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框架一、教学理论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二、教学实践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三、教学实录教学录像http:/ 强调标准参照评价 3、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类型 模块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科目模块4、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指在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习活动的过程。课时教学设计,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对某一课时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与本课时相关的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的过程。课时教学设计的新课程理念
2、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 提高学科素养 渗透STS教育课时教学设计的工作流程(1)教学内容分析熟悉教材体系和教材结构确定教材重点和难点关注教材中STS关系的结合点找准教材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因素(2)教学对象的分析认知准备状态情感准备状态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强)(3)教学目标的制定目标领域学习水平教学目标的叙写形式(4)选择教学策略概念图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策略STS教学策略教学任务目标与任务 学习者特征教学环境编写教学目标和测验项目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编写制作教学资料设计与实施形成
3、性评价评价结果分析修改教学教学内容、活动媒体、交互方式授导型授导型探索型探索型传通型传通型工具型工具型教育教育者者学习学习者者媒体媒体信息信息教育教育者者学习学习者者媒体媒体信息信息学习学习者者学习学习者者信息信息媒体媒体教育教育者者教育教育者者媒体媒体信息信息信息信息媒体媒体学习学习者者教育教育者者五、教学设计的传播理论传播者(谁)教师信息(说什么)教学内容媒介、信道(通过什么途径)教学媒体受传者(对谁说)学生传播效果(产生何效果)教学效果传播(教学)信息反馈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反馈内容内容结构结构成分成分符号符号处理处理信息信息通道通道受传者受传者传播技术传播技术态度态度知识知识社会制
4、度社会制度文化文化传播技术传播技术态度态度知识知识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文化文化信息源信息源视视听听触触嗅嗅味味SMCR模式(模式(D.K.Berlo)SourceMessageChannelReceiver7W模式模式Who谁教师或其他信息源Says what说什么教学内容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教学媒体To whom对谁教学对象即学生With what Effect产生什么效果教学效果Why为什么教学目的Where在什么情况下教学环境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信息质量,权威性,可靠性。 师生的传播技术、知识水平、心理因素。 传播媒体、内容、受者需要的配合程度。 传播时机,信息量的合
5、适程度 传播环境、媒体本身的问题等。传播传播符号符号语言语言符号符号非语言非语言符号符号口头语言符号(语音编码)文字符号(字符编码)动作性(表情、姿势、体态语)音响(音乐、音响效果)图像(电视图像、照片)目视(地图、图解)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做)设计经验(理解)参与活动(演戏、表演)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影电视扩音、广播录音、照片、幻灯视觉符号语言符号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戴尔的戴尔的“经验之塔经验之塔” 两个著名心理实验(Treicher)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 视觉 83% 听觉 11% 嗅觉 3.5% 触觉 1.5% 味觉 1%记忆持久性记忆持久性: 阅读 10%
6、 听 20% 看 30% 听看 50% 说 70%视听教育研究实验视听教育研究实验0 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3 3小时后小时后3 3天后天后以听为主以听为主以看为主以看为主视听结合视听结合过去经验过去经验的影响的影响感觉信息感觉信息主动建构主动建构意义(试意义(试验性)验性)意义的意义的理解理解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经验感觉经验与记忆联系注意持续的兴趣选择性知觉有关的记有关的记忆存储忆存储归类进入归类进入记忆记忆不成功对照记忆经验做检验对照感觉经验做检验成功abcdcedfg生成学习模式(M.C.Wittrock)建构主义建构主
7、义学习环境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情景 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支架式 抛锚式 认知学徒 随机通达问题(疑问、项目、分歧) 相关实例(或个案) 信息资源 认知工具 会话与协作工具 社会背景支持六部分模型:四大要素:多学科专题学习 合作调查学习 基于资源的独立学习 情景化教学 学习需学习需要分析要分析教学对教学对象分析象分析教学内教学内容分析容分析学习目学习目标编写标编写教学策教学策略设计略设计教学媒教学媒体选择体选择教学媒教学媒体设计体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形成性(形成性评价)评价)总结性总结性评价评价 迪克-凯利教学开发模型课题任务总目标学生特征学科内容学习目标教与学的活动教学资源后勤服
8、务学习评价预测学习需要教学目的优先和约束修修 改改修修 改改总总评评性性评评价价形形结结价价性性成成肯普教学系统开发模型肯普教学系统开发模型设计设计开发开发实施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前前 期期 研研 究究终终 结结 性性 评评 价价 尼文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尼文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六、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 学习 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他人的帮助 , 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学生 是知识信息的加工主体 教师 是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体现: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将知识外化(在多种情景下应用)。 3、实现自我反馈,完成知识建构和形成能力。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教师的工作: 1、教学目标
9、分析,确定学习“主题”。 2、创设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环境)。 3、引导有效的学习(方法、框架、途径、行动规划)。 4、组织协作学习(讨论、适时评价自我与小组)。 5、设计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强化学习,纠错纠偏。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年龄、经验、动机、文化背景 初始能力: 先决能力 基础知识 现有能力 是否已具备目标技能 学习能力 语言、数学、操作、推理 态度 偏爱、误解等 学习风格: 学习条件 感观、感情、环境社会性 大脑功能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认知方式 场依存性与独立性、 沉思 型与冲动型 人格因素 控制点、焦虑水平 不同学习风格的比例不同学习风格的比例加工加工感知感知输入输入理解理
10、解活跃型活跃型67%感悟型感悟型57%视觉型视觉型69%序列性序列性71%沉思型沉思型32%直觉型直觉型42%言语型言语型30%综合型综合型28%未知未知1%未知未知1%未知未知1%未知未知1% 左脑左脑能够通过结构化、有序地处理信息,擅长语言,对数字比较敏感,善于分析信息或分解信息。 右脑右脑通过参与操作,理解图形,寻求模型,建立隐喻,是同时的,善于综合、巩固信息。将自己的想法作用于外部世界,包括试验、执行与操纵 信息加工方式内省实干通过结构化、有序化、理智化对知识进行转换。类型学习特点主要问题型 想象型学习:感受+观察,寻求个体的连接、意义和参与,建立联系。为何? 型 分析型学习:观察+思考,寻求事实,考虑观点,学习专家的思维方式,明确叙述观点。是何? 型 理智型学习:思考+实干,实验、建立创造、完善。应用观点。如何? 型 能动型学习:实干+感受,寻找各种可能性、探索,通过反复试验自我发现。 创造独特的适应性知识。若何? 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特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特点4MAT系统的学习周期系统的学习周期 听说交互集体讨论观察分析分类理论化修正改编冒险创造实验操作提高完善为何?为何?是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考试2025年综合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技巧试题及答案
- 单相电表安装施工方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金融服务业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 2024项目管理行为标准试题及答案
- 辅导员面对多元化需求的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高手进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测前沿试题及答案
- 深化项目管理考试内容理解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车位柱子改造方案范本
- 瞄准2024年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人智能手环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河南省建筑工程定额说明和计算规则
- ICICLE之禾陈列调研
- GB/T 42172-2022精油产品标签标识通则
- 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空巢老人学与思
- 专职消防员及消防文员报名登记表
- 染料甲基橙的制备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 新版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 磨床设备点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