情况值以及催化过程中的质子转移情况. . 关于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现在已用电子计算机编程序,关于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现在已用电子计算机编程序,对酶与底物的作用方式以及底物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酶分对酶与底物的作用方式以及底物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酶分子形式,作出判断。子形式,作出判断。 应用隧道电镜技术可以观察到酶催化过程中质子转移和应用隧道电镜技术可以观察到酶催化过程中质子转移和电子转移的情况。电子转移的情况。(3)我国固定化酶技术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n我国从事固定化酶的研究开始于我国从事固定化酶的研究开始于197

43、0197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及微生物研究所相继把染料工业中使用的双功物化学研究所及微生物研究所相继把染料工业中使用的双功能试剂对能试剂对- -硫酸酯乙砜基苯胺引入固定化酶领域,它与多糖硫酸酯乙砜基苯胺引入固定化酶领域,它与多糖如甘蔗渣纤维、交联琼脂、葡聚糖凝胶等反应,得到各种带如甘蔗渣纤维、交联琼脂、葡聚糖凝胶等反应,得到各种带有苯胺基的载体,然后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与酶共价偶联。有苯胺基的载体,然后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与酶共价偶联。19721972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用这类载体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用这类载体ABSE(ABSE(对氨基苯磺对氨基苯磺酰乙基酰乙基

44、)-)-葡聚糖凝胶共价结合红酵母的葡聚糖凝胶共价结合红酵母的3 -3 -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生产生产3-3-核苷酸试剂。我国科研工作者还用这类载体共价结核苷酸试剂。我国科研工作者还用这类载体共价结合了多种酶。这些固定化酶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发展成为颇合了多种酶。这些固定化酶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发展成为颇具我国特点的固定化方法。具我国特点的固定化方法。19771977年底,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年底,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江门甘蔗化工厂、上海啤酒厂协作将固定化与江门甘蔗化工厂、上海啤酒厂协作将固定化5-5-磷酸二酯磷酸二酯酶用于酶用于5-5-核苷酸的生产,这使世界上工业上实用的固定化核苷酸的生产,这使

45、世界上工业上实用的固定化酶又增添了新的一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用固定化多核苷酶又增添了新的一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用固定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稳定地用于制备多聚核苷酸,已在酸磷酸化酶稳定地用于制备多聚核苷酸,已在19781978年下半年年下半年进行了鉴定。进行了鉴定。u我国对固定化细胞的应用也进行了不少工作。上海生物化我国对固定化细胞的应用也进行了不少工作。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第三制药厂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用明胶学研究所,上海第三制药厂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用明胶戊二醛使具有青霉素酰胺酶活力的菌体固定化装柱连续生戊二醛使具有青霉素酰胺酶活力的菌体固定化装柱连续生产产66氨基青霉烷酸氨基青霉烷酸7

46、 7个月,活力几乎不变,达到世界先进个月,活力几乎不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太原制药厂协作也成功水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太原制药厂协作也成功地用琼脂、戊二醛包埋大肠杆菌用于工业生产地用琼脂、戊二醛包埋大肠杆菌用于工业生产66氨基青氨基青霉烷酸霉烷酸19781978年年1212月化工部医药局对这二项工艺通过了鉴月化工部医药局对这二项工艺通过了鉴定。定。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于19771977年和年和19791979年分别用固定化菌体年分别用固定化菌体生产天门冬氨酸和苹果酸获得成功。近几年,不少单位采生产天门冬氨酸和苹果酸获得成功。近几年,不少单位采用

47、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研究取得重要进用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展, 准备工业生产。准备工业生产。u近年来,我国在辅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酶在医疗和人工器近年来,我国在辅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酶在医疗和人工器官上的应用做了不少探索。官上的应用做了不少探索。u固定化酶在分析及亲和层析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固定化酶在分析及亲和层析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华北制药厂用固定化青霉素酶对青霉素效价的测定;上如华北制药厂用固定化青霉素酶对青霉素效价的测定;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用固定化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用固定化55磷酸二酯酶和固定化碱性磷酸二酯酶和固定化碱性磷酸单酯酶进

48、行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北京大学曾试用固定磷酸单酯酶进行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北京大学曾试用固定化酶提纯胰蛋白酶抑制剂等等。化酶提纯胰蛋白酶抑制剂等等。第二节 食品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生产酶的生产酶的提取酶的提取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分离纯化制成酶制剂后制成酶制剂后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制成固定化酶制成固定化酶(或固定(或固定化细胞)后利用化细胞)后利用用于治疗疾病用于治疗疾病用于加工和生用于加工和生产一些产品产一些产品用于化验诊断用于化验诊断和水质临界测定和水质临界测定用于生物技术用于生物技术其他分支领域其他分支领域酶制剂的利用酶制剂的利用酶制剂的生产酶制剂的生产 一、酶的生产 n酶的生产:酶的生产:经过预先

49、设计,并且通过人工控经过预先设计,并且通过人工控制而获得所需要的酶的过程。制而获得所需要的酶的过程。n3 3种方法种方法: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法。n最常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最常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1.微生物发酵生产法的优点 u微生物菌株种类繁多,酶的品种齐全。微生物菌株种类繁多,酶的品种齐全。u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活周期短,酶的产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活周期短,酶的产量高。量高。u微生物培养方法简单,生产原料来源丰富,微生物培养方法简单,生产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机械化程度高,经济效益高。价格低廉,机械化程度高,经济效益高。u微生物有较强的适应性和

50、应变能力,可以微生物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可以通过适应、诱导、诱变及基因工程等方法培通过适应、诱导、诱变及基因工程等方法培育出新的产酶菌种。育出新的产酶菌种。 2.微生物发酵法制酶对生产菌的要求 n安全可靠,非致病菌,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安全可靠,非致病菌,不会产生有毒物质。n产酶性能稳定,不易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产酶性能稳定,不易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n繁殖快,产酶量高,而且最好产生胞外酶。繁殖快,产酶量高,而且最好产生胞外酶。n能利用廉价的原料,发酵周期短,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原料,发酵周期短,易培养。n产生的酶容易分离纯化。产生的酶容易分离纯化。3. 发酵方法与发酵条件 (1)发酵方

51、法)发酵方法n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以麸皮、米糠等为基本原料,:以麸皮、米糠等为基本原料,加无机盐和适量水分(通常加无机盐和适量水分(通常50%左右)进行左右)进行的微生物培养。的微生物培养。n方法:浅盘法(培养基不超过方法:浅盘法(培养基不超过5cm) 转鼓法(培养基在转鼓内翻动)转鼓法(培养基在转鼓内翻动) 通气式厚发酵(培养基可达通气式厚发酵(培养基可达2030mm)3. 发酵方法与发酵条件 n液体发酵法液体发酵法:利用合成的液体培养基在发:利用合成的液体培养基在发酵罐内进行搅拌通气培养的发酵方法。酵罐内进行搅拌通气培养的发酵方法。n方法:间歇发酵法方法:间歇发酵法 连续发酵法连续发酵法

52、 3. 发酵方法与发酵条件(2)发酵条件的控制n 发酵条件既要有利菌体生长繁殖,又不影响酶的形发酵条件既要有利菌体生长繁殖,又不影响酶的形成。一般处理是先确定菌体生长的最适条件,然后成。一般处理是先确定菌体生长的最适条件,然后作出调整以满足酶生成的需要。首先,培养基组成作出调整以满足酶生成的需要。首先,培养基组成对菌的生长和酶的合成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其次,对菌的生长和酶的合成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其次,通风量、培养温度等因素不仅影响菌体生长,也影通风量、培养温度等因素不仅影响菌体生长,也影响酶的合成。一般来说在低于生长温度下产酶量高。响酶的合成。一般来说在低于生长温度下产酶量高。培养温度还影响酶活

53、力的稳定性。另外,在生产中培养温度还影响酶活力的稳定性。另外,在生产中掌握适宜酶的回收期时也很重要,对于大多数胞外掌握适宜酶的回收期时也很重要,对于大多数胞外酶来说,酶合成与菌株生长大致平行,生长停止时酶来说,酶合成与菌株生长大致平行,生长停止时酶产量达最大,再培养酶产量多要下降。酶产量达最大,再培养酶产量多要下降。 4. 产酶常用的微生物(1 1)细菌:)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2 2)放线菌:)放线菌:链霉菌链霉菌(3 3)霉菌:)霉菌: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青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等霉、木霉、根霉、毛霉等(4 4)酵母:)酵母:啤

54、酒酵母、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 5.微生物酶的发酵生产微生物酶的发酵生产:微生物酶的发酵生产: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利用微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利用微生物培养来生产所需的酶。生物培养来生产所需的酶。 包括:培养基,发酵方式的选择,发包括:培养基,发酵方式的选择,发酵条件的控制管理等。酵条件的控制管理等。 (1)培养基碳源碳源氮源氮源无机盐类无机盐类生长因子生长因子pHpH (2)酶的发酵生产方式固体发酵固体发酵:用于真菌的酶生产,如米曲:用于真菌的酶生产,如米曲霉生产淀粉酶,曲霉和毛霉生产蛋白酶。霉生产淀粉酶,曲霉和毛霉生产蛋白酶。液体深层发酵液体深层发酵:控制发酵条件温度、通:

55、控制发酵条件温度、通气和搅拌、气和搅拌、pHpH等发酵条件。等发酵条件。 (3)提高酶产量的措施选育优良的产酶菌株选育优良的产酶菌株添加诱导物:酶的作用底物,酶的反应添加诱导物:酶的作用底物,酶的反应产物,酶的底物类似物。产物,酶的底物类似物。降低阻遏物浓度降低阻遏物浓度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添加产酶促进剂添加产酶促进剂 二、酶的分离纯化n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分离纯化:是指从微生物的发酵液或动是指从微生物的发酵液或动植物组织提取液及细胞培养液中得到不同纯植物组织提取液及细胞培养液中得到不同纯度、高质量的酶产品。度、高质量的酶产品。n酶分离纯化的方法是根据酶的蛋白质特性而酶分离纯化的方法是根据酶的蛋

56、白质特性而建立的。建立的。酶的分离纯化细胞破碎细胞破碎酶的提取酶的提取离心分离离心分离过滤与膜分离过滤与膜分离层析分离层析分离电泳分离电泳分离萃取分离萃取分离浓缩浓缩干燥干燥结晶结晶 1、细胞破碎n除胞外酶之外,绝大多数酶都存在于细胞内除胞外酶之外,绝大多数酶都存在于细胞内部部。n先收集细胞,破碎细胞,让酶从细胞内释放先收集细胞,破碎细胞,让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然后进行酶的提取和分离纯化出来,然后进行酶的提取和分离纯化n细胞破碎的方法:机械破碎法、物理破碎法、细胞破碎的方法:机械破碎法、物理破碎法、化学破碎法、酶促破碎法等。化学破碎法、酶促破碎法等。 细胞破碎方法及原理细胞破碎方法及原理分类分

57、类细胞破碎方法细胞破碎方法细胞破碎原理细胞破碎原理机械破碎法机械破碎法捣碎法捣碎法研磨法研磨法匀浆法匀浆法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力,使组织、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力,使组织、细胞破碎细胞破碎物理破碎法物理破碎法温度差破碎法温度差破碎法压力差破碎法压力差破碎法超声波破碎法超声波破碎法通过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使组织、通过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的外层结构破坏,从而使细胞破细胞的外层结构破坏,从而使细胞破碎碎化学破碎法化学破碎法添加有机溶剂添加有机溶剂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表面活性剂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而使细胞破碎而使细胞破碎酶促破碎法酶促破碎法自溶法

58、自溶法外加酶制剂法外加酶制剂法通过细胞本身的酶系或外加酶制剂的通过细胞本身的酶系或外加酶制剂的催化作用,使细胞外层结构破坏,而催化作用,使细胞外层结构破坏,而使细胞破碎使细胞破碎 2、酶的提取酶的提取酶的提取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地溶解到提取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地溶解到提取液中的过程。液中的过程。酶的提取方法酶的提取方法:盐溶液提取法、酸溶液提取:盐溶液提取法、酸溶液提取法、碱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法、碱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 酶的主要提取方法酶的主要提取方法提取方法提取方法用于提取的溶剂用于提取的溶剂提取的

59、酶的性质提取的酶的性质盐溶液提取盐溶液提取0.020.5mol/L的盐溶液的盐溶液在低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大的酶在低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大的酶酸溶液提取酸溶液提取pH26的水溶液的水溶液在稀酸溶液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性较在稀酸溶液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性较好的酶好的酶碱溶液提取碱溶液提取pH812的水溶液的水溶液在稀碱溶液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性较在稀碱溶液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性较好的酶好的酶有机溶剂提取有机溶剂提取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与脂类结合或者含较多非极性基团的与脂类结合或者含较多非极性基团的酶酶 2、酶的提取酶的提取酶的提取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溶

60、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地溶解到提取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地溶解到提取液中的过程。液中的过程。酶的提取方法酶的提取方法:盐溶液提取法、酸溶液提取:盐溶液提取法、酸溶液提取法、碱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法、碱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 3、酶的分离纯化u酶的纯化就是把杂质从酶溶液中除掉或从酶酶的纯化就是把杂质从酶溶液中除掉或从酶溶液中把酶分离出来。溶液中把酶分离出来。u包括:沉淀、过滤、层析、电泳、萃取、结包括:沉淀、过滤、层析、电泳、萃取、结晶、干燥等。晶、干燥等。 4、沉淀分离u沉淀分离就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添加某些沉淀分离就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添加某些物质,使酶的溶解度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