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说课设计_第1页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说课设计_第2页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说课设计_第3页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说课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5 / NUMPAGES5?遇难者的第三个 ?说课设计一、说教材?遇难者的第三个 ?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中刻画了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在911事件中 ,爱德华在知道自己没有生还时机的危急关头拨通了最重要的第三个 ,对母亲说了生命留言“妈妈 ,我爱您!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局部。2、过程与方法1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 ,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性认识。2体会母子之间的亲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品味作者优美的词句过程中 ,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教学重、

2、难点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 ,并能联想到自己 ,去感受亲情 ,感受生命。三、说教法品读悟情四、说学法合作探究、感情朗读五、说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 ,激发兴趣1电脑情景导入(2019年“9.11事件) ,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2揭题。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 ,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 ,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 ?。(齐读课题)3看题质疑 ,导入课文:看到课题 ,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 二、初读课文 ,感知

3、内容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 ?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 ,多读几遍。2检查初读情况。(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 ,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 ,并让学生分辨“悲哀与“悲恸的异同。(悲哀: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2)分小组分局部读课文。三、细读课文 ,感悟深情1学生反响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 。2课文里 ,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 ,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 ,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1)情况危急。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

4、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2)情感比照。你觉得爱德华打 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然而在这生死关头 ,他却没等 接通 ,又拨打了第三个 ,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这是拨给谁的 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想象一下 ,他可能会在 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 ,第三个 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

5、贯的银行家 ,在生死攸关的时候 ,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 ,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 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他们推断这个 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 ,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 ,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 ,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 传去的那一声“妈妈 ,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 ,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 ,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 ,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

6、?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 ,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 ,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 ,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 ,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 ,我爱你!(生命留言)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 ,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3反响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 ,读懂了什么?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 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 ,增添了“第三个 的神秘色彩 ,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 ,突出重点。)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 ,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 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 ,并层层设悬念。)四、拓展阅读 ,交流资料1人最需要的是爱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 ,特别是亲情之爱。)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 ,阅读课外资料。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3说说通过学习 ,你学到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五、课堂小结1、学了这篇课文 ,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