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信号采集器的技术要求_第1页
剩余电流信号采集器的技术要求_第2页
剩余电流信号采集器的技术要求_第3页
剩余电流信号采集器的技术要求_第4页
剩余电流信号采集器的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剩余电流信号采集器的技术要求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居民用户的剩余电流信号采集器(以下简称“采集器”)的技术规范,包括技术指标、功能要求、适应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凡本标准中未涉及,但在国家、电力行业或IEC等标准中做了规定的条文,应按相应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208-2008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2、GB 1497-85 低压电器基本要求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 通用要求 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DL/T 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698.12009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1部分:总则Q/GDW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GDW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Q/G

3、DW 37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功能规范Q/ GDW 365-2009 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Q/GDW 374.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Q/GDW 375.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三部分:采集器型式规范Q/GDW 376.1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一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Q/GDW 376.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二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电力线载波(PLC) 指在低压电网上传输数

4、据的通信技术。2. 剩余电流 指低压配电线路中各相(含中性线)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3. 半双工通信 在双向通道中,双向交替进行、一次只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4. 有功功率 指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积分平均值。5. 视在功率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单位是VA。6. 主站具有选择从站并与从站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7. 从站预期从主站接收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8. 上位机有权限对数据采集器发出查询和控制等规定指令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等。9. 数据采集器指通过RS485 总线采集一个或多个RS485

5、 总线表的计量数据,并经过低压电网或无线信道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装置,也被称为PLC485或无线-485转换器。该装置可具有数据缓冲的功能。10. 数据终端设备由数据源、数据宿或两者组成的设备。11. 测量点 指可以测量出唯一的一组电气量值的测量装置与终端的顺序电气连接点,当物理上相同的一个电气连接点被多个装置所测量,或者被一个装置所测量但通过多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时,按照多个测量点计,每个测量点设备具有唯一的逻辑定位编码,是该装置在终端的参数配置、数据应用的唯一对象标识。4、 技术要求1. 结构要求(1)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1 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2 外壳的防

6、护性能应符合GB/T4208规定的要求,即防尘和防滴水。(2) 金属部分防腐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锈蚀的金属部分,应有防腐,防锈的涂层或镀层。(3) 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GB/T 5169.11的阻燃要求。(4) 接线端子1 对外的连接线应经过出线端子,出线端子及其绝缘部分可组成端子排。2 电压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1.52.5mm²的引出线配合。其它弱电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0.51.5 mm2的引出线配合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T5169.11的阻燃要求。3 端子排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T 16935.1 。(5) 接地端子1 金属的外壳和端子盖板

7、以及采集器正常工作中可能被接触的金属部分,应连接到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上。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接地端子的截面积应不小于20mm2。2 非金属外壳的终端如果需要接地,接地端子应能与4mm2导线良好配合接触。(6)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它带电部分之间,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应具有表3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2000m以上的采集器的电气间隙应按GB/T 16935.1 的规定进行修正。表1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额定电压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U2511.525U602260U25034250U38045(7) 加封印采集器外壳、翻盖、端子

8、座应能加封印。(8) 环境条件1 参比温度和参比湿度:参比温度为23;参比湿度为4060。正常运行的气候环境条件见表2。表2气候环境条件分类场所类型级别空气温度湿度范 围最大变化率/h相对湿度最大绝对湿度g/m3遮 蔽C1-5+450.559529C2-25+650.510100户 外C3-40+75135协议特定CX-25+7511010035a 温度变化率取5 min 时间内平均值。b 相对湿度包括凝露。2 大气压力63.0kPa108.0kPa(海拔4000m及以下),特殊要求除外。(9) 机械影响采集器应能承受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损坏。机械强度要求:1 频

9、率范围:10Hz150Hz。2 位移幅值:0.075mm(频率范围60Hz)。3 加速幅值:10m/s²(频率范围>60Hz)。2. 材料及工艺要求(1) 线路板及元器件1 线路板须用耐氧化、耐腐蚀的A级双面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采集器生产厂家的标识。2 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明显的污渍和焊迹。并经绝缘、防腐处理。3 采集器内所有元器件均能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4 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宜使用贴片元件,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5 线路板焊接采用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6 采集器内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7 电源变压器等较重的器件不

10、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确有必要直接焊接的,应具有相应措施保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正常使用。(2) 采集器底座1 底座应使用绝缘、阻燃、抗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2 底座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3) 采集器上盖1 上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2 上盖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3 上盖的透明窗口(包括整个上盖为全透明的)应采用透明度好、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不应使用回收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4 上盖上按钮的材料和颜色应与表盖颜色一致。(4) 端子座和接线端子1 端子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

11、线的环保材料制成,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2 电压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端子应采用H59铜或更好的材料钝化、镀铬或镀镍制成。3 端子座接线端钮的孔径应能容纳至少18mm长去掉绝缘的导线,和螺钉的配合应能确保牢固固定最小2.5 mm2的导线,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在加封后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端子座的表内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4 电压端子螺丝应使用防锈且导电性能好的一字、十字通用型螺丝。 5 辅助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的10N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不内缩。6 采集器端子座与采集器底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密封良好。7 端子座内接线端子号应刻印,不磨损。(5)

12、 封印、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1 采集器外壳螺丝及封印螺丝应采用HPb59-1铜或铁钝化、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十字、一字通用螺丝。2 采集器外壳和封印螺丝应采用防锈材料。3 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采集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打开外盖而触及采集器内部。在安装运行状态,采集器封印状态应可在正面直接观察到。出厂封印为一次性编码封印。(6) 端子盖1 端子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2 要求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3 采集器RS485接口接线端子要在端盖上用硬质接线图刻印或贴签标明。(7) 翻盖翻盖应采用透明度好、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

13、(PC)材料(不应使用回收材料),翻盖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8) 标志和标示满足DL/T698.31-200X相关内容规定1 采集器标志所用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外文。标志的汉字、数字和字母的字体高度应不小于4mm。2 采集器标志应清晰、牢固,易于识别。使用的符号应符合GB/T 17441的规定。采集器上应有下列标识:制造年份、出厂编号、资产条码、名称及型号、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本标准的编号、工作状态指示等。3 接线端子标示:接线端子应有清楚和不易擦除的文字、数字和符号说明。采集器的端子盖板背面应有端子与外电路的连接线路图。3. 功能性要求(1) 外观结构 集中器的外观结构应符合中

14、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的结构要求。(2) 绝缘性能要求1 绝缘电阻采集器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3:表3绝 缘 电 阻额定绝缘电压V绝缘电阻M测试电压V正常条件湿热条件U6010225060U250102500U2501021000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250V的要求。2 绝缘强度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3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现象,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表4 试验电压单位:V

15、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500125U250200060U1251500250U4002500注: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1500V;对于交直流双电源供电的终端,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2500V;RS-485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低于4000V。3 冲击电压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4中规定的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应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现象。 表5冲击电压峰值单位:V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2000125U25

16、0500060U1255000250U4006000(3) 温升1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终端正常工作的温度。2 具有交流采样的终端每一电流线路通以额定最大电流,每一电压线路(以及那些通电周期比其热时间常数长的辅助电压线路)加载1.15倍参比电压,外表面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应不超过25K。(4) 功能配置采集器的功能配置见表6。表6采集器的功能配置序号项 目采集器必备选配1数据采集电能表数据采集状态量采集交流模拟量采集直流模拟量采集2数据管理和存储实时和当前数据历史日数据历史月数据重点用户采集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公变电能计量3参数设置和查询时钟召测和对时终端参数抄表参

17、数其它(限值、预付费等)参数4事件记录重要事件记录一般事件记录5数据传输与主站(或智能配电终端)通信中继(路由)级联数据转发(通信转换)6本地功能运行状态指示本地维护接口本地扩展接口7终端维护自检自恢复终端初始化软件远程下载断点续传(5) 电磁兼容性要求1 采集器应能承受传导的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设备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2 电磁兼容试验项目包括: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工频磁场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阻尼振荡波抗扰度、浪涌抗扰度。试验具体要求见Q/GDW 379.32009相关条款规定。试验等级和要求见表7

18、。表7电磁兼容试验的主要参数试验项目等级试 验 值试 验 回 路工频磁场抗扰度400A/ m整机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3/410V/m(80MHz1000MHz)30V/ m(1.4GHz2GHz)整机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310V(非调制)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静电放电抗扰度48kV,直接和间接外壳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1.0kV(耦合)通信线脉冲信号输入线31.0kV状态信号输入回路44.0kV电源回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21.0kV(共模)状态信号输入回路RS 485接口42.5kV(共模)1.25kV(差模)电源回路浪涌抗扰度21.0kV(共模)状态信号输入回路44.0kV(共模)2.0kV

19、(差模)电源回路(6) 连续通电稳定性采集器在正常工作状态连续通电72h,在72h期间每8h进行抽测,其功能和性能以及交流电压、电流的测量准确度应满足相关要求。4. 工作电源(1) 正常运行情况下,采集器由市电供电,交流220V,电压允许偏差±20%,频率:50Hz,允许偏差-6%+2%。(2) 故障停电时,由自备电源供电。1 自备电源可由电容充当(如电解电容)。2 采集器掉电时,备用电源至少能维持上报3次采集器掉电告警及掉电前测量数据的能力。其额定容量1.2Ah。3 消耗功率:在非通讯状态下采集器消耗的视在功率应不大于5VA,有功功率应不大于1.2W。传输状态下消耗的视在功率应不大

20、于10VA,有功功率应不大于3W。4 采集器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地故障及相对地产生10过电压的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达到1.9倍的标称电压;在此情况下,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终端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应无改变。5. 数据采集(1) 数据类型: 剩余电流数值。(2) 采集方式:1 定时自动采集(定期任务) 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数据,时间间隔由上位机设置(采集时间间隔为5,10,20min,1h)。2 随机召测数据(定制任务)根据实际需求随时人工召测数据,如出现事件告警时,随即召测与事件发生同时的数据,供事件分析用。3 主动上传

21、数据当监测的剩余电流数值超过设定的阀值时,应将数据立即上报给上位机。阀值的设定可由阀值旋转开关调节,范围为50mA,80mA,100mA,150mA,200mA。(3) 采集数据可靠性1 采集数据准确度 测量采集的精度在±5%之间。2 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器和一定数量的电能表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网络。在试验条件下以0.5h的采集周期自动定时采集各电能表数据,运行时间7d,统计智能配电终端采集电能表数据的成功率应>98%。6. 数据存储(1) 存储容量:存储1000以内组采集数据,数据存储时应带有相应的时标。(2) 掉电后数据卡中的数据保持5年以上。(3) 停电或出现故障时,可以从存储

22、卡中读出数据。文件格式和Windows兼容,方便拷贝。(4) 数据存储周期可灵活设置(160min45Days)。7. 数据传输(1) 传输方式:电力载波方式。由220V电力线把数据传输给上位机。采集器应支持DL/T-698.41。采用载波通信方式时,载波芯片(模块)应选用现场已得到广泛应用、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并经过检测合格的产品。为确保系统兼容性与开放性,应用同一种型号载波芯片(模块)生产的产品彼此之间应可互通互换,并具备产品升级的向下兼容性。(2) 载波通信速率:选用600bps,1200bps及以上,保证上传数据能在100ms内完成。支持DL/T645-1997/200协议。(3) 半双工

23、通信方式。下行信道可选用RS485总线,可接入多路电能表。8. 数据安全通信口由口令控制进入。现场修改和设置参数时,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集中器应能判别并拒绝非法的召测和控制命令。9. 系统时钟 在上位机每次读取数据时,上位机直接把时钟下传到采集器。10. 可靠性指标采集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000小时,年可用率99.99%。11. 运行异常告警(1) 通信异常告警,如通信中断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2) 装置故障告警,如存储卡的读写擦除错误。(3) 其他告警,如测量点失压,测量数值超过阀值。12. 本地功能(1) 具有电源,通信状态,故障告警等指示。(2) 提供本

24、地维护接口功能,用于本地参数设置和现场抄表应有权限和密码管理。13. 包装要求应符合GB/T 154641995可靠包装要求。14. 型式规范采集器型式规范应符合Q/GDW 375.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三部分:采集器型规范。15. 外形尺寸(可协商)16. 数据规约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1) 字节格式 每

25、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 共 11位。其传输序列如图7。D0 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 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先传低位,后传高位。(2) 字节传输序列 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如图所示。说 明代 码帧起始符68H地址域A0A1A2A3A4A5帧起始符68H控制码C数据域长度L数据域DATA校验码CS结束符16H(3) 帧起始符 68H 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 68H=01101000B。(4) 地址域 A0A5 地址域由 6 个字节构成,每字节 2 位 BCD 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

26、物理层信道无关。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 6 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 6 字节。 通信地址999999999999H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广播冻结等。广播命令不要求从站应答。 地址域支持缩位寻址,即从若干低位起,剩余高位补AAH作为通配符进行读表操作,从站应答帧的地址域返回实际通信地址。 地址域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5) 控制码 C 控制码的格式如下所示。(6) 数据域长度L L 为数据域的字节数。读数据时 L200,写数据时 L50,L=0 表示无数据域。(7) 数据域 DATA 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密码、操作者代码、数据、帧序号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

27、。传输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8) 校验码 CS 从第一个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 256 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 256 的溢出值。(9) 结束符 16H 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 16H=00010110B。17. 传输(1) 前导字节 在主站发送帧信息之前,先发送4个字节FEH,以唤醒接收方。(2) 传输次序 所有数据项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数据传输的举例:电能量值为123456.78kWh,其传输次序如图。(3) 传输响应 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向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接收

28、到命令后作出响应。 收到命令帧后的响应延时 Td:20msTd500ms。 字节之间停顿时间 Tb:Tb500ms。(4) 差错控制 字节校验为偶校验,帧校验为纵向信息校验和,接收方无论检测到偶校验出错或纵向信息校验和出错,均放弃该信息帧,不予响应。(5) 通信速率 标准速率:600bps,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 特殊速率:由厂家规定。 通信速率特征字见附录C,特征字的各位不允许组合使用,修改通信速率时特征字仅在Bit0Bit7一个二进制位为 1 时有效。通信速率的变更,首先由主站向从站发变更速率请求,从站发确认应答帧或否认应答帧。收

29、到从站确认帧后,双方以确认的新速率进行以后的通信,并在通信结束后保持更改速率不变。18. 数据标识(1) 数据标识结构 数据标识编码用四个字节区分不同数据项,四字节分别用DI3、DI2、DI1和DI0代表,每字节采用十六进制编码。数据类型分为七类:电能量、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变量、事件记录、参变量、冻结量、负荷记录。DI3DI2DI1DI0(2) 数据传输形式 数据标识码标识单个数据项或数据项集合。单个数据项可以用附录A.2中对应数据项的标识码唯一地标识。当请求访问由若干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集合时,可使用数据块标识码。实际应用以数据标识编码表定义内容为准。(3) 数据项、数据块 数据项:除特殊说明

30、的数据项以ASCII码表示外,其它数据项均采用压缩BCD码表示。 数据块:数据标识DI2 、DI1 、DI0中任意一字节取值为FFH时(其中DI3不存在FFH的情况),代表该字节定义的所有数据项与其它三字节组成的数据块。 举例:标识码 DI3DI2DI1DI0=00010000H(数据项),表示当前正向有功总电能。 标识码 DI3DI2DI1DI0=000100FFH (数据块),表示正向有功总电能数据块,包含当前、上1结算日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总电能数据。 标识码 DI3DI2DI1DI0=0001FF00H (数据块),表示当前正向有功电能数据块,包含总、费率1、费率2.的当前正向有功电能

31、数据。(4) 应用层1 读数据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数据l 控制码:C=11Hl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l 帧格式1(m=0):l 帧格式2(m=1,读给定块数的负荷记录):l 帧格式3(m=6,读给定时间、块数的负荷记录):2) 从站正常应答l 控制码:C=91H 无后续数据帧;C=B1H 有后续数据帧。l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l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l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负荷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1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

32、: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C。2 读后续数据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l 控制码:C=12Hl 数据域长度:L=05Hl 帧格式: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2H 无后续数据帧;C=B2H 有后续数据帧。l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l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l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一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2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3 写数据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

33、: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l 控制码:C=14Hl 数据域长度:L =04H+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l 数据域:DIO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l 帧格式:注1:P0P1P2为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注2:C0C1C2C3是操作者代码,为要求记录操作人员信息的项目提供数据。注3:密码权限04代表通过明文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进行密码验证,同时要有编程键配合。注4:密码权限99代表通过明文+MAC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不需要进行密码验证,也不需要编程键配合使用。注5:密码权限98代表通过密文+MAC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4、不需要进行密码验证,也不需要编程键配合使用。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4Hl 数据域长度:L=00Hl 帧格式: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4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4 读通信地址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通信地址,仅支持点对点通信。l 地址域:AAAAHl 控制码:C=13Hl 数据域长度:L=00Hl 帧格式: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3Hl 数据域长度:L=06Hl 帧格式:注:从站异常不应答。5 写通信地址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设置某从站的通信地址,仅支持点对点通信。l 控制码:C=15Hl 地址域:AAAAHl 数据域

35、长度:L=06Hl 数据域:A0A5(通信地址)l 帧格式:注: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5Hl 地址域:A0A5(新设置的通信地址)l 数据域长度:L=00Hl 帧格式:注:从站异常不应答。6 广播校时l 功能:强制从站与主站时间同步l 控制码:C=08Hl 数据域长度:L=06Hl 数据域:YYMMDDhhmmss(年.月.日.时.分.秒)l 帧格式:注1:广播校时不要求应答。注2:仅当从站的日期和时钟与主站的时差在±5min以内时执行广播校时命令,即将从站的日期时钟调整到与命令下达的日期时钟一致。注3:不推荐在午夜0时校时,以免影响在0时

36、进行的某些例行操作。注4:每天只允许校对一次。7 冻结命令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冻结电能表数据,冻结内容见冻结数据标识编码表。l 控制码:C=16Hl 数据域长度:L=04Hl 数据域:MMDDhhmm(月.日.时.分) l 普通冻结命令帧格式:l 广播冻结命令帧格式:注1:广播冻结不要求应答。注2:数据域99DDhhmm表示以月为周期定时冻结,9999hhmm表示以日为周期定时冻结,999999mm表示以小时为周期定时冻结,99999999为瞬时冻结。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6Hl 数据域长度:L=00Hl 帧格式: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6Hl 数据域长度:

37、L=01Hl 帧格式:8 更改通信速率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更改电能表当前通信速率为其它标准速率l 控制码:C=17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7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注:正常应答帧中的Z与请求帧中的通信速率特征字必须相同。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7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9 修改密码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修改从站密码设置l 控制码:C=18Hl 数据域长度:L=0CHl 数据域:DIODI1DI2DI3PAOP0OP1OP2OPANP0NP1NP2Nl 帧格式:注1:P00P10P20

38、为原密码或更高权限的密码,PA0 表示该密码权限。P0NP1NP2N 为新密码或需设置的密码,PAN为新密码的权限。PA0、PAN 的取值范围为 0009,00 为最高权限,数值越大权限越低。权限级别分为:02 级电表清零、事件清零;04 级写数据、最大需量清零。注2: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8Hl 数据域长度:L=04Hl 数据域:PANP0NP1NP2N(新编入的密码权限及密码)l 帧格式: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8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10 最大需量清零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当前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数据清零l 控

39、制码:C=19Hl 数据域长度:L=08Hl 帧格式:注: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9Hl 数据域长度:L=00Hl 帧格式: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9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11 电表清零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清空电能表内电能量、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冻结量、事件记录、负荷记录等数据。l 控制码:C=1AHl 数据域长度:L=08Hl 帧格式:注: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命令执行时电能表应保证电表清零事件记录不被清除,并自动保存该事件的相应数据。2) 从站正常应答帧l 控制码:C=9AHl 数据域长度:L=00Hl 帧格式:3) 从站异常应答帧l 控制码:C=DAHl 数据域长度:L=01Hl 帧格式:12 事件清零1) 主站请求帧l 功能:清空电能表内存储的全部或某类事件记录数据l 控制码:C=1BHl 数据域长度:L=0CHl 数据域:事件总清零 PAOP0OP1OP2OC0C1C2C3FFFFFFFF; 分项事件清零 PAOP0OP1OP2OC0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