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碳纳米管场效应晶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体管的设计作者:许高斌、陈 兴、周 琪、王 鹏出自: 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 自1991 年S. Iijima 发现碳纳米管后,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机械性能, 具有径向量子效应、超大比表面面积、千兆赫兹的固有振荡频率等特点,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金属性碳纳米管在室温下有良好的导电性,碳纳米管材料的性能已经超过目前普遍使用的铜互连工艺, 因此碳纳米管将来可能用作3D(三维集成电路)互连材料。 半导体性的碳纳米管
2、具有传统半导体的所具有的电学性质, 在室温下, 半导体性的碳纳米管导电性能很差, 可视其为绝缘体。但是如果在其径向方向上加1 个偏压,因其内部产生载流子而具有导电性。随着径向偏压的增大, 载流子的浓度也随之增大。 与普通半导体的区别: 半导体在掺杂之后, 根据其掺杂的种类不同,导电方式分为P 型和N 型半导体。 半导体性质的碳纳米管的导电方式根据加在其径向方向上的偏压不同而改变。在加正偏压的情况下, 碳纳米管内部的载流子为电子, 属于n 型; 如加偏压为负, 碳纳米管的载流子为空穴, 导电类型为p 型。 由于极好的电学和机械特性, 碳纳米管非常适合制NEMS(纳机电系统)器件。典型碳纳米管分立
3、器件结构典型碳纳米管分立器件结构1.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Tans S J 等于1998 年首次提出利用碳纳米管制成的场效应晶体管。特点描述:硅衬底做背栅(衬底上通过热氧化生长1 层厚300 nm 的SiO2 层), 然后制备Pt 作电极, 再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半导体型的单根单壁碳纳米管搭接Pt 电极上, 从而构建单壁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结构。从CNT-FET 的I-V 特性曲线上可看出,电流在nA量级, 在Vgate=0 时, I-Vbias 特性曲线出现了一些小的非线性。当Vgate 增加到正值时, 在Vbias=0 附近出现明显的间隙状态非线性。当Vgate 为负值时,I-Vbias 特性
4、曲线变为线性, 电阻饱和于1 k 附近。2. 2004 年Hoenlein 等提出了一种新型垂直CNT结构的CNT-FET, 垂直生长SWCNT 直径为1 nm, 长为10 nm, 制备的同轴栅介质和栅的厚度约为1 nm, SWCNT 的上、下端分别为源漏极。垂直CNT-FET 的优越性表现在CNT 的垂直生长比水平生长更容易。垂直结构垂直结构CNTFET 的理想的理想源漏电流电压特性源漏电流电压特性3. 2004 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梁迎新等提出了1 种双DWCNT-FET, 用低电导率的DWCNT内壁(直径1.34 nm)作为栅, 高电导率的DWCNT 外壁(直径1.73 nm)作为导
5、电沟道。理论上器件的关断(OFF)电流为0.03 A, 开启(On)电流为14 A 。然而, 这DWCNT-FET 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结构新颖性和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但在实际制备时内外壁栅极定位难以实现, 基本没有实用化的可能性。4. 2006 年Bae-Horng Chen 等提出了一种双栅(底栅+顶栅)结构的、SWCNT 沟道导电类型可调的CNT-FET。在980下通过湿法氧化获得600 nm 的栅氧化层, 低PECVD 法沉积200 nm 的氧化层或氮化硅层, 150 nm 的源漏和栅电钛(Ti)极是利用RF 溅射法制备。该双栅压控制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当底栅施加正偏压, 顶栅电压01
6、2 V 变化时, 源漏电流随顶栅压的减小而减小, 且导电沟道可以有效实现夹断; 当底栅施加负偏压, 顶栅电压012 V 变化时, 源漏电流随顶栅压的减小而增大, 且导电沟道增强。 可调沟道电导的SWCNT-FET 转移特性曲线5. 2008 年Chen 等提出了1 种新型围栅结构的CNT-FET。其主要特点是碳纳米管CNT 完全被栅介质层(Gate All-Around: GAA)和栅极Ti/Au 包裹。源漏间距为100 nm, 利用原子层沉积ALP 法制备10 nm的Al2O3, 栅极以外的氮化钨(WN)和Al2O3 利用湿法腐蚀去除。I-V 特性测试表明器件的阈值电压为2 V 对不同退火温
7、度C-V 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表明C-V 特性与测量频率有关, 且在退火温度高于500时, 氧化层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6. 2009 年Albert Lin 等提出1 种多根单壁碳纳米管构建CNT-FET, 沟道内SWCNTs 的密度为13 根/m, 沟道的宽长比为W/L = 50 m/1 m, 多通道SWCNTs-FET 结构。用单根纳米管构建晶体管, 虽然理论上它的性能可以轻松超过现今硅基晶体管的性能。但是单根纳米管难普及存在1 个主要障碍, 即其制造工艺难度极大。此外, 单根纳米管制备的器件往往需要人工组装, 因此可能要用几天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 这
8、类器件还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问题, 各纳米管的形状和构型总是略有差别, 因此不同器件的性能通常也不一致。因此, 这类单根碳纳米管不会取代硅和铜。尽管如此, 由于碳纳米管可以和硅在电子电路中扮演同样的角色, 而且它的尺寸只有分子大小。虽然纳米线和纳米管电路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纳米线和纳米管制备、定位以及相关理论等问题的解决, 纳米电路必将淘汰传统的半导体电路, 其必将引起信息技术, 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发展, 从而电子学将在真正意义上从微电子时代进入纳电子时代。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IIJIMA S. Helical microtubules
9、 of graphitic carbonJ.Nature, 1991, 354(7): 56-58.2 IIJIMA S, ICHIHASHI T. Single-shell carbon nanotubes of 1 nm diameterJ. Nature, 1993, 363: 603-605.3 JAVEY A, SHIM M, DAI H J.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devices of large-diameter single-walledJ. Applied Physics Letter, 2002, 80(6): 1064-1066.4 TREACY M M, EBBESEN T W, GIBON J M. Exceptionallyhigh Youngs modulus observed for individual carbon nanotubesJ. Nature, 1996, 381: 678-680.5 RAFII T H.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thermomechanical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J. Physics Reports, 2004, 390: 235-452.6 HAYAMIZU Y, YAMADA T, 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己的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美术合作办学合同协议书
- 风能叶模板维修合同范本
- 汽修维保合同协议书模板
- 自助美甲店转让合同范本
- 第三方检测合同检测协议
- 砂场工人安全合同协议书
- 高风险协议在哪签订合同
- 材料供应合同终止协议书
- 洪灾消毒协议或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风力发电用高强度螺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校园绿化具体管理办法
-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
- 智慧教育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 2025年中国铁路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用工风险培训课件
- 海外现场安全健康环境管理(HSE)
- 无损检测超声波技术应用与原理
-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协调教育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模内标签(IML)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