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对社会性发展的启示_第1页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对社会性发展的启示_第2页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对社会性发展的启示_第3页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对社会性发展的启示_第4页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对社会性发展的启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对社会性开展的启示论文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社会性开展论文摘要:在儿童开展过程中,能否理解别人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情绪,并应用这种认识去推断别人的行为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儿童心理知识开展研究的视角,讨论“心理理论在儿童社会性过程中的开展变化和怎样促进儿童社会性开展。与儿童身体开展、认知开展并列的社会性开展,是儿童个体开展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儿童的社会性开展就已经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社会认知是儿童社会性开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体对自我、别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是认知研究和社会化研究的穿插领域。儿童是怎样

2、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同,怎样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怎样获得别人关于自己的想法和这些想法是如何开展的?所有这些问题的答复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有关儿童的心理知识是怎样的。有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了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皮亚杰通过临床法对于儿童“观点采择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儿童“元认知的研究;第三个阶段1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1三大心理理论以及儿童心理知识的开展变化1.1三大心理理论的主要概述1.1.1理论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就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其主要假设是: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而是通过建构起

3、心理理论并在此根底上来解释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态,儿童关于心理知识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开展存在着一系列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依靠儿童与环境的交互影响。持理论论的研究者认为儿童获得的是某种形式的表征性的心理理论,但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向成人的心理理论的开展过程中要经历几个阶段。例如,Bartsh和ellan2提出心理理论三阶段开展序列:2岁左右,儿童获得了愿望心理学desirepayhlgy,3岁左右愿望看法心理学desire-believepsyhlgy,4岁左右获得了成人的看法愿望心理学believe-desirepsyhlgy。1.1.2模拟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

4、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别人身上。所谓激活过程,就是指儿童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从而体验别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主张儿童通过模拟而获得关于别人的心理知识。1.1.3模块论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才能,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因此此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开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Bartshellan19952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态的时间起点是没有差异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论。laireHghesJudyDunn19983的研究发如今儿童心理理论的开展中表现出一个明

5、显的转移,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来表示别人的心理状态。这一转折很难用理论论解释,但却可以从模拟理论得到解释。1.2儿童心理知识的开展变化一般认为,4岁是获得心理理论才能的一个关键年龄,或是一个分水岭。因此我们从两个部分来进展讨论。1.2.1儿童4岁以前对别人心理状态的区分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别人心理状态认知的一些根本才能逐步开展起来,这些才能的出现与开展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开展: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沙茨等人搜集了儿童自发使用的一些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发现3岁儿童已自发地把现实和对显示的信念进展比照,说明他们已经可

6、以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ellan4等人的研究发现3岁儿童能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做出区分。2岁的儿童可以使用“想、“理解和“知道等词语,3岁甚至2岁半的儿童对某些心理状态尤其是知觉和愿望作出惊人的广泛而准确的预测。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儿童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理解;到3岁时对看见一个物体和知道这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已经理解:假设人们看到什么东西,他们就会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反之亦然,不同的人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例如给儿童看一幅画有大象的画,它知道它看到的是一个正象,那么对面的人看到的就是反象。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弗拉维尔等人设计了一块用海绵做的岩石,让儿童观察和触摸,询

7、问儿童它象什么和是什么,3岁儿童的答复都是“海绵。这个设计说明儿童还不能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不懂得一个物体的两种表征形式。在给儿童呈现的假设性事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表现。如给假想的儿童呈示实际上装有铅笔的“糖盒,要求被试儿童预测:假想儿童将在哪里找?他想到什么?他的情绪如何?结果发现,3岁儿童预测:糖盒里有铅笔,根据真实情况而不是他们的“误信念作出行动。而到了4岁,儿童根本可以作出正确预测,掌握“误信念。对别人的行为进展预测:2岁儿童根据对别人欲望的理解预测行为,3岁儿童那么根据对别人信念的理解预测行为。欲望是指需要的实现,实现了获得情绪的满足,否那么产生消极情绪;信念那么是关于某

8、种事实或事件的表征,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错误的。3岁的儿童虽然对信念有所理解,但在预测别人行为时仍以愿望为准。4岁儿童开始理解误信念,以别人的信念为标准来预测别人的行为,并可以理解别人的行为受别人目的的指引,即使别人对世界的表征是错误的,也只会按照这个表征去行动。1.2.2儿童4岁以后关于别人心理知识的开展在“信念的开展方面,稍晚于“愿望方面的开展,儿童可以很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所想的事情,并按照愿望说明行动。在“信念的理解方面,需要一个从“真信念向“误信念的过渡过程,一般将“误信念的掌握看作是心理理论才能获得的标志,一般认为个体在4岁时获得“误信念。4岁儿童可以认识到,别人关于客观世界的信

9、念有可能是不准确或者错误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征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把心理表征和客观事实区分开来。他们可以较好地完成“误信念任务,往往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更好地理解别人和预测别人的行为。理解同一个客体的两种表征方式,把用海绵做的“岩石既看作是“海绵的实体,又看作是“岩石的似体。此外,还提出了两级信念,“一级信念只涉及我关于别人信念的认识,“二级信念是对别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推断或认识。儿童在“一级信念的程度上还开展了“二级信念程度,一般儿童要6岁才能正确答复“二级信念。2心理理论研究对于儿童社会性开展的促进心理理论是儿童社会认知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心理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开展的假设

10、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关于心理活动知识,儿童才可以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响,进而开展为社会交往行为。2.1心理理论协调儿童间社会信息的沟通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互相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开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环境,较准确地预测别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互相间的关系。例如在儿童的两大行为合作与竞争的形成过程中,个体心理理论中的各种要素如愿望、意图、信念、动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竞争中,尤其是在各种直接的对抗性游戏或比赛中,儿童必须理解对方的意图、策略等。合作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到达合作的重要条件是要求儿童不仅能

11、理解其别人的愿望、想法,能与其别人共享某种情感、信念、态度,还需要理解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在儿童的生活中,学会通过理解别人的意图和动机,来判别其态度和行为的性质,再作出恰当反响。研究说明,一些儿童的攻击行为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儿童不能准确判断对方言行的动机和意图,将别人的好心的玩笑、非敌意行为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因此进展攻击。2.2心理理论有助于调整儿童自身的评价与反响在社会互动中理解别人行为的意图对于儿童作出评价与反响是很重要的。儿童假设能理解别人行为原因的多样性,那么在对别人做出评价时也会更加客观全面。如对于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也许出于惯性,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是某种

12、偶发事件,儿童如能全面掌握这些就会更适当地评价这个学生。另外在元认知的开展过程中,将更好地调整个体对自我的评价程度的进步,使个体从外表状态的一些评价转为从心理品质方面的评价,更好地对一些描绘心理状态的词进展表征。2.3心理理论对儿童理解人际关系的帮助作用人际关系好坏与否,个体是否能融入到社会群体中,首先取决于个体对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此根底上发生相应的行为。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特定情景中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地位,对别人观点进展推理。以亲子关系和友谊为例,对于亲子关系,儿童最初只是将父母看作提供贴切需要的人,如“谁给我做饭;后来理解了父母的所做所为是对自己的爱,亲子关系不仅仅是来自于父母,

13、也包括自己的相应义务和责任。对于友谊,儿童最初认为“谁和自己一起玩谁就是好朋友,心理理论才能的开展使其认识到友谊是有深层含义的,它需要态度、价值观的一致,还需要彼此信任,更重要的是彼此期待: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可能别人也会希望你怎么样。心理理论才能的开展有助于个体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和保持:Slaughter5等人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回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2.4心理理论促进儿童的道德开展道德开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一个儿童道德的开展,首先是道德认识的进步和道德情感的增强,然后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认识进步的标志是道德判断与推理的完善。随着心理知识的开展,儿童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能

14、从不同角度对待某个道德问题,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称为移情,而移情的产生需要对别人情感的敏感性,并在此根底上产生替代性体验。心理理论才能的进步是儿童道德开展的直接推动力量。2.5心理理论开展儿童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开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观念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个体自我观念的获得是把自己置于互动双方的位置上,把自我视为被评价的客体形成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定型就形成稳定的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一个儿童假设总受到赞

15、许和其他积极的评价,久而久之该儿童会形成比较积极的自我观念;假设一个儿童遭到更多的轻视或来自别人的消极评价,那么儿童的自我观念就相对的消极。同样,假设儿童能理解别人的情感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体验从而进展自我控制。自控型的儿童会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安康和开展积极的自我观念,不断修正对自我行为的理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积极自我观念的形成。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许多理论可以解释儿童开展中的一些方面,并且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心理理论的发活力制、与其它心理过程的联络以及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参考文献1王桂琴,方格,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2).2Bartsh.kellan.H.,hildrentalkabuttheind.xfr,UK:xfrdUnierityPress,1995:143145.3laireHughesJudyDunn.Understandingindand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