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_第1页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_第2页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_第3页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_第4页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二一六年三月  1项目概况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赤峰云铜),始建于2006年6月,由云南铜业股份公司和地方民营企业赤峰金峰铜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赤峰云铜现有生产系统生产规模可达12.5万t/a高纯阴极铜、54.7万t/a硫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双侧吹熔池熔炼技术的赤峰云铜已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同时拥有从矿铜冰铜粗铜阳极铜高纯阴极铜以及烟气制酸全套生产装置的仅有的两家限上规模铜冶炼企业之一。近年来赤峰云铜进行

2、了一系列的铜冶炼工艺技术开发,先后开发出金峰双侧吹熔池熔炼技术、金峰连续吹炼技术,均为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技术。由于赤峰云铜现有企业所在地已经位于城市的边缘,现有厂区已不能满足企业扩大规模的需要,为了符合赤峰市规划以及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赤峰云铜决定搬迁改扩建。赤峰云铜拟定在元宝山区元宝山镇赤峰经济开发区建设2条规模为25万t/a高纯阴极铜生产线(共50万t/a),主要冶炼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双侧吹熔池熔炼-金峰连续吹炼工艺。主要工艺流程为仓式配料双侧吹熔炼连续吹炼回转式阳极炉精炼永久不锈钢平行流阴极电解精炼技术,同时配套建设制酸、湿法烟尘处理、渣选矿以及阳极泥处理工程等。新生产线

3、建成后现有厂区将关停,全面提升赤峰云铜的铜冶炼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规模。该项目已在赤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赤发改产业字20141525号)。1.1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赤峰经济开发区。东与元宝山镇相距15km;西与赤峰市中心城区相距15km;南与平庄城区相距30km。大广高速(G45)和赤峰东环绕城高速分别位于园区北侧和西侧,厂址距赤峰东互通和南互通入口均在10km左右,公路赤元线和国铁叶赤线均位于厂址北侧2km处,铁路专用线从东侧4km处的国铁叶赤线马林站接轨,公路、铁路运输十分便利。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2工程概况1.2.1项目名称、

4、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赤峰经济开发区。地处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东与元宝山镇相距15km;西与赤峰市中心城区相距15km;南与平庄城区相距30km。大广高速(G45)和赤峰东环绕城高速分别位于园区北侧和西侧,厂址距赤峰东互通和南互通入口均在10km左右,公路赤元线和国铁叶赤线均位于厂址北侧2km处,铁路专用线从东侧4km处的国铁叶赤线马林站接轨,

5、公路、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建设性质:改扩建。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500kt/a阴极铜。    产品方案:产品产量为高纯阴极铜500000t/a、标准阴极铜7556.42t/a、硫酸(100%)2199.14kt/a、粗硫酸镍581.67t/a、粗硫酸铜3799.85t/a、金锭6789.58kt/a、银锭719.9t/a、粗硒276.86t/a、碱式碳酸锌5804.85t/a、标准阴极铜(以烟尘为原料)1339t/a、电铅3605.85t/a、精铋245.21t/a、铁精矿498079t/a。1.2.3建设内容

6、    改扩建工程设计规模为500kt/a阴极铜,以混合铜精矿为原料,冶炼工艺采用金峰熔炼+连续吹炼+阳极炉精炼+电解精炼。同时配套建设烟气制酸系统、阳极泥处理系统、烟尘综合回收系统、铅铋渣综合回收系统、渣选矿系统等。    铜火法冶炼设置两套生产系统,每套生产能力25万t/a阴极铜;配套设置2套烟气制酸系统;电解、阳极泥、烟尘(含铅铋渣)、渣选矿系统按一套最终规模设计。改扩建工程为异地搬迁改扩建,改扩建工程所有建设内容全部异地新建,改扩建工程完成后,赤峰云铜公司现有厂区所有生产设施将全部关停。1.2.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7、   改扩建工程劳动定员1485人,所有人员均由现有企业调配。其中:生产人员1280人,管理及服务人员205人。    改扩建工程主要生产部门采用连续工作制,其主要车间的工作制度如下:熔炼车间(熔炼、吹炼、阳极精炼系统)330d/3班/8h、电解车间350d/3班/8h、净液车间330d/3班/8h、阳极泥处理车间300d/3班/8h、硫酸车间330d/3班/8h、渣选矿车间314d/3班/8h、综合利用车间300d/3班/8h,辅助及厂管理服务部门采用间断工作制,250d/1班/8h。1.2.5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

8、160; 改扩建工程报批总投资681208.03万元,环保投资72889.3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0.70%。1.2.6厂区平面布置    改扩建工程将整个厂区分为十个功能区,分别是:原料区域、熔炼区域、电解区域、制酸区域、动力区域、仓储区域、阳极泥处理区域、烟尘综合利用区域、渣选矿区域及厂前区。平面布置图见图2。1.3产业政策符合性及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改扩建工程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29号)、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 61号)

9、、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政策符合,同时厂址与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赤峰经济开发区(铜产业园)总体规划(2002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符合。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环境空气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委托北京航峰中天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16日至1月22日对本项目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

10、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的SO2、NO2、NOx、TSP、PM10、PM2.5、Pb、As、Cd、Cr6+、Hg、硫酸雾、氟化物、硫化氢的日均浓度与1小时浓度值均达标,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1.2地表水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委托北京航峰中天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18日至1月20日对本工程所在区域地表水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赤峰云铜改扩建工程所在评价区域地表水中部分监测点存在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总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粪大肠菌群存在超标现象,其它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11、-2002)表1中类标准限值要求。表明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1.3地下水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委托赤峰恒安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枯水期、丰水期对改扩建工程周边设置的10个地下水监测点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0个监测点在枯、丰水期均有超标现象,超标项目有铁、锰、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其它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限制要求。根据现场踏勘、访问及污染源调查,铁、锰、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超标与当地原生地质环境有关;硝

12、酸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与厂区附近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堆放点的降雨淋滤水下渗有关。2.1.4声环境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委托北京航峰中天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19日至1月20日对改扩建工程评价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改扩建工程厂界昼间噪声背景值在3546dB(A)之间,夜间在3245dB(A)之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2.1.5土壤    2016年1月,赤峰云铜有

13、色金属有限公司委托北京航峰中天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本工程评价区域周边土壤环境 量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中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要求,表明该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1.6底泥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委托北京航峰中天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18日对本工程所在区域河流底泥进行了现状监测。所有监测样点均能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要求,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1.7农作物2016年1月,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委

14、托北京航峰中天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改扩建工程评价区域内的农作物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农作物(玉米)均满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的要求,表明该区域农作物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2.2.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的要求,采用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各污染源的各类污染物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对评价等级进行判定。计算结果为:   (1)最大占标率为:20.42%(制酸尾气的SO2)   (2)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31

15、60m(制酸尾气的SO2)   (3)建议评价范围半径:3.2km   (4)最大占标率Pmax介于10%与80%之内,建议评价等级:二级2.2.2地表水    改扩建工程外排废水主要为清净下水和生活污水。清净下水主要为含盐、含热废水,属于较清洁的循环水系统排污水,与经过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经工业园市政污水排水管网排放,无含重金属废水直接外排。根据现状监测,英金河平均流量1.3m3/s,属于小河。因此本改扩建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2.2.3地下水    本项目为铜冶炼工

16、程异地搬迁改扩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   (1)厂址区评价等级改扩建工程的厂址下游分布有分散式居民灌溉、家畜用水及饮用水井,根据“表1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厂址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根据“表2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改扩建工程厂址区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   (2)渣场评价等级    改扩建工程在主厂址区南侧建有一个库容为18.3万m3,服务年限为35年的中和渣场,为危险废物填埋场,根据导

17、则对特殊项目的要求,改扩建工程中和渣场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    综上所述,本次铜冶炼改扩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2.2.4声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区域声环境功能标准类别、区域噪声级增加和影响人口的变化情况。改扩建工程所在区域现状为GB3096-2008中规定的3类标准地区,搬迁后与附近村庄距离较远,受噪声影响的人口不多;考虑到项目建成后,厂区周边环境噪声级可能出现较明显增高等情况,因此将拟建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18、级确定为二级。2.2.5生态环境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迁址扩建年产500kt阴极铜工程位于赤峰元宝山区元宝山镇的赤峰经济技术开发区铜产业园内。经现场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改扩建工程总占地141.47hm2,占地面积<2km2,且改扩建工程占地和影响范围内不涉及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4.2,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2.2.6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标准,结合改

19、扩建工程的特点,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3.1大气环境    评价范围为边长6.4km的正方形。2.3.2地表水环境    评价范围为英金河无名沟谷渣场上游500m至无名沟入英金河下游3000m。2.3.3地下水环境    评价范围为:南、东、西侧均以自然地形、分水岭为界,北部与英金河河谷平原交接,调查评价区面积约71.65km2。2.3.4声环境    厂界以外200m区域范围。2.3.5生态环境    结

20、合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地形地貌特征,涵盖改扩建工程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因周边地形较为平坦,以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依据,以厂界和渣场为边界外扩3.2km,形成以工程影响所涉及的完整生态单元区域为生态影响评价范围,面积为34.55km2。2.3.6环境风险    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3km范围内。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源分析3.1.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污染物(1)大气污染    施工期间,基础的开挖、土方挖填、建筑材料堆放、施工机械运输、装卸等产生扬尘,运输车辆产生汽车尾气,其中扬尘是施工期环境

21、空气的主要污染物。(2)水污染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泥浆水、车辆冲洗水和生活污水。施工需进行挖土、打桩、材料冲洗和混凝土养护等,需使用大量的挖掘机械、运输机械和其它辅助机械在作业和维修中有可能发生油料外溢、渗漏等事故,通过冲洗和雨水等途径;会流入下水道而影响水环境的质量。    施工期有相当数量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在作业现场,这些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后也会造成污染。    另外,土建时需要用水泵外排泥浆。如果这部分泥浆随地面径流入下水道,再排入就近的河流,会造成受纳水体悬浮物SS含量增

22、高;同时由于泥浆水中含有有机杂质和施工机械的废油及施工时的固体废物,亦会造成受纳水体COD、NH3-N和油类浓度增高,DO浓度下降,造成水质污染。(3)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虽然较多,但对环境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土石方阶段的推土机和挖掘机,基础阶段的打桩机、结构阶段的混凝土搅拌机和振捣棒,以及装修阶段短时间使用的高噪声设备。(4)固体废物    施工垃圾主要来自施工场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队伍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期间将涉及到土地开挖、填埋、道路修筑、管道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房屋

23、建筑等工程,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本项目施工期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在施工现场,其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5)生态环境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表土松动、植被破坏和因降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项目所在地原生植被较少,工程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1.2正常情况下运营期污染源及污染物3.1.2.1废气    改扩建工程废气包括配料系统废气、制酸尾气、脱硫烟气、电解车间酸雾、净液车间酸雾、NSL炉系统废气、金银精炼车间

24、酸雾、烟尘输送废气、烟尘处理车间废气、熔铅锅废气、精铋锅废气、渣选矿车间废气(粗碎废气、中碎废气、筛分废气和粉矿仓振动给料废气)、分析化验中心、工业锅炉房废气等,主要污染物包括烟(粉)尘、SO2、NOx、Pb、As、Hg、Cd、硫酸雾等。3.1.2.2废水    改扩建工程总用水量为1460496m3/d,其中:新水用量17926m3/d,回用水及循环水用量1442570m3/d,工业用水循环率98.8%。废水产生总量6649m3/d,废水包括清净废水、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和生活污水等三类。清净生产废水(循环水系统排污水)产生量4334m3/d,这类水主要为含盐、含热

25、废水,属于较清洁废水。含重金属酸性废水产生总量为1955m3/d,废水中主要含有H2SO4、Pb、As、Cu等污染物。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60m3/d。     主要生产区收集初期雨水产生量11550m3/次。3.1.2.3噪声    本项目高噪声设备主要风机、水泵、空压机、余热锅炉排气管、球磨机、破碎机等,其噪声源强为85110dB(A)。3.1.2.4固体废物    本项目最终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净化滤饼(998.26t/a)、碲化铜渣(47.73t/a)、氯化渣(213.54t/a)、精铋烟尘(42.

26、52t/a)、石膏渣(11504.66t/a)、废触媒(70t/a)、竖炉熔炼渣(6622.77t/a)、烟尘硫化渣(6425.28t/a)、煤焦油(1739t/a)、中和渣(69219t/a)、煤气发生炉煤渣(9400t/a)、废耐火材料(4440t/a)、石膏(7883.9t/a)、渣选尾矿(925603.8t/a)、铅冰铜(311.04t/a)、竖炉烟尘(946.11t/a)、铜浮渣(347.11t/a)、反射炉渣(169.18t/a)、反射炉烟尘(163.64t/a)、铜渣(1.5t/a),以及生活垃圾(245t/a)等。3.1.3非正常工况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3.1.3.1非正常工况或

27、事故工况废气排放    若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出现非正常工况或事故工况,特别是冶炼烟气的非正常排放或事故排放,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显著污染影响,因此,应避免下列非正常或事故工况:   (1)硫酸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致使SO2的综合转化吸收利用率下降,尾气中SO2排放量增加。3.1.3.2污废水事故排放情况分析    改扩建工程考虑了停电、检修、故障停车或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泵机出现短时故障而致使系统无法正常处理污水时的事故排放,此外,还考虑了由于各车间因事故而造成排水。因此,改扩建工程在电解车间底部和净液车间内部建

28、有足够容量的事故集液池,收集后返回生产系统;在成品酸罐区内设置了围堰及收集池,回收事故状态漏酸,在制酸车间设计了容积1500m3的水池以收集污水处理系统及制酸事故状态下的排水,事故排水都进入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回用;事故水池要求防渗、防腐。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改扩建工程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赤峰经济开发区,评价区内无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度,项目的敏感因素、环境保护目标及方位、距离见表1和图3。  图3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点分布图 3.3环境影响评价3.3.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

29、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空气敏感目标的SO2、NO2、PM10、硫酸雾、Pb、As、Hg、Cd的1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及年均浓度贡献值均达标。各污染物的浓度叠加值均达标。   (2)非正常工况下,SO2贡献浓度值将显著增加,因此应极力避免此类状况的发生。   (3)本项目的选址符合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4)本项目厂界所有大气污染物1小时浓度全部达标。    总体来看,本项目无论从选址、污染源排放强度与方式、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以及预测评价结果来看,从大气环境影响方面考量均可行。3.3.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30、0;   改扩建工程生产废水产生量为6649m3/d,其中循环水系统排污水(清净废水)部分回用于渣缓冷场用水,剩余部分由单独管网收集后,经厂区污水排水管网排至工业园市政污水排水管网;贵金属车间废水采用“纳米技术处理系统+COF一体化装置+过滤”工艺处理后回用,其余重金属酸性废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生活污水360m3/d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外排至工业园市政污水管网。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后,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改扩建工程所有含重金属废水均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3.3.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地下

31、水环境影响以地下水数值模拟为手段,建立了评价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流场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及数值模型,在充分分析项目水污染源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对污染风险最大的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渣场渗滤液贮存池设置了不同的废水泄漏情景,并进行了30年的风险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1)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废水泄漏后30天内,下游监测点监测到污染物,进而停止泄漏,已形成的地下水污染晕在水动力的条件下由南往北迁移,由于泄漏量比较小且及时切断了污染源,污染晕在往下游迁移扩散的过程中先变大后变小,在6205天(17年)时已扩散至3689m,之后在地下水的稀释作用下,污染晕渐渐消失。在此情况下

32、,应严格执行跟踪监测制度,确保将污染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厂区周围及下游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2)渣场渗滤液贮存池废水泄漏后90天内,下游监测点监测到污染物,进而停止泄漏,已形成的地下水污染晕在水动力的条件下由南往北迁移,由于泄漏量比较小且及时切断了污染源,污染晕在往下游迁移扩散的过程中逐渐变小,在365天时已扩散至213m,之后在地下水的稀释作用下,污染晕渐渐消失。污染晕迁移途径上,由于包气带渗透性不大,废水下渗量较小,污染晕基本维持在渣场附近,不会影响到下游饮用水井,因此本情景废水泄漏不会对周围及下游地下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33、   (3)在风险污染源处实施相应级别防渗措施并保持防渗系统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则本项目的生产运行不会对厂址及渣场周围及下游地下水环境和保护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建设单位在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措施的前提下,从地下水环境方面考量,本项目可行。3.3.4声环境影响分析    改扩建工程主要噪声源为风机、水泵、空压机、余热锅炉排气管、球磨机、破碎机等,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装消声器、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噪声预测结果表明:改扩建工程对厂界的噪声贡献值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34、-2008)3类标准要求,改扩建工程设备噪声不会对厂区周围敏感点产生明显影响。3.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改扩建工程渣选尾矿外售给建材企业作为生产原料,石膏外售给水泥生产企业作为原料综合利用,煤气发生炉煤渣外售综合利用净化滤饼、碲化铜渣、竖炉熔炼渣、氯化渣、精铋烟尘、烟尘硫化渣、铅冰铜、竖炉烟尘、铜浮渣、反射炉渣、反射炉烟尘、铜渣外售给赤峰市宇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生产原料提取有价元素,石膏渣外售综合利用,废触媒外售给触媒生产企业综合利用,煤焦油外售综合利用,中和渣堆存于中和渣堆场内。其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渣,返回相应的生产工序作为生产原料综合利用。生

35、活垃圾放置在垃圾堆场临时点,定期由工业园区环卫统一运至生活垃圾处理站处理。因此,固体废物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3.3.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改扩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赤峰经济开发区内,工程占地141.74hm2。经现场调查,目前工程尚未开工,现场多为荒地和坡地。由于工程建设带来的生物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区影响不大。工程占地范围内没有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无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保护物种,无地方特有物种和古树名木分布。改扩建工程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3.3.7环境风险评价    项目涉及的风

36、险场所及主要风险物质为:SO2、硫酸、盐酸、硝酸、氯气、煤气、乙炔、发烟硫酸等。改扩建工程制定了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及时启动风险应急预案,保护和减缓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评价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的危害。3.4环保措施3.4.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配料系统废气、制酸尾气、脱硫烟气、电解车间酸雾、净液车间酸雾、NSL炉系统废气、金银精炼车间酸雾、烟尘输送废气、烟尘处理车间废气、熔铅锅废气、精铋锅废气、渣选矿车间废气(粗碎废气、中碎废气、筛分废气和粉矿仓振动给料废气)、分析化验中心、工业锅炉房废气等通过采取除尘、脱硫、酸雾吸收净化等措施处

37、理后,废气均可达标排放。3.4.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生产废水    改扩建工程生产废水产生量为6289m3/d,主要包括清净废水、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循环水系统排污水(清净废水)部分用于渣缓冷场用水,剩余部分由单独管网收集后,经厂区污水排水管网排至工业园市政污水排水管网;贵金属车间废水采用“纳米技术处理系统+COF一体化装置+过滤”工艺,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渣缓冷场;其余重金属废水进入中和处理工序,采用三段铁盐石灰法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回用。本工程无含重金属废水外排。(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排水量为360m3/d,主要污染物为

38、COD、BOD5、氨氮等。经化粪池处理后外排至工业园市政污水管网。3.4.3噪声控制措施    对选用的高噪声设备采取加装消声器、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设备噪声对厂界的贡献值,基本不会使厂界现状噪声发生改变,不会对厂区周围敏感点产生明显影响。3.4.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本项目渣选尾矿、石膏属于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煤气发生炉煤渣属于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暂存库临时堆存后,定期外售给生产企业综合利用;净化滤饼、碲化铜渣、石膏渣、废触媒、竖炉熔炼渣、氯化渣、精铋烟尘、烟尘硫化渣、煤焦油、铅冰铜、竖炉烟尘、铜浮渣

39、、反射炉渣、反射炉烟尘、铜渣等危险废物在危险废物临时堆场暂存后,定期外售有资质的单位综合利用;中和渣堆存于中和渣堆场内,渣场设计库容18.3万m3,服务年限为35年;生活垃圾放置在工业园垃圾堆场临时点,定期由工业园区环卫统一运至生活垃圾处理站处理。3.4.5地下水防控措施    根据地下水预测结果,对项目建设提出了严格的分区防渗措施、地下水水质跟踪监测及管理措施、应急预案措施等。要求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并严格执行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3.4.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设计过程中考虑的风险防范措施  

40、60; 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密闭式设备,配备高智能、高精确性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及监控装置,确保冶炼烟气在设备中运行。金峰熔炼炉、造渣炉、造铜炉采用负压操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都在装置中安全运行,绝大部分都以硫酸的形态得以回收,排放的尾气符合环保的要求。    设计上考虑了完善的硫酸输送系统,硫酸及溶液都在密闭容器及管道中安全运行,设置液位计、安全回流管道、事故集液池等,确保生产安全。采取有效的通风设计,使车间酸雾浓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酸罐区设置围堰。    各生产车间都采取了通风除尘设计,下料点采取通风罩密封、机械抽风、布袋除

41、尘器除尘;各冶炼炉采取负压操作;烟管及除尘器卸灰装置均采用密封型,在现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粉尘的逸出,创造尽可能好的工作环境。    原料系统配备完善的化验、检测设施,进行合理的配料,保证冶炼过程产出可以预料的正常产物;负压操作防止冶炼烟气逸出炉外;操作工人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加强管理,防止柴油、乙炔、煤气发生泄漏。   (2)水污染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    改扩建工程水污染系统的事故应急系统包括:15000 m3初期雨水池、1500 m3硫酸系统事故应急池、500 m3电解系统事故应急池等,可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时废水不外排。3.5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