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2_第1页
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2_第2页
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2_第3页
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2_第4页
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例: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 ,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的特征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是 ,K值表示 。时间种群数量ABA过度繁殖BK环境容纳量21、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就固定不变了吗?思考讨论3高斯(Gause,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实例1: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4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5实例2:K值是环境容纳量的平均值6结论一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 1、波动性 2、相对稳定性7意义性连接:

2、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思考: 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是如何来调节的呢?8珠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景观思考:那些因素影响种群数量?9外源性调节因素非生物因素101、光影响植物的分布:松、杉、小麦等阳生植物须有强光才能生长; 人参、三七、苔藓等阴生植物只能在阴暗处生长。阳性植物阴性植物11(2)影响植物的繁殖:油菜、桃花等长日照植物须在白天越来越长的春天才开花;菊花、茶花等短日照植物须在白天越来越短的秋天才开花。长日照植物(桃)短日照植物(菊)122、温度 实例1:由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部分植物的种群数量也呈季节变化。春:丁香花夏:山桃草秋:鼠尾草冬:鹤望兰13鸟类迁徙鱼类洄游2、温度 实例2:由于温

3、度的季节性变化,某些动物的种群数量也呈季节变化。142、温度蚜虫连续高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实例3:15沙漠热带雨林3、水份16缺水请爱惜每一滴水!17外源性调节因素生物种间因素181、寄生江豚感染寄生虫而浮尸沙滩19寄生生物寄主动手画图:画出寄主和寄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数量时间202、捕食讨论:生物间捕食会对种群数量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1猞猁增加雪兔增加植物增加+反馈调节意义性连接: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22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图时间种群数量被捕食者捕食者23内源性调节因素241、行为调节(1)种内斗争领域行为鹬华南虎意义性连接:动物领域行为对生物进化的影响251、行为调节(2)种

4、内互助社会行为鸟类迁徙261、行为调节(3)育幼行为意义性连接:育幼行为的产生主要靠什么激素的调节?27例、(2005年上海卷,第25题) 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100500生存率(%)卵 成虫甲乙丙A甲、乙、丙 B乙、丙、甲C乙、甲、丙 D甲、丙、乙A乙282、内分泌调节啮齿类动物长耳跳鼠种群密度增大生存压力增加内分泌失调出生率降低29思考:在以上因素的调节下种群数量的波动有那几种方式呢?30非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欧洲灰鹭在1928年1977年的变化两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两波峰之间

5、相隔的时间不相等温度东亚飞蝗在我国上千年的数量变化水分旅鼠种群数量变化捕食关系雪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捕食关系表格31例1、(2005年全国卷,第30题) (1)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环境条件甲拟谷盗乙拟谷盗湿热1000干热1090湿温8614干温1387湿冷3169干冷0100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32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 。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

6、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 因素起重要作用。温度和湿度遗传33例2 、(2006年全国卷二,第30题)(20分)回答下列小题。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 。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的 . 结果。 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 决定。 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减少综合作用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4例3(10分)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有重要作用。(1)图1表示玉米螟(一种昆虫)的幼虫发生滞育(发育停滞)与日照长短的关系。据图可知日照时数为 小时,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高;日照时数达18小时,不滞育玉米螟幼虫约占 %,此条件也适于 植物开花。91290长日照35(2)图2表示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与日照长短及温度的关系。据图可知,当温度30,日照时数为 小时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达 %;与上述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20时,夜蛾蛹的滞育率达到 %。可见夜蛾蛹发生滞育是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夜蛾生长发育的无机环境因素还可能有 等。滞育率(%)光 照 时 间温度1280100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