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类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挤压类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挤压类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挤压类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挤压类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挤压类手法挤压类手法挤压类手法挤压类手法 用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垂直按垂直按压压或或对称挤压对称挤压体表一定的治疗部位或体表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的手法,称穴位的手法,称挤压类手法挤压类手法。 挤压类手法:挤压类手法: 包括包括按压按压与与捏拿捏拿两类手法。两类手法。第1页/共60页第2页/共60页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分为:分为:指按法指按法、掌按法、掌按法、肘按法肘按法三种。三种。第3页/共60页。1.1.指按法:指按法:原则:原则: 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量后,要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量后,要

2、稍停片刻稍停片刻,即所谓的,即所谓的“按而留之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按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按压动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压动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第4页/共60页下按压。下按压。【操作操作】第5页/共60页第6页/共60页第7页/共60页接触接触面面力量力量刺激刺激量量适用部位适用部位指按法指按法小小沉实有力沉实有力较强较强全身各部,尤以经络、全身各部,尤以经络、穴位常用,亦可用于穴位常用,亦可用于肢体穴位肢体穴位掌按法掌按法大大柔和,舒缓柔和,舒缓自然自然较弱较弱背部、腰部、下肢后背部、腰部、下肢后侧以及胸部、腹部等侧以及胸部、腹部等面积较大、较平面积较大、较平坦处坦

3、处肘按法肘按法 较小较小 重重最强最强腰背及下肢肌肉丰满腰背及下肢肌肉丰满处。处。不宜过度使用,不宜过度使用,“中病即止中病即止”第8页/共60页 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温经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温经散寒,活血散瘀的作用。散寒,活血散瘀的作用。 指按法、掌按法指按法、掌按法临床上常与临床上常与揉法揉法结合结合使用,组成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按揉复合手法。第9页/共60页头痛,头痛,可指按鱼腰、头维、百会、太阳、风池等穴可指按鱼腰、头维、百会、太阳、风池等穴,以通经活脉,安神定痛,可配合拇指按揉法按揉,以通经活脉,安神定痛,可配合拇指按揉法按揉上述穴位;上述穴位;腰痛、下肢部疼痛,腰痛、下肢

4、部疼痛,可掌按背部或腰部、下肢后侧可掌按背部或腰部、下肢后侧,以通经止痛,可配合滚法等于上述部位施治;,以通经止痛,可配合滚法等于上述部位施治;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可掌按或指按背部膀胱经诸穴,以疏风可掌按或指按背部膀胱经诸穴,以疏风散寒,温经通脉,可配合使用擦法,擦脊柱两侧膀散寒,温经通脉,可配合使用擦法,擦脊柱两侧膀胱经脉。胱经脉。【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第10页/共60页二、点法二、点法拇指端点法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屈拇指点法屈示指点法屈示指点法肘点法肘点法点法主要包括:点法主要包括:【定义定义】以指端或关节突起部点压施术以指端或关节突起部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的手法,称部位或穴位的手法,称点法点

5、法。第11页/共60页2 2屈拇指点法屈拇指点法 拇指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拇指端应抵在拇指端应抵在食指中节桡侧缘食指中节桡侧缘利用指间关节突起部分利用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前臂与拇指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前臂与拇指主动发力,逐渐用力,主动发力,逐渐用力,持续点压到一定持续点压到一定程度程度。第12页/共60页 3屈示指点法屈示指点法 示指第一指间关节屈曲示指第一指间关节屈曲; 手指相握成实拳,拇指末节尺侧缘要手指相握成实拳,拇指末节尺侧缘要紧压在食指指甲部以固定和助力;紧压在食指指甲部以固定和助力; 利用指利用指间间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施术部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施术

6、部位或穴位上位或穴位上; 前臂与拇指主动发力,逐渐用力,前臂与拇指主动发力,逐渐用力,持持续点压到一定程度续点压到一定程度。第13页/共60页第14页/共60页n对年老体弱、久病虚衰的患者不可对年老体弱、久病虚衰的患者不可施用点法,尤其是心功能较弱患者施用点法,尤其是心功能较弱患者忌用。忌用。第15页/共60页第16页/共60页【作用作用】 点法点法具有较明显的舒筋通络,解痉止痛具有较明显的舒筋通络,解痉止痛作用。对各种作用。对各种疼痛性疾病疼痛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用。第17页/共60页胃脘痛,胃脘痛,点脾俞、胃俞;点脾俞、胃俞;腹痛,腹痛,点足三里、上巨虚;点足三里、上巨虚

7、;头痛,头痛,点鱼腰、头维、百会、太阳、风池等;点鱼腰、头维、百会、太阳、风池等;牙痛,牙痛,点合谷、下关、颊车等;点合谷、下关、颊车等;落枕痛,落枕痛,点天宗、拇指根部;点天宗、拇指根部;腰腿痛,腰腿痛,点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八点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八髎、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等。髎、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第18页/共60页着力着力面积面积压力压力持续持续时间时间次数次数适用适用部位部位点法点法小小大大长长单次单次小面积、穴位、小面积、穴位、骨缝骨缝按法按法大大小小短短多次多次大面积、全身大面积、全身经穴经穴第19页/共60页三、拿法三、拿法【定义定义

8、】 拇指罗纹面与其余手指指面相对用力拇指罗纹面与其余手指指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拿法。分为:分为:五指拿法五指拿法四指拿法四指拿法三指拿法三指拿法二指拿法二指拿法第20页/共60页第21页/共60页相对用力,捏住施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皮肤连同术部位的皮肤连同筋肌,逐渐用力内筋肌,逐渐用力内收并上提,收并上提,做轻重做轻重交替的持续揉捏动交替的持续揉捏动作作。2 2四指拿法:四指拿法:以拇以拇指罗纹面与示、指罗纹面与示、中、环三指指面中、环三指指面3 3三指拿法:三指拿法:以拇以拇指罗纹面与示、指罗纹面与示、中指指面中指指面4 4二指拿法二指拿法

9、:以拇以拇指罗纹面与示指指罗纹面与示指指面指面第22页/共60页第23页/共60页 初习者不可用力久拿,初习者不可用力久拿,以防伤及腕部与手指的屈肌以防伤及腕部与手指的屈肌肌腱及腱鞘。肌腱及腱鞘。第24页/共60页【手法特点手法特点】拿法实为复合手法,含有拿法实为复合手法,含有捏、提、揉捏、提、揉三三种动作形态。种动作形态。操作时以操作时以捏法捏法为为基础基础,提、揉提、揉为为辅助辅助,将三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将三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拿法刺激量较强,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拿法刺激量较强,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如拿肩井。手同时操作,如拿肩井。拿法具有放松手法的作用特点,舒适自拿法具有放松手法

10、的作用特点,舒适自然。然。 第25页/共60页【适用部位适用部位】 颈项部、颈项部、肩部、肩部、四肢部和四肢部和头部头部等。等。 根据施术部位的大小或治疗需要,灵活根据施术部位的大小或治疗需要,灵活选择应用各种拿法。选择应用各种拿法。第26页/共60页颈椎病,颈椎病,可拿颈项部、肩井部及患侧上肢可拿颈项部、肩井部及患侧上肢,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可与颈项部捏,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可与颈项部捏法、按揉法等配合使用;法、按揉法等配合使用;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可自四肢近端拿向远端,具可自四肢近端拿向远端,具有松肌舒筋,止痛除酸的作用,常与四肢有松肌舒筋,止痛除酸的作用,常与四肢部捏法、揉法、抖

11、法等配合应用;部捏法、揉法、抖法等配合应用;头痛恶寒等外感表证,头痛恶寒等外感表证,可拿风池、颈项部可拿风池、颈项部、肩井及头部,以祛风散寒,多与抹头面、肩井及头部,以祛风散寒,多与抹头面、颜部扫散等方法配合使用。、颜部扫散等方法配合使用。第27页/共60页第28页/共60页根据拇指与相对用力的手指多少,可分为:根据拇指与相对用力的手指多少,可分为:五指捏法五指捏法三指捏法三指捏法二指捏法二指捏法第29页/共60页第30页/共60页随捏随提,交替快速捻动向前。随捏随提,交替快速捻动向前。第31页/共60页或用拇指指面顶推皮肤,示指或用拇指指面顶推皮肤,示指与拇指相对用力,轻轻捏提肌肤与拇指相对

12、用力,轻轻捏提肌肤,双手随捏随提,交替快速捻动,双手随捏随提,交替快速捻动向前。向前。第32页/共60页 操作时,用拇指的罗纹面与相对用力指的操作时,用拇指的罗纹面与相对用力指的接触部位对称着力,捏提、捻动向前,用接触部位对称着力,捏提、捻动向前,用力要均匀而柔和,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性力要均匀而柔和,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性。 操作时,注意不要含有揉的成分,注意不操作时,注意不要含有揉的成分,注意不要用指端着力,要用指端着力,不能用指甲掐捏肌肤。不能用指甲掐捏肌肤。第33页/共60页 捏法主要用于脊柱部位操作,故又称捏法主要用于脊柱部位操作,故又称“捏脊捏脊”。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时,又。用于治疗小儿

13、疳积时,又称称“捏积捏积”。 一般以循序捏三遍为宜,每捏三下提一般以循序捏三遍为宜,每捏三下提拿一下,称为拿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捏三提一法”。捏法捏法刺激量中等,柔和舒适,但做提拿动刺激量中等,柔和舒适,但做提拿动作时则刺激量较强,故用力宜适度。作时则刺激量较强,故用力宜适度。第34页/共60页具有疏松肌筋,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具有疏松肌筋,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第35页/共60页【定义定义】 用拇、示指相对捏持治疗部位,适度用拇、示指相对捏持治疗部位,适度用力,进行快速的用力,进行快速的捏揉捻搓捏揉捻搓动作,称动作,称为为捻法捻法。第36页

14、/共60页 用用拇指罗纹面拇指罗纹面与与示指桡侧缘或罗纹面示指桡侧缘或罗纹面相相对捏持施术部位,拇指与示指适度用力对捏持施术部位,拇指与示指适度用力,做运动方向相反的较快速的捏、揉捻,做运动方向相反的较快速的捏、揉捻动作,如动作,如捻线状捻线状。第37页/共60页第38页/共60页【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主要适用于主要适用于四肢小关节四肢小关节。用于治。用于治疗指间关节扭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指间关节扭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小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屈四肢小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屈指肌腱腱鞘炎等。指肌腱腱鞘炎等。第39页/共60页可分为:可分为:拇指拨法拇指拨法屈拇指拨法屈拇指拨法三指拨法三

15、指拨法肘拨法肘拨法第40页/共60页第41页/共60页下压至所需治疗部下压至所需治疗部位,做与肌纤维、位,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成肌腱、韧带成垂直垂直方向的方向的单向单向或或来回来回拨动。拨动。第42页/共60页第43页/共60页第44页/共60页 拨法接触面小,刺激量较强,按压沉实,拨法接触面小,刺激量较强,按压沉实,拨动有力,实而不浮,作用于深层组织。操拨动有力,实而不浮,作用于深层组织。操作时可作时可与揉法结合与揉法结合使用,并可根据治疗需要使用,并可根据治疗需要做上下移动拨动。做上下移动拨动。【手法特点手法特点】第45页/共60页第46页/共60页 适用部位:肌肉、肌腱、韧带。适用部位

16、:肌肉、肌腱、韧带。华佗夹脊穴、肩胛华佗夹脊穴、肩胛骨内侧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短头肌腱、腋后的肩贞穴、骨内侧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短头肌腱、腋后的肩贞穴、第三腰椎横突、腰肌侧缘、环跳、曲池等穴位或部位。第三腰椎横突、腰肌侧缘、环跳、曲池等穴位或部位。 治疗:治疗: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炎、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等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肌损伤综合征等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疼痛。第47页/共60页第48页/共60页第49页/共60页第50页/共60页骨折者禁用。受术者因病不能骨折者禁用。受术者因病不能受力者禁用。受力者禁用。n(6)(6)力量以能忍受为宜,次数力量以能忍受为宜,次数1010次左右,不可于一处过长时间次左右,不可于一处过长时间踩踏。踩踏。n(7)(7)推拿医师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