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1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2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3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4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解并译文中的句子【学习目标】1、根据测试说明,探究近几年江苏高考译题特点,了解考查方向,明确复 习目标.2、掌握古文译的一些方法技巧,提升文言语句译水平.3、讲练结合,强化得分点意识.【真题体验】1. (2022江苏卷)把文中面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胡谖学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命题立意】此题考查考生 理解并译文中的句子的水平.水平层级为B 级.【答案】胡谖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 能跟从他.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 改.【解题指导】第句注意

2、关键点 检束“、徒的译即可;第句注意关键点 治官、无“、苟简、更的解释和 所创立句子译即 可.今年赋分可能每小句1分,计8分.2. (2022江苏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假设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缺乏当也.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害怕,更是缺乏以承当 了.(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3.(2022 江苏卷“李丰,字安国)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3)中书令缺,大将军t咨问朝臣:“谁

3、可补者?第(1)句中的“左右指身边伺候的人,近臣;“所放在动词“在前构成 名词性词组,应译为“在哪里;“以是介词,可译为“用.第(2)句中“尚的译是个难点.“尚,匹配之意,多指高攀婚姻,“尚 公主即娶公主为妻;“选即“被选中,注意把被动句式译出来;“内 “外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第(3)句中“缺指“空缺;“1咨同“咨,意为“征询;“谁可补者是个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译时应调整语序为“可补者谁.【知识梳理:】1 .考纲解读理解并译文中的句子.将古文译成现代汉语,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保存节目.从 2022 年起,考查重点由原来的侧重直译到近几年兼顾句意通顺,语气恰当.2 .译原那

4、么: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1)直译:要求字字句句讲究落实,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 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根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 字落实.“意译的对象:在句中有特殊意义的词语,现代汉语中找不到 与其直接对应的词语,含有特殊修辞和固定格式的句子.3 .译的标准信、达、雅.(1)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旬落实直译,不可以 随意增减内容.(2)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3)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4 .译的方法技巧译

5、古文语句,概括的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 诀.1 .留:但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官 职、地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在译时可保存不变.例如:?晏子使楚? 中的“楚王 “晏婴 “晏子等不用译.2 .换:要把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 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本钱字如:把吾、余、予 等换成“我,把“尔把换成“你.3 .补:把古文中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动词后宾语 的省略、介词省略等.4 .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一些虚词.这些词包括句首发语 词,句中表停顿或只起结构作用的词,句末调

6、节音节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 字.5 .调:对古文中不合现代语言习惯的句子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 表达习惯.对象是古文中的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等.6 .贯:古文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译时 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穿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穿.【课堂演练】1 .把古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 子.中庶子人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宫门,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诊 之.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 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

7、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 药而息也.(节选自?说苑辩物?) (1)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 子.译文:(2)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译文:(3)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译文:解析(1)过:拜访.暴疾:忽然生病.造:至上活:使动用法,使 活,救活.(2)生:使动用法,使生,使复活.特:只是.夫:指示 代词,那,那些.药:名词用作动词,使用药物.(3)夫:用在句尾,表示感叹.息:使动用法,使复苏.答案(1)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忽然得病身亡.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2)我并不能

8、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死人是 不能使用药物救活的.(3)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使它复苏的.参考译文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忽然得病身亡.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 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中庶子进宫禀告赵王,赵王光着脚快步 走来,出了宫门,话没说完,眼泪就沾湿了他的衣襟.于是扁鹊就给太子诊 治.太子于是就活过来了.天下人听到这件事,都说:“扁鹊能够使死人复 活.扁鹊告诉大家说:“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 活着罢了.死人是不能使用药物救活的.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 使它复苏的.2 .把古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凡吏于

9、土者,假设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 者,出其十一佣乎更,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 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假设直,怠假设事,又盗假设货器,那么必甚 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译文:(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假设直,怠假设事,又盗假设货器,那么必甚怒而黜罚之矣.译文:(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译文:解析1盖:承接上文,说明理由和原因,表确定语气,相当于“

10、本来是 “原来是.役:第一个“役是名词,仆役;第二个“役是动词,役使,驱使.非:表否认判断.而已也: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2向使:连词,假设,假使.佣:雇佣.假设:代词,你.直:通“值,工钱.怠:怠 慢.货:财物.黜:贬退.罚:处分.补充省略成分,即“其受假设直那么 假设必甚怒而黜罚之矣.3势:情势.如何:对怎么样.达:通 晓.得不乎:固定结构,能不吗,表反问.答案1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2假设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却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 钱财器物,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地要赶走处分他了.3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 恐畏惧吗?参

11、考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责任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 役使百姓的.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雇用官吏,是 为了让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如今官吏收受了百姓的钱,却怠慢百姓的事, 到处都是这样.哪里是仅仅怠慢百姓的事,还要偷盗百姓.假设家里雇佣一个 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却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 你就一 定非常恼怒地要赶走处分他了.如今天下的官吏大多如此、可是百姓不敢发泄 自己的愤怒并且贬黜处分他们,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情势不同啊.情势虽不同 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译划线句子.刘敞,奉使

12、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日: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译相顾骇愧日: 实然.但为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 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日: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 还,求知扬州.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1)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译文:(2)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译文: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译划线句子.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

13、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放,独喜游学 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 其父独不肯,骂日: 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 游也? 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 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 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译文:(2)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译文:(3)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译文:詹鼎,字国器

14、.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 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 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 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 鼎读书,詹鼎非常快乐,但他的父亲不容许,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 么要跟着读书人呢? 、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 诵读不止.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 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

15、的孩子,詹鼎 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 的老师.【课后稳固】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译划线句子.晋国苦盗.有郑雄郑qi掰:人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 问,而得其情指能判断是否是小偷.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 侯大喜,告赵文子曰: 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 ?文子 日:吾君恃伺察依靠探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郑雄必不得其死死于 非命焉.俄而不久群盗谋曰:吾所穷走投无路者郑雄也.遂共盗 而残之.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郑雄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语

16、:察见渊鱼者不祥不好的预兆,智料能 事先预料隐匿者有殃.且君欲无盗,假设莫举贤而任之;使教明教导严明于上,化行感化品行于下,民有耻心,那么何盗之为?于是用随会人 名知政主持国事,而群盗奔秦焉.选自?列子?1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译文:2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 ?译文:3吾君恃伺察依靠探察而得盗,盗不尽矣译文:【译文】晋国苦于小偷太多.有一个人名叫郑雄,能观察小偷的外貌, 只要仔细看一看他们的眉毛眼神,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是不是小偷.晋侯 派他观察谁是小偷,看了成百上千人没有看错一个.晋侯非常快乐,告 诉赵文子说: 我得到一个人,整个国家的小偷都捉完了,哪里需用很多 人呢!文子说:国

17、君想依靠观察外貌的方法捉小偷,小偷是捉不完的, 而且,郑雄一定不会好死.不久,很多小偷骤在一起商量对策,他们 说:弄得我们走投无路的就是郑雄这个人.于是,他们一起绑架郑雄 并把他杀了.晋侯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立即召见文子,告诉他 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雄死了 !然而有什么方法捉小偷呢?文子答复 说:周国有句谚语说:能看清深水里的鱼,这是不好的预兆,掌握别人 隐私的,会遭到祸殃.国君想铲除小偷,不如推举贤明的人担任官吏; 对地位高的人教导他们要严明,对地位低下的人要感化他们的品行,老 百姓懂得耻辱,就谁也不会去做小偷了. 晋侯接受了文子的建议,就推 举随会主持国事,小偷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逃

18、到秦国去了.【简析】晋侯对待小偷的方法先后有两种.先是用 能视盗之貌,察其眉 睫之间,而得其情的郑雄捉偷,结果只落得个郑雄被 盗而残之的下 场.对自己决策的失误晋侯很虚心地接受了赵文子的计策,举贤教明化行,于是 群盗奔秦,国泰民安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译划线句子.诸葛亮字孔明,琅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身长八尺,每自 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 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 可屈致 也.将军官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