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_第1页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_第2页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_第3页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_第4页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一、立体交叉的组成一、立体交叉的组成 入口入口出口出口第二节第二节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n一、按结构物形式分类一、按结构物形式分类n 1上跨式:上跨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交叉方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交叉方式。n特点:特点:施工方便,造价较低,排水易处理,但占地大,引道较长,高架桥影响视施工方便,造价较低,排水易处理,但占地大,引道较长,高架桥影响视线和市容,宜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线和市容,宜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n 2下穿式:下穿式: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

2、叉方式。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方式。n特点:特点: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对视线和市容影响小,但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对视线和市容影响小,但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排水困难。多用于市区。,排水困难。多用于市区。二、按交通功能分类二、按交通功能分类n (一)分离式立交(一)分离式立交n 构成: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交叉方式。n 特点: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

3、能转弯行驶。n 适用: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n (二)互通式立交(二)互通式立交n 构成: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辆行驶的交叉方式。n 特点: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 二、按交通功能分类二、按交通功能分类n (一)分离式立交(一)分离式立交n 构

4、成: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交叉方式。n 特点: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n 适用: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及平面布置方式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及平面布置方式 n 1部分互通式立交部分互通式立交n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n适用条件:适

5、用条件: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n代表形式:代表形式:菱形立交菱形立交n 部分苜蓿叶式立交等。部分苜蓿叶式立交等。 n(1)菱形立交)菱形立交三路立交三路立交 四路立交四路立交 (2)部分苜蓿叶式立交)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n(2)部分苜蓿叶式立交)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n2完全互通式立交完全互通式立交n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n匝道数与转弯方向数相等,各转向都有专用匝道。

6、匝道数与转弯方向数相等,各转向都有专用匝道。n适用条件:高速道路之间及高速道路与其它高等级道路相交。适用条件:高速道路之间及高速道路与其它高等级道路相交。n代表形式:喇叭形、苜蓿叶形、代表形式:喇叭形、苜蓿叶形、y形、形、X形等。形等。n 1)喇叭形立交:)喇叭形立交: n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 n 1)喇叭形立交:)喇叭形立交: n经环形左转匝道驶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出出主线(或正线)主线(或正线) n2)苜蓿叶式立交:)苜蓿叶式立交: n2)苜蓿叶式立交:)苜蓿叶式立交: n(带集散车道形)(带集散车道形) n3)子叶式立交:)子叶式立交: n 4)Y

7、形立交:形立交: n 4)Y形立交:形立交: n对角左转匝道拉开布置对角左转匝道拉开布置 n 3环形立交环形立交三路立交三路立交 四路立交四路立交 n 3环形立交环形立交多路立交多路立交 n 3环形立交环形立交第三节第三节 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 n (一)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一)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n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同其它各级公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除在控制出入的地点设互通同其它各级公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除在控制出入的地点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外,均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式立体交叉外,均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全部立交)(全部立交)n 一级公路一级公

8、路同其它公路交叉,应尽量采用立体交叉。交叉类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同其它公路交叉,应尽量采用立体交叉。交叉类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或分离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或分离式立体交叉。(部分立交)(部分立交)n 一般公路一般公路间的交叉,在交通条件需要或有条件的地点,可采用立体交叉。间的交叉,在交通条件需要或有条件的地点,可采用立体交叉。(个别(个别立交)立交) (二)宜采用立体交叉的情况(二)宜采用立体交叉的情况 (三)宜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情况(三)宜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情况 (四)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四)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 (三)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三)互通式立体

9、交叉形式的选择 第四节第四节 匝道设计匝道设计 2左转匝道左转匝道n 车辆须转约车辆须转约90270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 n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n(1)左出右进式:)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入。 n(2)右出左进式:)右出左进式

10、: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后直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侧驶入。接由左侧驶入。 n(1)左出右进式:)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入。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n(3)右出右进式:)右出右进式:左转车辆都是右转弯驶出和驶入,在匝道上左转改变方向。左转车辆都是右转弯驶出和驶入,在匝道上左转改变方向。 n(2)右出左进式:)右出左进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后直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

11、上左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侧驶入。接由左侧驶入。 n(1)左出右进式:)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入。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3)间接式:又称环圈式)间接式:又称环圈式n 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270达到左转的目的。达到左转的目的。n特点:特点:是右出右进;不需设构造物;匝道线形指标差。是右出右进;不需设构造物;匝道线形指标差。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对称性:对称性: 二、匝道的特性

12、二、匝道的特性 n 1对称性:对称性: n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n 3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一个象限集中布置一个象限集中布置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对称性:对称性: n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两个象限集中布置两个象限集中布置 n 3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所有行驶方向左转

13、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对称性:对称性: n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三个象限集中布置三个象限集中布置 n 3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对称性:对称性: n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三、匝道的设计依据三、匝道的设计依据 n(一)立交的等级

14、(一)立交的等级n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划分为三级。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划分为三级。 (二)匝道的设计速度(二)匝道的设计速度 n匝道的计算行车速度主要是根据立交的等级、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设匝道的计算行车速度主要是根据立交的等级、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设费用等条件选定。费用等条件选定。 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平曲线半径:n2匝道回旋线参数:匝道回旋线参数:RL=A2nR

15、回旋曲线各点曲线半径;回旋曲线各点曲线半径;L是回旋曲线长;是回旋曲线长;A是回旋曲线参数是回旋曲线参数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n (二)匝道的纵断面(二)匝道的纵断面n 1匝道最大纵坡匝道最大纵坡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平曲线半径:n2匝道回旋线参数:匝道回旋线参数:n 2匝道竖曲线半径及长度匝道竖曲线半径及长度n (二)匝道的纵断面(二)匝道的纵断面n 1匝道最大纵坡匝道最大纵坡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平

16、曲线半径:n2匝道回旋线参数:匝道回旋线参数:(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n1匝道横断面匝道横断面(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n1匝道横断面匝道横断面n2匝道圆曲线加宽匝道圆曲线加宽n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n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n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n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n2超高值确定超高值确定n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n1 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n2 2超高值确定超高值确定n3超高过渡方式:超高过渡方式:n 绕行车

17、道中心旋转绕行车道中心旋转n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n1 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n2 2超高值确定超高值确定n3超高过渡方式:超高过渡方式:n 绕行车道中心旋转绕行车道中心旋转n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第五节第五节 端部设计端部设计n定义:定义:端部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变速车道及辅端部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变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等。助车道等。n一、出口与入口设计一、出口与入口设计n主线出、入口: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易一般情况下

18、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易于识别。于识别。 n通视区域:通视区域: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主线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主线100m和匝道和匝道60m的三角形区域内通视。的三角形区域内通视。 n主线与匝道分流处的布置:分流处楔形端布置主线与匝道分流处的布置:分流处楔形端布置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n 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车道较长,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变速车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车道较长,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n (2)直接式:)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

19、向渐变加宽,形成一条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形成一条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道。道。n原则上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另外加速车道较短或双车道的变速车道应采用直接式。原则上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另外加速车道较短或双车道的变速车道应采用直接式。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n 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车道较长,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变速车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车道较长,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n 2. 变速车道的长度变速车道的长度n 变速车道长度为加速或减速车道长度与渐变

20、段长度之和。变速车道长度为加速或减速车道长度与渐变段长度之和。 第六节第六节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 主线主线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n 2)四路收费立交:)四路收费立交:n 一般只设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个收费站。 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n 2)四路收费立交:)四路收费立交:n 一般只设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个收费站。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n 2)四

21、路收费立交:)四路收费立交:n 一般只设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个收费站。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n 2)四路收费立交:)四路收费立交:n 一般只设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个收费站。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n 2)四路收费立交:)四路收费立交:n 一般只设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个收费站。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分段收费管理分段收费管理n 2)四路收费立交:)四路收费立交:n 一般只设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个收费站。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费立交

22、的形式n1设置位置:设置位置:n (1)直接设在主线上)直接设在主线上n 多用于主线收费路段的起、终点处;多用于主线收费路段的起、终点处;n (2)设在立交匝道或连接线上)设在立交匝道或连接线上 n 用于控制相交道路上的车辆进、出主线的收费。用于控制相交道路上的车辆进、出主线的收费。n2收费站车道数:收费站车道数:n 收费站所需的车道数应根据交通量、服务时间和服务水平三个因素来确定。收费站所需的车道数应根据交通量、服务时间和服务水平三个因素来确定。n 1线形标准:线形标准:n 设在主线上时,平曲线与竖曲线应与互通式立交的主线线形标准一致;设在主线上时,平曲线与竖曲线应与互通式立交的主线线形标准一致;n 设在匝道或连接线上时,其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设在匝道或连接线上时,其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200m,竖曲线半径应大于,竖曲线半径应大于800m。n 收费广场处纵坡应小于收费广场处纵坡应小于2%,当受地形及其他条件限制时不得大于,当受地形及其他条件限制时不得大于3%。n 横坡为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