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回收操作规程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1.gif)
![二氧化碳回收操作规程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2.gif)
![二氧化碳回收操作规程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3.gif)
![二氧化碳回收操作规程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4.gif)
![二氧化碳回收操作规程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5e2062bf-e0ea-464c-b7dc-277f9f7cced4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3 万吨 / 年二氧化碳回收装置艺技术操作规程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年八月第一章项目简介第一节 第二节项目名称:项目地址:第二章装置简介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第三章工艺过程介绍3.装置规模 . 工艺技术 . 主要设备 . 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压缩吸附部分 . 精馏贮存部分 . 冷冻液化部分 .第四章装置的操作首次开车准备 .第一节1、1 管路系统的准备工作 1、2 机泵、控制系统的单体试车 第二节 正常开车步骤 . 2、1 压缩吸附部分 2、 2 精馏部分 2、 3 冷冻部分 .第五章 装置的正常运行第一节 压缩吸附部分 1、1 第一冷却器 1、2 干
2、燥床的操作及再生1、 3 吸附床的操作及再生第二节 精馏贮存部分 . 2、1 精馏塔压力控制 2、2 精馏塔顶残气排放压力控制2、3 精馏塔顶温度控制 2、4 塔底再沸器的温度控制 .113132、5 塔底再沸器的液位控制 . 第三节 冷冻液化 . 第四节 充装槽车 . 1. 3第六章 停车第一节 短时间停车 . 第二节 长时间停车 . 第三节 紧急停车 . .131414第七章常见故障分析1. 5第八章设备的正常维护11 6第九章安全及其它. 6第一章项目简介第一节项目名称:盐城恒亚二氧化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3.0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项目。第二节项目地址: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院内场地。第二章装
3、置简介第一节装置规模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3万吨/年。第二节工艺技术本装置采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开发成功的吸附精馏法回收二氧化碳的专利技术,生产出达到国家 GB10621-2006食品级标准的产品。氧化碳产品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食品级产品指标GB10621-2006工业级产品指标GB/T6052-931二氧化碳含量10-2 (V/V)>99.999.82水分10-6( V/V)205003酸度按5.4检验合格4一氧化氮10-6( V/V)2.55二氧化氮10-6( V/V)2.56二氧化硫10-6( V/V)1.07总硫(除二氧化硫外,以硫计)10-6( V/V)0.18碳氢化合物总
4、量(以甲烷计)10-6( V/V)50(其中非甲烷烃不超过 20)9苯10-6( V/V)0.0210甲醇10-6( V/V)1011乙醇10-6( V/V)1012乙醛10-6( V/V)0.213其它含氧有机物10-6( V/V)1.014氯乙烯10-6( V/V)0.315油脂10-6( m/m)516水溶液气味、味道及外观按5.10检验合格17蒸发残渣10-6( m/m)1018氧气10-6( V/V)3019一氧化碳10-6( V/V)1020氨10-6( V/V)2.521磷化氢10-6( V/V)0.322氰化氢10-6( V/V)0.5注:其它含氧有机物包括二甲醚、环氧乙烷、丙
5、酮、正、异丙醇、正、异丁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整套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压缩吸附部分; 精馏贮存部分;冷冻液化部分。第三节主要设备设备明细表编号1位号名称1数量(台)一罐类1V101原料罐12V102分水罐13V103稳圧罐14V201成品罐(球罐)151 V301空气分离器161 V302紧急泄氨器171 V303贮氨器181 V305集油器191 V306氨液分离器1二换热器1E101第一冷却器12E102第二冷却器13E103'预冷器14E201塔底再沸器15E202塔顶全凝器16E301氨冷凝器17E302液化器1三塔类1T101干燥床22T102脱硫床23
6、T103吸附床24T201精馏塔1四加热器1D101电加热器2五机电设备1M101风机12C101二氧化碳压缩机13P 201装车泵24C301氨压缩机2第四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不助燃的气体,密度为1.976Kg/m3,分子量44.01,临界温度31.4 °C,临界压力7.28 Mpa。气体二氧化碳被加压或降温时可以被直接液化,液体密度1.1Kg/l。液体二氧化碳降压节流时可以得到固体(干冰),而固体干冰又可以直接升华而变成气体二氧化碳,在压力为0.518Mpa-56.6 C时,气、液、固三相共存。第三章工艺过程介绍第一节压缩吸附部分从变压吸附装置过来的二
7、氧化碳原料气,在常压、低于40C条件下,进到原料罐中,稳压后的气体由稳压罐引出经罗茨鼓风机送到第一冷却器中,用来自冷冻部分的液氨使原料气降温到5-10 C再送到分水罐中分水,分水后的原料气进 入二氧化碳压缩机中。二氧化碳压缩机是三级压缩,每一级经过压缩后,气体都进入到级间冷却器,由冷却水降温冷却,然后进入级间分水器分水,再进入到下一级压缩。原料气经二氧化碳压缩机三级压缩后,气体压力增加到2.5MPa再通过脱硫床脱除硫化物后,由脱硫床上部引出送入干燥床中进行深度脱水。 二氧化碳压缩机各级间分水器底部的排水分别连到废水管网中。干燥床设计为两个同样大小体积的圆桶形状。在某一时间内,原料气进入干燥床A
8、中,在压力作用下水分、油脂等杂质被床内的吸附剂吸附,净化后的原料气体从干燥床A底部引出,进入第二冷却器中降温。当干燥床A吸水接近饱和后,原料气经过阀门切换进入干燥床B中进行相同操作。此时从预冷器引入排放的残气作为再生气,打开电加热器A电源,将再生气逐渐加热到电加热器A出口为250C,从干燥床A顶部引入,把吸附的杂质解吸下来,被解吸的杂质随再生气从干燥床 A底部引出经过残气管道阀门排空。如此保持干燥床顶部出口为180C恒温8-15小时,就可以把杂质解吸干净。此时关闭加热电源, 利用预冷器引过来的低温残气, 迫使床层迅速降到常温以备再用。 如此便完成了干燥床A吸附、再生一次循环。两个干燥床轮换操作
9、,可以使生产连续进行。原料气在第二冷却器降温后进入吸附床 A中。吸附床也设计为两个同样大小体积的圆桶形状,在某一时间内,原料气由吸附床 A顶部进入吸附床,重组分硫化氢、氧硫化铁、 二氧化硫等杂质被吸附剂吸附, 净化后的原料气由吸附床底部引出送入预冷器中,通过在预冷器中用不凝低温残气冷却后, 温度降到30r以下送入液化器中当吸附床A吸附饱和需要再生时,原料气经过阀门切换进入吸附床B中进行相同操作。此时从预冷器引入排放的残气作为再生气,打开电加热器B电源,将再生气逐渐加热到电加热器B出口为150C,从吸附床A顶部引入,把吸附的杂质 解吸下来,被解吸的杂质随再生气从吸附床 A底部引出经过残气管道阀门
10、排空。保持吸附床底部出口为80r恒温8-15小时,就可以把杂质解吸干净。此时关闭电 加热器电源,利用预冷器引过来的低温残气,迫使床层迅速降到常温以备再用。如此便完成了吸附床A吸附、再生一次循环。两个吸附床轮换操作,可以使生产连续进行。第二节 精馏贮存部分由冷冻部分中液化器引来的液体二氧化碳进入精馏塔中,其中的氢气、氮气、氧气等不凝气体由精馏塔顶节流降压到0.2Mpa,温度降到-56 °C左右,送到预冷器中回收冷量后由残气管道放空或给干燥床、 吸附床做再生气使用。 产品则从塔底部引出送入成品罐中贮存。第三节 冷冻液化部分经过干燥、 吸附、降温由压缩吸附部分中引来的原料气体, 在液化器中
11、被节流降温到-20 C的氨水冷却,原料气进一步降温到-15 C左右,在此条件下气体中的绝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液化, 连同轻组分氮气、 氧气一起被送到精馏贮存工段系统中。使二氧化碳液化降温的液氨是由制冷系统提供的。 气氨进入螺杆式冷冻机压缩到1.0 Mpa左右,进入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却为液氨,贮存在贮氨器中。由贮氨器引来的液氨进入经济器, 再经过节流阀门后, 分别送到液化器、 全凝器和第一冷却器中,液氨本身被汽化经氨液分离器重新返回到氨压缩机中。第四章 装置的操作第一节 首次开车准备工程建设竣工后即进入首次开车。在首次开车前必须先进行管路系统和工艺设备的开车准备, 然后进行机泵的单体试车, 待一切
12、准备就绪后才能进行联动试车。在投产后,如进行了管路或设备改动及大修,则再次开车时也应参照首次开车的要求进行开车前的准备。1、 1管路系统的准备工作管路系统的开车准备主要是指管路系统中的工艺管道、管件及阀门等的检验,管道系统的吹扫与清洗, 管道系统的气密检验等。 由于本装置有液氨冷冻系统管线,因而管路系统的检验需特别仔细认真。1) 工艺管道、管件及阀门的检验A在工艺管道安装前应逐根核对所用管道的材质、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B在工艺管道安装前应逐根严格检查管道是否有裂纹、孔、褶皱、重皮、加渣、凹陷等外观缺陷。C在法兰、弯头、三通、异径管等管件安装前应逐个检查其材质、规格、型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
13、定和设计要求。D安装前应检查管件的法兰密封面是否平整光洁,严禁有毛刺或径向凹槽。法兰螺纹应完整、 无损伤。 凹凸面法兰应能自然吻合, 凸面高度不得低于凹 面深度。E在法兰连接时,法兰间应保持平行,禁止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F、非金属密封垫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分层现象及折痕、皱纹等缺陷;金属密封垫的尺寸、精度应符合规范,无裂纹、毛刺、凹槽、径向划痕等缺 陷。G在安装前应检查各种工艺阀门的规格、型号、压力等级、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H在安装前所有阀门均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用洁净水进行。I、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少于五分钟,以壳体和填料无渗漏为合格。J阀门
14、的严密性试验在公称压力下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完成后应排净积水,关闭阀门,密封出入口,密封面应图防锈油脂 (需脱脂的阀门除外 )。K安全阀在安装前,首先应检查其规格、型号、压力等级、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规定进行调试与整定。2) 管道系统的吹扫A在装置全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吹扫,一般工艺管道的吹扫气可用压缩空气或压缩氮气, 水管线也可用蒸汽吹扫, 仪表管线应用仪表空气吹扫。 可分段吹扫。吹扫气压力一般应不低于0.5 MPa,不锈钢液压管线的吹扫压力应不低于 1.0MPa。B吹扫的顺序一般是先主管、后支管,分段进行。遇到孔板、滤网、止回阀、 节流阀、调节阀等装置,必须拆除。C各罐、
15、塔、床类设备应和管路系统一同吹扫。D吹扫过程中,应用锤子(不锈钢管道用木锤)不断敲击管道。E、在吹扫排气口设一白布或白色的靶板,当吹出的气体连续5分钟无尘土、铁锈、焊渣、水或其他脏物时,认为吹扫合格。3)管道系统的强度检验A管道系统的强度检验应在管道系统、支吊架施工完成后进行。B管道系统强度试验前应将不能参与试验的设备、仪表等隔离,安全阀应拆除或隔离,加装临时盲板的位置应有明显标记。C试验中,压力应缓慢上升,在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15分钟,以目测系统无变形、渗漏为合格。D试验中如遇问题,不得带压处理,应在卸压消除缺陷后重新试验 4)管道系统的气密性检验A在完成管道系统的吹扫和强度试验后还
16、应进行气密性检验。B系统各设备、管道、仪表均应按设计安装好才可进行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试验。C、升至实验压力后,要求用肥皂水检查所有管件连接处和管道焊缝,如有泄露点,则应卸压处理后再继续检查,严禁带压处理。D系统保压要求:用压缩机将系统升压到 3.0Mpa,保持压力最少4小时以上, 无泄露不降压。压力下降量不超过系统压力的0.5%。E按照氨压缩机生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对氨系统管道做气密性检验。1、2 机泵、控制系统的单体试车1)二氧化碳压缩机的单体试车,具体操作见设备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2)氨压缩机的单体试车,参见设备生产厂家的说明书 .3)在氨压缩机调试人员的指导下给氨系统抽真空,真空度达到要
17、求后加注液氨。第一冷却器、 液化器的液位保持在液位计高度的 2/3 处,塔顶全凝器液 位保持在液位计高度的 1/2 处,贮氨器的液位不超过液位计高度 1/2 。4 打开过滤器 FI201 的前后阀门205A、205C、 206(关闭阀 205B)。4)装车泵的单体试车,具体操作见设备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5)DCS空制系统运行正常,所有手动、气动调节阀门运行灵活。开车前各个调节阀应按 0-25%-50%-75%-100%-75%-50%-25%-的0 阀位操作数次,以检查各控制信号与现场的阀位是否一致及其重现性。6) 开车准备工作按检查符合要求后, 控制系统及所有仪表通电并投入运行准备进行联动
18、开车。第二节 正常开车步骤2、 1 压缩吸附部分1 依次打开原料罐进出口阀门 101、 102、风机出口阀门103。2 全开二氧化碳压缩机各级进出口阀和循环水进出口阀门,水泵,使冷却水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压力稳定流量充足。开启系统冷却水3 依次打开脱硫床进出口阀 108、110、113(关闭 112、4依次打开干燥床A进出口阀109、 111)。114、 120(关闭阀 115、 116、 117、 118、 119、121)。5 打开过滤器 102的前后阀门122A、6 依次打开吸附床 A 进出口阀124、122C(关闭旁通阀门122B)。130(关闭 125、 126、 127、 128、
19、129、131 、 123)。132A、132C(关闭旁通阀门132B)7打开过滤器 103的前后阀门8打开预冷器出口阀133、放空管道阀门141A、141C(关闭阀门141B)。9打开第一冷却器氨阀102、微开氨阀101C 101A(关闭氨阀101B)10 打开二氧化碳压缩机循环冷却水阀门 101、102 以及各级间冷却器循环冷 却水进出口阀门。2、 2 精馏部分1打开精馏塔顶出口阀门 201、202C 202A(关闭202B)、半开减压阀门RV2012依次打开塔顶全凝器进出口氨阀 202、201A、201C(关闭氨阀201B)。3依次打开塔底再沸器出口阀门 204A 204C 203 (关
20、闭阀204B氨阀203、5 打开成品罐进口阀门。2、3 冷冻部分1 打开氨压缩机循环冷却水阀门303、304、305、306。2 打开氨冷凝器循环冷却水阀门301、302、氨阀 311。3 依次打开贮氨器氨阀 302、303(关闭氨阀301A、301B、301C、301D、304、306、319。4 打开氨液分离器氨阀 312、 313。5打开液化器液体二氧化碳出口阀 301、氨阀318A 318C 317A、317C (关 闭氨阀 318B、317B、316)。6关闭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的所有进出口阀门。2、4 联动开车1 启动循环冷却水泵,确认各个冷却水管路流量、压力运行正常。2
21、 根据二氧化碳压缩机随机文件中的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启动二氧化碳压缩 机,将原料气增压后向后续系统充压。 在系统逐步增压时, 要密切注意各点压力、 温度显示,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查找原因。3当成品罐中的压力P1203达到1.7Mpa左右时,关闭调节阀门LV2024 运行期间,通过控制精馏塔顶调节阀门PV201 开启的大小使系统压力PIRC201升至 2.5Mpa。5控制残气管路调节阀门 PV104开启的大小,使残气压力 PIRC104保持在 0.2Mpa。6 按照操作说明书的要求正常启动氨压缩机,逐步使系统的温度降下来。第五章 装置的正常运行第一节 压缩吸附部分1、1 第一冷却器控制氨液位调节阀门
22、 LV101 和氨压力阀门 102,使第一冷却器二氧化碳原料气的出口温度控制在5 10C。氨液位控制在液位计的2/3高度,压力P1101控制在 0.5Mpa1、2 干燥床的操作及再生干燥床T101A/B内新装干燥剂第一次使用时,可不对干燥床进行加热再生,只需用干燥残气将干燥床吹扫干净即可。当干燥床T101A由吸附工作状态切换为再生状态时,先打开干燥床T101B进出口阀门115、121,关闭干燥床T101A的进出口阀门114、120,原料气切换进入干燥床T101B进行干燥脱水操作。打开阀门118使干燥床T101A中的带压气体放空降压。打开电加热器D101A的进出口阀门136、138、干燥床T10
23、1A再生阀门116(关闭阀门134、135、137、140、 117、 119)。最后关闭预冷器残气出口管路上的阀门142,使残气通过阀门136、电加热器D101A阀门138、116、118、调节阀门PV104放空开通以上再生流程后,在确定再生气由电加热器D101A中畅通后才能给其通电加热, 决不能让电加热器无气干烧 。通电后电加热器出口温度 TI104 达到约为250r,经阀门116进入干燥床T101A对其进行再生。当干燥床T101A的出口温度TIRC103达到150-180 C时,恒温8-15小时后关闭电加热器,残气继续对电加热器D101A干燥床T101A进行冷吹降温。在电加热器D101A
24、出口温度TI104降到常温后,打开电加热器 D101A的旁通阀门134,再关闭其进出口阀门136、138,低温残气通过阀门 134、116直接对干燥床 T101A进行冷吹降温,直至TIRC103达到常温为止。此时先打开残气管道上的阀门142,再关闭阀门134、116、118,低温残气由调节阀门PV104放空。干燥床T101A再生完毕处于备用状态,如此便完成了吸附、 解吸一次循环。 两个干燥床轮换工作可以使生产连续进 行。1、3 吸附床的操作及再生当吸附床T103A由吸附工作状态切换为再生状态时,先打开吸附床T103B进出口阀门125、131,关闭吸附床T103A的进出口阀门124、130,原料
25、气切换 进入吸附床T103B进行吸附杂质操作。打开吸附床T103A再生气出口阀门128使吸附床T103A中的带压气体放空 降压。打开电加热器D101B的进出口阀门137、139、吸附床T101A再生阀门126关闭阀门 134、 135、 136、 140、 127、 129)。最后关闭预冷器残气出口管路上的阀门142,使残气通过阀门137、电加热器D101B阀门139、126、128、调节 阀门PV104放空开通以上再生流程后,在确定再生气由电加热器D101B中畅通后才能给其通电加热, 决不能让电加热器无气干烧 。通电后电加热器出口温度 TI105 达到约 为150C,经阀门126进入吸附床T
26、103A对其进行再生。当吸附床T103A的出口 温度TIRC106达到80-100 C时,恒温8-15小时后关闭电加热器,残气继续对电加热器D101B吸附床T103A进行冷吹降温。在电加热器 D101B出口温度TI105降到常温后,打开其旁通阀门 135,再关闭其进出口阀门 137、139,低温残气通过阀门135、126直接对吸附床T103A进行冷吹降温,直至TIRC105达到常温为 止。此时先打开残气管道上的阀门 142,再关闭阀门 135、 126、 128,低温残气由调节阀门PV104放空。吸附床T103A再生完毕处于备用状态,如此便完成了吸 附、解吸一次循环。两个吸附床轮换工作可以使生
27、产连续进行。第二节 精馏贮存部分2、1 精馏塔压力控制启动二氧化碳压缩机,精馏塔中的压力逐步升高。控制调节阀门P V201开度的大小,使精馏塔的压力 PIRC201保持在2.5Mpa上下。2、2精馏塔顶残气排放压力控制开启减压阀门RV201约一半位置,控制预冷器残气出口管路调节阀门 PV104开度的大小,使残气管路压力 PIRC104保持在0.2Mpa上下。2、3 精馏塔顶温度控制精馏塔顶部的温度 TI201 是由调节阀 LV201 来控制的。控制调节阀 LV201开度的大小,改变全凝器液氨液位 LIRC201高低使TI201维持在-20 C左右。精 馏塔内的残气在通过塔顶全凝器时, 没有液化
28、的二氧化碳气体被继续降温, 在压 力和温度的作用下转化为液态并建立塔内回流。 一般情况下, 塔顶全凝器液氨的 液位不超过液位计的 2/3 。2、4塔底再沸器的温度控制当塔底再沸器逐渐开始积液时, 微开氨阀门 203,全开氨阀门 204,通入由 氨压缩机引来的气氨逐渐加热再沸器中液化的二氧化碳, 气氨吸收冷量后转为液 氨,经调节阀门TV202进入液化器中。控制调节阀TV202开度的大小来保持TIRC202温度为-6 C左右。2、5塔底再沸器的液位控制当塔底再沸器中的液化二氧化碳液位 LIRC202达到液位计的1/2处时,打 开调节阀LV202和成品贮罐的进口阀(此前塔底再沸器排液管道和成品罐内一
29、定 要充压并保持1.7Mpa左右的压力)。通过调整调节阀LV202开度大小,来控制塔 底再沸器中液化二氧化碳的液位 LIRC202 高度,使其稳定在液位计高度的 1/2 状态范围内,并连续向成品罐充液在排液的初期,这种液体产品可能还不能完全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这时可 利用液体自身冷量来预冷成品罐。 在对成品罐预冷后期, 罐内开始积液, 蒸发气 体逐渐减少。 这时应及时调整减压阀的开度, 使其恒定成品罐内压力为 1.8 左右MPa。第三节 冷冻液化氨压缩机已按要求充装液氨并单机调试好。启动时按随机文件中的说明书操作。氨压缩机出口是高温高压的氨气, 进入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凝为液氨后,进入贮氨器贮存
30、。氨系统工作时,液氨由贮氨器上部引出进入经济器后分成三路:第一路:进入第一冷却器中,通过控制调节阀LV101的开度大小来改变液LV301 的开度大小来改变液位位LIRC101,使TI10保持在510C之间,以达到很好的分水效果。第二路:进入液化器中,通过控制调节阀LV201 的开度大小来改变液位LIRC301, 使 TI305 保持在-15 C左右。第三路:进入全凝器中,通过控制调节阀紧急泄氨器V302、集油器V305LIRC201,使TI201保持在-20 C左右。氨压缩机辅助设备,如空气分离器 V301、氨冷凝器 E301 等应参照有关说明书进行操作。第四节 充装槽车本装置配置了一台成品罐
31、、二台装车泵。装车泵的启动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充装槽车时,要严格执行有关的规定。第六章 停车第一节 短时间停车由于设备或其它原因,需短时间停车的按下面步骤操作。1 、电加热器工作时,要立即断电。2、关闭塔底再沸器排液调节阀LV202和成品罐的进液阀及放空阀;3、关闭精馏塔顶的压力调节阀门 P V201,保持系统的工作压力。LV101、液化4、按说明书要求停运氨压缩机,关闭第一冷却器供氨调节阀器供氨调节阀LV301、TV202全凝器供氨调节阀LV201,使以上设备停止供液氨。 关闭塔底再沸器供气氨阀V203,停止供气氨。5、按说明书的要求顺序停运二氧化碳压缩机。第二节 长时间停车整套装置停车
32、按照如下操作步骤进行:1、停车前应协调通知各岗位操作人员及与装置相关的上下游各工作岗位, 并作好停车记录准备。2、电加热器工作时,首先关闭电加热器加热电源,终止其加热工况。通入 降温残气使其降至常温。3、全开塔底再沸器底部排液调节阀 LV202将精馏塔和塔底再沸器内的液体排放到成品贮罐中,随后关闭排液调节阀门LV202和成品罐的进液阀。4、 按照厂家说明书要求停运氨压缩机, 随后即关闭贮氨器液氨出口阀 303、 第一冷却器供液氨调节阀LV101、液化器供氨调节阀LV301、TV202全凝器供氨 调节阀 LV20 停止供液氨。关闭塔底再沸器供氨阀 203,停止供气氨。最后停冷 却水和油系统。5、
33、关闭原料气进口总阀, 按说明书的要求顺序停运二氧化碳压缩机。 打开稳压罐放水阀、第一冷却器放水阀、分水器放水阀将其中水气排放干净。6、全开残气放空调节阀PV104排净残气管路中的压力。7、打开塔底再沸器排液管路放空阀门 206和高点放空阀门 216,将所有管 道中的液体蒸发排空泄压。8、关闭各供水系统阀门、 按泵操作要求关闭水泵。 在有可能冰冻的时候, 应将管道和泵中的水放净。9、待工艺系统泄压至微正压时关闭各阀;做好仪表系统、机电系统、公用 工程的停车和随后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1、第三节 紧急停车 氧化碳压缩机和氨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和温度出现异常、冷却循环水停 流、油系统压力不正常、 压缩机
34、或电动机有异常声音、 设备冒烟或仪表盘读数突 然变化、生产现场有氨泄露、 排气气流不稳定或杂质含量过高时, 都应该紧急停 车。2、紧急停车后, 短时间不能开车的, 要按照本章的第二节要求将系统中的 压力泄掉,同时也要打开塔底再沸器排液管路放空阀门 206 和高点放空阀门 216, 将所有管道中的液体蒸发排空泄压。3、由于装置供电系统突然停止工作而导致的装置紧急停车是一种严重事 故,对装置的使用极为不利。特别是对机器类、仪表类的设备,操作期间应及时 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处理。第七章 常见故障分析1、常见故障多发生于机械类设备中,如二氧化碳压缩机、氨压缩机、装车 泵及水泵、阀门、电器等设备类。特别是易损件、摩擦件、密封件,应按相应厂 家的说明予以维修和更换。2、本装置产品严格忌油,并选用无油润滑二氧化碳压缩机。如果发现系统 含油(如在取样器 102、103、104 分析中发现),说明系统内油污染已经到了很 严重的程度,超出了除油器的负荷范围,必须立即处理。最大、最可能的油污染 源是二氧化碳压缩机, 而氨压缩机的制冷介质是氨水, 独立一套油系统不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平面直角坐标系》听评课记录2
- 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 (新版)湘教版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国家的变化》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常量和变量》听评课记录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听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探问生命 2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听课评课记录2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听课评课记录1新版新人教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4.3 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9)-北师大版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公开招聘1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解读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家谱、宗谱颁谱庆典讲话
- Q∕GDW 12118.1-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架构与技术要求
- 中建一局医院直线加速器室专项施工方案
- 二年级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一起长大的玩具.doc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 电梯质量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