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四厂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在注水系统中应用PPT课件_第1页
采油四厂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在注水系统中应用PPT课件_第2页
采油四厂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在注水系统中应用PPT课件_第3页
采油四厂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在注水系统中应用PPT课件_第4页
采油四厂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在注水系统中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原理二、现场试验情况三、取得的认识第1页/共32页 斩波内馈调速技术是利用内馈电机的内馈绕组的发电功能,移出转子的部分电转差功率。由于转子的部分功率被移出,使转化的机械功率减小,电机转速下降。移出的电能,通过升压、变频、移相回馈到定子侧,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斩波内馈调速控制原理图第2页/共32页 转子的电能取出是通过斩波器件的高频开关实现的,其稳定性是斩波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传统的斩波内馈调速装置采用晶闸管斩波,晶闸管属于半控器件1、斩波元器件的确定可脉冲触发打开不能脉冲触发关闭这就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倘若一个周期没有关断成功晶闸管将瞬间进入永久直通状态就是电动机从当前速度骤然

2、升至全速,给设备造成很大冲击反应在电动机上第3页/共32页将斩波器件由传统的晶闸管替换为IGBT斩波频率高调速范围宽噪声低结构简单 而IGBT斩波器,属于全控器件,大大简化了电路,节省了空间,使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具有以下方面优势:第4页/共32页2、系统控制方式的确定逻辑控制控制速度可靠性可维护性顺序控制灵活性可扩展性 对斩波内馈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与PLC控制方式在以下几个方面PLC控制方式均优于继电器控制方式第5页/共32页 鉴于PLC控制的优势,系统控制上由PLC替代了继电器控制方式,在PLC选择上我们采用编制了人机界面交互系统程序 使控制操作清晰、简便、快捷同时提高了稳定性 第6

3、页/共32页一是由于外置集电器采用滚动轴承安装,注水电机在高速旋转时,轴承温度迅速升高达到上限值,导致轴承烧毁,无法稳定运行3、内反馈电机技术方案的确定集电器与电机联接图二是集电器为连接设备,无法与电机完全同心运行,导致端点跳动,碳刷急剧磨损 通常在内反馈电机上,采用外置式集电器进行电能采集该设备在注水系统中应用有如下问题:第7页/共32页 在电机设计上,采用内置集电环,即集电环置于电机前、后轴瓦之间,集电环与电机转轴完全同心,碳刷抖动小,使用寿命长。同时省去了外置的集电器,使内反馈电机结构更加简单,机械设备连接点更少内置集电环内反馈电机第8页/共32页一、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原理二、现场试验情况

4、三、取得的认识第9页/共32页杏十注水站建于1993年2005年为适应三元开发需要进行扩建目前有三元注水电机2台设计三元注水能力1.2104m3/d该区块三元注入井注水量在0.571.06104m3/d之间第10页/共32页在未采取措施前,采用阀门截流方式进行调节平均泵水单耗为6.2kWh/m3三元驱注水电机需要一个有效的调速技术,降低系统能耗高于全厂平均单耗5.6kWh/m3第11页/共32页该工程于2009年9月对5号电机进行改造 2009年10月底安装完毕,进行试运调试工作1、试验过程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了 等问题电机振动大碳刷使用寿命短开展了相应技术改进,解决该技术平稳运行的问题对此第12

5、页/共32页现场安装照片第13页/共32页水平频谱垂直频谱轴向频谱水平垂直轴向低频振动超标 从检测频谱上分析当进行带载试验时,振动超过了0.3mm的振动标准(1)研究电机安装配套技术解决振动问题第14页/共32页 通过将原来的轨道式底座改造为框架式底座,解决了水平振动大的问题 通过重新建设基础,调整固定螺栓数量,解决了垂直振动大的问题针对振动超标问题制定以下措施: 通过增加泵与电机之间轴向补偿量的方法,将原来没有轴向补偿量的弹性柱销连轴器调整为膜片联轴器,解决了轴向振动大的问题弹性柱销式联轴器 膜片式联轴器 联轴器膜片第15页/共32页 通过以上措施使电机振动控制在0.3mm的指标以内,保证了

6、电机平稳运行电机带载振动测试表时间轴瓦水平(mm)轴向(mm)垂直(mm)措施前前端0.500.410.62后端0.450.410.554月19日10:40前端0.110.060.05后端0.060.060.065月10日15:05前端0.140.130.12后端0.090.180.216月20日8:40前端0.120.110.17后端0.070.220.16第16页/共32页碳刷材质的优选 (2)进行碳刷磨损原因研究,提出解决对策针对碳刷磨损快的问题,对其进行了优选及改进碳刷参数表碳刷材质阻率抗折强度肖氏硬度体积密度接触压降摩擦系数额定电流密度允许圆周速度天然石墨185.2201.282.5

7、00.291081树脂石墨27020.5381.703.600.101035金属石墨329252.801.160.111135电化石墨6119.3761.612.500.191041为了使导电性能不下降,对碳刷的数量进行了增加经计算将原来27组碳刷增加到现在的36组碳刷第17页/共32页碳刷的温度控制 碳刷温度过高,会使其强度下降,加大了磨损量。因此,为电机滑环增加了专用的冷却风道,由一台功率为7.5kW的风机为其散热 采用垂直风道,使风道入口位于电机上端,使电机内部三排碳刷都能均匀散热,延长了使用寿命水平风道改造为垂直风道滑环滑环第18页/共32页碳刷的跳动 原碳刷支架为单侧固定,安装在末端

8、的碳刷抖动大,导致磨损量加大经一系列的改进,碳刷更换周期由30天增加到90天左右实施两侧固定以减少其端点抖动对滑环支架进行改造碳刷滑环滑环支架示意图第19页/共32页(1)调速能力测试2、斩波内馈调速装置的调试 斩波内馈调速系统正常运转后,进行了调速范围试验,该装置可实现1850rpm2960rpm范围内的无级调速斩波内馈调速装置调速范围表转速(rpm)电流(A)瞬时水量(m3/h)泵压(MPa)单耗(kWh/m3)296018027015.36.2285017426515.16.12280015125014.95.6275013722214.85.5270012221014.75.42600

9、10218014.15.325008615013.05.3 以5号注水机组在2011年5月10日的测试为例:第20页/共32页 该三元注水站所辖4个注入站,注入井211口,平均注入压力13.0MPa,三元母液注入量4200m3/d ,注水量5100m3/d,注水管网损失0.1MPa 因此,我们将注水泵压设定到14.8MPa,电机转速控制在2700rpm左右,可满足生产需要区域内三元注入井破裂压力统计表序号破裂压力范围(MPa)井数113.0以下6213.0-13.5109313.5-14.064414.0-14.532合计211(2)运行参数的确定第21页/共32页(3)取得的节能效果 杏十注

10、水站5号机组应用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后取得如下节能效果:5号注水机组运行报表注水泵编号运行时间h泵压MPa管压MPa电流A日输水量 m3日用电量Kwh单 耗Kwh/m3泵效%5号2414.814.61364850262085.477.4 从近期报表来看,在泵压为14.8MPa情况下,具体运行参数见下表:15.56泵压MPa应用前应用后14.85100水量m3/d应用前应用后6.2单耗kWh/m3应用前应用后5.4第22页/共32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节能技术监测评价中心测试(测字第2011013号)的测试结果如下:注水机组测试对比表4号注水泵(未应用斩波内馈)5号注水泵输入功率1708.33kW

11、1350 kW注水泵效75.31%78.6%泵机组效率72.12%74.67%单耗6.03kWh/m35.344kWh/m3系统效率70.28%74.06%谐波电流:3次6.3A、5次6.0A,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第23页/共32页按泵水单耗5.4kWh/m3计算,单耗下降0.8kWh/m3可实现年节电156.8104kWh扣除每年风机耗电及碳刷更换费用12万元年效益80.5万元,投资回收期2.8年第24页/共32页 2011年4月20日至今累计运行329天,在满足正常单井注入压力需求的情况下,管压稳定在14.8MPa左右节能效果较好,泵水单耗为5.5kWh/m3左右3、实际运行情况单井玻璃钢

12、管线穿孔注入井调剖水量波动较大系统管压不稳定为满足注入需求,注水站阶段运行压力保持在较高水平导致第25页/共32页5号注水机组运行报表注水泵编号时间泵压MPa管压MPa电流A日输水量m3日用电量Kwh单 耗Kwh/m3泵效%5号2011年5月13日14.814.81675941329405.5477.765号2012年4月8日15.415.41675490324365.9179 调剖期间泵压上升到15.4MPa平均泵水单耗升高到5.9kWh/m3节能效果受到限制 为了能够适应注入压力的迅速变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我厂在杏二十联进行的斩波内馈改造中加入了压力连锁闭环改造,目前改造正在进行中,改造完成后可使该技术实现速度实时适应压力变化的功能第26页/共32页 为了延长碳刷使用寿命及保证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同样在杏二十联改造中加入了碳刷磨损报警功能,来提高其运行时率及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共更换碳刷4次,累计144只,更换周期为3个月磨损前碳刷磨损后碳刷警戒线警戒线第27页/共32页一、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原理二、现场试验情况三、取得的认识第28页/共32页 (2)在三采注水系统应用该技术,可解决注水能力难以合理匹配的问题,建议在产能建设中新建注水泵时考虑应用该技术,避免后期改造过程中电机更换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