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知识整理阅读_第1页
现代文知识整理阅读_第2页
现代文知识整理阅读_第3页
现代文知识整理阅读_第4页
现代文知识整理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 内容的一种文体。考点列举: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记叙文的阅读步骤一、阅读全文:运用 “ 六要素 ” 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二、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三、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四、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

2、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五、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记叙的要素一、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二、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 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 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阅读记叙 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 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 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 的地步。三、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记叙文的线索 “ 线索 ” 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线索常常有以下

3、内容组成。1、文章的标题2、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4、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5、 “ 我 ” 的所见所闻所感线索大致分六类:一、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 索贯穿全文二、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三、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 开故事情节四、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荔枝蜜 、以 “ 我 ” 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不大喜欢 想去看看 赞赏蜜蜂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五、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到

4、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离别 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六.以 “ 我 ” 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孔乙己以小伙计 “ 我 ” 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 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常见的叙述顺序一、叙述类型: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1、强调。 2、制造悬 念。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 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含义1、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特殊

5、含义。2、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言外之义。3、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常起 A 承上启下过渡、 B 总领下文或 C 总结上文的作用、 D 设伏笔、 E 作铺垫 二、从内容上:常有 A 开篇点题、 B 深化中心、 C 点明主旨(画龙点睛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 结构完整。 如何赏析诗文中所喜欢的句子: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 (

6、修辞的作用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3、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五、概括记叙文的中心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 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表现了(反映 了、 歌颂了、 揭露了、 批判了 的思想 (性格、 精神、 实质 , 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举例:背影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 对父亲深切的思念。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1、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2、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但用

7、得不多;3、第三人称,是以 “ 他 ” 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 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描写方法及其作用:一、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二、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1、暗示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性格、心理。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各类描写答题技巧1、肖像(外貌描写 包括神态描写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

8、;思 想性格等情况。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心情 ,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 ××品质。4、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 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

9、5;×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5、 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 (室内 的布局、 陈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特征、 社会习俗、 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一、 . 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二、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 “ 画龙点睛 ” 的作 用。记叙文中的抒情一、分类:一种是作者直接抒 发自己对事物的

10、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一种是 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叫间接抒情。二、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修辞方法及作用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 染力、说服力。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 用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

11、考。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写作手法作用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 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 的情感,增强 了文章的表现力。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 讽刺手法。 运

12、用比喻、 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 批判和嘲笑, 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 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 通过对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等 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开放性试题应注意: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1、平时

13、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 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积累较丰富的材料, “ 谈 ” 起来才能得心应手。2、 “ 谈 ” 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 “ 谈 ” 的内容应 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3、 “ 谈 ” 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 ;语言力求简明扼 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4、补充一段文字。首先要符合上下文情节, 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 然后根据特定的情境确立描写人 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联系学生自身,读感受。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文 章中心,从文中生发出来。说明文阅读一.说

14、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 11种题型:1、考查说明对象:答题技法:其一, 要看懂题目, 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 如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 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 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反之, 如果需要为说 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 的 (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3、

15、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 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 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 作比较:把 _和 _加以比较, 突出强调了事物的 特征 /事理。4、打比方:将 _比作 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 /事理。5、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 说服力。6、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 直观。7、引用说明

16、: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 、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 、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 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 现象到本质、 由原因到结果、 由个别到一般 (或由一般到个别 、 由抽象到具体、 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说明建筑物、 景点等通常按

17、照空间顺序说明。 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 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5、 “ 这样 ” 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6、段落语句顺序: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 到 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7、语言准确性: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 /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 “” 的特征 /事理。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 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

18、去?对策:答:(1 表态 (删还是不删 。 (2 定性。 如:“ 比较 ”“ 几 乎 ”“ 相当 ” 等词表程度修辞; “ 大约 ”“ 可能 ”“ 左 右 ” 等表估计, “ 多 ”“ 有余 ” 等表 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 太绝对了。(4 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 4、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 准确 ” 特点的词句, 并体 会。类型 5:指代 “ 这些条件 ” 、 “ 这种现象 ”“ 同样道理 ” 等在文中具体指 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 可能不是整句话,而

19、是其中的一部分。9、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总 分 ” 式、 “ 总 分 总 ” 式、 “ 分 总 ” 式、并列式、递进式等。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 文要点进行概括。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例:“ 死海之变 ” 中 “ 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 积增多。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

20、从以下方面考查:(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 议、 广告等。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 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 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 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

21、就给满分;(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 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 训练表达能力, 对答案的表述不能 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 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在答题的同时有 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 鼓励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探究精神。议论文阅读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 证一、论点的特点:正确 鲜明归纳论点的方法: 1 、标题 2 、文章开头 3 、结尾 4 、中间: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总结性的词体

22、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先找出文章的论题, 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 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二、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 公式、 定义、 法则、 规律、 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 + 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 + 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正 反对比论证。1 、例证

23、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2 、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3 、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4 、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 、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 张。2 、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 点。3 、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4、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剧本、说明文、议论 文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 ?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 表现了 (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 按地点划分 (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 (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

25、 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 使文章条 理清楚、层次清晰。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 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26、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 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 表达了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表 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

27、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 性格、 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 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 批判和嘲笑, 加强深刻 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 上下文形成对比, 突出所写的对象, 收到 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 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

28、,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15.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

29、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 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人物、环境、情节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27.续写小

30、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 的特征。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三、说明要有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 其他顺序。(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 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 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 说明的语言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