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_T1943-2021 施工节水技术规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1.gif)
![DB11_T1943-2021 施工节水技术规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2.gif)
![DB11_T1943-2021 施工节水技术规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3.gif)
![DB11_T1943-2021 施工节水技术规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4.gif)
![DB11_T1943-2021 施工节水技术规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d005a6c992c75f7c6f3f83f2e59bcfe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UG北京市地方标准编 号 :DB11/T 19432021施工节水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saving in construction20211228 发布20220401 实施北 京 市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委 员 会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联合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施工节水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saving in construction编 号 :DB11/T 1943-2021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
2、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施行日期:2022 年 04 月 01 日2021 北京前言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2020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三批)的通知(京市监发2020104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地下水控制;5 生产节水;6 生活节水;7 节水检验与监测;8 节水验收与评价。本规范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 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
3、口并组织实施,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工作。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 52 号,邮政编码:100161,E-mail: HYPERLINK mailto: ,电话。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4、司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精实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曹 光、詹必雄、王 浩、张惠丽、张 军、刘卫未、朱浩博、刘青松、程 昊、王依列、李广鑫、陈 浩、范 明、王东会、王利英、李鹤飞、王春红、张钦喜、张成强、唐 漾、芮 浩、王 茜、张 博、李胜松、王启东、张 燕、罗金锋、于云鹏、汪仲康、郄慧国、李 毅、郑立钢、朱厚喜、郑立
5、志、盛志战、付建武、蔡昭辉、袁 兵、张 磊、陈 斌、牛 文、吴永哲、刘红伟、马铨斌、徐 浩、杨宝森、吴梦龙、李建辉、白 岩、张 岚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周与诚、来海亮、雷丽英、张显来、郭理修、许萍、侯公羽目次 HYPERLINK l _TOC_250031 总则1 HYPERLINK l _TOC_250030 术语2 HYPERLINK l _TOC_250029 基本规定3 HYPERLINK l _TOC_250028 地下水控制4 HYPERLINK l _TOC_250027 一般规定4 HYPERLINK l _TOC_250026 地下水控制方案4 HYPERLINK l _TOC
6、_250025 地下水控制设计5 HYPERLINK l _TOC_250024 地下水控制施工5 HYPERLINK l _TOC_250023 地下水计量8 HYPERLINK l _TOC_250022 地下水综合利用8 HYPERLINK l _TOC_250021 生产节水10 HYPERLINK l _TOC_250020 一般规定10 HYPERLINK l _TOC_250019 房屋建筑工程节水10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节水11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生活节水13 HYPERLINK l _TOC_2500
7、16 一般规定13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办公区节水13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生活区节水13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节水检验与监测14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一般规定14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节水检验14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节水监测14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节水验收与评价17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一般规定17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地下水控制验收17
8、HYPERLINK l _TOC_250006 生产节水验收17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生活节水验收17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施工节水评价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附录 A建筑工程施工节水方案19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附录 B建筑工程施工节水评价表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本规范用词说明27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引用标准名录28附:条文说明29ContentsGeneral Provisions1Terms2Basic Requi
9、rements3Groundwater control4General Requirements4Groundwater Control Scheme4Groundwater Control Design5Groundwater Control Construction5Groundwater Measurement8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8Water Saving in Production10General Requirements10Water Saving in Housing Construction10Water Savin
10、g of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works10Domestic Water Saving13General Requirements13Water Saving in Office area13Water Saving in Living Quarters13Water Saving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14General Requirements14Water Saving Inspection14Water Saving Monitoring15Water Saving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17Gene
11、ral Requirements17Acceptance of Groundwater Control17Production Water Saving Acceptance17Acceptance of Domestic Water Saving17Construction Water Saving Evaluation18AppendixARequirements for Water Saving Schem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19AppendixBWater Saving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P
12、rojects2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8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9 PAGE 28总则为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过程施工节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过程施工的地下水控制、生产节水、生活节水、节水检验与监测及节水验收与评价。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过程施工的地下水控制、生产节水、生活节水、节水检验与监测及节
13、水验收与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施工节水water saving in construction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技术、经济等手段减少抽排地下水和科学、合理、有效用水的工程活动。地下水控制 groundwater control为保证地下工程、基础工程正常施工,控制和减少对工程环境影响,而采取的排水、降水、隔水或回灌等工程措施的统称。非常规水源 un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地表水和地下水之外的其他水资源,包括基坑降水、中水、再生水、雨水等。施工降水 dewatering在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施工要求而采取的抽水或明排等措施
14、。含水层 aquifer饱水而又能导水的地层。地下水回灌 groundwater artificial recharge借助于工程措施,将水从外部注入地下含水层的过程。隔水帷幕 curtain for cutting off drains为隔断或减少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而在地层中设置的幕墙状防渗体。节水器具 water saving appliance能够提供高效用水或改进现有产品用水效率,体现节水技术的用水器件、用具与设备。基本规定工程施工应全过程节水,合理利用非常规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施工降水应选择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方案,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不抽排或少抽排地下水;应制订地下水综合利用
15、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施工节水方案应在工程施工前编制,节水方案内容宜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管网平面布置时,应统筹规划临时给水管道、排水管道、节水器具、非常规水源综合利用设施,并在平面图中注明其主要性能指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控制、生产节水、生活节水、节水检验与监测、节水验收与评价,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制定施工节水改进措施。施工现场节水器具的配置率应为 100%。施工节水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节水组织机构健全,人员职责明确;有科学合理的节水规划(计划);有明确的施工临时用水指标、综合利用总指标、分阶段分区域用水指标;有合理的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节水器具应按规划(
16、计划) 配置,并按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节水规章制度完善,运行管理规范;节水宣传到位,在工地食堂、浴室、卫生间等用水点设置节约用水标识,并定期组织施工节水培训;定期开展节水过程检查并形成记录,发现水资源浪费行为应及时制止;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用水计量表应分别设置,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并应建立用水台账;计量表应设置在水源处,并应按周计量按月统计;应定期维护节水器具、临时给水管道与临时排水管道;节水器具、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破损、渗漏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非常规水源应综合利用;排水应符合相关规定。当现场实际地下水情况与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不符时,应及时进行补充勘察。地下水控
17、制一般规定地下水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地下结构的正常施工;基坑或地下工程的周边环境安全不受损害。地下水控制应优先选用隔水帷幕,确需进行施工降水的,对于抽排出来的地下水应当综合利用;不宜选用明排、回灌、渗井作为独立的地下水控制方案。地下水控制方案选择地下水控制方案应考虑下列因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或地下工程支护方案;基坑或地下工程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市政排水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选择帷幕隔水方法:施工降水所产生的附加沉降或造成的细颗粒流失可能导致周边环境的沉降或倾斜超过其限值的 80%的;潜水或承压水含水层底板位于基底标高之上的;潜水或承压水水位高于基底标高,
18、含水层底板位于基底标高之下且深度不大于规定深度的;潜水或承压水水位高于基底标高,且含水层底板位于基底标高之下的深度大于规定深度,但通过工程手段在合理的造价和工期内能实现帷幕隔水的;地下工程位于含水层中,可以通过工程手段在合理的造价和工期内实现帷幕隔水的;地下水中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有害物质,或具有潜在风险,且无配套水处理措施的;不符合施工降水条件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选择施工降水方法:符合施工降水条件的;长度和宽度比大于 100 且埋深不大于 10m 的市政管线基坑工程的;帷幕隔水可能导致区域地下水流场的长期改变。当存在含水层水量较少且排水不影响基坑侧壁稳定时,也可选择明排作为地下水控制
19、措施。对于采用施工降水方法的工程,当地面可能出现过大沉降或存在资源性地下水回灌条件时,应设置回灌系统。渗井应与降水井联合布设,不应单独使用。施工降水结束后,应对渗井进行分层或全井注浆封填。地下水控制设计地下水控制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场地及其邻近区域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或地下工程支护方案;基坑或地下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分布及其变形控制要求等资料;基坑或地下工程的工期安排;有关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规文件。帷幕隔水设计内容应包括:设计依据;帷幕隔水形式的技术比较与选择;帷幕进入下卧隔水层深度和坑底抗突涌稳定性计算;帷幕施工质量检验要求;地下水位监测要求;施工图。施工降水设计内容包括:帷
20、幕隔水方案不可行的论证报告等设计依据;施工降水类型的比较与选择;水位降深及涌水量计算、井数、井身结构设计和抽水设备能力的选择、抽水延续时间的估计;降水井施工质量检验及井孔回填要求;地下水位监测要求;环境影响评估,包括施工降水影响范围建(构)筑物及地面沉降,排水含砂率控制指标等;施工图。地下水控制施工集水明排应符合下列规定:坡面渗水宜采用导水管方式引排,导水管的布置、材质、直径及长度应根据渗水量及渗水土层的岩性确定;土方开挖阶段应根据基坑、地下工程的特点在合适位置设置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 并随土方开挖进程适时调整;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 0.3m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不小于 0.5m;
21、土方开挖至坑底后,坑内设置的排水沟、集水井与边坡坡脚距离不宜小于 0.3m,盲沟、盲井与边坡坡脚距离不宜小于 0.1m;沿排水沟宜每隔 30m40m 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可采用水泥砾石滤水管或钢筋笼外填级配石滤料的构造形式;明沟和盲沟坡度不宜小于 0.3%,采用盲沟排水时,其构造、填充料及其密实度应满足地基要求;盲沟内设有盲管时,施工降水结束后应作回填注浆处理。轻型井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轻型井点成孔可选用钻孔法和水冲法成孔,对不易塌孔、缩径的地层也可选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成孔深度宜超出井点设计深度 0.5m1.0m;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应注水冲洗钻孔、稀释孔内泥浆;成井后应及时注水进行反冲洗;
22、每组井点设置完毕后,应进行试抽,检查井点系统各连接部位的密封质量,施工降水时真空度应保持在 55kPa 以上;滤料宜采用中粗砂,回填应密实均匀,井点上部滤料顶面至地面之间须采用粘土封填密实,粘土封填厚度应大于 1m。喷射井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井点成孔应符合本规范第 4.4.2 条第 1 款的规定;滤料回填及井点上部粘土封填应符合本规范第 4.4.2 条第 4 款的规定;每根喷射井点沉设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单井试抽,排出的浑浊水不得回流循环管路系统,试抽时间持续到水清砂净为止;每组喷射井点系统安装完毕,需进行试抽,不应有漏气或翻砂冒水现象;工作水应保持清洁,施工降水过程中应视其浑浊程度及时更换。
23、管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地层条件可选用冲击钻、回转钻或潜孔锤钻等成孔,钻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 0.5m1.0m;当含水层为卵石、漂石地层或裂隙基岩层,釆用潜孔锤钻井工艺成孔时,管井成孔直径可小于 300mm,可不填充滤料或少填充滤料,并可简化洗井程序;当采用泥浆护壁时,应在钻进到孔底后清除孔底沉渣,并注入清水替换孔内泥浆,直至泥浆比重不大于 1.05(粘度为 18s20s)为止;吊放井管时应平稳、垂直,并保持井管在井孔中心;井管宜高出地面 200mm 及以上;井管下入后应立即回填滤料,应沿井壁四周均匀连续填入,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倒入,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滤料填入量不应小于计
24、算量的 95%;井口外围应封闭,封闭位置应在孔口以下不小于 2m 深度。相邻含水层之间井管外围应封闭;洗井应在下管填砾后 8h 内进行,可采用空压机洗井,当空压机洗井效果不好时,若井管强度允许,可采用拉活塞与空压机联合洗井;若井管强度不允许,宜釆用空压机洗井结合化学洗井;洗井应由上而下分段进行;洗井过程中应观察出水情况,直至水清砂净;应及时进行试抽水、检验,井深、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等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真空管井抽水前期真空泵与潜水泵应同时运行,后期可采取间隔交替运行。真空系统运行中,应定期检查真空泵的运行情况,关停真空泵之前应先关闭真空系统的进气阀。分层止水及井孔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实施分
25、层降水时,降水井外侧对应隔水层位置应采用粘土封隔上下含水层。粘土宜搓成球状,大小宜为 20mm30mm,在半干状态下缓慢填入。粘土填入部位的井管应为井壁管;施工降水结束后,降水井内应采用粘土回填至井口下 1m,近地表的 1m 范围应按原地表的使用条件进行恢复。渗井应进行高压泥浆回填。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降水抽出的地下水应有序排放,排水系统应能满足周边降雨汇水和地下水的排放要求,可采用明、暗沟排水和管道排水方式;排水系统的排水沟、集水井和排水管应有可靠的防渗措施;排水沟截面和排水管直径应根据基坑涌水量和工程场地降雨汇水量确定,排水管、沟的坡度不宜小于 0.5%;排水管可采用混凝土管、PVC
26、管或钢管,排水管道可暗埋或在地面架设,地面架设时,每隔 5m8m 应设砖砌托台,托台高度应根据排水坡度确定;当施工降水工程排水系统需与雨水管网连接时,在接入之前应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容积不宜小于 4m3;施工降水过程中应随时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排水畅通。施工降水运行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降水期间应同时监测井水位和抽排水量,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反馈, 并应查明原因;降水管井井口应采取防护措施,当降水井影响路面交通时,应砌制检查井室,盖承重型井盖,并应与路面平齐;当降水井不妨碍路面交通时,井口宜砌筑高出地面不小于 0.2m 的井台,并应加设盖板防止物体坠入井内;冬期施工时,地面抽排
27、水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抽水设备应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施工现场应配置双路电源或按一定降水用电额度配备发电机组,两路电源应能及时切换;抽水系统的使用期应满足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当主体结构有抗浮要求时,停止降水的时间应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期的抗浮要求;应遵守“按需减压”的原则,制定减压施工降水运行方案;当基坑开挖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施工降水运行方案;应根据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的进度情况对抽排水量和地下水位进行动态控制。施工降水过程中,抽排水的含砂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管井抽水半小时内含砂量,粗砂含量应小于 1/50000;中砂含量应小于 1/20000;细砂含量应小于 1/10000;管
28、井正常运行时含砂量应小于 1/50000;辐射井抽水半小时内含砂量应小于 1/20000;辐射井正常运行时含砂量应小于 1/200000。地下水计量现场各抽水设备的计量设备安装率应达到 100%。现场二次利用的水资源应按照用途、性质,进行分类计量。地下水计量时,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定计量方式。宜采用具有远程读数功能的计量设备,计量设备数据应真实有效。现场计量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表GB/T 778 .1GB/T 778 .5 和饮用冷水水表检定规程JJG 162 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地下水综合利用在施工中应对抽排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尽可能利用施工降水所抽排的地下水,减少使用
29、自来水。施工降水应综合考虑本地块、相邻地块及附近地区环境对所抽排地下水的要求,当施工降水影响区域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和临近地块工程对地面沉降有严格要求,施工降水会导致地面沉降或施工降水会对地下水资源产生较大影响时,应采取地下水回灌措施。地下水回灌方式方法及回灌井数量、深度、直径、间距、布置、回灌井运行等技术要求应根据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降水量由设计计算确定。地下水回灌宜首选同层地下水回灌;当非同层回灌时,回灌水源的水质不应低于回灌目标含水层地下水的水质;当回灌目标含水层与饮用地下水联系较紧密时,回灌水源的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 的规定
30、。回灌期间应同时观测及记录降水区和回灌区水位抬升情况,应根据观测井水位变化和周边环境变形监测的结果,动态调整施工降水和回灌量,保持抽灌平衡。施工现场内经利用后剩余的抽排地下水,当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 要求时,宜用于周边建筑施工、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消防与冲厕等;当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 要求时,宜用于景观湿地以及河道、湖泊、水景等补水。综合利用后的剩余抽排水,应按北京市相关规定进行排放。生产节水一般规定应制定生产节水措施,确定项目生产用水指标,将节水指标进行分解。施工现场生产用水应单独计量并
31、分阶段进行控制。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管网设计应合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止使用已建成的节约用水设施。施工现场的污废水经处理后,当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要求时,可用于建筑施工、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消防与冲厕等生活杂用水。当施工现场可回收水量达到 100m3/d 以上时,宜建立污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装置。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当排入城镇排水设施时,应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 当直接排入河道、地下等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时,应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307 的规定。施工全过程均应选择节水或
32、可循环利用的方案。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可采用雨水入渗收集、收集回用或调蓄排放的单一系统或多种系统组合等雨水利用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管网应选用合格的管材、管件与设备设施,管线布局和管径合理。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用水指标进行控制,定期检查用水量。当实际用水量超标时,应进行分析纠偏。施工过程中,节水器具应配置到位;节水器具、临水管线及水表等设施设备应由专人定期检查并进行维修保养。施工降尘可采用喷淋降尘、环保雾炮机或人工洒水车等方式。应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洒水降尘的时间和频次,应控制水流和水量,应安排专人对洒水情况进行巡视,不得出现积水现象。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车辆清洗处及搅拌机前台应设置三级
33、沉淀池,清洗搅拌机和运输车辆的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应循环利用。房屋建筑工程节水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护;混凝土竖向构件宜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装饰抹灰、墙面抹灰宜采用喷雾方法进行养护。地面基层处理、基层粉尘清理宜采用吸尘器,特殊情况且没有防潮要求的,可采用洒水降尘等措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水项、水源及水质宜符合表 5.2.4 的规定:表 5.2.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水要求序号用水项水源要求水质要求1地基基础桩基施工用水2结构工程混凝土洒水或喷雾养护用水宜采用非常规水源,但幕墙工程验收的现场淋水检验、喷雾养护不宜采用中水水质宜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的规定
34、; 混凝土养护用水还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的规定砌块湿润及砌体养护用水地面找平层、隔汽层、隔声层施工湿作业应采用喷洒方式保湿养护。地砖、墙砖石材的浸泡,地面和墙面基层的浇水湿润、养护3装饰装修装饰抹灰、墙面抹灰幕墙工程验收的现场淋水检验车库顶板、建筑物及构筑物屋面、厨卫间、雨污水管道、水池等闭水、满水试验。地面清理洒水绿化浇灌用水4施工场地车辆冲洗用水现场雾炮机喷雾用水楼层及塔吊降尘喷淋用水道路喷淋用水5机电工程管道打压用水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节水施工现场应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施工现场应建立完整的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系统,雨水控制与利用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海绵城市雨水
35、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 685 的规定。市政工程绿化灌溉养护施工宜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灌溉方式。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用水项、水源及水质宜符合表 5.3.4 的规定:表 5.3.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用水要求序号用水项水源要求水质要求1道路工程道路喷淋、车辆冲洗用水宜采用非常规水源水质宜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 的规定;混凝土养护用水还应符合行业标 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混凝土路面养护用水挡土墙及砌块养护用水2管道工程雨、污水管道闭水试验用水管道内注水与浸泡管沟砌筑及混凝土养护用水3桥梁及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基础及混凝土构件养护用水宜采用非常规水
36、源水质宜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 的规定;混凝土养护用水还应符合行业标 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泥浆池泥浆制备用水(桩基、地下连续墙、箱涵顶进、盾构、定向钻等)4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及砌体养护用水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用水5施工场地地面清理洒水绿化浇灌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现场雾炮机喷雾用水楼层及塔吊降尘喷淋用水道路喷淋用水生活节水一般规定办公区、生活区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 100%。办公区、生活区用水应分别设置计量水表,并建立管理台账。在食堂、浴室、卫生间等用水点应设置节约用水标识。办公区、生活区节水管理制度应完善、明确管理责任人。办公区节水工程临时用水设计时,应
37、对办公区的节水进行专项设计,给水排水管线管径应根据用水量计算确定。设计图中应包含临时用水管网平面布置图、系统图、设备与卫生间大样图等。办公区的路面宜选用透水性材料。路面永临结合时做法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B11/T 1728 的规定。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开展水量平衡计算,当可回收水量达到 100m3/d 以上时,应设置集中式生活污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装置,处理后出水水质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的要求,出水可用于建筑施工、车辆冲洗、道路清扫、绿化与冲厕等;宜设置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当用于建筑施工、车
38、辆冲洗、道路清扫、绿化、消防与冲厕等生活杂用水时,出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和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 的规定。生活区节水生活区临时用水系统管理和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每月需进行专项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维修。浴室宜采用刷卡式等节水淋浴系统。厕所宜采用自循环水冲式可移动厕所。节水检验与监测一般规定应全过程收集场地水文地质、环境资源、气象条件资料,作为制定、实施及优化调整节水检验及监测措施的重要依据。施工前宜制定专项检验及监测措施与方案,并应建立动态调整优化机制。根据地下水位和水量情况,在保证满足地下水位控制要求的
39、前提下,应及时对抽水量进行调整,减少施工降水。检验及监测仪器设备应检定或校准合格后使用。现场开发使用非常规水源应达到生产、生活等用水标准合格要求后方可使用。施工现场循环用水、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等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宜对设备及计量器具等定期检验。节水检验涉及施工降水、隔水施工的相关检测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 111、城市建设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DB11/ 11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 489 的规定。涉及施工降水效果的有关材料,应及时完成取样检测。节水器具应具备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证明材料。节水器具的施工应符合
40、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的规定,节水器具与给水管道连接接口处理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严密、平稳、无渗漏。地下水控制施工中涉及集水明排、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等检验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回灌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降水、回灌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每天检查不应少于 3 次;应检查灌入水的污浊度及水质情况,应防止机油、有毒有害物质、化学药剂、垃圾等进入回灌水中;回灌后的回填封井应符合下列规定:回填前应对井深、水位等进行测量;回填后应灌水检查封井效果。节水监测节水监测应包括地下水位、出水量、含砂量、水质等监测项。节水监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监测开始
41、、终止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情况确定,并应覆盖地下水控制实施全过程;监测点布置、信息采集的频率应根据节水需求、设计要求、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监测对象特点、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综合确定;监测项目监测数据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加密监测频次。地下水位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抽水前应进行稳定水位的观测,并应监测观测井内水位;量测读数至厘米,精度不得低于 2cm;初期水位未达到设计要求前,宜每天观测 2 次;水位达到设计要求且趋于稳定后,可每天观测 1 次;当出现停电、水泵损坏等情况,应加密监测频率,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降雨期间,应加密监测频率直至水位稳定。出水量和含砂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水控制过
42、程中水量监测频率应与水位观测频率一致,并应记录水量、水流特征;当利用计量仪表进行水量监测时,可采用固定量测法或随机量测法;抽降期间的水位、水量应同时监测, 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出总涌水量 Q 与时间 t、水位降深值 s 与时间 t 过程曲线图,并应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达到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抽降期间应定期对抽出地下水的含砂量进行监测,应采用体积测量法或重量测量法,测定的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 4.4.8 条的规定;回灌水量、回灌压力可通过安装在回灌井上的回灌水计量装置和回灌压力表进行监测,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水质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对非常规水源的出水、排放、使用及回灌进行水质监
43、测;非常规水源的出水或回灌水的水质监测,在水源地区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GB/T 575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GB/T 5750.8 执行,其他建设场地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及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 执行;在抽取前、维护期前后应至少各采取一次水样作水质分析,确定水质变化情况,若发生变化,应及时处理,直至达到出水水质标准后,才可用于回灌施工;非常规水源排放或使用的水质监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城市污
44、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307 中关于冲厕、车辆冲洗、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规定,混凝土拌合和混凝土养护用水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在排放或使用前、过程中,应至少各采取一次水样作水质分析,确定水质变化情况,在达到标准后,方可用于使用或排放。节水验收与评价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实施过程中,应对施工节水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过程检查。施工现场应按施工节水方案要求及时组织节水验收与评价。施工现场应设专人对节水器具进行日常维修和保养。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用水分析。地下水控制验收降水工程节水验收,
45、应由监理、总包及施工降水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完成,一级降水工程时,施工降水设计单位也应参加。节水验收应在达到设计规定的降水井封井条件 15 天后进行,其他节水验收应在竣工验收时进行。降水工程节水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设计依据、节水设施技术要求,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设计计算总抽水量、实际抽水量、施工方案以及执行中的变更单;测量放线成果和复核签证单;原材料质量合格和质量鉴定证书,半成品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书;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的验收文件,检测试验及见证取样文件;监测、巡视检查记录;降水工程的运行维护记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记录,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周边地面、邻近工程和地下设施的变形记录;其他需要提供的文件和记
46、录。降水工程节水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实际降水量与计划降水量的比值不大于 1;实际综合利用水量与计划综合利用水量值的比值不应低于 90%。生产节水验收生产用水应单独计量。生产区的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 100%。生产用水的水源处应设置节水标识。生活节水验收市政水接入处应设置计量水表,生活区及办公区的生活用水应分区计量。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的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 100%。生活用水的水源处应设置节水标识。施工节水评价施工现场应按本规范附录 B 对施工现场节水施工效果进行评价。施工节水阶段评价应随施工进度及时组织,阶段应划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市政基础设施
47、工程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道桥工程应划分为:地基与基础,结构工程,桥(路)面及附属;隧道工程(矿ft法施工)应划分为:开挖,衬砌与支护,附属设施;隧道工程(盾构法施工)应划分为:始发与接收,掘进与衬砌,附属设施。每个阶段评分总得分率不应低于本阶段应得分数的 60%,60 分以下为不合格,60 分-85 分为合格,85 分以上为优良。单位工程评价应在阶段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等级划分应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良三个等级。单位工程施工节水评价应在工程竣工前进行,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单位工程施工节水评价应检查相关技术和管理资料,综合确定施工
48、节水评价等级。附录 A 建筑工程施工节水方案表 A建筑工程施工节水方案施 工节 水方 案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节水管理节水组织机构节水管理机构节水管理人员节水规划(计划)施工临时用水指标、综合利用总指标分阶段分区域用水指标及综合利用指标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平面布置节水器具配置与进场计划节水制度建设节水规章制度节水工作程序节水宣传培训节约用水标识培训内容、方式、频次节水过程控制节水检查人员与检查频次用水量的控制措施节水器具与给水、排水管道维护用水档案用水台账节水制度执行记录、节水工作纪要等水平衡测试报告节水检验与监测节水检验节水监测节水验收与评价地下水控制验收内容、指标、验收时间生产用水验收内容、指标、验
49、收时间生活用水验收内容、指标、验收时间节水阶段评价与单位工程评价节水技术节水计量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别计量计量表的设置、计量方式节水器具节水器具型号规格节水器具配置率节水工艺地下水控制技术生产用水技术生活用水技术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方法、措施漏失控制给水管道、排水管道、节水器具及临时用水管线连接非常规水源利用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设置非常规水源利用要求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解决流程应急解决方案附录 B 建筑工程施工节水评价表表 B.0.1 建筑工程施工节水要素评价表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施工单位名称评价编号(阶段)施工阶段建筑工程填表日期控制项评价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结论节水方案编制包含节水管理、节水技术等内
50、容,明确节水指标,内容可操作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要求,进“一般项评分流程;否则,一票否决。节水管理节水宣传培训施工现场应在水源处设置节水标识,组织了节水培训节水技术节水综合利用施工现场有非常规水源利用一般项评价项评价标准计分标准应得分实得分节水管理节水组织机构节水管理机构完善每一子目实得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 0 分- 满分评价: 措施到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得该项满分; 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得该项 50%分;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得 0 分。3节水管理人员到位3节水规划计划施工临时用水指标及综合利用指标明确3分阶段分区域用水指标及综合利用指标明确3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平
51、面布置合理3节水器具配置与进场计划合理明确3节水制度建设节水规章制度完善3制度运行管理规范3节水过程控制节水检查人员明确,检查频次符合要求3用水量控制符合要求3节水器具与给水、排水管道无渗漏3用水档案建立了用水台账,用水台账完整准确,节水制度执行情况有记录,节水工作会议有记录,水量平衡计算有记录3节水检验与监测出水量单独计量,实际降水量超过计划降水量扣 2 分3对含砂量进行监测5水质检验与监测符合要求5节水验收进行了生产用水验收3进行了生活用水验收3进行了地下水控制验收3一般项节水节水器节水器具配置率100%得4 分,80-100%得5技术具3 分,60%-80%得 2 分,低于 60%不得分
52、节水计量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用水计量表分别设置;每一子目实得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 0 分- 满分评价: 措施到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得该项满分; 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得该项 50%分;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得 0 分。3用水分区计量4地下水采用了隔水帷幕5进行了地下水回灌5主体结构混凝土洒水或喷雾养护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砌块湿润和砌体养护采用非常规水源0.5桩基施工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装饰装修地面找平层、隔汽层、隔声层施工湿作业喷洒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地砖、墙砖石材的浸泡,地面和墙面基层的浇水湿润、养护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装饰抹灰、墙面抹灰采用非
53、常规水源0.5幕墙工程验收的现场淋水检验采用非常规水源0.5车库顶板、建筑物及构筑物屋面、厨卫间、雨污水管道、水池等闭水、满水试验采用非常规水源0.5施工现场地面清理洒水采用非常规水源1绿化浇灌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车辆冲洗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1现场雾炮机喷雾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楼层及塔吊降尘喷淋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道路喷淋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机电工程管道打压用水采用非常规水源0.5市政工程挡土墙及砌体养护用水0.5混凝土路面养护用水0.5雨、污水管道闭水试验用水0.5管道内注水与浸泡0.5管沟砌筑及混凝土养护用水0.5泥浆池泥浆制备用水(桩基、地下连续墙、箱涵顶进、盾构、定向钻等
54、)0.5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用水0.5一般项节水生活用生活区及办公区临时用水专项设计每一子目实得分根据1技术水施工区及办公区路面选用透水性材料现场实际情况按 0 分-满分评价: 措施到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得该项满分; 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得该项 50%分;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得 0分。0.5生活区、办公区开展了水量平衡计算,生活污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装置符合要求1生活区、办公区设置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1市政水接入处设置计量水表并按要求计量统计0.5节水器具与给排水管线破损及时维修更换0.5漏失控制用水器具及临时用水管线连接严密无渗漏0.5非常规水源利用实际综合利用
55、水量与计划综合利用水量值100%得 3 分,80-100%得 2 分,低于 80%不得分。3评价结果签字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注:1、本表用于施工节水阶段评价;2、控制项的结论为“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3、本工程因工程本身条件条件所限,无需进行施工降水、地下水回灌时,可将该项对应分值扣减,以扣减后的总分为满分,用实际得分除以扣减后的总分得到评价分值。表 B.0.2 单位工程评价汇总表(房屋建筑工程)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施工单位名称填表日期施工阶段单位工程竣工或申请五方验收工程类别房屋建筑工程评价阶段阶段得分权重分数权重后得分地基与基础0.40主体结构工程0.40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0.2
56、0单位工程得分 W/评价结论1 不合格存在任意一项控制项不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W)小于 60 分;2 合格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 60W85 分3 优良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 W85 分结论:签字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表 B.0.3 单位工程评价汇总表(道桥工程)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施工单位名称填表日期施工阶段单位工程竣工或申请五方验收工程类别道桥工程评价阶段阶段得分权重分数权重后得分地基与基础0.45结构工程0.45桥(路)面及附属0.10单位工程得分 W/评价结论1 不合格存在任意一项控制项不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W)小于 60 分;2 合格控制项全部满
57、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 60W85 分3 优良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 W85 分结论:签字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表 B.0.3 单位工程评价汇总表(矿ft法隧道工程)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施工单位名称填表日期施工阶段单位工程竣工或申请五方验收工程类别隧道工程(矿ft法施工)评价阶段阶段得分权重分数权重后得分开挖0.50衬砌与支护0.40附属设施0.10单位工程得分 W/评价结论1 不合格存在任意一项控制项不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W)小于 60 分;2 合格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 60W85 分3 优良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 W85 分结论:签字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表 B.0.4 单位工程评价汇总表(盾构法隧道工程)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施工单位名称填表日期施工阶段单位工程竣工或申请五方验收工程类别隧道工程(盾构法施工)评价阶段阶段得分权重分数权重后得分始发与接收0.50掘进与衬砌0.40附属设施0.10单位工程得分 W/评价结论1 不合格存在任意一项控制项不满足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体育法》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职测》必刷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密码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洪州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集成合同
- 仔猪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年
- 混凝土购销合同协议书
- 承包经营合同合同
- 承租人租房简单合同范本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14讲 应急撤离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5篇
- 培训学校书法课家长会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