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发现流程、信息保密与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全员培训课件_第1页
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发现流程、信息保密与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全员培训课件_第2页
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发现流程、信息保密与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全员培训课件_第3页
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发现流程、信息保密与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全员培训课件_第4页
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发现流程、信息保密与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全员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发现流程与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置主要内容n一、艾滋病筛查发现常规工作流程一、艾滋病筛查发现常规工作流程n二、隐私信息的安全与保密二、隐私信息的安全与保密n三、职业暴露与生物安全三、职业暴露与生物安全n四、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知识要点四、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知识要点 一、艾滋病筛查发现常规工作流程临床科室1、告知就诊者化验项目内容;2、登记就诊者个人信息(姓名,现住址,身份证号,真实可用的联系电话);3、开具化验单初筛结果告知与咨询1、阴性结果由接诊医生告知就诊者,并提供咨询服务;2、初筛呈阳性反应的由检验科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就诊者,并进行初筛阳性告知(按综合管理工作手册执行);3、检验科告

2、知相关科室相关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初筛阳性标本送检1、采集第二份血样,快速检测复核;2、核实完善就诊者个人信息(姓名,现住址,身份证号,真实可用的联系电话,接触史等),填写相关信息表;3、双份血样+送检表送无锡疾控确证实验室疾控机构:1、负责确证阳性结果告知;2、负责确证阳性者的首次随访;3、负责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随访管理。初筛医疗机构:1、接收疾控机构发来的抗体阳性确证结果报告单传真;2、负责完成病例个案的网络直报;3、通报给检验科,计入检测份数表于次月10日前网络直报;4、负责配合疾控机构完成首次随访。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1、采血;2、ELISA法检验;3、出具检验报告。

3、快速检测的标本,事后均需重新进行ELISA法初筛检测。快速检测阳性的,检验科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但暂不告知就诊者。“临床科室”是指哪些科室?n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艾滋病检测工作的通知(苏卫疾控20129号) PITC的服务对象主要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配偶和性伴,具有吸毒、卖淫嫖娼、多性伴、同性性行为、既往有偿供血或者受血等行为的就诊者,具有特定临床症状的患者,性病门诊就诊者,结核病患者,手术前、住院以及有创伤检查的患者,婚前体检者,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生的婴儿等。 n要求为:孕产妇门诊、产前妇女、住院术前、受血者、相孕产妇门诊、产前妇女、住院术前、受血者、

4、相关门诊(包括性病科、泌尿科、皮肤科、肛肠科)等关门诊(包括性病科、泌尿科、皮肤科、肛肠科)等。n临床路径有要求的n因江苏是低流行区,因此只在重点科室,对重点人群提供PITC服务。二、隐私信息的安全与保密n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n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未经本人或者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

5、单位、肖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n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艾滋病检第二十条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泄露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姓名、测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泄露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姓名、住址、检测结果等有关情况。住址、检测结果等有关情况。 n谁应保密?谁应保密?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2 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3 3、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n保密的内容是什么?

6、保密的内容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具体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具体身份的信息身份的信息n如何保密?如何保密?保密守则保密守则一、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一、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二、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二、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三、不该看的秘密不看。三、不该看的秘密不看。四、不该带的秘密不带。四、不该带的秘密不带。五、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五、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六、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六、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七、不用普通邮电传递秘密。七、不用普通邮电

7、传递秘密。八、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八、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九、不私自复制、保存和销毁秘密。九、不私自复制、保存和销毁秘密。十、不带秘密载体游览或者探亲访友。十、不带秘密载体游览或者探亲访友。n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相关信息失泄密后可能的不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相关信息失泄密后可能的不良影响:良影响:1、对患者的影响:个人、家庭、子女、社区、工作单位、对患者的影响:个人、家庭、子女、社区、工作单位2、对医院的影响:处理棘手(特别是初筛阳性,确证结、对医院的影响:处理棘手(特别是初筛阳性,确证结果未出),牵涉领导精力,影响医院运行和声誉,经果未出),牵涉领导精力,影响医院运行和声誉,经

8、济损失济损失3、对医生或者当事人:可能受到人身威胁、对医生或者当事人:可能受到人身威胁 对就诊者隐私信息的保密工作应该贯穿在医对就诊者隐私信息的保密工作应该贯穿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所有可能获知就诊者身份信疗服务的全过程中,所有可能获知就诊者身份信息的医务人员均应正确应用相关信息。息的医务人员均应正确应用相关信息。n具体措施和要求:具体措施和要求:1、加强教育,提高人员保密意识;、加强教育,提高人员保密意识;2、有意防范,相关资料加锁保存;、有意防范,相关资料加锁保存;3、定期杀毒,防止网报电脑泄密。、定期杀毒,防止网报电脑泄密。n失泄密事件以后的应对与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失泄密事件以后的应对

9、与处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汇总信息,准确判断;快速反应,有效控上报;汇总信息,准确判断;快速反应,有效控制,避免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必要时可能需要当制,避免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必要时可能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及时介入和处置。地党委政府及时介入和处置。n说明:因工作需要,向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说明:因工作需要,向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不属泄密,领导同样也负有保密义务。进行汇报不属泄密,领导同样也负有保密义务。n小心应对媒体。小心应对媒体。三、职业暴露与生物安全n定义:定义:HIVHIV职业暴露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职业暴露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中与HIV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体

10、液或感染者的血液、组织、体液或HIVHIV污染的污染的医疗器械及设备等接触而具有感染医疗器械及设备等接触而具有感染HIVHIV的危险。的危险。 -2012-2012版抗病毒治疗手册版抗病毒治疗手册n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血液、体液、精液、阴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道分泌物。n有传染性但危险程度不明确的:脑脊液、关节液、有传染性但危险程度不明确的:脑脊液、关节液、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羊水。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羊水。n通常认为不具传染性的:粪便、鼻分泌物、唾液、通常认为不具传染性的: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及呕吐物。痰液、汗液、泪液、

11、尿液及呕吐物。n职业暴露的途径:针刺伤、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接触暴露源。职业暴露的途径:针刺伤、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接触暴露源。n增加感染风险的因素有: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增加感染风险的因素有: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暴露量大(晚期暴露量大(晚期AIDS患者或未经治疗,体内病毒载量患者或未经治疗,体内病毒载量高)、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高)、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n常见的有针刺伤、割伤、粘膜污染、伤口浸染、牙齿刮伤、常见的有针刺伤、割伤、粘膜污染、伤口浸染、牙齿刮伤、刀、玻璃器具损伤等等。刀、玻璃器具损伤等等。n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科室有外科、口腔科、妇产科、艾滋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科室有外科

12、、口腔科、妇产科、艾滋病病房、血库、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等。病病房、血库、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等。需要关注职业暴露的工作流程临床科室1、告知就诊者化验项目内容;2、登记就诊者个人信息(姓名,现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3、开具化验单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1、采血;2、 ELISA法检验;3、出具检验报告。快速检测的标本,事后均需重新进行ELISA法初筛检测。快速检测阳性的,检验科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但暂不告知就诊者。初筛结果告知与咨询1、阴性结果由接诊医生告知就诊者,并提供咨询服务;2、初筛呈阳性反应的由检验科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就诊者,并进行阳性反应结果告知;3、检验科告知相

13、关科室相关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初筛阳性标本送检1、采集第二份血样,快速检测复核;2、核实完善就诊者个人信息(姓名,现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做好疫情网报准备;3、双份血样+送检表送无锡疾控确证实验室疾控机构:1、负责确证阳性结果告知;2、负责确证阳性者的首次随访;3、负责感染者和病人和日常随访管理。初筛医疗机构:1、接收疾控机构发来的抗体阳性确证结果报告单传真;2、负责完成病例个案的网络直报;3、通报给检验科,计入检测份数表于次月10日前网络直报;4、负责配合疾控机构完成首次随访。暴露前怎么预防?n1 1、建立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工作制度。建立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内容、建立并

14、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工作制度。建立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登记和报告、调查和处理。包括应急处理、登记和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内容来自于教训!制度内容来自于教训!n2 2、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预防意识和能力。、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预防意识和能力。n3 3、应按照、应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GB 19489-2008)和)和医疗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WS/T 367-2012)要求处置实验室废弃物。)要求处置实验室废弃物。运出运出之前必须进行消毒灭活!之前必须进行消

15、毒灭活!n4 4、如非紧急情况需要,可以等待、如非紧急情况需要,可以等待HIVHIV抗体快速检测结果出来后再实施抗体快速检测结果出来后再实施手术等创伤性诊疗操作。实验室初筛或快速检测发现手术等创伤性诊疗操作。实验室初筛或快速检测发现HIVHIV抗体阳性结果抗体阳性结果时,必须时,必须尽快通知临床科室相关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尽快通知临床科室相关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n5 5、个人保健和防护(至少应做到的)、个人保健和防护(至少应做到的) 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应暂停工作。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应暂停工作。皮肤的微小伤口、擦伤、皲裂等,应用防水敷

16、料严密覆盖。皮肤的微小伤口、擦伤、皲裂等,应用防水敷料严密覆盖。应为每一名在艾滋病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服、一次性应为每一名在艾滋病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口罩、帽子和乳胶手套、口罩、帽子和覆盖足背的工作鞋覆盖足背的工作鞋。实验室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实验室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HIVHIV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应每年对实验室人员采血检测毒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应每年对实验室人员采血检测HIVHIV抗体,抗体,血清应长期保留。血清应长期保留。 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 +本底血清留存本底血清留存工作前要工

17、作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以免刺破手套。严禁在可能污染的诊疗区域内严禁在可能污染的诊疗区域内进食、饮水、吸烟、处理隐形眼镜进食、饮水、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和化妆和化妆。实验操作时应穿合适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实验室专用的工实验操作时应穿合适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穿过的污染的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物袋中,消毒后方可洗作鞋。穿过的污染的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物袋中,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防护服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如手涤或废弃。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防护服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如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不能用

18、戴手套的手触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不能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不要将手套清洗或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不要将手套清洗或消毒后再次使用,因为使用表面活性剂清洗可使手套对水的通透消毒后再次使用,因为使用表面活性剂清洗可使手套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消毒剂可以引起手套的破损。性增加,消毒剂可以引起手套的破损。对于临床医护人员而言,应严格贯彻对于临床医护人员而言,应严格贯彻普遍性防护原则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将锐,包括将锐器,例如针头、刀片等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和处理,以免发生被器,例如针头、刀片等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和处理,以免发生被混在污物中的锐器

19、扎伤等事故。混在污物中的锐器扎伤等事故。暴露了怎么办?n处置原则:四条处置原则:四条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报告原则报告原则保密原则保密原则 对职业暴露涉及的人员,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对职业暴露涉及的人员,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相关信息。向无关人员泄露相关信息。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所有用于暴露后预防的所有用于暴露后预防的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且预防效果不是绝对的预防效果不是绝对的,只能,只能降低意外暴露后感染降低意外暴露后感染HIVHIV的发生概率。如需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的发生概率。如需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HIVHIV感染,有关人员应感染,有关人员应

20、先告知当事人有关利益和风险,在知情同意和充分考虑利弊的的基础上自愿选择是否先告知当事人有关利益和风险,在知情同意和充分考虑利弊的的基础上自愿选择是否使用药物预防。使用药物预防。暴露了怎么办?n局部急救处理: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处理局局部急救处理: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处理局部污染的皮肤和黏膜:部污染的皮肤和黏膜:A A、“挤挤” ” :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柔挤压,尽可能: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柔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挤出损伤处的血液;B B、“冲冲”:用肥皂液、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或污染的:用肥皂液、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或污染的皮肤。

21、如果是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皮肤。如果是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C、“消消”: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75%酒精或者酒精或者0.5%0.5%碘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n在处理的同时报告相关领导,并通过行政部门,尽快请我在处理的同时报告相关领导,并通过行政部门,尽快请我市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专家组成员会诊、评估、处理。市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专家组成员会诊、评估、处理。 具体程序是:报告医院相关领导具体程序是:报告医院相关领导以单位名义向卫生局报以单位名义向卫生局报告告卫生局立即组织专家组到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理。

22、卫生局立即组织专家组到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理。n应急检测:用应急检测:用HIV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对病人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对病人/ /标本和暴露者标本和暴露者立即进行立即进行HIVHIV抗体应急检测。抗体应急检测。几种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几种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n1 1、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70%乙醇或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n2 2、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当的

23、消毒剂浸泡,如75%75%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n3 3、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位。n4 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理。n5 5、污染物泼溅: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立即进行、污染物泼溅: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洗。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消毒处理和清洗。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24、。n6 6、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用低温蒸汽甲醛气体对、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用低温蒸汽甲醛气体对空气进行消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空气进行消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7 7、如果发生重大泼溅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如果发生重大泼溅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1 1)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2 2)控制污染扩散,锁门并禁止人员进入;)控制污染扩散,锁门并禁止人员进入; (3(3)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等,查清情)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等,查清情况,确

25、定消毒处理的程序;况,确定消毒处理的程序; (4) (4) 必要时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必要时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 /或实验室的低温或实验室的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蒸汽甲醛气体消毒。 (5) (5) 溢漏处可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溢漏处可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作用消毒剂作用10101515分钟后,移走吸水性物质,用分钟后,移走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用水清洗。消毒剂冲洗,用水清洗。职业暴露感染危险性评估A A、暴露的分组、暴露的分组n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

26、肤或黏膜,但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n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暴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非大型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n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

27、的医疗器械、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B B、对暴露源的评估、对暴露源的评估n如果暴露源没有如果暴露源没有HIVHIV的检测结果,最好做快速的检测结果,最好做快速HIVHIV抗体检测。如果暴露源有急性抗体检测。如果暴露源有急性HIVHIV综合征的症状,综合征的症状,应同时检测病毒载量。应同时检测病毒载量。n(a a)HIVHIV阳性(低传染性):无症状阳性(低传染性):无症状HIVHIV感染或

28、已感染或已知病毒载量知病毒载量15001500拷贝拷贝/ /毫升。毫升。n(b b)HIVHIV阳性(高传染性):有症状阳性(高传染性):有症状HIVHIV感染,艾感染,艾滋病期,急性血清学阳转,或已知高病毒载量。滋病期,急性血清学阳转,或已知高病毒载量。n(c c)HIVHIV感染状态不明感染状态不明n(d d)暴露源不明)暴露源不明n根据暴露的类型及暴露源的状况,确定是否需要根据暴露的类型及暴露源的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预防,及采取何种暴露后预防方案进行药物预防,及采取何种暴露后预防方案n预防用药的时机:预防用药的时机: 在发生在发生HIV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暴露后尽可能在

29、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如果风险评估结果认小时,如果风险评估结果认为应该预防用药,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为应该预防用药,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后应注意什么?n如果无很大的副作用,预防性治疗用药时间应持如果无很大的副作用,预防性治疗用药时间应持续续4 4周周n应在暴露当时、及暴露后应在暴露当时、及暴露后4 4周、周、8 8周、周、1212周、周、6 6个月,个月,定期抽血检测定期抽血检测HIVHIV抗体抗体n育龄妇女在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育龄妇女在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

30、止妊娠n解除医学观察前每次性行为均应使用安全套解除医学观察前每次性行为均应使用安全套n适当休息,自我调适情绪,舒缓心理压力适当休息,自我调适情绪,舒缓心理压力四、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知识要点n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n2、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

31、触不会被感染。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n3、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根本措施。n4、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n5、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n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