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电子教案._第1页
公共政策学电子教案._第2页
公共政策学电子教案._第3页
公共政策学电子教案._第4页
公共政策学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政策学教案一、课程地位:核心专业课程。二、课程性质:实践性、理论性。三、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四、课程教材:?公共政策学?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五、学习方法:讲授、案例讨论。六、主要参考资料: 1、?公共政策学?,陈潭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政策科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公共政策评估?,弗兰克费希尔 著,吴爱明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公共政策学?,严强 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5、?公共政策导论?,谢明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1/20221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 公共政策学的含义1、名称:尚未

2、统一2、不同的理解:1拉斯韦尔:首先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2德洛尔: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的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革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政策领域;政策研究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定的过程。3那格尔:政策研究是为解决各种具体社会问题而以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及效果的研究4克朗:政策科学是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求对人类系统的了解与改进,研究焦点之一是政策制订系统。5邓恩:政策分析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它使用各种研究和论证的方法

3、,产生并转变相关信息,以便政治组织解决政策问题7/1/20222国内四种观点:一是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策制定的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如何制定正确的政策、防止错误政策的学科领域;二是政策科学是关于制定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实施、评价政策结果、预测政策方向的一门学科;三是政策科学是研究政策的属性及特点、政策制定和执行规律的科学;四是从广义和狭义理解。广义的政策科学是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进行研究;狭义的政策研究是对目标、方案及社会效果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3、根本界定: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系统内外诸影响因

4、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目的是提供政策的相关知识,改善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陈振明7/1/202234、概念内涵1对象: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2方法:准科学特征3学科:综合性、跨学科4作用:鲜明的功利性5取向: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表达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6标准性:不仅关心事实,而且更关心价值。不仅是描述性,而且也是标准性的。描述性:追求有关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的知识标准性:重视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公共政策

5、的选择往往在健康、财富、平安、和平、正义、平等和自由等价值中作取舍,所以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判断问题,也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需要伦理的指导7/1/20224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第一要素1、公共政策的涵义案例:谁的决策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尤其是公共权力组织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公共权力组织的类型按强制性大小现代国家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执政党领导机构等强制性公共组织。其决策是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依靠市场而较少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半强制性组织如各种经济仲裁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决策具有公共性,

6、是公共政策学关注的对象。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医疗保障机构、研究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机构等以提供公共效劳为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共管理的非强制性公共组织,其决策的公共性有限,一般不列入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7/1/202252、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特征与功能1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行政决策学和立法学共同点:研究对象都是组织的决策活动区别:决策科学研究对象的决策主体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等; 行政决策研究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政府的职能,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与选择行动方案,主体和内容有别于公共政策; 立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的制定,包括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各种标准

7、性文件的活动; 公共政策:立法、司法、行政、一定类型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2公共政策的层次A:具体个别的政策;B:政策链和政策群:政策群: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集合体;政策链:为解决同一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系列政策; C:政策一般7/1/202263、政策系统1政策系统构成A:政策主体系统。政策制定系统直接主体、政策执行系统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系统公民、利益集团、非执政党B:政策支持系统。信息转播或沟通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咨询系统和政策评估系统C:反响系统。来源:政策对象人和社会问题、环境和政策支持系统2公共政策的直接

8、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A:公共权力机关中的个人B:人民是政策对象,同时又是间接主体前提健全的民主制度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地位的相对性美国学者:“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握有权力,而政策研究组织和政策分析者创造知识这两种社会职能、两种专业、两种精英人物的群体,具有互补性。因此,应重视知识的创造者的作用。7/1/202273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A;线性结构: B:职能结构:C:线性职能结构: D:矩阵结构4、政策过程政策问题的认定到目标达成的一个动态过程二、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学科第二个要素1、核心概念:不可缺少的概念,如政策执行、政策议程等2、次级概念:核心概念的子

9、概念或附属概念。形成原因:政策宣传、政策实验、政策执行再决策、政策执行偏差等3、边际概念:政策模型。边际的涵义与作用7/1/20228案例讨论: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与疫情赛跑7/1/20229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与功能一、公共政策的涵义 1、界定: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宁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关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开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而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成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共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王内涵:1公共政策有一

10、定的制定和执行主体。2目标在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问题认定。3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和物4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权力机构运用一定的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7/1/2022105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决定、决策、对策、方案、意见、条例、章程、方案、批复、方针、指示、纪要等6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初拟、优化和择定的过程;7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要素;8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9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2、其他界定评价1艾斯顿美:政府机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2拉丝维尔: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方案。3戴伊:但凡政府决定做或不做某件事的行为。4伊斯顿:是对全社会的价

11、值做有权威的分配。5威尔逊:是有政治家制定出来并且交给公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6弗里德里希:在某一特定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方案的活动的过程。7/1/202211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特征一、公共政策的产生1、公共政策的产生条件: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2、公共政策的开展1前资本主义时期:为维护某一统治集团的利益形式上的公共政策2产业革命以来,形式上的公共政策转变为现代的公共政策原因:A:公民的参与作用越来越大; B:主权在民的国家和政府制度理念; C:现代国家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加强。7/1/202212二、公共政策的本质1、公共政策的社

12、会本质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和社会价值的分配1一定目标A:界定主体。拥有公共权力的个人和群体所界定;B:主体的代表性。C;聚合体各种利益整合而成结论:混合物阶级性、自利性、公共性2社会资源的配置政策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调配和组合3社会价值的分配作为政策本钱的社会资源投入后,随着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获取的政策收益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布。社会价值: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权力、财富、荣誉、地位 等7/1/2022132、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政策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因而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1政策与理论理论是政策的理论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A

13、: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不同抽象程度:哲学理论、中间层次理论、低层次理论B:理论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2政策与实践政策是实践的原那么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开展,实践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整个政策过程A:政策的事实依据是实践B:政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政策目标7/1/202214三、公共政策的根本特征1、政治性阶级性与公共性;2、权威性与强制性3、动态性与稳定性; 4、目标取向5、预见性; 6、理论性与实践性7、公平性与效率性四、现代公共政策的个性特征1、公共政策问题更加A:社会日益网络化;B:社会日趋整体化;C:社会开展迅速。2、公共政策的内容更加丰富化A: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增多

14、;B:社会领域的政策增强;C:国际领域的政策增加。3、公共政策的模式与方法日益多样化A: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的模型、模式增多;B:公共政策的分析方法多样化定性:价值、标准、可行性、德尔菲、主观概率、超理性分析 等定量:预测、效果、投入产出、模糊分析法 等7/1/202215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构成与功能一、公共政策与法法:狭义是指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人大决策; 广义是指出法律整体,包括宪法、根本法、法律立法决策、行政法规主体是国务院行政决策、地方法规主体是地方国家机关地方政策1相同点:2差异:A:侧重点: B:主动性与被动性C:权利与义务对称性 D:实质与形式精神与明文E:强制性 F:

15、稳定性G:干预范围3政策与法律的关系A:政策是法律的来源和动力B:法为政策提供保障7/1/202216二、公共政策的横向形式构成横向构成上的差异:司法机关是否有权力制定政策即是否有司法决策的存在?执政党的政策是否可以直接成为公共政策?1、美国: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1国会立法是美国公共政策的根本形式A:立法权:国会在宪法“授予权力和“默许权力的限度内行使立法权力。财产权、战争权、商业管理权。B:非立法权:对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监督权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2总统决策A:途径:A1、内阁中的独断权;A2、在行政系统的末端建立制定政策的直辖机构。B:类型:B1、向国会提交咨文国情、预算和

16、经济和其他专门7/1/202217B2、立法否决搁置B3、委托立法外交、紧急时期B3、外交决策B4、防务决策3行政决策A:对国会立法和总统决策的解释;B:制定规章制度专业化和信息C:行政裁决。根据国会立法,联邦行政机构有做出行政裁决的权力普遍性4司法决策A:司法审查政治过程的最后关口B:推翻先前的裁决C:司法命令通过司法命令纠正不公正的情况结论:7/1/2022182、中国:公共政策构成=人大决策+行政决策+党的政策1人大决策A:宪法全国人大:修改、监督;常委会:解释、监督B:根本法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C:法律常委会有权制定、修改和解释D:地方性法规、自治条理和单行条理省、自治区、自辖市的人民

17、代表大会和常委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方案单列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点:全国人大立法权的一局部,有立法活动,但没有立法权D:人大决定: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2行政决策A: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和全国人大授权,形式:总理令;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C:部门规章:形式: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办公厅文件7/1/202219D:地方性规章:省、自治区、自辖市的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所在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有权制定地方性规章;方案单列市;经济管理规章和省的规章在同一层级上;关于地

18、方性规章与地方性法规:法律需要具体化;行政法规需要具体化;涉及司法活动;调整行政机关自身活动;法律和法规未做规定,需要创设新的实体的权利和义务的;不需要;本地区重大事项;一般事物的3党的政策A:直接的形式B:间接的形式:中国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党提出政策建议;提出政策原那么7/1/2022203、我国的司法决策不是公共政策的原因1和人大的关系;2参与立法的过程;3司法判决不具有普遍性;4司法解释的范围限于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三、公共政策的纵向形式构成公共政策纵向形式构成的差异取决于国家结构,同时也取决于各个层级的公共权力机关法定权力的大小和它拥有的实际能力的强弱。国家结构的类型:

19、单一制:国家结构只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层级联邦制:国家结构划分为中央联邦、州政府与地方政府三个层级中央联邦、州政府的关系:拥有不同权力的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洲是单一制,是上下级的关系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国家政策的根本区别:地域性7/1/2022211、中国公共政策的纵向形式构成1构成:A:根据宪法,根本政策的制定权力属于中央;宪法、根本法等B:与地方政府层级相对应,地方政策分为省政策、设区市政策、县县级市、自辖市的乡镇政策;C:基层政策,乡镇政策2地方政策的特点:A:一定能动性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质量对中央政策的影响;中央政策是对地方政策特殊性的综合,反映普遍性。B

20、:双重依据、双重制约、双重功能双重依据:上位政策、实际情况双重制约:上级政府的监督和控制;下级的支持和理解、同意双重功能:执行功能、指导功能7/1/2022222、美国公共政策的纵向形式构成1构成:联邦政策、州政策、地方政策2特点:联邦政策与州政策的关系原因1法理上:权力来自与人民 2宪法对国家权力的明确划分三、公共政策的类型1、层次类型纵向关系而言1层次存在的原因A:政策问题的层次性;B: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的层次性。2标准:按主体的隶属关系:中央、地方和基层政策按时间和空间:全国性、区域和部门政策按主体和按时空结合政策问题涵盖的范围、政策制定主体的地位、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政策的权威性等:元

21、政策、总政策、根本政策与具体政策7/1/2022232、层次构成:元政策、总政策、根本政策1元政策涵义:制定、执行、评估政策的原那么、程序、模型和方法即政策的政策有些学者:参考:或称为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标准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那么性的指针。宁2总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层次上的政策,由执政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制定出来,并要求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中坚决贯彻落实的政策。?理解:A:主体:是国家层面上的,在中央政府层次上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是一个国家在较长的历史阶段内要实现的战略

22、目标和根本任务总路线、总方针、总任务B:地位特点:指导性和原那么性、权威性性、稳定性7/1/202224C:表现形式:C1:以执政党领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正式讲话或报告形式出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等;C2:以执政党、政府的正式文件出现;C3:宪法条文形式出现D:具有特定的功能D1:指引方向,确定根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D2:统率其他政策3根本政策涵义在总政策的制约下,为解决社会根本根本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必须坚持的行为标准与根本领域相对应理解:A:主体:是执政党及其政府为维护和协调事关国家全局的整体利益,为促进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开展所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行动准那么。B

23、:地位:双重地位7/1/202225C:特点:双重地位所决定C1:中介性C2:制约性强制约、弱制约C3:稳定性与变动性D:也有不同类型D1:制度性政策:通常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关系、结构、运行程序的规定,稳定性较强;D2:方针性政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加以协调,带有变动性的特征。根本国策局部根本政策,一段时间内或相当长的时间内显得特别重要,对社会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必要突出出来的局部根本政策E:特点的功能:E1:承上启下;E2:协调整合;E3:倾斜扶持7/1/2022264具体政策含义:为解决社会开展中某个领域某个区域中具体问题而制定的具体政策实质政策理解:A:特定的范围层次

24、和地位,表现形式多样;B:自身特点B1:涉及面广;B2:针对性强,内容强尽;B3:时效性强,变动性大;B4:执行性强,操作性强;C:具有重要功能;C1:切实保障总政策和根本政策的贯彻落实;C2:直接解决社会经济开展中的问题;C3:直接调节公共利益,实现政策目标。7/1/2022273、横向类型按内容、性质等1按社会内容: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2按目标数量:单目标政策、多目标政策存在统一与矛盾的问题3有无现成的标准和原那么借鉴:程序性政策例行政策、常规政策、重复性政策 、非程序性政策4结果可预测性:确定型政策和不确定型政策风险型政策不确定型政策特点:政策运行中存在种种不可控的因素政策环境

25、、政策资源政策预期中存在种种可能的结果5功能:改革型政策、调整型政策共同点:运用政策来推动社会的开展,解决社会问题。不同点:目的:前者在于革新图变,后者控制协调 适应社会: 有无现成的标准和原那么借鉴: 结果可预测性:6政策主体是否积极行动:积极性政策、消极性政策7/1/2022287是否面向未来,主动采取措施:能动性政策、被动性政策8政策主体的期望:鼓励型政策、限制型政策限制型政策一般明确包含:禁止、限制、杜绝等内容限制型政策三种手段:A:时间上的限制;B:范围上的限制;C:程度上的限制。限制型政策实施的方式:A:缓慢性限制B:快速限制9是否涉及物质或利益的分配: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符号性或

26、象征性政策物质性政策: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在政策对象中造成直接的利益分配符号性政策:不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也不能在政策对象中造成直接的利益分配。7/1/202229四、公共政策的结构、公共政策结构涵义: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上排列组合的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塔形结构排列组合的方式以及互动方式,表现为层次逐一提高的金字塔式结构。链形结构同一政策系统内,各个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政策环环相扣。圈层结构同一政策系统内某项政策与其他假设干政策之间的关系呈现一个核心与外围层次的固定的联系方式。2、研究政策结构的意义?7/1/202230第三章:政策主体、客体与政策环境第一节

27、 政策主体一、直接主体官方决策者二、间接主体非官方决策者1、利益集团涵义:相同的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和途径:评价:2、政党涵义:以政治联盟出现的特使利益集团利益聚合的功能不同国家利益聚合的方式:1两党制国家英美:尽可能表达多数人的利益2多党制国家法:代表相对狭隘的利益3一党制国家前苏联:全体人民的利益7/1/2022313、公民个人1以主权者的身份直接;2通过代议制形式间接;3使用威胁的手段;4通过参加政党或利益集团;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手段;6以个人的知识和专业。4、群众传媒第四种权力5、思想库1官方思想库:隶属于政府或职

28、能部门2半官方思想库:政府出资支持、签订研究合同、挂靠关系3民间思想库:由民间发起,得到基金会或企业的资助4国际思想库:由不同国家的学者或官员组成,以国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政策研究组织。7/1/202232第二节、政策客体含义:作用的对象目标群体人、政策问题物一、问题、社会问题、政策问题1、问题:实际状况与期望值的差距2、社会问题:1客观存在; 2主观定义;3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 4关系到多数人的问题;5往往有一个开展过程; 6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3、政策问题:纳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需要政策来解决:原因1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民间渠道来解决;2有些问题过于复杂,暂时无力解决;3

29、有些问题已成了历史,没必要解决;4不排除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消极的态度。7/1/202233二、目标群体影响目标群体接受或服从某项政策的因素: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守法和拥护社会制度等2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调节的幅度;4对本钱收益的权衡;5对大局的考虑;6防止受到惩罚;7环境条件的变化;7/1/202234第三节 政策环境一、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那么改造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1、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开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公共政

30、策必须适应环境。3、政策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开展变化。4、公共政策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二、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1、地理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4、社会变迁5、国际环境7/1/2022351、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系、矿藏甚至人种等自然构成。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它与社会开展和公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地理因素说2、经济环境的影响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因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开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科技开展、国民收入、资源分配等。自

31、然经济:自给自足不是为了交换公共政策的经济职能?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为了交换公共政策的经济职能?关系:1作用制约、强制约。政策系统不可能超越经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2反作用弱制约。促进或延缓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完善。7/1/202236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制度方面社会遗传下来的传统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包括公众对政治过程所持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以及由这些特点所产生的行为和制度公共政策词典。根源于政治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民族的整个历史经验,以及公民所受的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的共同产物。是影响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4、社会变迁的影响凡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

32、各种具体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人口、社会标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一切社会现象突变的、急剧的变化或渐进的、缓慢的变化。5、国际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7/1/202237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理解公共政策的有效途径第一节:模型概述 一、涵义:是世界的局部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特点: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显示世界便于人们认识和把握。 二、类型:实物模型具体模型和理论模型抽象模型实物模型具体模型:于原型几何外形相似理论模型抽象模型:是指用语言

33、、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的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三、模型述评1、进行政策分析,如不使用模型的方法,是不可想象的;2、是人的理性认识,是主观强加于客观的主观构建3、谨慎对待!地图7/1/202238第二节:政策模型-理解公共政策的有效途径1、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理性:合理、有理,与感性相对,指在理智上控制自己的行为起源:传统经济学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具备的条件:1把决策行为视为一个整体,非群体;2决策者绝对理性;3具备完备的知识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结果;4决策目标单一、明确、绝对;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有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

34、消耗。最优选择的具体过程:确定明确的目标;提出备选方案;方案评估、比较;通过排序选出最优方案。7/1/202239问题:、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个人的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绝对理性。、人处理信息能力有限;人对信息感知能力有限人的记忆能力有限、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决策受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结论:传统的理性主义从经济人假设出发,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所确立的政策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实际行为。现实生活不存在纯粹的理性。所以,传统的理性主义只能是一种理想的

35、追求,缺少实践根底。7/1/2022402、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西蒙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行政人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只要找到满意和知足。人们并不是不愿意找到最优解,而是无法找到最优解,只能找到满意解。1排列组合法:从工作任务不同组合排列中进行选择,以到达满意结果的一般性决策方法。2方面排除法:适合于对决策方案进行同时性选择的有效方法。评价:A:这种方法比多属性同时比较更直观,更具体、更简单、更快捷;B:不涉及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对决策者的认知能力要求不高,相对易于掌握;C:虽然不能保证被选

36、的方案不是最正确,但至少是能让决策者感到满意的方案,能解决问题的方案。7/1/2022413、渐进主义模型: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美林德布洛娒林布隆:政策的制定并不完全是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前的政策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的根底上实行渐进变迁。决策者只要依据现有的方案,通过与以往的政策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对以往的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步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为一项新的政策,也就是“积小变为大变的过程。1特点:A:决策者必须保持对以往的政策的承诺,政策制定要以现行的政策为根底,不能重新打鼓另开张;B: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不强调创新;C:强

37、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在试探中摸索前进。2评价A:风险; B:执行障碍; C:适合的社会;7/1/2022424、精英模型政策是政治精英的偏好主要观点:将公共政策视为把握统治权力的政治精英们的价值偏好。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来制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来执行。1根本观点:A:社会分化成掌权少数人和; B:代表、来源;C:非精英进入精英阶层; D:社会制度根本价值观;E:公共政策表达的利益要求; F:活泼,对政策影响。2启示:A:渐进的变革方式B:根本价值

38、观的“共识3结论:A:为政策分析提供了思路; B:适合的社会7/1/2022435、博弈理论政策是环境竞争中的理性选择博弈理论:研究的是特定环境下如何进行理性选择的问题。这种特定的情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一个人的选择会对他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人的选择。在政策制定中,博弈理论并不是描述人们如何进行决策,而是解释理性的人在竞争状态下怎样考虑决策,考虑了对手选择的根底上,做出自己最理性的选择。是一种理性模型,更多地适应竞争的环境。博弈的二阶矩阵: 参与者甲 方案直行 方案转向 方案直行参与者乙 方案B转向甲:结果(-10)乙:结果 (-10

39、)甲:结果(-5)乙:结果 (+5)甲:结果(+5)乙:结果 (-5)甲:结果(-1)乙:结果 (-1)7/1/202244 公路挑战博弈的二阶矩阵 参与者甲 直行 转向 直行参与者乙 转向 囚徒困境的博弈的二阶矩阵 犯人甲 不坦白 坦白 不坦白犯人乙 坦白甲:(-10) 乙: (-10)甲:(-5) 乙: (+5)甲:(+5) 乙: (-5)甲:(-1) 乙: (-1)甲:(5年) 乙: (5年)甲:(1年) 乙:(20年)甲:(20年) 乙: (1年)甲:(10年) 乙: (10年)7/1/2022456、集团模型政策是团体利益平衡的产物团体理论源于政治学对组织问题的思考,认为所有的政治现

40、象都可以归结为团表达象1根本内容:A:公共政策是团体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B: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结果合法化的表现形式2政治体系的作用:A:建立团体斗争的游戏规那么并充任裁判规那么;B:平衡各方利益,力求彼此妥协目标;C:以公共政策的形式出台折衷方法手段;D;以各种手段推动政策实施。3评价:A:过分夸大了团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低估了政策制定者B:团体本身也是公共政策的产物。7/1/2022467、机构制度模型政策是组织的产物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机构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对公共政策整个生命周期问题确实认、目标的制定、政策的执行、政策的调整、政策的评估与监控、政策的终

41、止都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政府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机构的产物。公共政策分析中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8、“上下来去模型?基于中国政策实践的决策模型政策的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形而上到形而下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无限循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7/1/202247第三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性一、决策过程的理性化二、决策过程的专业化1、原因:专业优势、信息2、方式:A: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咨询参谋B:作为行政官僚的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决策C:参与政策的政策问题确实认、评估等三、决策的科学化1、科学的理论作指导;2、遵循逻辑顺序;3、手段的自动化四、决策的民主化性

42、?广泛听取意见直接和间接主体、目标群体;机构和个人7/1/202248第五章 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构成一、公共政策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1、涵义:是决策权力的分配、决策的程序、规那么和方式的总和2、要素:人、财、物、机构设置、权力与职位、权责划分、团体意识、组织目标、规章制度、技术、信息和组织设计。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1、纵向结构2、横向结构三、决策权力1、决策权力是决策体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决策权力角逐的中心问题是利益;3、决策者权力主体控制自己的决策权力最常见的手段:说服、威胁、交换、施用权威;4、决策权力运行和作用的方式是一个动态过程。7/1/202249四、

43、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1、首长制一长制、独任制和委员会制2、集权制和分权制集权制:决策权集中于上级决策机关,上级机关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机关只按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体制分权制:各决策机关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机关无权干预的决策体制第二节: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一、人民代表大会制1、涵义: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的决策体制,在决策中要求采取集体决策而不是个人决策,在集体讨论的根底上,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原那么,做出最终决策。历史上民主集中制的几种形式:巴黎公社、苏维埃制、社会主义自治民主制、人民代表大会制。2、内容:3、优越性:7/1/202250二、议会制1、决策模式:首先由公民选出能代表

44、自己表达意愿的“代议士议员,然后由其代表自己参加公共决策,维护自己的利益。2、组织结构:历史上的形式:一院制、两院制、三院制、四院制等类型现在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大多按三权分立的组织原那么进行设置3、根本形式:1总统-议会制:美、芬、法、墨、阿根2内阁-议会制:英、德、意、日、澳大、澳地利、比利时、加、丹、新西兰、以3委员会-议会制:瑞士三、专制制1、特点;权威人物由继承或政变产生,没有议会、没有制约2、主要类型:宗教领袖型、君主亲政型、军人专制型7/1/202251第三节 现代公共决策方式一、全体一致原那么1、涵义:所有投票人对某项公共决策的方案投赞成票、一致同意的规那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2

45、、特征:1形式上享有平等决策权力;2没有人因为决策受损。3、优劣:“讨价还价难题“决策本钱二、过半数原那么1、内涵:需要超过二分之一的投票人赞成才能通过的规那么2、形式:简单多数、过半多数简单多数:获赞成票最多的方案通过过半多数:二分之一的投票人赞成才能通过3、特征:1决策中不需要人人投赞成票2要求公共决策的方案有强制性,“少数必须服从多数7/1/202252第六章: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政策过程的起点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一、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二、公共政策问题的根本属性1、关联性:公共政策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政策公共政策问题体系中的一个组成局部。

46、 对分析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要求:系统性、全局性2、公共性: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 主体:公共权力机构、政策具有普遍性、权威性3、主观性;4、人为性:1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违背客观规律有关2总是与人们的利益相关,是利益致使一局部人提出政策诉求4、历史性: 重视政策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治“本7/1/2022535、动态性:1多个解决方案、2政策问题与解决方案是互动的;3政策问题与解决方案是有时效的。要求: 从横向上考察三、公共政策问题的前提条件1、客观性客观事实; 2、问题的觉察主观性3、现实与利益期望的冲突性1已经到达了一定的广度和严重程度2公众产生的不满足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4、团体与组织的

47、活动;1不是少数个人的行动2即使是少数权威人物,也必须通过相应的程序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必要的政策行动四、研究公共政策问题的意义1、能保证解决最有必要解决的问题;2、不会解决一个错误的问题;3、可以大大减少政策资源的消耗。7/1/202254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提出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1、从国内与国际的视角看林永波、张世贤:1国内因素:A:自然灾害强烈地震、特大水灾、严重旱灾主:救灾政策B:非预期的人文因素如抗议、暴动、军事政变、暗杀、劫机C:社会的变迁科技变迁、资源的分配不均、生态变化、社会解体、价值失衡、集团影响力的变化2国际因素:A:战争或军事行动的爆发主要:军事政策、外

48、交政策B:国际关系以及国际间联盟的变更主要:外交政策、经济政策2、从主观与客观的视角看:客观:自然灾害、社会的变革、体制的转型主观在客观因素一定的条件下:价值观的更新、期望值的变化7/1/202255二、公共政策提出主体政策诉求政策要求、政策建议或政策主张:作为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钟行动的主张。1、政治领袖:通过法定的途径占据国家或各种政党或政治组织最高权利地位的政治领导人物。专制与民主整体2、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政党组织目标:争取执政以解决公共政策问题利益集团目标: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以维护自身利益3、民意代

49、表三种角色:1代理人:自己的意见和判断是最好的,自己的主张就是人民的主张;2委托人:不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实反映人民的心声;3政治家:既有自己的主张,又反映人民的意见。两者结合。4、群众传媒; 5、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6、政府部门本身7/1/202256三、公共政策问题分析1、是公共政策分析的构成局部。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问题分析、政策方案分析、政策执行与结果分析。2、公共政策问题分析与其他阶段的政策分析的共性与区别1共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阶段不同2区别:公共政策问题在于发现与解决政策形成阶段的问题,側重于对现实与人们的价值理念、期望值、固有标准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以及人们不满足感和政策行

50、动需求等问题。宗旨是弄清政策问题的实质与严重性。而与其他阶段的政策分析宗旨在于政策的优化3、具体方法1边界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步骤:A:尽可能饱和抽样知道没有不同的新的观点为止;B:诱导式提问:提出各种可供思考的问题,为界定问题提供材料C:边界估计:评价:能帮助界定问题,结果不一定合理,即使合理,也不一定完全肯定7/1/2022572多角度分析A:个人的角度感知、感情、和利益B:组织的角度组成形态、自我利益、价值取向C:技术角度:概率统计、本钱-利益分析、计量经济学、系统分析等技术 从纯技术的角度可以探寻问题的客观性。可以问题的特征和严重程度用定量的方法

51、表达出来。(3)类别分析法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根据经验或逻辑进行分类。两种根本程序过程:逻辑划分和逻辑归类运用类别分析法应遵循的原那么:A:实质性相关:根据研究人员的目的和问题的情景的本质来建立分类的根底。B:穷尽性:分类应包括所有的细子类;C:相互排斥性:同层次的细类应相互排斥D:分类标准的一致性:E:层次区别性清楚性7/1/2022584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查明问题情景的可能原因的技术。帮助分析者分清三种原因:可能的原因、合理的原因、可诉受控、可行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是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合理的原因:一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根底所探查出的问题的成因;可诉的原因:是合理原因

52、中实际起作用的原因。属于分类分析法,所以应遵循分类分析法五原那么和分类分析法:以概念分类、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评价:主观性强,不能保证问题认定的正确性5头脑风暴法: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设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7/1/202259环节过程:A:组建团体:了解问题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B:意见产出:开放和随意,鼓励不同观点忌评论、辩论,注意发言顺序C:意见评估D:意见排序评价:不依赖与前述方法逻辑的一致性或过程的合理性,而是团员的共识程度局限性在于削弱有关政策问题本质的创造性

53、冲突和争论。6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有锋利冲突的政策问题,和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综合性。7/1/202260根本环节:A:确定利害关系人:首要环节是确定利害关系人,并对他们按照与问题的亲疏、影响力的大小排出次序。B:呈现假设:找出要认定问题的根本假设。步骤:从既定政策出发,追溯其根本假设,核定根本假设的原始材料,根据原始材料验证假设。 既定政策 根本假设 原始材料根本假设 既定政策 C:评比假设:对政策问题的各种假设进行比较和评估,弄清各种假设之间的差异、优劣、合理性程度。D:聚集假设:建立一组能在大多数利害关系人中取得共识的

54、根本假设。E:综合假设:根据聚集的假设,创造一可能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特征:A:从问题的可能方案入手;B:始终使用同一资料;C:能有效处理各种冲突性的意见、方案,从而精确地认定一个政策问题。南京长江大桥7/1/202261第三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案例7-4,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P313一、政策议程的含义与类型1、含义: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公共政策?P315问题的过程。2、类型1按主体:A:系统议程公众议程: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由政治群体的成员共同认为值得公众关注并且处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的所有

55、问题构成。有一定层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政策议程;有可能进入政府议程;有可能不经过系统议程而直接进入政府议程。B:政府议程正式议程: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由于比系统议程公众议程正规,所以又叫正式议程7/1/202262C:系统议程与政府议程的本质差异:前者由较抽象的工程构成,概念个范围不清晰,属于问题认定的发生和提出阶段,可以不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呈现众说纷纭的特点。后者:前者由较具体的工程构成,概念个范围较清晰,属于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案。2按重要性:A:实质性议程:影响深远和潜在意义的重大政策问题的议程。必要条件:公共资源的分配岌岌可危;问题影响巨大;

56、不定蕴藏巨大变化。B:象征性议程:一些政策问题尽管是象征性的,但也引起社会和决策者关注的议程,多属于价值领域。C:实质性问题应进入实质性议程,但有些实质性问题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有关方面的压力,只好象征性处理。7/1/202263二、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与障碍、条件:国外学者:问题危机状态,不能够无视;特殊性,代表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带有情感特征;能吸引媒体注意;具有广泛性;置疑社会中权力的合法性;时尚性。台湾林永波、张世贤: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受到密切注意,至少也必须为社会所觉察;大多数人有采取行动的愿望;人们普遍认为是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务。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

57、性发动;3有正常、民主、开放的觉察机制与过程。正常的觉察机制:对各种问题保持警觉,并能经常分析、讨论民主的觉察机制:应该表达民主性开放的觉察机制:问题的觉察系统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7/1/202264、障碍:123与条件相反;4社会价值观的限制;5制度或程序上的限制;6承受能力超重政策问题的提出,如果超出了决策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决策者的回避和排斥,即使对社会有利。7问题的表达方式与技巧。A:没有要点;B:正常、非正常;C: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和平、暴力三、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科泊(Cobb)与埃尔德(Elder)根据政府在议程建立中的作用直接或间接以及问题的创始者扩散的程度与方向:1

58、、外在创始模型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论社会,再介入到政府议程。扩散的目的?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常见,结果?7/1/2022652、发动模型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把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扩散的目的?不太民主社会常见。结果?3、内在创始模型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权力和财富高度集中的社会常见。案例: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的诞生P3237/1/202266第七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一节:公共政策目标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到达的目的、指标和效果1、目标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过去、现在和

59、未来的问题2未来的预期性政策环境、价值观的变化2、政策目标的分类1时间范围:2地域空间范围:全国性政策目标或地方性政策目标3根据政策本身的社会领域:政治政策目标4根据政策目标本身的社会领域:政策政治性目标5根据政策效劳的主体:公益性政策目标、特殊性政策目标6根据目标的重要性程度:主要目标、次要目标7根据目标的地位:根本目标、具体目标 根本目标元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平安 具体目标:由公平、效率、自由、平安派生或效劳于公平、效率、自由、平安7/1/2022673、公共政策目标的冲突通过选择与协调来解决没根本冲突:让步、妥协与协调。对目标进行分解,求同去异根本冲突:根据社会开展的总趋势,选择对群众

60、有利的目标4、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因素1前期政策实施的情况;2可能争取到的资源;3政策制定主体的观念;4上级下达的政策任务5政策运行的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二、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1、为政策方案提供指导2、为政策方案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三、确定政策目标的原那么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7/1/202268第二节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一、政策规划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不包括:政策问题的界定、目标确定、政策决策特征:1主体:多元化与政府主导并存2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