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运地理(2004)_第1页
世界海运地理(2004)_第2页
世界海运地理(2004)_第3页
世界海运地理(2004)_第4页
世界海运地理(20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海运地理第一章 总论一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海运的目的:安全、经济、准时、方便、精确海运的目的:安全、经济、准时、方便、精确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涉及的对象:货物、船舶、港口、航线。涉及的对象:货物、船舶、港口、航线。研究的对象:四大要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的对象:四大要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水文气候、水文潮、冰、雾、流、潮、冰、雾、流、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沙质、淤泥、岩岸、生物沙质、淤泥、岩岸、生物 性海岸性海岸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 2、社会环境的影

2、响 劳动力(人口、民族、宗教、 文化) 生产力 状况(科技、管理水平)二、怎样学习本课程 新学科 数据更新快 上网(外交部、外贸部、PORTFOCUS)第二章 海运航线 第一节 航线类型 海运航线:船舶在两港间海上航行的路线 一、根据行径水域分 1、远洋航线 大洋航线,经过一个洋或数个洋;如中国至美国、欧洲。 2、近洋航线 邻近国家港口间,如中日、中韩等。 3、沿海航线 本国各港口之间 4、环球航线(ROUND THE WORLD SHIPPING LINE) 三大洋连接起来航行,无终点。一般指集装箱班轮。 、环赤道航线() 二、根据航线有效时间分 、季节性航线 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的航线,如印

3、度洋、远东至北美。 、常年性航线 不受季节影响。 三、根据运力、运程和运量分 、主干航线 主要指集装箱班轮,枢纽港之间,三条:远东北美、远东欧洲、北美欧洲。 、分支航线 为主干航线提供服务的航线。如宁波香港、宁波横滨。 此外还有直达航线、定期航线等。 第二节大洋航线与大陆桥 一、大洋航线 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是海洋,260多个国家中,除了40多个内陆国家外,大都与大洋相连,一个国家的船可以到达另一国家。世界有三大主要航线。 1、太平洋 根据起点分: 1)以东亚、远东起点 西行航线马六甲海峡-北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西、北欧航线 或南印度洋绕好望角-西非-南美东岸。 南行航线 主要是远东至

4、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岛国。有二条: (1)矿砂船远东琉球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所罗门珊瑚海澳、新; (2)集装箱船远东香港南中国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托雷斯海峡珊瑚海澳、新。 南行航线包含东南亚航线 东行航线 远东北美西海岸(美、加、墨) 远东北美东海岸(包加勒比海国家) 远东南美西岸国家 2)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起点 东行航线北美东岸/西岸航线(二个重要港口斐济的苏瓦、美国的火奴鲁鲁) 东行航线南美西岸 3)北美东/西岸南美西岸航线 太平洋航线中,东行航线运量最大,增长也最快;西行航线以前主要是初级产品,近几年机电等产品增长较快,多以集装箱为主。 二、大陆桥 二种以上运输方式组成,跨越大陆的

5、运输线。一般指集装箱运输,海陆海,现有大陆桥四条: 1、北美大陆桥美国的旧金山至纽约(最早) 2、南美大陆桥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至智利的圣地亚哥。 3、南亚大陆桥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至西部孟买。 4、欧亚大陆桥俄罗斯远东的东方港(纳霍德卡或海参崴)至欧洲的鹿特丹。 新欧亚大陆桥中国的连云港至欧洲的鹿特丹。 第三节 国际水道 一、运河 世界有三大有名的运河 1、苏伊士运河 位于埃及境内,连接地中海红海,远东至欧洲的船舶,不走好望角,可缩短5000KM,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陶菲克,长173KM(195KM),最大通过的载重量为20万吨,正常需12-14小时;年通航约2万艘,收入近20亿美元。 2、

6、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国家境内,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与绕麦哲伦海峡相比,可缩短航程5500KM,运河从大西洋的CRISTOBAL港至太平洋的BALBOA,全长约81KM,最大载重约为8万吨。通航时间约为9H, 3、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位置巴拿马运河集装箱船在巴拿马运河中航行船闸BALBOA港l二、海峡l1)马六甲海峡l亚洲南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之间,呈喇叭形,西北/东南走向,长800KM,最大可通20万顿,年通航近8万艘, 2)土耳其海峡l位于土耳其境内,海位于土耳其境内,海峡由三部分组成:博峡由三部分组成: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峡。l全长全长

7、375KM,最窄,最窄550M,东西,东西/南北走南北走向。向。l3)霍尔木兹海峡l位于波斯湾内,连接波斯湾与安曼湾,呈“人”字形,全长150KM,航道宽5KM,水深10-219Ml石油海峡 4)英吉利海峡 5)直布罗陀海峡 6)麦哲伦海峡第三章 海运船舶第一节、船舶类型1、散货船运载非包装大宗货物,如矿石、谷物、煤、散装水泥和化肥等特点:单甲板,无吊机,单程。数量上仅次于油轮2、油 轮运载原油或成品油特点:危险品船,构造和设备要求高,(双层甲板)吨位大,单程3、集装箱船特点:运载集装箱以标准箱TEU来衡量船的大小,1957年开始,因效率高,现已成为海上主要的运输方式4、滚装船(RO-RO)运

8、载汽车、火车、军火特点:多层甲板,首尾设有跳板,全封闭 RO-RO SHIP5、杂货船6、供给船第二节、船舶运力分布1、世界商船队近4万艘,7.5亿载重吨、船队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欧亚二洲欧洲:希腊、挪威、德国、英国、瑞典亚洲: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香港、韩国、沙特 、国家)、船舶拥有量前十位的国家:巴拿马、利比里亚、巴哈马、马尔他塞浦路斯、挪威、德国、新加坡、希腊中国、日本)、船东实际控制:希腊、日本、挪威、美国、中国、香港德国、英国、瑞典 )船舶开放登记国(方便旗船) 近的船悬挂方便旗 巴拿马、利比里亚、马尔他、巴哈马等第三节、船舶制造业、世界造船业格局、世界造船业格局世纪初以欧

9、洲、北美为重心,美国、英国、德国、前苏联、挪威。二战后年代,日本发展快,年年一直居首位,年代,韩国、中国、台湾发展快。现在世界排名:日本、韩国、中国、德国、波兰、中国的船舶工业、中国的船舶工业第四章 海运港口 第一节 港口地域结构 一、港口概念 一定面积的陆域和水域,供船舶航行、停泊、修理、补给淡水和燃物料、提供货物包装、装卸、堆存、转运、加工及旅客上下港口。 海运港口一般指位于海岸(河口、海湾),以装卸货物以及货物增值为主要目的的水、陆区域。 衡量港口大小的主要指标有:吞吐量(吨、TEU)、泊位水深和数量、装卸机械和堆场等 二、港域范围 水域:航道、锚地、港池等 陆域:码头、仓储区、加工区、

10、保税区、其他陆上设施 三、港口腹地 也称港口经济腹地,指:港口集散旅客、货物所及的范围。 1、陆向腹地、海向腹地 宁波 香港 2、直接腹地、间接腹地 上海呈“T”长江沿线是直接腹地,山东与福建是间接腹地 3、腹地与港口的关系 任何一个港口都必须以一定的区域作为它的经济腹地,港口的能量的大小与其腹地半径成正比。 港口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腹地)发展,腹地经济的发展又促进港口的发展。 第二节 港口的类型 一、根据自然条件分 人工港 天然港 河口港 海岸港 冻港、不冻港 二、根据功能分 军港 商港 工业港 专业港、综合港 三、根据航运业务分 始发港 中途港 目的港 基本港、非基本港 四、根据货物流转划

11、分 1、枢纽港 中心港,一般具有二种或二种以上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等)的港口 1)国际枢纽港也称世界港,各大陆、各大洲之间有庞大的货流运行的港口,位于海上航路的要冲,世界各地的货物均汇集于此,大多数国家的船舶都在此停靠把货物转运到世界各地。 国际枢纽港是整体(综合)能力最高的港口,衡量标准有: 货运、中转、存储、集疏、联运、换装、港口技术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港口在金融、贸易、交通和信息中的作用。 有名的国际枢纽港: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等。 2)区域枢纽港 区域航线的要冲,区域内起集散作用。如上海、马尼拉 2、转运港 3、大陆桥头港 第三节 港口的发展 一、港口功能的转变 1、单一功能

12、的阶段 60年代以前,货种以杂件为主,港口的主要功能是装船卸船;业务范围:货物装卸、存储、船舶靠泊;活动区域:码头及沿岸水域。 2、转化阶段 60-80年代,货种增加,业务范围扩大:货物加工换型,与船舶有关的其他工业和商业服务等 3、高速发展阶段 80年代以后,货种多样化,特别是集装箱货物的增加,业务范围和活动空间也相应扩大,港口朝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的方向发展,是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汇集的中心。 二、国际航运中心 指: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畅通的集疏运网络硬件设施和发达的航运市场,以及为航运服务的相关产业和服务功能的港口城市。 1、世界航运中心的类型 以市场交易和提

13、供航运服务为主伦敦国际航运中心 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鹿特丹、纽约国际航运中心 以中转货物为主香港、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 2、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条件 1)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 2)身为国际枢纽港 3)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的国际大都市 4)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高效优质的航运服务 5)良好的法律环境。 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第四节 自由港 自由港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其主权范围同划出的实行特殊政策的特殊地区。 特殊政策:免税(全免、部分免烟酒);土地优惠使用等。 目的:通过方便外贸货物的处理与存储,开展检查、包装、分类、转运等业务,吸引和鼓励外商船队和货物来港过境转口,从事商业经营和生产活动

14、,以促进本地区和本国的经济发展 一、自由港的历史 16世纪初,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为自由港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欧洲一些沿海城市如不来梅、那不勒斯、马赛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成为现代自由港的鼻祖。 154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外港里窝那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 18-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横行,英国占领了直布罗陀、新加坡和香港自由港。 20世纪初,自由港遍及全世界,此时的功能仅为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 二战后,殖民主义体系瓦解,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自由港继续存在但内容大大丰富。 60年代,出现出口加工区,爱尔兰的香农自由区是最早的,台湾高雄的出口加工区是第一个命名的。

15、90年代,自由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 二、自由港的类型 自由港有许多名称: 1、自由港 2、自由贸易区 3、出口加工区 4、科学工业园区 三、世界自由港的分布 90年代,世界上有900多个自由港,遍及各大洲。 1、香港 2、荷兰的鹿特丹 3、墨西哥 4、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达喀尔,吉布提等 5、朝鲜 6、印度 7、日本 四、中国的经济特区 1、经济特区(1979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2、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 14个沿海城市,宁波的小巷 3、保税区(90年代初) 15个,外高桥保税区,宁波的北仑保税区 4、出口加工区 15个 我国建立特区、经济开发区等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鹿

16、特丹港1鹿特丹港2鹿特丹港3第五章 世界石油贸易与运输 第一节、世界石油资源一、储量石油:燃料和化工原料,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 重要的贸易商品和海运货物。已探明的储量约为1400亿吨,每年开采30亿吨,可开采4050年。二、分布石油在地理上分布很广,但又相对集中,七大盆地集中了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3%:1、阿拉伯湾盆地 2、马拉开波盆地3、伏尔加乌拉尔地区4、西西伯利亚地区 5、墨西哥雷马乌-坎佩切地区6、美国佩米安盆地7、利比亚锡尔特盆地8、其他地区(1)北海(英国、挪威)(2)尼日利亚(3)阿尔及利亚 (4)印尼、马来西亚第二节 世界石油生产一、世界石油生产1、石油开采1)1859-1921

1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第一口油井。年产油1亿吨。2)1921-1950年,汽车、飞机和二次大战,对石油需求大增,另外新技术引入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年产油5亿吨。3)1950-1978年,石油工业突飞猛进时期,成为第一能源,年产油30亿吨4)1978-至今,徘徊时期,年产油30-32亿吨。 产量地区分布 先前,美国一直作为世界第一石油大国,后来,西亚、非洲、拉美和前苏联的石油生产的发展,美国作为“石油”帝国的地位发生动摇,现在世界石油生产分布情况: 1)、海湾国家(沙特、两伊、科威特)30% 2)、欧洲国家(俄、挪、英)18% 3)、北美(美、加)15% 4)、拉美(墨、委内瑞拉、厄、巴、阿)13

18、% 5)非洲(利比亚、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9% 6)东南亚(印、马)及中国 二、世界石油加工 原油经加工和再加工后成为燃料和工业用品,二战后,工农军对石油产品需求急剧增长,石油加工也突飞猛进的发展。 世界三大炼油基地:休斯敦、鹿特丹、新加坡,年加油量都在7000万吨以上 发达国家产量少于加工能力;发展中国家产量大于加工能力;中国与俄罗斯产量与加工基本持平。 第三节 世界石油贸易与海上运输 一、石油贸易 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参与国际贸易(12-18亿吨),占世界出口货物总运量的60%,位于第一位;世界上有17个国家以石油为主要出口产品。 二、石油进出口地区分布 1、世界石油消费 美国

19、最大(26%)、西欧第二(20%)、日本第三(8%) 俄罗斯与中国也是石油消费大国 2、主要石油出口国家 海湾、西北非/西非、拉美、俄罗斯;最具代表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两伊、科、沙特、尼日利亚、阿联酋、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委内瑞拉、印尼(加蓬、厄瓜多尔) OPEC的总旨:石油政策与石油价格 3、主要石油进口国家 美洲(北美、南美) 西欧(德、法、意、荷、比) 日本(年进口2亿吨以上) 中国(2000年起每年超7000万吨,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几年后将达2亿吨) 三、世界石油运输 石油的应用范围生活中无所不在,石油需求量空前大,而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群体不平衡,巨大的海运需求 每年约有18亿吨的海运石油运输量,10万吨船运的话,需1800次(不包括成品油) 石油运输除了海运外,还有管道运输(成本是海运的15倍) 1、海上运输线 共有九条 2、主要的石油出口港 哈尔克岛伊朗 艾哈迈迪科威特(2亿吨) 腊斯特努腊沙特(2亿吨) 延布沙特(2.5吨) 乌姆赛义德卡塔尔 阿尔泽阿尔及利亚(二管道过地中海通向欧洲) 锡德尔利比亚 拉各斯尼日利亚 马拉开波委内瑞拉3、石油进口港西方七国(除英国外)都是石油进国,美国与日本是世界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