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械订单浮动大 企业资本支出力度或被质疑_第1页
日本机械订单浮动大 企业资本支出力度或被质疑_第2页
日本机械订单浮动大 企业资本支出力度或被质疑_第3页
日本机械订单浮动大 企业资本支出力度或被质疑_第4页
日本机械订单浮动大 企业资本支出力度或被质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说明与解读 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组负责人物理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沪粤版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主编何润伟何润伟电子邮件: 本次修改进一步规范了行为动词。如,将原有的“初步认识”和“大致了解”等行为动词调整为“认识”和“了解”,整合了行为动词的种类,以便明确要求,便于评价。 1. 1.规范要求,增可评价性规范要求,增可评价性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原课标 3.4.2 3.4.2 知道电压、电流、电阻。通过知道电压、电流、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理解欧姆

2、定律。 修改稿修改稿 规范要求,增可评价性规范要求,增可评价性 (2)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原课标 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修改稿 规范要求,增加可评价性规范要求,增加可评价性. . (2 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和折射的规律。 原课标原课标 2.3.3 2.3.3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

3、点。象及其特点。 修改稿修改稿2.2.细化条目,明确要求细化条目,明确要求 (4 4)会测量温度会测量温度 。 原课标原课标 1.1.2 1.1.2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修改稿修改稿细化条目,明确要求细化条目,明确要求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原课标 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修改稿细化条目,明确要求细化条目,明确要求. .3.删减、调整的内容 删删 2.3.6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修改

4、稿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原课标 删删 l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原课标P17)原课标删减原因:与本条目化学联系更紧密 删删 l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原课标P25)删减原因:光的直线传播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过,而且内容比较容易。调调(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例1.阅读有关的科普资料,了解超导现象以及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等方

5、面可能的应用。(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例2.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纳米材料的有关知识。 原课标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发展。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例1.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2.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3.了解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修改稿 原课标23页(6)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4页:(8)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

6、强与流速的关系。 新课标17页: 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调 原课标P17: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原课标p19: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新课标:新课标:1.2.1 1.2.1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调降低要求降低要求.

7、. 理解物体的惯性 原课标 认识牛顿第一定律“修改稿”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原课标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删去“关系”二字,不出定量公式)修改稿 理解机械效率原课标 知道机械效率修改稿 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原课标 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修改稿 2.4.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2.4.2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3.4.5 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原课标理解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3.4.6 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原课标通过实验,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修改稿”4.4.适当增

8、加的科学内容适当增加的科学内容l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原标准 l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修改稿”l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原课标l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修改稿 l 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节约用电的意识修改稿l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修改稿适当增加适当增加“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案例案例l 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l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l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l 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原课标: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9、) l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原课标: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适当增加适当增加“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案例案例附录附录1 1 学生必做实验说明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10、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加强实验教学的加强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明确可操作性,明确规定必做实验规定必做实验注重探究实注重探究实验的纳入验的纳入基本操作类实验(7项)测定性实验(4项)探究性实验(9项)关于课程难度的评价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1.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2.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在科学内容教学中注重落实三维课程目标4.加强物理课程与生产、生活的联系1.指导思想2.评价内容3.评价方法使用4.评价应注意的问

11、题1.教材要为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服务 2.内容的选择3.内容的组织4.内容的呈现5. 教材的编写要有特色1.重视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3.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4.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实施建议三、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怎么教?课改中的三次飞跃第一次:课改理念 方案、课标。第二次:方案、课标 教科书。第三次:课标、教科书 课堂、学生。正确认识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体现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不再按知识点呈现内容。而按主题的形式呈现三个维度的要求。因而给教材编写与教师、学生留有更大的空间。标准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高于标准,但不能低于标准的要求。正确认识教学l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师生互惠。l教学过程应是开放的过程。l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摆脱学生的过程。l教学过程应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