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C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22_20160624更新_第1页
eMSC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22_20160624更新_第2页
eMSC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22_20160624更新_第3页
eMSC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22_20160624更新_第4页
eMSC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22_20160624更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MSC参数配置指导手册交换核心网MSS版本号:V2.22016年1月目录1概述51.1前言51.2参与单位及分工52华为eMSC参数配置52.1Sv接口参数配置52.1.1参数项:呼叫源52.1.2参数项:GTP对端实体62.1.3参数项:GTP路径72.1.4参数项: P1103 Bit1082.1.5参数项: P447 Bit382.1.6参数项: P1149 Bit782.2Mw接口参数配置92.2.1参数项:eMSC SRVCC-MID-CALL和SRVCC-ALERTING能力配置92.2.2参数项:SIP局向92.2.3参数项:子路由102.2.4参数项:路由112.2.5参数项

2、:路由分析112.2.6参数项:SIP中继群122.2.7参数项:SIP局向媒体网关132.2.8参数项:呼叫字冠142.2.9参数项:IP或域名路由分析152.2.10参数项:P1028 Bit10162.2.11参数项:P1149 Bit9172.2.12参数项:P957 Bit14172.2.13参数项: P945 Bit8182.2.14参数项: P1523 Bit8192.2.15参数项: P1017 Bit12192.2.16参数项: P156 Bit10202.3增加局间切换数据配置212.3.1参数项:相邻位置区212.4eMSC测量参数配置222.4.1参数项:Sv接口信令测

3、量222.4.2参数项:2G eSRVCC业务测量233爱立信eMSC参数配置263.1Sv接口参数配置263.1.1参数项:虚拟IP接口263.1.2参数项:最大帧长度263.1.3参数项:ARP响应273.1.4参数项:网关监控273.1.5参数项:路由配置283.1.6参数项:本局FQDN地址283.1.7参数项:远端MME定义283.1.8参数项:远端MME IP地址293.1.9参数项:传输层定义293.1.10参数项:远端MME区域信息293.2Mw接口参数配置303.2.1参数项:虚拟IP接口303.2.2参数项:最大帧长度303.2.3参数项:ARP响应313.2.4参数项:网

4、关监控313.2.5参数项:路由配置323.2.6参数项:本局传输层配置323.2.7参数项:远端ATCF定义323.2.8参数项:远端ATCF路由集信息定义333.2.9参数项:远端ATCF路由定义333.2.10参数项:远端ATCF RC定义343.2.11参数项:Mw接口语音编解码353.2.12参数项:Contact头域格式353.3STN-SR分析363.3.1参数项:STN-SR分析源363.3.2参数项:STN-SR分析363.4局间切换数据配置373.4.1参数项:相邻MSC373.4.2参数项:MSC组373.4.3参数项:外部小区383.5eMSC测量参数配置383.5.1

5、参数项:GTPV2C383.5.2参数项:MMESRVCC2G393.5.3参数项:MMESV403.5.4参数项:SRVCC2G403.6功能参数配置413.6.1参数项:LTETOGSMHO413.6.2参数项:LTETOGSMHOACT423.6.3参数项:SIPAVAIL423.6.4参数项:SIPACT423.6.5参数项:MMTELAVAIL433.6.6参数项:MMTELACT433.6.7参数项:E2ECODNEGACT433.6.8参数项:ACTIVATION1443.6.9参数项:ACTIVATION2443.6.10参数项:ACTIVATION3453.6.11参数项:A

6、CTIVATION4453.6.12参数项:ACTIVATION5463.6.13参数项:SRVCCALERTENBL(R14/16A版本下无此参数)464诺基亚 eMSC参数配置484.1Sv接口参数配置484.1.1参数项:FQDN484.1.2参数项:PIND484.1.3参数项:SAC494.2STN-SR分析,Mw口入口494.2.1参数项:DEFAULT PREANALYSIS494.2.2参数项:TREE ANALYSIS504.2.3参数项:SPR ANALYSIS504.2.4参数项:SRVCCLGT504.3SIP电路路由数据514.3.1参数项:OUTR514.3.2参数

7、项:TON514.3.3参数项:NCGR514.3.4参数项:NCCP524.3.5参数项:NCLISET524.3.6参数项:UPDR534.4SIP电路组数据544.4.1参数项:TYPE544.4.2参数项:LSI554.4.3参数项:INR554.4.4参数项:FQDN554.5Mw接口参数配置554.5.1参数项:FQDN554.5.2参数项:REMOTE SIP PORT584.5.3参数项:DEFAULT TRANSPORT584.5.4参数项:Interface type584.5.5参数项:HOST NAME594.6用户面594.6.1参数项:SUPDR594.6.2参数项

8、:UPD604.6.3参数项:DTMF SENDING METHOD ON SIP624.6.4参数项:PROVISIONED CODECS624.6.5参数项:CODEC MODIFICATION CAPAB624.6.6参数项:SOCOOR634.6.7参数项:Codec reference list634.6.8参数项:MSS_UMTS_AMR_PREF_ACS645修订历史651 概述1.1 前言为了规范eMSC的各项关键参数配置,实现核心网络关键参数配置标准化,规避日常维护中出现因参数差异等原因导致的设备性能下降、影响用户感知甚至故障的情况,特编写本手册供现网核心网元设备维护人员参考

9、。1.2 参与单位及分工总部监控处负责整体文档编制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浙江(牵头)、广东、福建分别负责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设备分册的编制工作。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X2 华为eMSC参数配置2.1 Sv接口参数配置2.1.1 参数项:呼叫源1)、参数项名称呼叫源2)、参数描述增加呼叫源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呼叫源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唯一定义一个呼叫源,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路由选择源名称:用于定义该呼叫源(本局用户或入中继)在出局路由选择策略上的分类。该参数针对主叫的呼叫属性进行区分,当属于同一个号首集的两个呼叫源拨打该号首集中的同一个出局呼

10、叫字冠时,如果选择路由的策略不同,则操作员可以给这两个呼叫源分配不同的路由选择源名称。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它将在路由分析命令 ADD RTANA中被索引。失败源名称:用于定义该呼叫源(本局用户或入中继)在呼叫失败后所采用的处理方法的分类。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它将在失败处理命令 ADD CFPRO中被索引。本局MSC号码:用于指定与本命令配置的呼叫源对应的本局MSC号码。5)、配置方法新增MME对应的呼叫源,必须配置MSC号码ADD CALLSRC: CSCNAME="ESRVCC", RSSN="ESRVCC", FSN=

11、"ESRVCC", INNAME="INVALID", MSCN=K'8613442361, EAFLAG=NO;2.1.2 参数项:GTP对端实体1)、参数项名称GTP对端实体2)、参数描述增加GTP对端实体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GTP对端实体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个GTP对端实体,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在全局范围内唯一。按照对端MME网元名称配置即可。SRVCC通用服务区:用于配置SRVCC切换流程中,MSOFTX3000发给目标BSC或RNC的源SAI。该SAI用于指示BSC或RNC切

12、换源侧是EUTRAN,因此该SAI应区别于本局配置的所有其他SAI。为保证此SAI和网内所有其他SAI不重复,此数据应根据数据规划进行配置。SRVCC通用服务区号码的最大长度为14位,其编码格式为:MCC+MNC+LAC+CI,一个典型的DSAI号码例如为460-00-4777-0001。该参数的配置原则是:当MNC为2位时,则需要填写13位的DSAI号码。当MNC为3位时,则需要填写14位的DSAI号码。SRVCC通用服务区号码中的LAC部分不能为“0000”或“FFFE”。呼叫源名称:用于配置对端GTP实体的呼叫源。在SRVCC局间切换流程中,SRVCC IWF根据对端GTP实体的呼叫源选

13、择出局到目标MSC和IMS的出局网关;在SRVCC局内切换流程中,SRVCC IWF根据对端GTP实体的呼叫源选择到IMS的出局网关。GTP对端实体是MME,MME当前基本都是跨地市部署,即一台MME同时管理多个地市业务,这种情况下不同的MME不需要分配不同的呼叫源。在MME分地市部署的情况下,可视实际需要区分不同的呼叫源。GTP对端实体能力列表:支持R10版本协议STN-SR格式。5)、配置方法ADD GTPPE: GTPPENM="HZMME70", DSAI="4600047770001", CSCNAME="ESRVCC",

14、GTPPEERENTITYCAPLIST=RSVBIT0-1;2.1.3 参数项:GTP路径配置GTPPATH时,MME和eMSC的IP需两两配全,做全互联配置。即至少应有eMSC 2个IP,与MME2个IP之间配齐4条路径。1)、参数项名称GTP路径2)、参数描述增加GTP路径数据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GTP路径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个GTP路径,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在全局范围内唯一。本地IP地址:MSOFTX3000与GTP对端实体的对接参数之一,用于指定MSOFTX3000在与GTP对端实体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本端IP地址。该参数必

15、须先由ADD IPADDR命令配置,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远端IP地址: MSOFTX3000与GTP对端实体的对接参数之一,用于指定GTP对端实体的IP地址。其格式为“xxx.xxx.xxx.xxx”。GTP对端实体名称:用于指定与MSOFTX3000存在IP连接的GTP对端实体。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GTPPE命令配置,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5)、配置方法ADD GTPPATH: GTPPATHNM="HZMME70_01", LOCIP="10.71.5.19", RMTIP="10.71.8.98&quo

16、t;, GTPPENM="HZMME70"2.1.4 参数项: P1103 Bit101)、参数项名称P1103 Bit102)、参数描述用于控制SRVCC切换完成后,如果SRVCC IWF上不存在当前发生SRVCC切换的用户数据时是否下发TMSI重分配消息。0:下发1:不下发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05)、配置方法修改为0MOD MSFP: ID=P1103, MODTYPE=P1, BIT=10, BITVAL=0;2.1.5 参数项: P447 Bit31)、参数项名称P447 Bit32)、参数描述用于控制eSRVCC切换完成时,如果SRVC

17、C IWF上存在用户数据,并且该用户数据为“HLR用户数据证实”和“HLR位置信息证实”,是否删除用户数据。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删除1:不删除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0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15)、配置方法修改为1MOD MSFP: ID=P447, MODTYPE=P1, BIT=3, BITVAL=1;2.1.6 参数项: P1149 Bit71)、参数项名称P1149 Bit72)、参数描述用于控制SRVCC IWF与Target MSC Server分设场景下,在SRVCC切换完成后,MSC Server发送给手机的TMSI REALLOCATION COMMAND消息中的Mobil

18、e identity信元的填写方式。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填写为TMSI1:填写为IMSI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05)、配置方法修改为0MOD MSFP: ID=P1149, MODTYPE=P1, BIT=7, BITVAL=0;2.2 Mw接口参数配置2.2.1 参数项:eMSC SRVCC-MID-CALL和SRVCC-ALERTING能力配置1)、参数项名称eMSC SRVCC-MID-CALL和SRVCC-ALERTING能力配置2)、参数描述· “支持SRVCC-MID-CALL”:SRVCC-IWF在IST(Initialize Session

19、 Transfer)流程发送给IMS的INVITE消息中,通过contact头域携带g.3gpp.mid-call标签。g.3gpp.mid-call将指示SRVCC-IWF是否支持Mid-Call会话切换。勾选该参数,表示支持;不勾选,表示不支持。· “支持SRVCC-ALERTING”:SRVCC-IWF在IST(Initialize Session Transfer)流程发送给IMS的INVITE消息中,通过contact头域携带g.3gpp.srvcc-alerting标签。g.3gpp.srvcc-alerting将指示SRVCC-IWF是否支持Alerting会话切换。勾

20、选该参数,表示支持;不勾选,表示不支持 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支持4)、参数建议值配置为支持(默认即为支持,检查确认即可)5)、配置方法SET LOCALSRV: SRVCAP=SUPSRVCCMIDCALL-1&SUPSRVCCALERTING-1;2.2.2 参数项:SIP局向1)、参数项名称SIP局向2)、参数描述增加一条SIP局向信息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局向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个局向,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在全局范围内唯一对端局类别: 用于指定对端局设备在移动通信网络或PSTN/ISDN中的地位,请根据实际组网情况正

21、确设置.对端局级别: 用于指定对端局相对于本局的级别,可分为上级局、同级局、下级局,请根据实际组网情况正确设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非第一子路由,根据同级局路由不能迂回的原则,若操作员同时将A局、B局配置为同级局,则本局将无法转接从A局经本局到B局的话务(话务模型为“A局本局B局”),也无法转接从B局经本局到A局的话务(话务模型为“B局本局A局”)。计费局向号: 用于指定该局向的计费局向号,它将记录在话单中通过iGWB送到计费中心,以便计费结算,其取值范围为“0”“65535”。该参数在全局范围内唯一。IP域:用于指定网关所在的IP域,必须是MGW上配置IP域参数的子集。局向强设CODEC用于在

22、局向上配置支持codec,如果配置局向强设Codec,Codec必须在UMG配置的Codec列表之中配置UMTS AMR2 12.2K。支持调整CODEC速率表示当前局向是否支持CODEC速率集调整,本参数仅对BICC和SIP局向有效。选择为”YES”UMTS AMR2速率仅当本命令中的“支持调整CODEC速率”参数配置为“是”时该参数才有效,表示当前局向上支持的“UMTS AMR2”速率集。只选中12.2K5)、配置方法ADD OFC: ON="局向名称", OOFFICT=MSC, DOL=LOW, BOFCNO=计费局向号, OFCTYPE=COM, SIG=SIP,

23、 OFFICECODEC=UMTSAMR2-1, IPBT=INDIRECT, IPD=1, LOCNAME="INVALID", SVQE=NO, IFADJUSTCODEC=NO, IFADJUSTCODECRATE=YES, UMTSAMR2RATE=Rate122-1, QENUM=NO, NPTRSMHD=NCTRL, AOC99ID=NO;2.2.3 参数项:子路由1)、参数项名称子路由2)、参数描述增加一条子路由数据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子路由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个子路由,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局向名称

24、:用于指定该子路由所属的局向,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OFC 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5)、配置方法ADD SRT: SRN="SIP_SRVCC_ATCF01", ON="SIP_SRVCC_ATCF01", ACC1="INVALID", ACC2="INVALID", SCMN=YES, BFSM=INVALID;2.2.4 参数项:路由1)、参数项名称路由2)、参数描述增加一条路由数据记录3)、参数默认值无 4)、参数建议值路由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个路由,其值域类型为字符

25、串、最大长度为32,用于具体描述一个路由,以便于识别。子路由1:第1子路由第48子路由,用于指定各个子路由,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SRT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如只有一个子路由,则第2子路由至第48子路由可不填写,如只有两个子路由,则第3子路由至第48子路由可不填写,依此类推。5)、配置方法ADD RT: RN="SIP_SRVCC_ATCF01", SRSM=SEQ, SR1N="SIP_SRVCC_ATCF01", CLDNCN="DEFAULT"2.2.5 参数项:路由分析1)、参数项名

26、称路由分析2)、参数描述增加一条路由分析数据记录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路由选择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个路由选择名称,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路由选择源名称:启动路由分析处理流程的匹配检查条件之一,路由选择条件之一,用于指定可以使用该路由的呼叫源(即主叫用户),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该参数支持通配(表示所有的路由选择源)关键字“ALL”,若输入其它路由选择源名称,则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CALLSRC命令或ADD IMSIBITANA命令或ADD CNACLR命令或ADD INDNS命令或ADD CNALOC命令或ADD ROR

27、SS命令或ADD DIALNUMCRIT命令或ADD FSRVCFG命令或ADD SDCINFO命令或ADD CLICRTANA命令或ADD INSRVCTRL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路由1名称:对应于上述路由选择的组合条件,用于指示系统将最终选择哪一条路由出局,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RT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信令优先级:假设系统在进行出局路由选择时选择了某条子路由,如果该子路由包含有多种信令类型的中继群,该参数用于指示系统优先选择哪一种信令的中继群出局。5)、配置方法ADD RTANA: RSN="SIP_SRVCC_ATCF01&

28、quot;, RSSN="ESRVCC", TSN="DEFAULT", RTSM=SEQ, RN="SIP_SRVCC_ATCF01", ISUP=SIP_F;2.2.6 参数项:SIP中继群1)、参数项名称SIP中继群2)、参数描述增加一条SIP中继群数据记录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中继群名称: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个SIP中继群,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32呼叫源名称:用于指定该中继群所属的呼叫源,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CALLSRC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子路由名称:用于指定该中继

29、群所属的子路由,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SRT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计费中继群号:用于指定该中继群的计费中继群号,它将记录在话单中通过iGWB送到计费中心,以便计费结算,其取值范围为065535。该参数在全局范围内唯一。本端IP地址:用于在MSOFTX3000侧指定分发该SIP中继协议消息的本端IP地址,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IPADDR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SIP-URL:MSOFTX3000与对端局(如MSC Server)的对接参数之一,用于指定对端局的IP地址及其所使用的SIP协议的端口号,其格式为“xxx.xxx.xxx.xxx:port”。其中,“xxx.xxx.xx

30、x.xxx”为IP地址,“port”为端口号(一般取SIP协议的知名端口号5060)。是否支持Precondition:该参数用于描述本局是否支持Precondition机制:当配置成支持Precondition,则需要同时配置支持100Rel和Update。该参数系统默认值为“支持”。 设置为否。Maxptime:用于配置AMR(包括AMR编解码及字节对齐AMR编解码)和AMR-WB编解码的最大打包时长maxptime的取值(取值范围:20ms240ms)。设置为20ms。5)、配置方法ADD SIPTG: TGN="SIP_SRVCC_ATCF01", CSCN=&qu

31、ot;ESRVCC", SRTN="SIP_SRVCC_ATCF01", BTG=121, SBT=UDP, ADDRTYPE=IP, PBXFLAG=NO, LOCALIP="10.184.176.29", OSU="10.189.33.65:5060", ISST=YES, OST=NO, DHBEAT=YES, DHBEATTP=OPN, ENTYPE=MSC, SIPRED=NO, SUPUPDATE=YES, SUPTIPTIR=NO, SUPPRECONDITION=NO, IFADJUSTDATACODEC=N

32、O, ISHOPCHANGE=NO, VBD=NO, RESTONE=NO, SUPGISUP=NO, MAXPTIME=VAL_20,PROCNM="INVALID"2.2.7 参数项:SIP局向媒体网关1)、参数项名称SIP局向媒体网关2)、参数描述增加一条SIP局向媒体网关数据记录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局向名称:用于指定“SIP局向与媒体网关映射关系”中的SIP局向的局向名称,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OFC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媒体网关名称:用于指定“SIP局向与媒体网关映射关系”中的媒体网关(如UMG8900)的设备名称,该参数的配置原则:如果不需

33、要配置成CMN,则该参数值必须先由ADD MGW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如果需要配置成CMN,则该参数直接输入“CMN”,但是必须保证先前没有配置过网关名称为“CMN”的记录。5)、配置方法ADD OFCMGW: ON="SIP_SRVCC_ATCF01", MGWNAME="HZGM_TEST"2.2.8 参数项:呼叫字冠1)、参数项名称呼叫字冠2)、参数描述在被叫号码分析表中增加一条呼叫字冠数据记录,配置STN-SR号码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呼叫字冠:启动被叫号码分析的匹配检查条件之一,用于在MSOFTX3000的配置数据库中定义一

34、个指示呼叫接续的号码,其取值范围为“09、*、#、AE”,最大长度为32位。其中,“*”也可以用“A”来表示、“#”也可以用“B”来表示。路由选择名称:用于指定MSOFTX3000在进行出局呼叫时所使用的路由选择策略(用路由选择名称表示),系统默认值为“INVALID”(表示不需要选择路由出局)。该参数的配置原则是:当“业务属性”为本地、本地长途、国内长途、国际长途、移动网本地局、移动网它局、移动网国内长途局、移动网国际长途局时,操作员一般需要输入有效的路由选择名称,且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RTANA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如果是出局呼叫,则必须输入此参数,且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RTA

35、NA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在其它情况下,例如当“业务属性”为非法号码、移动网本局时,路由选择名称一般输入“INVALID”。最小号码长度:用于定义在呼叫过程中以此呼叫字冠为前缀的被叫号码所必须满足的最小号码长度,其取值范围为132。在一般情况下,当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最小号长时,系统将不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最大号码长度:用于定义在呼叫过程中以此呼叫字冠为前缀的被叫号码所允许的最大号码长度,其取值范围为132。当被叫号码的长度大于最大号长时,则最大号长位以后的号码位将无效,系统只按最大号长对该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处理。被叫号码类型:用于指定以此呼叫字冠为前缀的被叫号码的类型,系统默认值为“未知号

36、码”。对于不同的被叫号码类型,MSOFTX3000在执行号码分析的过程中将调用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各参数选项的含义是:“MSISDN号码”:表示MSOFTX3000在执行号码分析的过程中,每次均需要通过Send Routing Information消息向HLR请求被叫用户的漫游号码;在获取了被叫用户的漫游号码以后,MSOFTX3000将在呼叫字冠数据表中对此漫游号码重新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对于MSISDN号码而言,MSOFTX3000需要执行两次号码分析过程。“PSTN号码”:表示MSOFTX3000在执行号码分析的过程中,每次均需要通过出中继将呼叫接续至PSTN网络或移动网它局。也就是说,

37、对于PSTN号码而言,操作员需要在本命令中输入有效的“路由选择名称”参数。“MSRN/HON号码”:表示MSOFTX3000在执行号码分析的过程中,将首先通过检索MSRN/HON号码数据表(由ADD MHPREFIX、ADD MHSUFFIX两条命令配置)判断被叫号码是否为本局MSRN/HON号码,然后再决定后续的呼叫处理流程。若被叫号码为本局MSRN号码,则本局MSC将通过Send Information for Incoming Call消息向本局VLR请求被叫用户数据,本局VLR响应后将向本局MSC下发寻呼请求;若被叫号码为本局HON号码,则本局MSC将启动切换流程;若被叫号码不为本局M

38、SRN/HON号码,则本局MSC将通过相应的出中继将呼叫接续至其它交换局(如VMSC、TMSC等)。“智能号码”:系统保留参数。NMT号码:系统保留参数。“X_MSRN号码”:系统保留参数。“Y_MSRN号码”:系统保留参数。“未知号码”:目前,该参数选项的含义等同“PSTN号码”参数选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呼叫字冠而言,一般不建议操作员将其所对应的被叫号码的类型配置为“未知号码”。需要指出的是,当被叫号码为它网移动用户的MSISDN号码时,一般情况下,操作员需将“被叫号码类型”参数设为“PSTN号码”。也就是说,对于它网移动用户而言,MSOFTX3000只需要将呼叫接续至相应的目的

39、移动通信网即可,由目的移动通信网侧的GMSC负责向HLR请求漫游号码。此外,当操作员将本命令中的“业务类别”参数设为“基本业务”、“强制显示主叫号码”、“禁止显示主叫号码”、“特殊接入码”、“被叫付费”或“无提示音的被叫付费”时,并且将“业务属性”参数作为“移动网本局”时,操作员不能将“被叫号码类型”参数设为“PSTN号码”或“未知号码”。5)、配置方法ADD CNACLD: P=0, PFX=K'8613742651, CSA=MLCT, RSNAME="SIP_SRVCC_ATCF01", MINL=3, MAXL=32, ICLDTYPE=PS, ISERVI

40、CECHECKNAME="INVALID", NUMNAME="INVALID", CHGNAME="INVALID", NCN="INVALID", SDCSN="INVALID"2.2.9 参数项:IP或域名路由分析1)、参数项名称IP或域名路由分析2)、参数描述在配置数据库中增加一条IP或域名路由分析数据记录,用于eSRVCC第二路切换eMSC选路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地址类型:用于指定IP或域名路由分析时的地址类型。各参数选项的含义是:“IP地址”:表示地址类型为IP地址。“

41、域名”:表示地址类型为域名。域名:仅当本命令中的“地址类型”参数为“域名”时该参数有效,用于指定IP或域名路由分析时的对端域名。每一条IP或域名路由分析数据的域名必须保持唯一。选路方式:用于指定IP或域名路由分析时的选路方式。各参数选项的含义是:“指定局向”:表示选路方式为局向。“指定路由选择名称”:表示选路方式为路由选择名称。局向名称:仅当本命令中的“选路方式”参数为“指定局向”时该参数有效,用于指定MSOFTX3000在进行出局呼叫时所使用的SIP局向。该参数必须先由ADD OFC命令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处索引。5)、配置方法ADD IPRTANA: ADDRTYPE=FQDN, FQDN=

42、"域名", RSTTYPE=OFC, ON="局向名称"或ADD IPRTANA: ADDRTYPE=IP, IPADDR="IP地址", RSTTYPE=OFC, ON="局向名称"2.2.10 参数项:P1028 Bit101)、参数项名称P1028 Bit102)、参数描述用于控制SRVCC切换完成后的业务操作是否依赖I2接口。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不依赖1:依赖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05)、配置方法修改为0MOD MSFP: ID=P1028, MODTYPE=P1, BIT=10

43、, BITVAL=0;2.2.11 参数项:P1149 Bit91)、参数项名称P1149 Bit92)、参数描述l 3GPP TS 24.008 V10早期描述为:对于Outgoing Alerting eSRVCC场景,切换完成后终端和网络侧都需要将该会话的TI flag设置为移动始发呼叫(SRVCC IWF下发的TI flag为1),对于Incoming Alerting eSRVCC场景,切换完成后终端和网络侧都需要将该会话设置为移动终结呼叫(SRVCC IWF下发的TI flag为0)。l 协议变更后的最新描述为:终端和网络侧不区分Outgoing Alerting eSRVCC和I

44、ncoming Alerting eSRVCC,统一设置该会话的TI flag为移动终结呼叫(SRVCC IWF下发的TI flag为0)。设置软参P1149Bit9为1,可使eMSC(SRVCC IWF)按照3GPP TS 24.008 V10及之后协议处理,即终端和网络侧不区分Outgoing Alerting eSRVCC和Incoming Alerting eSRVCC,统一设置该会话的TI flag为移动终结呼叫(SRVCC IWF下发的TI flag为0)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按照3GPP TS 24.008 V10早期描述协议处理1:按照3GPP TS 24.008 V10及之后

45、协议处理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15)、配置方法修改为1(默认值即为1,检查确认即可)MOD MSFP: ID=P1149, MODTYPE=P1, BIT=9, BITVAL=1;2.2.12 参数项:P957 Bit141)、参数项名称P957 Bit142)、参数描述用于控制当eSRVCC第二路呼叫号码分析失败时,是否继续根据IP/域名选路。应用场景:如果eSRVCC第二路呼叫号码分析失败,但需要根据IP/域名选路时,将本软参设置为0。该软参仅在MSOFTX3000 V200R010C20SPH119及之后版本有效. 使用之前版本的不要修改.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

46、是,继续根据IP/域名选路。1:否,按照原有流程拆线处理。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05)、配置方法修改为0MOD MSFP: ID=P957, MODTYPE=P1, BIT=14, BITVAL=0;2.2.13 参数项: P945 Bit81)、参数项名称P945 Bit82)、参数描述该比特是“功能开关”类软参。 用于控制在特殊场景下话单中systemType和globalAreaID是否需要填写一致。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需要填写一致。1:保持目前处理,填写不一致。默认值:1。应用场景:主叫用户在Setup消息之前发生系统间的信令切换。主叫或被叫用户在系统间切换

47、后保持当前呼叫,重新发起一个新呼叫。eSRVCC切换过程中,用户hold当前呼叫,发起一路新的呼叫中,eMSC上产生的MOC话单中若要求填入用户位置信息,则修改此软参。修改后话单中填入用户发起切换请求时MME上报的LAC、CI信息。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05)配置方法:修改为0.MOD MSFP: ID=P945, MODTYPE=P1, BIT=8, BITVAL=0;2.2.14 参数项: P1523 Bit81)、参数项名称P1523 Bit82)、参数描述用于控制SIP中继侧在呼叫中是否允许稳态前update刷新sessiontimer的相关信息。比特取值说明

48、如下:0:允许。1:不允许。默认值:1。应用场景:用于解决SIP中继侧在呼叫中不允许稳态前update刷新sessiontimer的相关信息,导致会话心跳刷新失败,呼叫拆除。软参值设置为0,可以解决此问题。VoLTE用户A呼叫VoLTE用户B(彩铃),A听彩铃过程中发生alerting-SRVCC切换,在eMSC向ATCF发起invite(携带了session-timer参数)建立承载过程中,由于呼叫中存在彩铃媒体,中兴TAS通过ATCF向eMSC发起媒体更新请求UPDATE,也携带了session-timer协商参数,双方协商失败导致会话失败华为eMSC默认不支持非稳态协商session t

49、imer,而中兴TAS支持,协议对这块没有明确规定,导致session timer协商失败。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该参数为可选配置。通常情况下建议配置为默认值1即可。如果存在与中兴TAS的稳态前update刷新sessiontimer配合问题,可以修改为05)配置方法:通常情况下保持为默认值1即可如果存在与中兴TAS的稳态前update刷新sessiontimer配合问题,可以修改为0.MOD MSFP: ID=P1523, MODTYPE=P1, BIT=8, BITVAL=0;2.2.15 参数项: P1017 Bit121)、参数项名称P1017 Bit122)、参数

50、描述用于控制eSRVCC切换的IST流程失败时MSOFTX3000是否进行失败放音。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否。1:是。默认值:1应用场景:用于解决VOLTE用户发生ESRVCC切换后发生位置更新InsertSubData失败时, 向切换用户放停机音等录音通知问题(切换用户由于漫游限制引起位置更新InsertSubData失败,原因值callbaring。设置为0时,控制IST流程失败时EMSC不进行放音.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05)配置方法:MOD MSFP: ID=P1017, MODTYPE=P1, BIT=12, BITVAL=0;2.2.16 参数项: P15

51、6 Bit101)、参数项名称P156 Bit102)、参数描述用于控制局间切换后,当切换源侧在处理LCS业务时,是否将定位请求消息发送给切换目标侧。比特取值说明如下:0:发送1:不发送默认值:1应用场景:Volte用户A发生ESRVCC切换后做被叫,用户A应答后5秒主叫端发起拆线。 当VOLTE用户发生ESRVCC切换后,做被叫时如果收到请求当前位置的PSI消息时会导致应答后5秒主叫侧拆线。 分析原因,当EMSC收到PSI消息请求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时,需要将PSI消息转发至切换目标端局,但EMSC并未转发该消息至目标局,导致主叫端局因PSI消息响应超时拆除该呼叫。修改EMS

52、C该软参=0,EMSC就能将PSI消息转发至目标局, EMSC也能及时响应PSI消息,不再出现被叫应答后5秒拆线现象。3)、参数默认值默认值:14)参数建议值:修改为05)配置方法:MOD MSFP: ID=P156, MODTYPE=P1, BIT=10, BITVAL=02.3 增加局间切换数据配置2.3.1 参数项:相邻位置区1)、参数项名称相邻位置区2)、参数描述增加一条相邻位置区数据记录3)、参数默认值无4)、参数建议值全球小区标识:MSOFTX3000与BSC的对接参数之一,用于指定BSC所在位置区的LAI号码或BSC内各小区的GCI号码,其允许的最大长度为14。需要指出的是,操作

53、员在配置GCI号码之前,应先配置该GCI号码所属的LAI号码。若操作员将本命令中的“位置区类别”参数设为“LAI”,则表示配置的是LAI号码。LAI号码的最大长度为10位,其编码格式为:MCC+MNC+LAC,一个典型的LAI号码例如为460-00-4777。该参数的配置原则是:当MNC为2位时,则需要填写9位的LAI号码。当MNC为3位时,则需要填写10位的LAI号码。LAI号码中的LAC部分不能为“0000”或“FFFE”。位置区小区名称:其值域类型为字符串、最大长度为128,用于具体描述一个位置区或小区,以便识别。位置区小区的MSC号码:用于指定该位置区或小区归属的MSC号码。当本命令中

54、的“位置区类型”参数为“相邻VLR”时,该参数需要与相邻BSC归属的MSC协商一致,否则将无法实现与该位置区或小区相关的局间切换功能。位置区小区的VLR号码:用于指定该位置区或小区归属的VLR号码。当本命令中的“位置区类型”参数为“相邻VLR”时,该参数需要与相邻BSC归属的VLR协商一致,否则将无法实现与该位置区或小区相关的局间切换功能。位置区类型:用于指定操作员当前所配置的位置区或小区是归属本局VLR还是归属相邻VLR,系统默认值为“本局VLR”。一般情况下,MSC和VLR通常合设在一起,为实现MSC间的切换功能,操作员应在本局MSOFTX3000侧配置与本局MSC区接壤的所有相邻位置区或

55、小区的相关信息,否则MSC局间切换功能将不正常或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应将该参数设为“相邻VLR”。当添加的GCI为“相邻VLR”时,不需要配置相应的LAI。该参数只有在“非广播位置区”参数选择为“否”时有效。5)、配置方法ADD LAIGCI: GCI="46000685C", LAIGCINAME="HZGS20-LAI", PROXYLAI=NO, MSCVLRTYPE=MSCVLRNUM, MSCN="8613442371", VLRN="8613442371", NONBCLAI=NO, LAICAT=LAI, LAIT=NBVLR, LOCNONAME="INVALID"2.4 eMSC测量参数配置2.4.1 参数项:Sv接口信令测量1)、参数项名称Sv接口信令测量2)、参数描述Sv接口信令测量该测量单元主要用于统计Sv接口信令的各种情况,包括Echo Request发送次数、Echo Request重发次数、Echo Request接收次数、Echo Response发送次数、SRVCC PS to CS Request接收次数等。该测量单元与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