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页 共12页4.9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练习题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 2 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说明( )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拓做出决定性奉献 B丝绸之路的开拓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奉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2以下列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晚期丝织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为汉朝官名,“棨信”
2、为古代传信的一种符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汉朝疆域西至陇西地区 汉朝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 汉朝丝绸之路存在军事保障 汉朝公文用隶书书写 AB CD 3不同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线路有所不同。以下列图反映的是哪一个朝代的道路( )A汉代B唐代 C宋代D元代 4根据国外陶瓷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地,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甚至远到津巴布韦都有不等数量出土,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发现最多。考古发现可以证明( ) A宋代的瓷器制造技术高超 B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 C亚、非各地人民喜欢宋瓷 D日本、菲律宾已开始仿制 5旧唐书音乐志称:“大
3、抵散乐杂献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据此可知,唐朝时( ) A流行西方古典音乐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C强化对地区的管理 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6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奉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下选项中能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 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 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AB CD 7公元前 4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 4 年的罗马思想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 79 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
4、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 6 世纪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传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拓的原因是( ) A欧洲的内需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D张骞通西域 8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9在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遗迹中,出土了很多大秦(古罗马)
5、银币。这些银币可以佐证( ) A汉与大秦直接往来B唐与大秦交往频繁 C基督教传播到中国D丝绸之路远抵大秦 10中原地区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开展那么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草原丝绸之路的根底条件 B“皮毛路”和“茶马路”互相辉映 C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 D农耕文化剧烈地冲击了游牧文化 11“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展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
6、域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12以下列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西域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说明当时(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时期 史实 两汉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 隋唐 唐朝高丽乐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
7、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泉州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1解析:材料指出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C 项正确;材料指出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在强调张骞的奉献,也没有指出开拓丝绸之路的必然性,A、B
8、 两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 项错误。答案:C 2解析:题干“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只说明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不能说明汉朝的疆域范围到达陇西地区,故错误;材料“丝织墨书”“棨信”为古代传信的一种符证”说明汉朝用丝绸作为书写的材料,故正确;都尉为武官,西汉在张掖设都尉,说明丝绸之路存在军事保障,故正确;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可知该字体是篆书而不是隶书,故错误。故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 3解析:据材料可得从长安出发,大体上有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中国仅开拓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并未开拓通往波斯湾的海路,故 A 项错误;唐代的丝绸之路,横跨亚
9、欧大陆,且开拓了通往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故 B 项正确;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但陆上丝绸之路已衰落,故 C 项错误;元代时期,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得以扩大,海陆丝绸之路比图中的道路更广,故 D 项错误。答案:B 4解析:据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等地都有出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宋代瓷器的远销范围,即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故 B 项正确。瓷器的销售范围不能说明瓷器的制造程度,故 A 项错误;亚、非各地人民喜欢宋瓷不是材料的主旨,故 C 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日本、菲律宾已开始仿制中国瓷器,故 D 项错误。答案:B 5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旧唐书关
10、于散乐杂献的记载中说明了幻术来,本质上表达了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交流,故 B 项正确;西方古典音乐产生于近代,排除 A 项;题干未涉及对的管理,排除 C 项;题干中关于幻术的记载不能反映中印文化交流的繁荣,排除 D 项。答案:B 6解析: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反映的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反映的是东西方经济交流,故正确。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是西方间物种交流;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是东方间文化交流,故排除。故 B 项正确。答案:B 7解析:由材料可知,丝绸在古罗马拥有广阔的市场,这说明丝绸之路开拓的原因是欧洲的内在需求,丝绸是奢侈品,更是地位的象征,故 A 项正确
11、;材料未表达中国强盛,故 B 项错误;材料未表达中间商牟利,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张骞通西域,故 D 项错误。答案:A 8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立专职官员管辖,保护丝绸之路畅通,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而是强调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不是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排除 B 项;材料强调汉武帝时期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立专职官员管辖,保护丝绸之路畅通,而不是强调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排除 D 项。答案:C 9解析:题干“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遗迹中,出土了很多大秦(古罗马)银币”可以证实大秦与中国
12、通过丝绸之路进展经济交流,故 D 项正确。题干不能表达汉代与大秦已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排除 A 项;罗马帝国时期,唐朝尚未建立,排除 B 项;题干不能反映基督教传入中国,排除 C 项。答案:D 10解析:题干所述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是一种相依相生的关系,这是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根底条件,A 项正确;“皮毛路”和“茶马路”都是指草原丝绸之路,不可说“互相辉映”,排除 B 项;材料不能说明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排除 C 项;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答案:A 1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强大的舰队进展和平的经贸往来、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C 项正确。张骞通西域
13、被称为“凿空”,A 项错误;鉴真东渡没有大规模的舰队,B 项错误;戚继光抗倭属于打击侵略,与经贸和文化交流无关,D 项错误。答案:C 12解析:根据材料“醉胡王”“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头戴西域小帽”,并结合面具的高鼻子胡人形象,可以得出唐代的艺术已有中西合璧的色彩,应选 D 项。材料中并没有指出日本在吸收古希腊文化,且这类面具是由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带回的,所以应是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故排除 A 项;材料不能表达戏剧文化“互相借鉴”,故排除 B 项;仅从日本唐代面具,不能得出丝绸之路的中心东移至日本,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项。答案:D 13解析:“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确表格主题“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其次要逐行理解各大事件的内容,最后据所学综合分析p 其影响即可。答案:看法: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说明:古代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工作年度工作计划
- 派遣工劳动法律法规普及活动组织与效果评估反馈考核试卷
- 可穿戴设备在噪音监测与控制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洗浴服务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调整策略考核试卷
- 珠宝工艺与款式创新考核试卷
- 木片加工中的生产设备维护考核试卷
- 电气机械设备的节能与环保技术考核试卷
- 电池轻薄化设计考核试卷
- 建材批发商供应链战略资源配置优化策略执行考核试卷
- 2025年劳动合同自动解除协议书样本
- 保利幕墙工程技术标述标课件
- 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9篇
- 大学美育PPT(专本通用)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大跨结构的经典之作-鸟巢论文
- 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嵌入式系统基础
- 商洛市宝恒矿业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区东窑沟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安全施工及应急措施方案
- 国际化学品安全告知卡(二甲胺)
- YS/T 1109-2016有机硅用硅粉
- 第三讲 酒店组织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