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TALAB的ASKPSK调制解调的对比仿真_第1页
基于MTALAB的ASKPSK调制解调的对比仿真_第2页
基于MTALAB的ASKPSK调制解调的对比仿真_第3页
基于MTALAB的ASKPSK调制解调的对比仿真_第4页
基于MTALAB的ASKPSK调制解调的对比仿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北联合大学ASK、PSK调制解调的对比仿真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基于MTALAB的ASK与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设计班 级:10通信X班学生姓名: 组长 :XXX 组员 : XXX XXX XXX XXX XXX 指导老师:XXX 2013 年 X 月 XX 日1摘要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如今在现实中应用的数字调制系统大部分都是经过改进的,性能较好的系统,但是,作为理论发展最成熟的调制解调方式,对ASK,FSK,PSK的研究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而且这样可以更容易将其仿真结果与成熟的理论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仿真的合理性。因此,我们选择了这几种调制解调方式进行对比仿真研究。本次课

2、程设计运用了MATLAB实现了2ASK,2FSK,2PSK调制解调过程的仿真,在调制解调过程中观察了各个环节时域和频域的波形,还对比了这三种调制方式的频谱特点与误码率情况,并结合这几种调制方法的调制原理,跟踪分析了频谱与误码率对调制性能的影响,以及仿真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对比,从而得出此次仿真的可靠性,最终可以对比以上因素,在不同的场合中选择出信号传输的最佳调制解调方式。3目录1.序言41.1工具介绍4 1.2程序设计目的与意义4 1.3数字带通传输系统52.数字调制技术原理62.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原理62.2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原理83.数字调制系统的模拟103.1预测结果113

3、.2仿真预测结果的意义114.数字调制系统的仿真124.1二进制振幅(2ASK)调制解调124.1.1设计流程124.1.2代码清单134.1.3运行结果144.2二进制相移(2PSK)调制解调154.2.1设计流程154.2.2代码清单164.2.3运行结果184.3误码率204.31设计思路214.3.2代码清单214.3.3运行结果225.总结226.心得体会23 参考文献231.序言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信息的传输及通信起着支撑作用。而对于信息的传输,数字通信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因此,数字信号的调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数字调制是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4、,而实现数字调制需要的方法就需要用键控法来实现,比如可以对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进行键控。1.1工具介绍仿真工具:Matlab7.1软件介绍:Matlab语言是一种官方应用于工程计算及数值分析领域的新型高级语言,自1984年美国MathWords公司推向市场以来,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竞争,现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工程应用开发软件。Matlab功能强大、简单易学、编程效率高,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Matlab软件系列产品是一套功能强大的数值运算和系统仿真软件,被誉为“巨人肩膀上的工具”。借助Matlab,能够迅速提测试设计构想,综合评测系统的性能。1.2程序设计目的与意义选择该程序设计的目

5、的是为了通过对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调制解调进行仿真,加大对他们的认识并对其特点(误码率、抗噪声性能等)进行分析,熟练了解他们各自具备的特点,在信号传输中选择最佳的调制解调方法。因为通信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的距离内传递信息。虽然基带数字信号可以在传输距离相对较近的情况下直接传送,但如果要远距离传输时,特别是在无线或光纤信道上传输时,则必须经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为了使数字信号在有限带宽的高频信道中传输,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如同传输模拟信号时一样,传输数字信号时也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

6、控(PSK)。它们分别对应于用载波(正弦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模拟线性调制和角度调制的特殊情况。可见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调制解调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其特点,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最佳的调制解调方法。1.3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这是因为数字基带信号往往具有丰富的低频分量。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

7、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把带通信号还原成数字基带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解调。通常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叫做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由于是借助于正线载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的,所以带通传输也叫载波传输。2.数字调制技术原理2.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原理2ASK二进制振幅键控。振幅键控是利用载波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的,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在2ASK中,载波的幅度有两种变化态度,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0”和“1”。一种常用的就是通-断键控(OOK),其表达式为:以概率P发送“1”时 (2.1.1)0 以概率1-P发送“0”时典型波形如图2-1所示。可见,载波

8、在二进制基带信号s(t)控制下通-断变化,所以这种键控又称为通-断键控。在OOK中,某一种符号(“0” 或“1” )用没有电压来表示。2ASK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2.1.2)其中 (2.1.3)式中: 为马原持续时间;g(t)为持续时间为 的基带脉冲波形。为简便起见,通常假设g(t)是高度为1、宽度等于 的矩形脉冲; 是第n个符号的点评取值。若取1 概率为P (2.1.4)0 概率为1-P则相应的2ASK信号就是OOK信号。 图2-1 2ASK信号时间波型2ASK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和键控法,相应的调制器如图2-2所示。图(a)就是一般的模拟幅度调制的方法,用乘

9、法器实现;图(b)是一种数字键控法,其中开关电路受s(t)控制。图2-2 2ASK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与AM信号的解调方法一样。2ASK信号也有两种基本的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相应的接收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2-3所示。与模拟信号的接收系统相比,这里增加了一个“抽样判决器”方框,这对于提高数字信号的接收性能是必要的。 图2-3 2ASK信号的接收系统组成方框图 图2-4给出了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图2-4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2ASK是20世纪初最早运用于无线电报中的数字调制方式之一。但是,ASK传输技术噪声影响很大。噪声电压和

10、信号一起改变了振幅。在这种情况下,“0”可能变为“1”,“1”可能变为“0”。可以想象,对于主要依赖振幅来识别比特的ASK调制方法,噪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ASK是受噪声影响最大的调制技术,现已较少应用,不过,2ASK常常作为研究其他数字调制基础,还是有必要了解它。2.2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原理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 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因此,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2.3.1)其中, 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0 发送“0”时(2.3.2)发送“1”时因此,式子(2.3-1)可以改写为概率为P(

11、2.3.3)概率为1-P典型波形如图2-6所示。由于表示信号的两种码元的波形相同,极性相反,故2PSK信号一般可以表述为一个双极性全占空矩形脉冲序列与一个正弦载波的相乘,即 (2.3.4)其中 (2.3.5)这里,g(t)是脉宽为Ts的单个矩形脉冲,而 的统计特性为1 概率为P(2.3.6)-1 概率为1-P即发送二进制符号“0”时( 取+1), 取0相位;发送二进制符号“1”时( 取-1), 取 相位。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称为二进制绝对相移方式。图2-6 2PSK信号的时间波形2PSK信号的调制原理框图如图2-7所示。2ASK信号的产生方法比较知识对s

12、(t)的要求不同,在2ASK中s(t)是单极性的,而在2PSK中s(t)是双极性的基带信号。图2-7 2PSK信号的调制原理图2PSK信号的解调通常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器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图2-8 2PSK信号的解调原理图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波形如图2-9所示。图中假设想干载波的基准相位与2PSK信号的调制载波的基准相位一致。但是,由于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180°的相位模糊,也就是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倒”现象。由于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

13、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所以2PSK信号的相干解调存在随机的“倒”现象,从而使得2PSK方式在实际中很少采用。 图2-9 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 3.数字调制系统的模拟3.1预测结果通过MATLAB仿真设计程序,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的程序仿真。误码率是衡量一个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又由于ASK具有相干和非相干解调方法,所以将相干ASK、非相干ASK与PSK的误码率进行预测对比。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预测对比各个解调方式的误码率结果:在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方面,相干2PSK性能最好,2FSK次之,2ASK最差。3.2仿真预测结果的意义信号调制解调的仿真可以实

14、现对现实中信号进行调制解调,由于误码率与信道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出调制系统的调制性能,根据误码率的分析,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调制系统的调制性能。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噪比的不同选择误码率较小的解调方式加强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244.数字调制系统的仿真4.1二进制振幅(2ASK)调制解调4.1.1设计流程收信者信号判决器低通滤波器信 道加高斯噪声信号调制信号源 图4-1 2ASK信号同步调制解调(同步检波法)系统性能分析模型随机信源:产生一千个二进制数作为信号源;载波信号:频率为150Hz的余弦函数作为载波;然后对信号进行制2ASK调制,加入高斯噪声,再对信号进行解调,最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和判别器产

15、生接收信号。4.1.2代码清单clc;clear all;close all;%信源 a=randint(1,15,2);t=0:0.001:0.999;m=a(ceil(15*t+0.01); subplot(511)plot(t,m);axis(0 1.2 -0.2 1.2);title('信源');%载波f=150;carry=cos(2*pi*f*t);%2ASK调制st=m.*carry;subplot(512);plot(t,st)axis(0 1.2 -1.2 1.2)title('2ASK信号')%加高斯噪声 nst=awgn(st,70);%解

16、调部分nst=nst.*carry;subplot(513)plot(t,nst)axis(0 1.2 -0.2 1.2);title('乘以相干载波后的信号')%低通滤波器设计wp=2*pi*2*f*0.5; ws=2*pi*2*f*0.9; Rp=2;As=45; N,wc=buttord(wp,ws,Rp,As,'s');B,A=butter(N,wc,'s'); %低通滤波h=tf(B,A); %转换为传输函数dst=lsim(h,nst,t);subplot(514)plot(t,dst)axis(0 1.2 -0.2 1.2);tit

17、le('经过低通滤波器后的信号');%判决器k=0.25;pdst=1*(dst>0.25);subplot(515)plot(t,pdst)axis(0 1.2 -0.2 1.2);title('经过抽样判决后的信号')%频谱观察%调制信号频谱T=t(end);df=1/T;N=length(st);f=(-N/2:N/2-1)*df;sf=fftshift(abs(fft(st);figure(2)subplot(411)plot(f,sf)title('调制信号频谱')%信源频谱mf=fftshift(abs(fft(m);subpl

18、ot(412)plot(f,mf)title('信源频谱')% 乘以相干载波后的频谱mmf=fftshift(abs(fft(nst);subplot(413)plot(f,mmf)title('乘以相干载波后的频谱')%经过低通滤波后的频谱dmf=fftshift(abs(fft(pdst);subplot(414)plot(f,dmf)title('经过低通滤波后的频谱');4.1.3运行结果图4-2 2ASK调制解调信号波形图4-3 2ASK调制解调频谱分析:由图4-2可见,基带信号乘以载波后,信源为“1”的保存原有波形,基带信号为“0”的

19、乘以载波后变为“0”,信号的初始相位和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信号的幅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性符合2ASK调制的特点。在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信号,抽样判决器,大于0.25的输出“1”小于的输出“0”的到解调后的信号,而经过加高斯白噪声信道传输后,解调后的信号和信源相差不大,这现象同时符合2ASK解调特点。通过调制信号频谱可知2ASK信号的中心频谱被搬移到了载波频率f上,这与理论相符。最后经过抽样判决后的频谱和信号源频谱也大体一致,说明该2ASK仿真模型是成功的、符合理论预期结果。4.2二进制相移(2PSK)调制解调4.2.1设计流程收信者抽样判决器低通滤波器经过相乘器加噪信道信号调制信 号 源

20、图4-5 2PSK系统性能分析模型随机信源:产生十个随机数,每个码元宽度为200;2PSK调制:将信源成语载波乘于载波;加入高斯白噪声:是调制后的信号经过带有高斯白噪声的信道;2PSK解调:经过相乘器、低通滤波器、抽样判决器。4.2.2代码清单clear all; close all;clc;max=10g=zeros(1,max);g=randint(1,max);%长度为max的随机二进制序列cp=;mod1=;f=2*2*pi;t=0:2*pi/199:2*pi;for n=1:length(g); if g(n)=0; A=zeros(1,200);%每个值200个点 else g(n

21、)=1; A=ones(1,200); end cp=cp A; %s(t),码元宽度200 c=cos(f*t);%载波信号 mod1=mod1 c;%与s(t)等长的载波信号,变为矩阵形式endfigure(1);subplot(4,2,1);plot(cp);grid on;axis(0 200*length(g) -2 2);title('二进制信号序列');cm=;mod=;for n=1:length(g); if g(n)=0; B=ones(1,200);%每个值200个点 c=cos(f*t); %载波信号 else g(n)=1; B=ones(1,200)

22、; c=cos(f*t+pi); %载波信号 end cm=cm B; %s(t),码元宽度200 mod=mod c; %与s(t)等长的载波信号endtiaoz=cm.*mod;%e(t)调制figure(1);subplot(4,2,2);plot(tiaoz);grid on;axis(0 200*length(g) -2 2);title('2PSK调制信号');figure(2);subplot(4,2,1);plot(abs(fft(cp);axis(0 200*length(g) 0 400);title('原始信号频谱');figure(2);

23、subplot(4,2,2);plot(abs(fft(tiaoz);axis(0 200*length(g) 0 400);title('2PSK信号频谱');%带有高斯白噪声的信道tz=awgn(tiaoz,10);%信号tiaoz中加入白噪声,信噪比为10figure(1);subplot(4,2,3);plot(tz);grid onaxis(0 200*length(g) -2 2);title('通过高斯白噪声信道后的信号');figure(2);subplot(4,2,3);plot(abs(fft(tz);axis(0 200*length(g)

24、 0 400);title('加入白噪声的2PSK信号频谱');jiet=2*mod1.*tz;%同步解调figure(1);subplot(4,2,4);plot(jiet);grid onaxis(0 200*length(g) -2 2);title('相乘后信号波形')figure(2);subplot(4,2,4);plot(abs(fft(jiet);axis(0 200*length(g) 0 400);title('相乘后信号频谱');%低通滤波器fp=500;fs=700;rp=3;rs=20;fn=11025;ws=fs/(f

25、n/2); wp=fp/(fn/2);%计算归一化角频率n,wn=buttord(wp,ws,rp,rs);%计算阶数和截止频率b,a=butter(n,wn);%计算H(z)jt=filter(b,a,jiet);figure(1);subplot(4,2,5);plot(jt);grid onaxis(0 200*length(g) -2 2);title('经低通滤波器后信号波形')figure(2);subplot(4,2,5);plot(abs(fft(jt);axis(0 200*length(g) 0 400);title('经低通滤波器后信号频谱'

26、;);%抽样判决for m=1:200*length(g); if jt(m)<0; jt(m)=1; else jt(m)>=0; jt(m)=0; endendfigure(1);subplot(4,2,6);plot(jt);grid onaxis(0 200*length(g) -2 2);title('经抽样判决后信号s(t)波形')figure(2);subplot(4,2,6);plot(abs(fft(jt);axis(0 200*length(g) 0 400);title('经抽样判决后信号频谱');4.2.3运行结果图4-14

27、2PSK调制解调信号的波形图4-15 2PSK调制解调信号的频谱图 分析:将调制后信号进行放大得到图像如下图:可见,2PSK是双极性码,在“0”与“1”变换的时候,波形发生率跳变,可见2PSK相移键控利用载波相位变化来传送数字信息,而支付和频率保持不变,这和2PSK的性质一致。2PSK调制后频谱与2ASK调制后频谱差不多,实现频谱搬移,能量主要集中在主瓣附近,可见能量比较集中,抗噪声能力强,信号通过解调后和解调前一样,这与理论相符合,仿真结果的分析说明该2PSK仿真模型是可行的。4.3误码率4.3.1设计思路为了保证信号源的特性一样,我们假设同意幅度的信号,分别经过2ASK相干解调、2ASK非

28、相干解调、2PSK解调后根据小表比较信噪比和误码率的关系。相干解调 非相干解调2ASK 2PSK图4-17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公式一览表4.3.2代码清单clear all;a=0.001 %信号幅度SNR_dB=0:0.3:20; %信噪比范围(单位分贝)SNR=10.(SNR_dB./10); %信噪比(由分贝转化而来 10lg(SNR)=SNR_dB)SNR2=a.2./(2*SNR); %信号幅度为a时的噪声功率for i=1:length(SNR_dB) ask_pe1=0.5*erfc(sqrt(a.2./(8*SNR2); %ASK相关解调时的误码率(给定信号幅度a和噪声方

29、差2时的信噪比r=a2/2*2,而%这里的噪声功率是SNR2)ask_pe2=0.25*erfc(sqrt(a.2./(8*SNR2)+0.5*exp(-a.2./(8*SNR2); %ASK非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 psk_pe=0.5*erfc(sqrt(0.5*a.2./SNR2); %PSK解调时的误码率endsemilogy(SNR_dB,ask_pe1,'.r'); %这些都是绘制信噪比误码率曲线hold on;semilogy(SNR_dB,ask_pe2);hold on;semilogy(SNR_dB,psk_pe,'om');hold on;le

30、gend(' 相干2ASK','· 非相干2ASK','2PSK');grid on;axis(0,20,1/1e7,1);xlabel('SNR_dB');ylabel('Pe');4.3.3运行结果 图4-18 误码率分析图解误码率信噪比245 6 8 10 12 16 15相干2ASK0.18400.14650.099150.079140.036190.013540.0024390.0001682.054e-7非相干2ASK0.22220.33770.27350.22440.11760.050210.010730.000891.454e-6 2PSK0.035750.013360.0069930.0023880.0001634.91e-6图4-19 误码率分析表解分析:1、从横向比较,对同一调制方式,采用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低于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2、从纵向比较,若采用相同的解调方式,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信噪比2ASK比2PS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