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_第1页
第二章_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_第2页
第二章_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_第3页
第二章_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_第4页
第二章_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二二章章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本章分析电力系统中性点常用接地方式本章分析电力系统中性点常用接地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概述概述一、定义一、定义 中性点:电力系统三相交流发电机、变压器接成星形绕组的公共点。中性点:电力系统三相交流发电机、变压器接成星形绕组的公共点。二、种类二、种类1 1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2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3 3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又称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后一种称为大接前两种又称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后一种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地电流系统。三、中性

2、点运行方式不同对系统的影响三、中性点运行方式不同对系统的影响1 1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2 2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3 3通讯系统的干扰;通讯系统的干扰;4 4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总之,中性点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实际上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总之,中性点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实际上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本章对此作一般性介绍。性问题。本章对此作一般性介绍。2.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正常运行(一)正常运行1.电压情况:电压情况:如三相导线经完善换位,各相对地电

3、容相等。即如三相导线经完善换位,各相对地电容相等。即CuCvCwC,则,则YuYvYwY。所以所以 wvuwwvvuunYYYYUYUYUU03wvunUUUU 下一页下一页UNVWC Cu uC Cv vC Cw w返返 回回可见正常运行中,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即中性点对可见正常运行中,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即中性点对地电位相等。地电位相等。则各相对地电压为:则各相对地电压为:U U相:相:V V相:相:W W相:相:结论:结论: 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中性点对地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电压为零。unuudUUUUvnvvdUUUUwnwwdU

4、UUU2电流情况:电流情况: 由于各相对地电压为电源各相由于各相对地电压为电源各相的相的相电压。所电压。所以电容电流大小相等,相位差为以电容电流大小相等,相位差为1201200 0。它它们之和们之和仍为零,所以没有电容电流流过大地。仍为零,所以没有电容电流流过大地。 当各相对地电容不等时,当各相对地电容不等时, 不为零,发生中不为零,发生中性点位移现象。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正常运性点位移现象。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正常运行时中性点所产生的位移电压较小,可忽略。行时中性点所产生的位移电压较小,可忽略。nU(二)单相接地故障(二)单相接地故障1.电压情况:电压情况: 上图所示为上图所示为W相发生

5、完全接地的情况,完全接地即金属性接地,即相发生完全接地的情况,完全接地即金属性接地,即接地电阻为零。很容易看出,中性点对地电压:接地电阻为零。很容易看出,中性点对地电压:各相对地电压情况:各相对地电压情况:U相:相: (线电压)(线电压)V相:相: (线电压)(线电压)W相:相:结论:结论: 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为线电压,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为线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为相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为相电压。 wnUUuwnuudUUUUvwnvvdUUUU0wdU下一页下一页UNVWC Cu uC Cv vC Cw wd返返 回回2电流情况:电流情况:W相接地时,三相电

6、容电流不对称。相接地时,三相电容电流不对称。W相电容电流为零,其他两相电容相电容电流为零,其他两相电容电流的有效值为:电流的有效值为: I Icucu= =I Icvcv= =CUCUx x。 其中:其中:U Ux x相电压;相电压;角频率;角频率;CC相对地电容。相对地电容。这时三相电流之和不在为零,大地有电流流过,这时三相电流之和不在为零,大地有电流流过,W W相接地处的电流简称相接地处的电流简称为接地电流,用为接地电流,用 表示。则:表示。则: ( )经计算接地电流的有效值为:经计算接地电流的有效值为:I Ic c3CU3CUx x,而正常运行时的一相对地电,而正常运行时的一相对地电流为

7、:流为:I Ic cCUCUx x。可见单相故障时的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可见单相故障时的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三倍。由于对地电容与线路的结构和长度有关,很难得地电容电流的三倍。由于对地电容与线路的结构和长度有关,很难得到到C的参数。的参数。故实用计算可按下式计算:故实用计算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式中:l1、l2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长度,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长度,km; UN网络的线电压,网络的线电压,KVKV; cIcIcuIcvI350)35(.21NcUllI3 3不完全接地的简单情况不完全接地的简单情况当发生不完全接地时,即通过一定的电阻接地,接地相对当发生不完全接

8、地时,即通过一定的电阻接地,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相电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相电压而小于线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压而小于线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线电压仍保持不变,但此时接地电流要小一些。线电压仍保持不变,但此时接地电流要小一些。4 4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保持不变,用户虽然能继续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保持不变,用户虽然能继续工作,但是接地处电流可能会出现电弧。工作,但是接地处电流可能会出现电弧。当线路不长、电压不高时,接地电流较小,电弧一般能自当线路不

9、长、电压不高时,接地电流较小,电弧一般能自动熄灭,特别是动熄灭,特别是3535k kV V及以下的系统中,绝缘方面的投资增及以下的系统中,绝缘方面的投资增加不多,而供电可靠性较高的优点突出,所以中性点宜采加不多,而供电可靠性较高的优点突出,所以中性点宜采用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用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当电压高、线路长时,接地电流较大。可能产生稳定电弧当电压高、线路长时,接地电流较大。可能产生稳定电弧或间歇性电弧,而且电压等级较高时,整个系统绝缘方面或间歇性电弧,而且电压等级较高时,整个系统绝缘方面的投资大为增加。上述优点便不存在了。的投资大为增加。上述优点便不存在了。5 5目前我国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应

10、用范围:目前我国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应用范围: (1 1)电压在)电压在500V500V以下的三相三线制装置;以下的三相三线制装置; (2 2)3 31010k kV V系统当接地电流系统当接地电流Ic30AIc30A时;时; (3 3)20206060k kV V系统当接地电流系统当接地电流IcIc1 10A0A时;时; (4 4)与发电机有直接电气联系的)与发电机有直接电气联系的3 32020k kV V系统,系统,如要求发电机带内部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当接地如要求发电机带内部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当接地电流电流Ic5AIc5A时。时。 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常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

11、常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圈接地或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相系统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相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具有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具有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供电的优点,但当接地电流较大时容继续供电的优点,但当接地电流较大时容易产生接地而造成危害。为了克服这一缺易产生接地而造成危害。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设法减小接地处的接地电流。采用点,可设法减小接地处的接地电流。采用的方法是在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使接地处的方法是在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使接地处流过一个感性电流,因而减小接地电流,流过一个感性电流,因而减小接地电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

12、地的运行方式。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一)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一)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1消弧线圈的结构与型号消弧线圈的结构与型号 消弧线圈装有铁芯,可调、电阻小、电抗很大,外形跟小容量变压器相似,装在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为调节线圈扎数,通常有59个分接头可选用,用来改变补偿程度,国产型号为XDJL。其中X消弧线圈;D单相;J油浸式;L铝线。2消弧线圈的类型消弧线圈的类型 消弧线圈有多种类型,包括分级调扎式、在线分级调扎式、气隙可调铁芯式、气隙可调柱塞式、直流偏磁式、直流磁阀式、调容式、五柱式等下下一一页页返返 回回UNVWC Cu uC Cv vC Cw wd(二二)

13、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 为了表明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电感电流为了表明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电感电流ILIL对接地电流对接地电流IcIc的补偿情的补偿情况,取况,取K K 称为补偿度,也称调谐度。称为补偿度,也称调谐度。 取取V V1 1K K 称为脱谐度,根据电感电流对接地电流的补偿称为脱谐度,根据电感电流对接地电流的补偿程度,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完全补偿、欠补偿和过补偿。程度,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完全补偿、欠补偿和过补偿。1 1完全补偿完全补偿 完全补偿是使电感电流等于接地电流。即完全补偿是使电感电流等于接地电流。即ILILIcIc,这时,调谐度,这时,调谐度K

14、 K1 1,脱谐度脱谐度V V0 0。这种方式表面上很理想,但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这种方式表面上很理想,但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一般不采用完全补偿方式。一般不采用完全补偿方式。2 2欠补偿欠补偿 欠补偿时,欠补偿时,ILILIcIc,调谐度,调谐度K1K0V0。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处有容。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处有容性性的补偿电流(的补偿电流(IcIcILIL),一般不采用欠补偿的方式。),一般不采用欠补偿的方式。 但对于采用与升压变压器单元连接的发电机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为了限制但对于采用与升压变压器单元连接的发电机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为了限制电容耦合传递过电压以及频率变化等对发电机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

15、,宜采用电容耦合传递过电压以及频率变化等对发电机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宜采用欠补偿方式。欠补偿方式。cLIIcLcIII 3 3过补偿过补偿(1 1)特点:过补偿是使电感电流大于接地电流,即)特点:过补偿是使电感电流大于接地电流,即ILILIcIc,调谐度,调谐度K1K1,脱谐度,脱谐度V0V0。单相接地故障接地处。单相接地故障接地处有感性过补偿电流(有感性过补偿电流(ILILIcIc),这种补偿方式不会有上),这种补偿方式不会有上述缺点。因为当接地电流减小时,过补偿电流更大,不述缺点。因为当接地电流减小时,过补偿电流更大,不会变为完全补偿。另外,即使将来电网发展,原有的消会变为完全补偿。另外

16、,即使将来电网发展,原有的消弧线圈还可以使用。弧线圈还可以使用。(2 2)应用:装在电网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应用:装在电网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直配线的发电机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3 3)消弧线圈的装设位置:在发电厂发电机电压侧的消弧)消弧线圈的装设位置:在发电厂发电机电压侧的消弧线圈可装在发电机中性点上,也可以装在厂用变压器中线圈可装在发电机中性点上,也可以装在厂用变压器中性点上。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消弧线圈应性点上。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消弧线圈应装在发电机中性点上,装在发电机中性点上,

17、6 61010k kV V消弧线圈也可装在调相机消弧线圈也可装在调相机的中性点上。的中性点上。4自动跟踪补偿自动跟踪补偿长期以来,消弧线圈补偿电流都是用手动调节方式(分接头),不能做到准确、及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补偿效果,因而有待改进为自动跟踪补偿方式。采用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能跟踪电网电容电流变化而进行自动调谐,平均无故障时间最少,其补偿效果是离线调扎式消弧线圈无法比拟的。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我国电网已有数千台各种规格不同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装置在运行。调节调节L值的方法:值的方法:(1)改变铁芯气隙长度。将铁芯制成可移动式,用机械方法平滑调节,即可平滑调节L值。(2)改变铁芯导磁率r。采

18、用电气方法,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改变铁芯的导磁率,也可平滑调节L值。(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应用范围(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应用范围1特点:特点:这种运行方式下正常运行情况和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压情况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电压情况一样。优点:可靠性高、投资不太大。2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我国规定,凡是不符合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的360kV系统,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在我国110kV系统,大多不采用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而直接采用直接接地。主要是为了减少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投资,但是在个别雷害事故较严重的地区和某些大城市电网,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也会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2.2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随着输电电压的增高和线路的增长,消弧线圈已不便使用,就采取了将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相直接经过地对电源构成单相短路,故称此故障为单相短路。这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跳开,迅速切断故障。一、电压情况:一、电压情况:(一)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二)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