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緬甸歷史、多元種族與教育制度發展概述王俊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師資培中心/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緬甸位於中南半島的西北部,面積達67萬6577平方公里是中南半島面積最大的國家。邊界長達5858公里,海岸線總長2832公里。 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upper Myanmar與下緬甸lower Myanmar,這是源自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行政規劃。緬甸為了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已規劃執行三十年期(2001-02 FY 2030-31 FY)長期教育發展計畫Thirty-Year Long-Term Education Development Plan,透過教育投資進行教育改革並最終成人力素質提升的目
2、的。 根據緬甸教育部公佈的2004-2005學年的統計資料,緬甸全國共有中、小學校共40,505所,教師共233,149人,就讀學生764萬人,假设與1987-1988學年時的資料相比較,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學校總數增加了6758所增設增設率為20.02、教師員額加了59377人教師人力需求的比率提高了25.47、而接受中小學基礎教育學生總數增加了2440000人增加了約47。除此之外,緬甸高等教育也在蓬勃發展。1988年,緬甸全國只有大專院校32所,到2004年底,緬甸全國大專院校總數已達156所。 由於緬甸相關統計資訊取得不得,故而參考軍政府公佈的官方教育統計應是相對較可信的資料。但是由於緬甸
3、的政治氣氛封閉且訊息傳播之科技仍較落後,故我們不難想像緬甸偏僻地區,應該仍有許多人民因為生活貧困而無法就學。例如,根據研究者與來台就學緬甸僑生之非正式訪談,他們指出位於緬甸東北部的佤邦,總計仍有九成以上的文盲,失學兒童達到8萬多人。但因資金困難與師資缺乏,目前當地只有1所高中、6所初中、200多所小學,所有能夠招收的學生總數也僅能容納2萬多名學生而已。因此,在引用緬甸教育部公的相關數據,應相對有所保存。第一節 緬甸的歷史發展:1948年獨立之前緬甸歷史在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歷經了蒲甘、東塢和貢榜3各封建王朝。英國在發動3次侵緬戰爭後佔領緬甸,並於1886年將緬畫為英屬印度之一省。1937
4、年緬甸脫離印度接受英國統治。1942年5月日本佔領緬甸。1945年3月翁山領導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發起全國起義,光復緬甸。惟英國於日本投降後隨即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7月英軍策動暗殺翁山等7名官員,同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甸獨立法案。一直到1948年時,緬甸才脫離英國宣布獨立,成立聯邦政府。 緬甸歷史在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歷經了蒲甘、東吁和貢榜3各封建王朝。英國在發動3次侵緬戰爭後佔領緬甸,並於1886年將緬畫為英屬印度之一省。1937年緬甸脫離印度接受英國統治。1942年5月日本佔領緬甸。1945年3月翁山將軍(General Aung San)領導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發起全國起義,
5、光復緬甸。惟英國於日本投降後隨即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7月英軍策動暗殺翁山等7名官員,同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甸獨立法案。一直到1948年時,緬甸才脫離英國宣布獨立,成立聯邦政府金榮勇,2004;賀聖達等譯,2003;張恭啟譯,1999;姚南主編,1995;劉迪輝等著,1989。相關之歷史時期劃分茲概述如下:一、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
6、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二、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屡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
7、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三、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屡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四、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顶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戰勝,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
8、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缺乏。 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動力廉價化,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甸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本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翁山將軍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
9、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鬥,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佈緬甸從英國獨立。 1943年,巴莫與翁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翁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翁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佈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翁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翁山的繼任者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第二節 緬甸獨立後的發展:1948年之後一、獨立時期(1948年-1960年)獨立後的緬甸,由於共產黨人和其他政
10、治派系的对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因各邦利益受到中央政府漠視,因此,各邦和中央從此開始展開武裝紛爭。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U Nu)(德欽努)取得執政權。二、軍政府時期(1962年-)1962年,軍事將領尼溫將軍(General Ne Win)發動政變並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佈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三、政府及國會制度 依1994年4月9日所通過之憲法草案規定,緬甸中央政府之組織與運作設總統及兩名副總統,總統候選人需連續居住緬國20年以上,且不得持有外國國籍,此一條款係軍政府有意排除緬甸民主運動領袖及諾貝爾和平獎得
11、主翁山蘇姬對於政治的參與而設。 緬甸由於仍未實施選舉,仍由軍政府掌權,因此並無總統及副總統。目前因此仍然是由獨裁軍事執政團掌權,由29人組成之國務會議State Council,掌行政、立法、司法等權,由總統兼任主席。 就國會制度而言,根據緬甸新憲法,國會採一院制,稱人民議會Peoples Assembly,計475個席位,任期4年,由人民直接投票選出。但是,由於1990年選舉結果未被軍政府承認,因此並無實質國會。由於軍政府的嚴密監控及管制,許多政黨被取締或宣告解散,現約有10個政黨,但目前最大的政黨則有二個:1.國家聯合黨National Unity Party:為一代表軍方勢 力之執政黨,
12、是由執政26年的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於1988年9月24日改組而成,現有黨員100多萬。 2.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成立於1988年9月,由翁山蘇姬領導。為緬甸最大政黨和最有影響力的反對黨,支持人數超過200萬人以上。 第三節 多元族群文化:緬甸的社會現況 據緬甸官方統計數據,截止2006年1月31日,緬甸全國人口已達5540萬人,較2004年的5430萬人增加了110萬人。 60%的緬甸國民為緬族。主要的少數民族為撣族10%、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假设開族,以及印度人、孟加拉人、華人(3%)(緬甸官方目前不承
13、認印度人、孟加拉人、華人為法定少數民族)。據統計,緬甸共有135個民族所組成,其中較主要的緬甸民族共有Kachin、Kayah、 Karen、Chin、Myanmar、Mon、Rakhine、Shan等八種民族。除此之外,其它尚居住在泰緬邊界的極少數民族如長頸族、阿卡族、栗粟族等。第四節 緬甸獨立後的教育發展基礎教育的局部,它包括5歲以前的幼兒教育、5年的小學教育以及6年的中學教育等,學生在接受11年的中、小學基礎教育後,約在15-16歲可以選擇接受高等教育。由於緬甸的國家國民所得GDP偏低 ,緬甸故未能實施基礎義務教育 。由於近期基礎教育的比例不斷增加,不難想見,它也帶動緬甸國內學校數量的擴
14、充、合格教師嚴重缺乏的情況。另外,也由於緬甸華人佔有相當人口比例,從19世紀非正式化的私墊教育開始,期間由政治的變革,華人教育也才朝向正規化與合法化的方式發展。 一、緬甸的基礎教育制度與發展一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學前教育pre-primary education機構的設置分別由教育部、社會福利部、非政府組織NGO以及其他私人機構等不同單位的投入。根據2004-2005年統計數據,教育部指揮與視導的學校為802所,入學的學生年齡約為3-5歲,而學生總數則有18998人。 二中、小學基礎教育1.基礎教育學制的劃分及其調整表:緬甸的基礎教育體系學校階層修業年限 就學年齡
15、年級 學前教育(pre-primary education)33+ 5+初等小學階級(the lower primary level)3 5+ 7+ 1 3 高等小學階段(the upper primary level)2 8+ 9+ 4 5 初等中學階段(the lower secondary level)4 10+ 13+ 6 9 高等中學階段(the upper secondary level)2 14+ 15+ 10 11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lanning and Training, MOE表:緬甸基礎教育發展統計比較1987-2005時間基礎
16、教育學校數教師數量入學學生總數1987-88 AY33,747173,77252000002004-05 AY40,505233,1497640000增加數量6758593772440000數據來源: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lanning and Training, MOE表:2003-2004學年逾齡兒童參與特殊入學方案統計 類別年齡兒童人數17+23,23928+18,41739+9,067總數50,723 數據來源: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lanning and Training, MOE緬甸基於增加學生繼續接受初等中學教育比例之政策需
17、求,它們因此積極增設後期初等教育學制Opening of Post-Primary Schools。此一計畫在2001-2002學年開始,學生在修5年後取得初等教育文憑後,原畢業學進一步開始第6年級課程,藉以讓學生能夠在同一個學校繼續接受中等教育。經過幾年後的實施,根據2004-2005學年的統計,這一類的學校總數已擴增至4774所,而第6年級的學生總數則共約268000人。2.學校的課程規劃、學校行事與教學設備的擴充表:緬甸基礎教育學校教學課程規劃修業階段共同核心課程階段性學科初等小學緬甸文英文數學生活技能自然科學道德與公民高等小學社會科(歷史、地理)基礎科學初等中學除共同核心課程外另外加入
18、初級職業課程高等中學除緬甸文、英文、社會科學(地理、歷史、經濟)、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數學等核心課程外,學生則必須從選修課程(開設的選修課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經濟、緬甸史)之中另外修習三門。資料來源:本表由作者歸納 表: 學校行事曆重要活動 項次月份重要活動15 五月最後一週為新學年新生報到入學日(School Enrolment Day)2 6 新學年始業式暨迎新及新生家長會 3 7 學校日(School Greening Day)(7月第2個星期天)4 8學藝展與學校健康週(第2週) 5 9提昇入學政策宣導(Awareness Raising of Educatio
19、n for All)6 10敬師活動(Paying Homage to Teachers) 7 11供養僧侶(Offering of Yellow Robes to Monks) 8 12學生運動會 9 1獨立紀念日、學校家庭日(School Family Day) 10 2統一紀念日11 3結業及畢業典禮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No. 1, MOE 表:2004-2005學年基礎教育學校資訊設備設置狀況多媒體功能設置媒體教學設備學校數佔全國基礎教育學校總數(40505)之比例設置多媒體教室(multimedia classrooms)的學校1,
20、1562.9設置3種教學平台(computer, video & audio)的學校4391設置2種教學平台(video & audio)的學校1,1072.7設置1種教學平台(audio)的學校17,07242.15總數19,77448.81說明:1.數據資料來源為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No.1, MOE 2.所佔比率數據為作者歸納二、緬甸的高等教育制度與發展表: 2004-2005年緬甸高等教育機構管理部門統計序號行政部會高等教育機構數量1教育(Education)642健康(Health)143科學與科技(Science & Technology)5
21、64國防(Defence)55文化(Culture)26林業(Forestry)17農耕(Agriculture & Irrigation)18畜產與漁業(Livestock Breeding & Fisheries)19勞工(Co-operatives)510公民服務、選拔與訓練(Civil Service Selection & Training Board)111宗教事務(Religious Affairs)112邊境暨民族振興及發展務(Progress of Border Areas & National Races and Development Affairs)213交通(Tran
22、sport)3總計156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lanning and Training, MOE至2004年為止,緬甸共有156所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其中有64個研究機構直接受教育部管轄。除此之外,其餘92所高等教育機構則分別由其它11個部會或者公共服務、評選與訓練部門the Public Services Selection and Training Board管理。所有的高等教育經費皆來自國家的財政挹注。高等教育依不同專業區分為藝術與科學、法律、經濟與商業教育、師資教育、外國語文、工程科學、資訊科學、水產研究maritime studies、國防、農
23、業、森林等等不同專業領域。 在2000年時,緬甸高等教育除了量的改變,它們更提出4年特別教育計畫the Special Four-Year Education Plan,藉以提昇緬甸高等教育的品質。首先、就高等教育數量擴張而提供人民更多入學的機會而言,緬甸為了能夠均術國內不同區域的發展,它將全國區分為24個發展區,假设以1988年的高等教育為例,當時全國只有32所高等教育學府,然而到了2004年時,全國高等教育機構已擴增至156所。而且全國每一個發展區至少都會有一所人文或科學的大學,以及授予一致文憑學位的科技研究所與電腦資訊研究所。表:教育部下轄之大學或研究所的數量與學程類型 類別 學程類型
24、設置數量1 初級文憑(First degree) 50 2 畢業文憑(Diploma) 22 3 碩士文憑(Masters )41 4 碩士後研究(M.Res )24 5 博士文憑(PhD) 20 6 人力資源發展學程(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gramme) 169 總數 326 資料來源: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ower Myanmar), MOE 三、緬甸的師資培育制度與發展為了培育師資並提昇緬甸國內教師的人力素質,緬甸教育部規劃二種不同層面的師資培育政策:即職前師資培訓方案pre-service teache
25、r training programmes與在職教師培訓方案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mes。一職前師資培訓方案在1998-1999學年時,原本擔負師資培育工作的師資培訓學院teacher training colleges及師資訓練學校teacher training schools等機構,它們將之升格為教育學院education colleges統籌執行職前教師培訓方案。緬甸境內共設置20所教育學院並實施兩種不同職前師資培訓課程:1即一年制小學教師訓練課程the one-year Primary Teacher Training Course:實
26、習教師trainees在完成一年制的小學教師課程修習,他們除了取得教育證書th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同時也取得被派任為小學教師的資格。2以及二年制中學教師訓練課程the two-year Secondary Teacher Training Course:實習教師在完成二年制的中學教師課程修習,他們則是將取得教師教學證照the Diploma in Teacher Education,而具有教師教育學位者則只有具有擔任初等中學教師的資格,也就是說,教師教學證照並不能派任高等中學教師。 設置了仰光教育研究院Yang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以
27、及實皆教育研究院Saga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則是另外又辦理了職前教師教育學士學位方案pre-service Ed Degree programme,此一方案僅招收已經完成二年教育學院師資訓練者入學。學生進入教育研究後,必須經過4年的修業,在完成修業成績及格者才能取得教育學士文憑,而具有教育學士文憑也才能進入高級中學擔任教職。 為了擴充合格教師供給需求而開設之學士後教學證照The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Teaching,PGDT方式;另外也為了培育管到學校設置的多媒體教室資源並提昇教師科技素養,因此也開始實施學士後多媒體藝術教學證照(Th
28、e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Multimedia Arts (Education),PGDMA) 的培育計畫。 二在職師資培訓方案緬甸目前為10000名未具備教師證照的小學教師、15000未具備教師證照初級中學教師等,以遠距教學方式開設了1年期的函授課程Correspondence Course,為了加強教學成效,函授課程也於假日或暑假時安排面授課程與學成評量。 針對未具有合格教師證照的現職教師,開辦兩年制的學士學位函授課程。在職教師在完成兩年的課程修習之後,除了能夠具有教育學士文憑的教師證照外,他們更可以進一步地進修碩士學位課程。最後,從2000-2001學年開始,針
29、對於學業表現傑出的教育碩士,仰光教育研究院已經著手開設博士班課程,據以提供教師更高層的進行機會。 四、緬甸的華人教育的發展緬甸目前華人人口數的統計,由於緬甸軍事政府的控制以及發展後等因素,相關的統計數據取得較困難,所知情形也多僅只於推估,無法真正掌握詳實人口資料。不過,根據我們僑委會公元1948至2004年緬甸華僑人口成長統計之分析,華僑人數已由1948年的350000人,至2004人口已增加至951944人。另外,參酌另一份統計數據,雖然華人未被緬甸政府賦予合法少數民族地位,但是2006年的人口統計顯示華人佔全緬甸人口的3,故約1662000人左右。顯然,整體來看,緬甸的華人人口數是呈現一定
30、程度增加的情形。緬甸的華文教育發展情況可分四個時段來探討。1.從清朝中葉至英國人統治時期 當時以私墊教育為主,華語教學以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傳統優良兒童讀物為教材。如緬北的八莫,就有滇籍華人在關帝廟內設立蒙館私墊。緬南各地有寺廟與宗祠亦設立中文私墊。凡有華人商店或住家十戶以上的地方,皆有蒙館,以利華人子弟讀書識字。2.20世紀初期至二次大戰之前:這時期是緬甸華文教育興盛時期。據統計二次大戰前的華校總數達50所。當時華校已初步形成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體系,還創辦了師範學校和職業學校,而且各校一律採用華文語教學。 2.二十世紀初期至二次大戰之前 在1903年時,仰光出現第一所華人學校即中華義
31、學,該校的設立代表華語文教育由非正規化轉向正式體制化。自此之外,緬甸的華文教育也步步邁入興盛時期。據統計二次大戰前的華校總數統計,當時已達到50所。當時華校已初步形成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體系,還創辦了師範學校和職業學校。各校一律採用華語進行課程教學,學校課程的內容也相對豐富:課程包括華文、歷史、地理、數學、化學、物理、生物、音樂、體育、繪畫、勞作等。教學使用的語文除華文外,學校也開設英文與緬文課程。這表示華校不但注重學生族群語言與各類學科的均衡發展,同時也注重學生在當地生存與發展所需的知能。3.二次大戰後至六十年代初期 這時期緬甸的華文教育是復興時期,華校相繼復校與發展。當時因中國與台灣之間
32、政治因素的影響,緬甸華校呈現出親台與親中等兩種對立之趨勢。到了1963年時,緬甸政府實施國家主義政策,下令管制所有私立學校,並限制華文授課時間。再者,1965年緬甸政府兩次頒布命令將所有私立學校收歸國有。僅允許設華文教育以補習名義存在,另外也規定每一個華文補習班最多只能招收20名學生。當時華人為學習中文,唯一管道僅能藉由華文補習班的形式,這種政治上的限縮政策致使緬甸華文教育逐漸衰落。4.1966年至今 這時期的華文教育發展呈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他們以教會名義開設華文學校。當時,緬甸政府仍允許民間開辦宗教學校,因此緬甸華人就仿效印度僑民之模式在緬開設華文學校。例如,在1980年代左右,與緬甸回教
33、徒在清真寺學習?可蘭經?相比,西門穆與仰光觀音亭住持永進大師合作,他們共同將新加坡佛教學會贈送之?佛學教科書?譯成中緬文對照之版本,並向政府申請出版。該書後來也經政府核可出版後,曼德勒以北地區的華文補習班便紛紛將之作為課本,課程中同時兼雜文史等課程,這種情況才逐漸使華文教育得以恢復。 以華語教授佛經,發揚孔教與佛教。據有關學者研究,緬甸的華文教育發展以曼特勒至云南邊境的華文學校超過100所,學生人數逾5萬人。曼特勒以南則較遜色。因此,就下緬甸華文教育的恢復而言,一直到1988年,閩僑所屬的慶福宮觀音亭才向政府申請設立相同形式之補習班,緬南當時報名的學生很多已經是大學生,其學習中文之目的當時皆以
34、能為出國打工預做準備。 在緬甸獨立後的幾十年裏,緬甸華人社群屡次受到本國政治的衝擊,特別是就母語使用與學校教育上受到的限制更是明顯。從上述華文教育發展簡要討論,我們其實是不難想見當時華人之處境。另外,與政治與教育上之問題相較,緬甸華人受到的最嚴重的一次衝擊係發生於1967年6 月26日發生首都仰光排華事件。此一6.26事件族群問題,其不但造成後續大量華人的再移民現象,同時也影響緬甸華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即加速緬華社會落葉歸根的僑民觀轉向落地生根的在地化認同范宏偉,2006。目前緬甸華校所面臨的問題 1.未能以正式華校名義辦校 2.師資缺乏 3.學校教材 4.華裔學生未來發展結語緬甸的的政治與社
35、會問題緬甸的多元文化與族群議題緬甸學前教育的質量問題基礎教育的普及化與義務化高等教育與政治控制的關係華人族群的地位與教育權kH*jG&hF$glJ(kH*iG&hF$gD!eC#dBYczXayV9xU8vT6uR5tQ4rP2qN1oM0nL-mJ)kI(jH&iF%gE!fD#eBZcAXbzWaxV8wT7uS6tR4sP3qO2pN0oL+mK)lJ(kH*iG%hF$gD!eCZdAYczXayV9wU8vT6uR5sQ3rP2qN1oM+nL-mJ)kI*jG&iF%gE!fC#eBZcAXbyW9xV8wT7uS5tR4sP3G&iF%gE!fC#dBZcAXbyW9xV8wT7
36、uS5tQ4sP3qO1pM0oL+mK)lI(jpM0nL+mK)lI(jH*iG%hE$fD#eCZdAYbzWayV9wU7vS6tR5sQ3rO2pN1oM+nK-lJ(kI*jG&hF$gE!fC#dBYczXbyW9xU8v+nK-lJ(kI*jG&hF$gD!fC#dBYczXbyW9xU8vT6uS5tQ4rP2qO1pM0nL-mJ)lI(jH&iF%hE$fD#eBZcAYbzWaxV8wU7vS6tR4sP3rO2pN0oL+nK-lJ(kH*iG&hF$gD!eC#dBYczXayV9xU8vT6uR5tQ4rP2qN1oM0nL-mJ)kI(jH&iF%gE!fD#e
37、BZ&iF%gE!fD#eBZcAXbyWaxV8wT7uS6tR4sP3qO1pN0oL+mK)lJ(kH*iG%hE$gD!eCZdAYczXayV9wU7vT6uR5sQ3rP2qN1oM+nK-mJ)kI*jG&iF%gE!fC#dBZcAXbyW9xV8wT7uS5tQ4sP3qO1pM0oL+mK)lI(jH*iG%hE$fD!eCZdAYbzWayV9wU7vSmK)lI(jH*iG%hE$fD#eCZdAYbzWayV9wU7vS6tR5sQ3rO2pN1oM+nK-lJ(kI*jG&hF$gE!fC#dBYczXbyW9xU8vT7uS5tQ4rP2qO1pM0nL-mK)l
38、I(jH&iF%hE$fD#eBZdAYbzWaxV8wU7vS6tR4sQ3rO2pN0oL+nK-lJ(kH*jG&hF$gD!eC#dR4sQ3rO2pN0oL+nK-lJ(kH*jG&hF$gD!eC#dBYczXayW9xU8vT6uR5tQ4rP2qN1pM0nL-mJ)kI(jH&iF%gE$fD#eBZcAXbzWaxV8wT7vS6tR4sP3qO2pN0oL+mK-lJ(kH*iG%hF$gD!eCZdBYczXayV9wU8vT6uR5sQ4rwU7vT6uR5sQ3rP2qN1oM+nK-mJ)kI*jG&iF%gE!fC#dBZcAXbyW9xV8wT7uS5tQ4s
39、P3qO1pM0oL+mK)lI(jH*iG%hE$fD!eCZdAYbzWayV9wU7vS6uR5sQ3rO2pN1oM+nK-lJ)kI*jG&hF$gE!fC#pN0oM+nK-lJ(kI*jG&hF$gD!fC#dBYczXbyW9xU8vT6uS5tQ4rP2qO1pM0nL-mJ)lI(jH&iF%hE$fD#eBZcQ4rP2qN1pM0nL-mJ)lI(jH&iF%gE$fD#eBZcAYbzWaxV8wT7vS6tR4sP3rO2pN0oL+mK-lJ(kH*iG&hF$gD!eCZdBYczXayV9ayV9N0oL+mK)lI(kH*iG%hE$gD!eCZdAYbzX
40、ayV9wU7vT6uR5sQ3rO2qN1oM+nK-mJ)kI*jG&hF%gE!fC#dBZcAXbyW9xU8wT7uS5tQ4sP3qO1pM0nL+mK)lI(jH*iG%hE$fD#eCZdAYbzWayV9wU7vS6tR5sQ3rOgE!fC#dBYczXbyW9xU8vT7uS5tQ4rP2qO16uS5tQ4rP2qO1pM0nL-mJ)lI(jH&iF%hE$fD#eBZcAYbzWaxV8wU7vS6tR4sP3rO2pN0oL+nK-lJ(kH*iG&hF$gD!eC#dBYczXayV9xU8vT6uR5tQ4rP2qN1oM0nL-mJ)kWavT6uR5sQ3
41、rP2qN1oM+nL-mJ)kI*jG&iF%gE!fC#eBZcAXbyW9xV8wT7uS5tR4sP3qO1pM0oL+mK)lI(kH*iG%hE$fD!eCZdAYbzXayV9wU7vS6uR5sQ3rO2qN1oM+nK-lJ)kI*jG&hF%gE!fC#dBYcAXbyW9x1oM+nK-lJ)kI*jG&hF%gE!fC#dBYcAXbyW9xU8wT7uS5tQ4rP3qO1pM0nL+mK)lI(jH&iG%hE$fD#eCZdAYbzWaxV9wU7vS6tR5sQ3rO2pN0oM+nK-lJ(kI*jG&hF$gD!fC#dBYczXbyD!eC#dBYczXa
42、yW9xU8vT6uR5tQ4rP2qN1pM0nL-mJ)kI(jH&iF%gE$fD#eBZcAXbzWaL+mK-lJ(kH*iG%hF$gD!eCZdBYczXayV9wU8vT6uR5sQ4rP2qN1oM+nL-mJ)kI*jH&iF%gE!fC#eBZcAXbyWaxV8wT7uS5tR4sP3qO1F%gE!fC#eBZcAXbyW9xV8wT7uS5tR4sP3qO1pM0oL+mK)lI(kH*iG%hE$fD!eCZdAYbzXayV9wU7vT6uR5sQ3rO2qN1oM+nK-mJ)kI*jG&hF%gE!fC#dBZcAXbyW9xU8wT7uS5tQ4sPU8v
43、T7uS5tQ4rP3qO1pM0nL-mK)lI(jH&iG%hE$fD#eBZdAYbzWaxV9wU7vS6tR4sQ3rO2pN0oM+nK-lJ(kH*jG&hF$gD!fC#dBYczXayW9xU8vT6uS5tQ4rP2qNhF$gD!eC#dBYczXayW9xU8vT6uR5tQ4rP2qN1pM0nL-mJ)kI(jH&iF%gE$*iG%hF$gD!eCZdBYczXayV9wU8vT6uR5sQ4rP2qN1oM+nL-mJ)kI*jH&iF%gE!fC#eBZcAXbyWaxV8wT7uSmJ)kI*jG&iF%gE!fC#eBZcAXbyW9xV8wT7uS5tR
44、4sP3qO1pM0oL+mK)lI(kH*iG%hE$fD!eCZdAYbzXayV9wU7vS6uR5sQ3rO2qN1oM+nK-lJ)kI*jG&hF%gE!fC#dBYcAXbyW9N1oM+nK-lJ)kI*jG&hF$gE!fC#dBYcAXbyW9xU8vT7uS5tQ4rP3qO1pM0nL-mK)lI(jH&iG%hE$fD#eBZdAYbzWaxV9wU7vS6tR4sQ3rO2pN0oM+nK-lJ(kH*jG&hF$gD!fC#dBYczXayD!eC#dzWaxV8wT7vS6tR4sPjH&iF%gE$fD#eBZcAXbzWaxV8wT7vS6tR4sP3qO2
45、pN0oL+mK-lJ(kH*iG%hF$gD!eCZdBYczXayV9wU8vT6uR5sQ4rP2qN1oM+nL-mJ)kI*jH&iF%gE!fC#eBZcAXbyWaxV8wT7uS5tR49xV8wT7uS5tQ4sP3qO1pM0oL+mK)lI(jH*iG%hE$fD!eCZdAYbzWayV9wU7vS6uR5sQ3rO2pN1oM+nK-lJ)kI*jG&hF$gE!fC#dBYcAXbyW9xU8vT7uS5tQ4rP3qO1pM0nLfC#dBYcAXbyW9xU8vT7uS5tQ4rP3qO1pM0nLdAYbzWaxV8wU7vS6tR4sQ3rO2pN0oL+nK-lJ(kH*jG&hF$gD!eC#dBYczXayW9xU8vT6uR5tQ4rP2qN1pM0nL-mJ)kI(jH&iF%gE$fD#eBZcAXbzWaxV#eBZcAXbzWaxV8wT7uS6tR4sP3qO2pN0oL+mK)lJ(kH*iG%hF$gD!eCZdAYczXayV9wU8vT6uR5sQ3rP2qN1oM+nL-mJ)kI*jG&iF%gE!fC#eBZcAXbyW9xV8wT7uS5J)kI*jG&iF%gE!fC#dBZcAX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电影学院《多学科优化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Java应用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DeutschIntensiv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长春中医药大学《有限元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植物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营职业学院《卫生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B15T 3624-2024饲用燕麦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 煤制合成气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考核试卷
- 产业链韧性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提升路径
- 2025年重庆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部队食堂蔬菜粮油供应合同规范范本3篇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评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MOOC】化工安全(下)-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10月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5743基础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容量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宠物店宠物活动策划合同
- 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