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常用的辐射_第1页
第六章常用的辐射_第2页
第六章常用的辐射_第3页
第六章常用的辐射_第4页
第六章常用的辐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v“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ICRU)。v辐射剂量学辐射剂量学第一节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v电离辐射存在的空间称为辐射场辐射场,它是由辐射源产生的。v定量了解、分析射线在辐射场中的分布,既可以用粒子注量、能量注量粒子注量、能量注量等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来直接表征,也可以用照射量照射量来间接表示。一、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v (一)粒子注量v如球体(通过球心P的)截面积为da,从各个方向进入该小球体的粒子的总数为dN,dN除以da的商定义为辐射场P点处的粒子注量粒子注量。即:dadNv粒子注量就是进入具有单位截面积的小球的粒子数。v

2、 在单向平行辐射场的特殊情况下,粒子的注量等于通过与辐射进行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粒子数。粒子注量的SI是米米- -2 2(m(m-2-2) )。v实际遇到的辐射场,其中每个粒子不可能都具有相同的能量。因此辐射场任何一点,其射线粒子具有从Emax到0的各种可能能量.v在辐射防护中,常用粒子注量率常用粒子注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的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的球体内的粒子数球体内的粒子数,即:dtd v (二)能量注量v用通过辐射场中某点的粒子的能量来表征辐射场的性质,即能量注量能量注量。它用于计算间接致电离辐射在物质中发生的能量传递以及物质对辐射的吸收。v能量注量能量注量是指进入单位截

3、面积小球的所有粒子能量的总和。v 如果进入截面积为da的球体内的所有粒子的能量总和为dEfL,则能量注量为v能量注量的SI单位是“焦耳米-2”(Jm-2)。dafLdEv对于平行的辐射场,能量注量可定义为通过与粒子运动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粒子能量的总和。v同样,能量注量率可定义为单位时间内能量注量率可定义为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内的所有粒子能量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内的所有粒子能量总和。总和。即:dtdv(三)能量注量和粒子注量的关系v能量注量是通过辐射场中某点的粒子能量粒子能量,粒子注量是通过辐射场中某点的粒子数粒子数,显然如能知道每个粒子的能量E,即可将能量注量和粒子注量联系起来。Ema

4、x0EEEdE二、照射量v用次级电子在空气中产生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用次级电子在空气中产生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离子( (电子或正离子电子或正离子) )的总电荷量,来反映的总电荷量,来反映x x或或射线对空气的电离本领射线对空气的电离本领,表征x或射线特性。v照射量就是根据其对空气电离本领的大小来度量x或射线的一个物理量。也是X线沿用最久的辐射量。v(一)照射量X及单位v 1照射量定义 x或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产生出来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空气所阻止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即:v式中,dQ为x或光子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产生的全都次级电子均被阻止于空气中时

5、,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dmdQX v 根据照射量的定义可知:dQ并不包括在所考察的空气dm中释放出来的次级电子所产生的轫致辐射被吸收后而产生的电离电量;照射量是从射线对空气的电离本领照射量是从射线对空气的电离本领的角度说明的角度说明x x或或射线在空气中的辐射场射线在空气中的辐射场性质的量性质的量,它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的辐射(如中子或电子束等),也不能用于其他的物质(如组织等)。v 由于照射量的基准测量中存在着某些目前无法克服的困难,它只适用于射线能量在10keV到3MeV射线。v2照射量的单位 照射量的SI单位为库库仑仑千克千克-1-1 (Ckg (Ckg-1-

6、1) ),没有专用名称。仍在沿用的照射量的专用单位为伦琴伦琴,用符号R表示。v 1R=2.58x 101R=2.58x 10-4 -4 CkgCkg-1-1 v 1 Ckg 1 Ckg-1-1 =3.877 =3.87710103 3R Rv(二)照射量率及单位v 单位时间内照射量的增量称为照射量率单位时间内照射量的增量称为照射量率,v式中,dx为时间间隔dt内照射量的增量。v照射量率的SI单位为库仑库仑千克千克-1-1秒秒-1-1(Ckg(Ckg- -1 1ss-1-1) )。过去使用的专用单位是伦琴或其倍数、分倍数除以适当的时间而得的商,如伦秒-1(Rs-1)、伦分-1(Rmin-1 )

7、、毫伦时-1(Rh-1 )等。dtdXX v【例1】若空气体积为0.3cm3,标准状态下其中包含的空气质量是0.388mg,若被X线照射5min,在其中产生的次级电子在空气中形成的正离子(或负离子)的总电荷量为1010-9C。此时,被照空气处的X线照射量和照射量率各是多少?v 解:根据题意已知:vdm=0.388mg=3.8810-7kgv dQ=1010-9C, dt=5minv 所以照射量及照射量率分别为NoImage11311212179min1016. 5min51058. 21058. 21088. 31010kgCkgCdtdXXkgCkgCdmdQX三、比释动能v射线的吸收及其引

8、起的效应直接取决于射线射线的吸收及其引起的效应直接取决于射线在介质中的能量转移。当间接致电离辐射与在介质中的能量转移。当间接致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首先是物质相互作用时,首先是间接致电离粒子间接致电离粒子将将能量传递给能量传递给直接致电离粒子直接致电离粒子,然后直接致电,然后直接致电离粒子在物质中引起离粒子在物质中引起电离、激发电离、激发,粒子能量,粒子能量最后被物质所吸收。最后被物质所吸收。辐射剂量学中以比释动辐射剂量学中以比释动能描述间接致电离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描述间接致电离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传递给了直接致电离粒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直接致电离粒子的能量。v(一)比释动能K及单位

9、v 1比释动能K 比释动能是指间接致辐射与比释动能是指间接致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质量物质中由间接致辐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质量物质中由间接致辐射所产生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总和射所产生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总和。即:v式中,dEtr为间接致电离辐射在指定物质的体积元dm内,释放出来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单位为焦耳(J)。dm为所考虑的体积元内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dmdEKtrv2比释动能的单位 v比释动能的SI单位是焦耳焦耳千克千克-1-1(Jkg(Jkg-1-1) ),又名“戈瑞戈瑞”,简称“戈”,以”Gy”记之。以此纪念为测量吸收剂量而奠定空腔电离理论基础

10、的科学家HGray。 v 1Gy=1Jkg-1v同样,亦有毫戈端(mGy)、微戈瑞(Gy)等,其间关系为:v 1Gy=103mGy=106 Gyv 例如,物质中某点的比释动能为1戈端时,即表示由间接致辐射在这一点处单位质量的物质(如处在空气中的小块组织)中,传递给直接致电离粒子(如电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为1焦耳千克-1。v(二)比释动能率k及单位v 间接致电离辐射在单位时间内在介质间接致电离辐射在单位时间内在介质中产生的比释动能称为比释动能率。中产生的比释动能称为比释动能率。即:v式中,dK为比释动能在时间间隔dt内的增量。v 比释动能率的sI单位是戈瑞或其倍数、分倍数除以适当的时间单位而得的

11、商。dtdKK 四、吸收剂量v比释动能所描述的是间接致电离辐射在介质中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的能量,次级带电粒子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电离电离、激发激发,另一部分转化为轫致辐射轫致辐射。射线所引起的各种效应只与其在介质中用于电离和激发的能量有关,这部分能量是射线真正在介质中所沉积的能量,射线在介质中“沉积”的能量越多,即介质吸收的辐射能量愈多,则由辐射引起的效应就愈明显。v辐射剂量学以“吸收剂量吸收剂量”来衡量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并以此研究能量吸收与辐射效应的关系。v(一)吸收剂量D及单位v 1吸收剂量 辐射所授予单位质量介质辐射所授予单位质量介质dmdm中的平均能量中的平均能量dEdEenen定义

12、为吸收剂量。定义为吸收剂量。即:v式中, dEen为平均授予能。它表示进入介质dm的全部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能量的总和,与离开该体积的全部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能量总和之差,再减去在该体积内发生任何核反应所增加的静止质量的等效能量。dmdEDenv2吸收剂量的单位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焦耳耳千克千克-1-1(Jkg(Jkg-1-1) ),其专名与比释动能的单位相同,同为“戈瑞戈瑞”,简称“戈”,以“Gy”记之。v在放射治疗剂量学中,在计算病人剂量和处方剂量时,为了方便,通常使用厘戈瑞(cGy)作为吸收剂量单位v1Gy=100cGyv沿用的专用单位是拉德拉德,其符号为“rad”。v lrad=10

13、-2Gyv 应该强调,以戈瑞为单位的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及受到照射的任何物质。v(二)吸收剂量率及单位v各种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不仅与吸收剂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吸收剂量的速率有关,因此引入吸收剂量率的概念。一般说来,吸收吸收剂量率剂量率(D)(D)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即:v v式中D为吸收剂量率。其SI单位用焦耳千克-1秒-1(JKg-1s-1)表示,其专名为戈秒-1(Gys-1)。dtdDD v【例2】 质量为0.2g的物质,10s内吸收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为100erg(尔格),求该物质的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v 解:根据题意已知:dm=0.2g=

14、210-4kgv dEen=100erg=10-5Jv dt=10sv 则该物质的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为:1145510505005. 010210smGysmGydtdDDmGyGyGydmdEDen五、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的关五、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系和区别v照射量是以间接的方式反映辐射场强度,而吸收剂量和比释动能则是从射线能量转移的角度反应物质在与射线相互作用时,物质所吸收的射线能量。 v(一)带电粒子平衡v达到带电粒子平衡的条件带电粒子平衡的条件是:在介质中体积在介质中体积元周围的辐射场是均匀的,且体积元周围的元周围的辐射场是均匀的,且体积元周围的介质厚

15、度等于或大于次级带电粒子在该介质介质厚度等于或大于次级带电粒子在该介质中的最大射程。中的最大射程。v(二)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随物质深度的变化v 根据带电粒子平衡条件,物质表面的任意点不存在着带电粒子平衡,因此,对对介质表面介质表面( (或表层或表层) )一点,射线转移给介质一点,射线转移给介质的能量要大于介质在该点真正吸收的能量,的能量要大于介质在该点真正吸收的能量,所以吸收剂量小于比释动能所以吸收剂量小于比释动能。v 随着介质深度的增加,起源于浅层的次级电子愈来愈多地进入考察点,使其吸收剂量急剧增加,当深度等于带电当深度等于带电粒子的最大射程时,达到了电子平衡,粒子的最大射程时,达到了电子平

16、衡,吸收剂量就等于比释动能吸收剂量就等于比释动能,此时,吸收剂量达到最大值。v(三)照射量、吸收剂量与比释动能的相互关系v 1照射量与比释动能的关系 对于单能射线,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与同一点上的能量注量照射量与同一点上的能量注量有如下关系v式中en表示对于给定的单能射线,空气的质能吸收系数;e为离子的电荷,e=1602110-19C;为带电粒子在空气中每形成一个离子对消耗的平均能量, =33.85eV。eXenv对于一种给定的单能间接致电离辐射,辐射场中某点的比释动能K与能量注量之间存在下列关系:v式中,tr是物质对指定能量的间接致电离粒子的质能转移系数,它表示间接致电离粒子在物质穿行单位长度

17、路程时,其能量转变为次级电子的初始动能的份额。trKv在带电粒子平衡及射线在介质中由次级带电粒子产生的轫致辐射损失的能量忽略不计的前提下,v一般在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和辐射光子的能量较低时,射线在空气中的比释动能及照射量可用上式表达。eXKv2吸收剂量与比释动能的关系 v在带电粒子平衡情况下,间接致电离辐射在质量为dm内的物质中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dEtr等于该体积元内物质所吸收的能量dEen,因此KdmdEdmdEDtrenv在带电粒子平衡的条件下,不考虑带电粒子因韧不考虑带电粒子因韧致辐射的产生而损耗的能量致辐射的产生而损耗的能量,吸收剂量等于比释动能。但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有可能转变为韧致辐

18、射而离开质量元dm,此时虽存在带电粒子平衡,但吸收剂量并不等于比释动能。这时候两者的关系为:v其中,g是带电粒子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的份额。)1 (gKDv3照射量、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间的区别第二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v 放射线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被检者和工作人员的防护问题,定量测量、表述被照个人及受检群体实际受到的或可能受到的辐射照射,已成为辐射防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v 由于不同生物组织、种群、器官对射线的反应敏感性不同,仅仅使用照射量、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已不足以表达射线对生物组织的损伤。一、当量剂量v(一)当量剂量Hr及单位v一、当量剂量v 尽管吸收剂量可以用来说明生物体所

19、受照射时吸收的射线能量,但被吸收的辐射剂被吸收的辐射剂量与引起某些已知的生物效应的危险性往往量与引起某些已知的生物效应的危险性往往不能等效不能等效。这是因为当辐射类型与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时,某一生物辐射效应与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也随之改变。v 在辐射防护中,将个人或集体实际接受的或可能接受的吸收剂量根据组织生物效应加权修正,经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在放射防护中称为当当量剂量量剂量。v对于某种辐射R在某个组织或器官T中的当量剂量HTR可由下列公式给出:v HTR =wRDTRv 式中,wR为与辐射R能量相关的吸收剂量修吸收剂量修正因子正因子,也叫做辐射权重因子辐射权重因子; HTR为辐射R在组织或器官T中

20、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v在辐射防护中,有较大意义的不是受照体某点的吸收剂量,而是某个器官或组织吸收剂量的平均值。 wR就是对某器官或组织的平均吸收剂量进行修正的量。v由于wR无量纲,因此当量剂量的SI单位与吸收剂量相同,即焦尔千克-1(Jkg-1),其专名是希沃特希沃特(Sv)(Sv)。v 1Sv=1 Jkg-1v当辐射场由具有不同wR值的不同类型和(或)不同能量的辐射构成时,组织或器官T总的当量剂量为各辐射在该组织或器官上形成的当量剂量的线性叠加,即:RTRRDwHv【例3】 某工作人员全身同时均匀受到x线和能量在10100keV范围的中子照射,其中x线的吸收剂量为10mGy,中子的吸收剂量为

21、3mGy。计算该工作人员所吸收的当量剂量。v 解: mSvmSvDwDwDwHnnXXRTRR40)310101(v (二)当量剂量率由及单位 v当量剂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组织或器官T所接受的当量剂量。若在dt时间内,当量剂量的增量为dHT,则当量剂量率为:v量剂量率的SI单位为希沃特希沃特秒秒-1-1(Svs(Svs-1-1) )。dtdHHT二、有效剂量v当量剂量是不同射线类型对组织或器官形成辐射危害的度量,但是两种不同组织或器官即使吸收的当量剂量相同,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有可能完全不同。v因为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程度是不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同的。v因此在辐射防护领域

22、中我们必考虑使用(引入)一个能够反映辐射对生物体损害的辐射量来描述辐射所产生的产生的“损害效应损害效应”的大小的大小。v(一)辐射效应的危险度v 辐射对人体的损害采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划分标准:受小剂量、低小剂量、低剂量率剂量率辐射的人群,引起的辐射损害主要是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严重遗传性疾患和辐射诱发的各种致死癌症)。而且假定随机性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存在着线性无阈的关系,并用危险度因子危险度因子来评价辐射引起的随机性效应的危险程度。v危险度危险度( (或称危险度系数或称危险度系数) )即器官或组织接即器官或组织接受单位当量剂量受单位当量剂量(1Sv)(1Sv)照射引起随机性

23、损害照射引起随机性损害效应的几率。效应的几率。辐射致癌的危险度用死亡率来表示;辐射致遗传损害的危险度用严重遗传疾患的发生率表示。v可见均为1sv当量剂量,对于不同的器官和组织,辐射效应的危险度是不同的。为了表征不同器官和组织在受到相同当量剂量情况下,对人体导致有害效应的严重程度的差异,引进了一个表示相对危险度的权重因子wT,即:时的总危险度全身均与匀受照时的危险度接收组织Sv1Sv1TTwv不同组织或器官,其危险度权重因子不同v(二)有效剂量Ev对放射性工作人员而言,其在工作中身体所受的任何照射,一般均涉及多个器官,为了计算所受照射给不同组织造成的总危险度,评价辐射对其所产生的危害,针对辐射产

24、生的随机性效应引进有效剂量E这一概念。v式中,HT为组织T受到的当量剂量;wT为组织T的权重因子。 TTTHwEv有效剂量是以辐射诱发的随机性效应的有效剂量是以辐射诱发的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为基础,表示当身体各部分受到发生率为基础,表示当身体各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照射时,对人体造成的总的随不同程度照射时,对人体造成的总的随机性辐射损伤。机性辐射损伤。v因为因为w wT T没有量纲,所以有效剂量没有量纲,所以有效剂量E E的单位的单位与当量剂量与当量剂量H H的单位相同。的单位相同。 v【例4】某次胸部检查(胸片或胸透)病人各组织器官受到的当量剂量(mSv),试比较病人接受的有效剂量。v解:利用公式有

25、解:利用公式有v E胸片胸片=(0.200.01+0.050.06+0.120.25+0.12005+0.050.08+0.010.08+0.300.11)mSvv=0.0788mSvv E胸透胸透=(0.200.15+0.051.30+0.124.1+0.122.3+0.050.16+0.0l2.6+0.300.85)mSvv=1.152mSvv 此次胸透病人接受的有效剂量相当于此次胸透病人接受的有效剂量相当于15次胸片的有效剂量。次胸片的有效剂量。三、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v由于辐射的随机性效应,仅以一定的几率发由于辐射的随机性效应,仅以一定的几率发生在某些个体身上,并非受到照射的每个人生在某些个体身上,并非受到照射的每个人都会发生。因而在评价某个群体所受的辐射都会发生。因而在评价某个群体所受的辐射危害时,应采用集体当量剂量或集体有效剂危害时,应采用集体当量剂量或集体有效剂量。量。v( (一一) )集体当量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