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1-吸收概述、相平衡关系与吸收速率(3学时)_第1页
吸收1-吸收概述、相平衡关系与吸收速率(3学时)_第2页
吸收1-吸收概述、相平衡关系与吸收速率(3学时)_第3页
吸收1-吸收概述、相平衡关系与吸收速率(3学时)_第4页
吸收1-吸收概述、相平衡关系与吸收速率(3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气体吸收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吸收的基本概念和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掌握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算方法;了解吸收系数的获取途径和解吸过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填料塔的结构、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与操作特性。学习目的与要求8.1 吸收过程概述 8.1.1 吸收的原理与流程第八章 气体吸收原料气AB吸收剂S尾气B(含微量A)溶液S+A一、气体吸收的原理吸收塔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引入一液相(吸收剂) 各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离物系气体混合物传质原理二、气体吸收的流程吸收过程吸收过程:溶质溶解于吸收剂中逆流操作解吸过程:溶质从溶液中释放出并流操作气体吸收过程在吸收塔中进行。吸收

2、解吸具有吸收剂再生的连续吸收流程 动画8.1 吸收过程概述 8.1.1 吸收的原理与流程8.1.2 气体吸收的分类与应用 第八章 气体吸收一、气体吸收的分类气体吸收按被吸收组分数目单组分吸收按吸收有无化反按溶质组成的高低 低组成吸收多组分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高组成吸收气体吸收过程的分类方法一、气体吸收的分类气体吸收按气液接触方式 常规吸收按吸收的温度变化 膜基吸收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本章讨论重点单组分低组成的常规等温物理吸收过程。二、气体吸收的工业应用v净化或精制气体示例:合成氨工艺中合成气中的净化脱碳。示例: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制取盐酸。 v回收混合气体中所需的组分 示例:用洗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

3、芳烃。 v工业废气的治理 示例:废气中含有SO2、H2S等有害气的脱除。 气体吸收的应用场合v制取某种气体的液态产品8.1 吸收过程概述 8.1.1 吸收的原理与流程8.1.2 气体吸收的分类与应用 8.1.3 吸收剂的选择第八章 气体吸收吸收剂的选择 吸收剂选择的原则v溶解度v选择性v挥发度v黏度v其它吸收剂对溶质组分的溶解度要大。吸收剂应对溶质组分有较大溶解度,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其它组分溶解度甚微。吸收剂的蒸汽压要低,即挥发度要小。吸收剂在操作温度下的黏度要低。无毒、无腐蚀、不易燃易爆、不发泡、冰点低、价廉易得,且化学性质稳定。 8.1 吸收过程概述 8.2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8.2.1

4、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第八章 气体吸收为什么要研究气液相平衡?n传热:冷、热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n 过程推动力:温度差n 过程的极限:温度相等n吸收:气液两相间的质量传递n 过程推动力:?两相的浓度差?n 过程极限:?两相浓度相等?一、溶解度曲线 液体 S气体(AB)A 溶解 A 逸出)(AAxfpAx 平衡方程达平衡状态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气相分压液相组成Ap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令某气体混合物(AB)与液体 S 接触。Ap曲线Ax 溶解度曲线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40050易溶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5068中等溶解度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500.002难溶二、温度和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5、v 加压和降温 对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气相分压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对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温度下,溶解度随气相分压的升高而增大。压力的影响 注意 v 减压和升温有利于吸收操作有利于解吸操作动画 动画 8.1 吸收过程概述 8.2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8.2.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8.2.2 亨利定律第八章 气体吸收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若溶质在气、液相中的组成分别以分压p、摩尔分数x表示,亨利定律为E 亨利系数,kPa 溶解度亨利系数1. p x关系 iiExp *v 易溶气体注意 v 难溶气体E 小E 大 若溶质在气、液相中的组成分别以分压p、摩尔浓度 c 表示,亨利定律为H 溶解

6、度系数,kmol/(m3kPa)溶解度溶解度系数2. p c关系 Hcpii*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v 易溶气体注意 v 难溶气体H 大H 小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SEMHEH 关系溶液密度溶剂 S 的摩尔质量)(ASiSiSAiiiiMMcMcMMcccx)(*ASiSiiMMcMEcp)(1ASiSMMcEMH 若溶质在气、液相中的组成分别以摩尔分数y、x表示 ,亨利定律为m 相平衡常数溶解度相平衡常数3. y x关系 iimxy *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v 易溶气体注意 v 难溶气体m 小m 大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iipyp iipyp iiExpy *iixpEy *pEm iiiX

7、Xx1iiiYYy1*11iiiiXXmYY由得整理得对于低组成吸收*1iXm 1 简化得*iimXY 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11iiiXmmXY4. Y X关系 Epx *Hpc *myx *mYX*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iiExp *Hcpii*iimxy *iimXY *HEMS总pEm mMpHS1总EH 关系Em 关系Hm 关系8.1 吸收过程概述 8.2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8.2.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8.2.2 亨利定律8.2.3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中的应用第八章 气体吸收一、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 设某瞬时,气相中溶质的实际组成为y,溶液中溶质的实际组成为x。若传质方向由气相

8、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若传质方向由液相到气相进行解吸过程*yy *xx *yy *xx 二、确定传质的推动力以气相表示的传质推动力以液相表示的传质推动力*yyyxxx*吸收推动力示意图*x*y*yyyxxx*y*=mx三、指明传质进行的极限对于逆流吸收塔液相出口最大组成气相出口最低组成X2X1Y1Y2min2Ymax1X2*2mXYmYX1*1练 习 题 目思考题作业题: 1、2、31.温度和压力对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有何影响?2.亨利定律为何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3.亨利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4.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有何作用?8.3 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第八章 气体吸收8.3.1 膜吸收速率方程

9、8.1 概述8.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一、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一、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气膜内的吸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iGAppkNNkyyAyiGiAkppN/1yiAkyyN/1Gk/1气膜阻力yk/1比较得Gykpk总由道尔顿分压定律 ypp总iiypp总)()()(iGiGiGAyypkypypkppkN总总总一、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8.3 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8.3.1 膜吸收速率方程一、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第八章 气体吸收二、液膜吸收速率方程)(cckNiLAxxkNixALiAkccN/1xiAkxxN/1Lk/1xk/1二、液膜吸收速率方程 液膜阻力液膜内的吸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比较得L

10、xkck总)()()(xxckxcxckcckNiiiALLL总总总由iixcc总xcc总二、液膜吸收速率方程 8.3 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8.3.1 膜吸收速率方程一、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第八章 气体吸收二、液膜吸收速率方程三、界面组成的确定稳态下,气、液两膜中的传质速率相等,即NkppkccAGiLi)(iGLicckkpp直线通过定点A (c,p)斜率kL / kG三、界面组成的确定 界面组成的确定动画8.3 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8.3.1 膜吸收速率方程第八章 气体吸收8.3.2 总吸收速率方程一、以(p- p*)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设吸收系统服从亨利定律或平衡关系在过程所涉及的浓度范围内

11、为直线 Hcp*根据双膜模型,相界面上两相互成平衡 pcHii)(iGAppkN*ppHkcckNiLiLA*ppHkNiLA由此得整理得由相加得*11ppkHkNGLA)(iGAppkN一、以(p- p*)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令则*ppKNGAKGGLGkHkK111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kPa)总阻力液膜阻力气膜阻力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一、以(p- p*)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对于易溶气体,H值很大 GLkHk11液膜阻力气膜阻力控制整个吸收过程的速率气膜控制示例:水吸收氨GGkK11气膜阻力气膜控制示意图ipppp *一、以(p- p*)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设吸收系统服从

12、亨利定律或平衡关系在过程所涉及的浓度范围内为直线 Hcp*根据双膜模型,相界面上两相互成平衡 pcHii二、以(c*- c)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cckNiLAiGiGAccHkppkN*/iGAcckHN*由此得整理得由相加得cckHkNGLA*1)(cckNiLA二、以(c*- c)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令则ccKNLA*KLLGLkkHK11液相总吸收系数,m/s 总阻力气膜阻力液膜阻力液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二、以(c*- c)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对于难溶气体,H值很小 LGkkH1气膜阻力示例:水吸收氧11KkLL液膜阻力液膜控制示意图cccci*液膜阻力控制整个吸收过程的速率液膜

13、控制二、以(c*- c)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yyKNyA同理,可导出KyPKKGy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 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三、以(y- y*)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xxKNxA*同理,可导出KxCKKLx液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 液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四、以(x*- x)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YYKNYA同理,可导出KY总pKKKGyY对于低浓度吸收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 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五、以(Y- Y*)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XXKNXA*同理,可导出KX总cKKKLxX对于低浓度吸收液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 液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六、以(X*- X)表示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8.3 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8.3.1 膜吸收速率方程第八章 气体吸收8.3.2 总吸收速率方程8.3.3 吸收速率方程小结吸收速率方程小结使用吸收速率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述的各种吸收速率方程式是等效的。采用任何吸收速率方程式均可计算吸收过程速率。 (2)任何吸收系数的单位都是kmol/(m2s单位推动力)。 (3)必须注意各吸收速率方程式中的吸收系数与吸收推动力的正确搭配及其单位的一致性。 (4)上述各吸收速率方程式都是以气液组成保持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