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层次电路原理图设计范例_第1页
protel层次电路原理图设计范例_第2页
protel层次电路原理图设计范例_第3页
protel层次电路原理图设计范例_第4页
protel层次电路原理图设计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层次电路原理图编辑层次电路原理图编辑 1 1、用总线连接法画原理图、用总线连接法画原理图 8031+373+2764+2764+6264+62648031+373+2764+2764+6264+6264, 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 6 6个发光二极管等。个发光二极管等。 2 2、给元件加编号、给元件加编号3 3、原理图电器检查、原理图电器检查4 4、生成网络表文件、生成网络表文件5 5、生成元件清单报表、生成元件清单报表 123456ABCD654321DCBATitleNumberRevisionSizeBDate:2-May-2008 Sheet of

2、 File:G:PROGRAM FILESDESIGN EXPLORER 99 SEEXAMPLESMyDesign1.ddbDrawn By:EA/VP31X119X218RESET9RD17W R16INT012INT113T014T115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0039P0138P0237P0336P0435P0534P0633P0732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29ALE/P30TXD11RXD10U1018031D03Q02D14Q15D27Q26D38Q39D413Q412D51

3、4Q515D617Q616D718Q719OE1LE11U10274LS373A010A19A28A37A46A55A64A73A825A924A1021A1123A122CE20OE22PGM27VPP1D011D112D213D315D416D517D618D719U1032764A010A19A28A37A46A55A64A73A825A924A1021A1123A122CE20OE22PGM27VPP1D011D112D213D315D416D517D618D719U1042764A010A19A28A37A46A55A64A73A825A924A1021A1123A122CS120C

4、S226W E27OE22D011D112D213D315D416D517D618D719U1056264A010A19A28A37A46A55A64A73A825A924A1021A1123A122CS120CS226W E27OE22D011D112D213D315D416D517D618D719U1066264A1B2C3E14E25E36Y015Y114Y213Y312Y411Y510Y69Y77U10774LS138VccD0D1D2D3D4D5D6D7D0D1D2D3D4D5D6D7D0D1D2D3D4D5D6D7D0D1D2D3D4D5D6D7D0D1D2D3D4D5D6D7D0

5、D1D2D3D4D5D6D7A0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0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0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0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0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12Y16MHZC1 30PC2 30PC3 10uFR14K7D0-D7A0-A7A8-A12R201100R202100R203100R204100R205100R206100VccP1.5P1.4P1.3P1.2P1.1P1.0P1.0P1.1P1.2P1.3P1.4P1.5D3

6、01 D302 D303 D304 C3014700uFC30347uFVin1GND3+5V2U302 D306 D305 C30547uFC3020.1uFC3040.1uFC3060.1uFC1010.1uFC1020.1uFC1030.1uFC1040.1uFC1050.1uFC1060.1uFC1070.1uFVccVin1GND3+12V2U301 D201 D203 D204 D205 D206 D202 二极管画反了,二极管画反了,请改正请改正元器件的封装元器件的封装集成芯片:集成芯片:DIP40(8031)DIP40(8031)、DIP28(2764)DIP28(2764)、

7、 DIP28(6264)DIP28(6264)、DIP20(373)DIP20(373)、DIP16(138)DIP16(138)MC78L12CGMC78L12CG(+12V+12V稳压块)稳压块): :TO-220TO-220MC78L05CGMC78L05CG(+5V+5V稳压块)稳压块) : :TO-220TO-220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发光二极管:RAD0.2RAD0.2CRYSTALCRYSTAL(晶振):(晶振):XTAL1XTAL1ELECTRO1ELECTRO1(电解电容):(电解电容):RB.2/.4RB.2/.4CAPCAP(瓷片电容):(瓷片电容):SIP2SI

8、P2RES2RES2(电阻):(电阻):AXIAL0.3 AXIAL0.3 层次电路设计层次电路设计 层次电路设计层次电路设计: :把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按功把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按功能分成若干子系统,即子功能电路模块,能分成若干子系统,即子功能电路模块,需要的话,把子功能电路模块再分成若干需要的话,把子功能电路模块再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子电路模块,个更小的子电路模块,然后用方块电路的然后用方块电路的输入输入/ /输出端口将各子功能电路连接起来,输出端口将各子功能电路连接起来,于是就可以在较小幅面的多张图纸上分别于是就可以在较小幅面的多张图纸上分别编辑、打印各模块电路的原理图。编辑、打印各模块电路的原

9、理图。层次电路设计层次电路设计 在层次电路设计中,把整个电路系统视为一在层次电路设计中,把整个电路系统视为一个设计项目,并以个设计项目,并以.prj.prj 而不是而不是.sch.sch作为项作为项目文件的扩展名。目文件的扩展名。在项目原理图在项目原理图( (即总电路图即总电路图) )中,各子功能模块电路用中,各子功能模块电路用“方块电路方块电路”表示,表示,且每一模块电路有惟一的模块名和文件名与且每一模块电路有惟一的模块名和文件名与之对应,其中模块名指出了相应模块电路原之对应,其中模块名指出了相应模块电路原理图的存放位置。理图的存放位置。在原理图编辑窗口内,打在原理图编辑窗口内,打开某一电路

10、系统设计项目文件开某一电路系统设计项目文件.prj.prj时,也就时,也就打开了设计项目内各模块电路的原理图文件。打开了设计项目内各模块电路的原理图文件。层次电路编辑方法层次电路编辑方法“自上而下自上而下”方式建立层次电路原理图的操作过程。方式建立层次电路原理图的操作过程。第一步:先建立项目设计文件第一步:先建立项目设计文件(.prj(.prj) ) (1) (1) 单击单击“File”File”菜单下的菜单下的“New”New”命令,单击命令,单击“Schematic Schematic Document”(Document”(原理图文档原理图文档) )文件图标,在原理图文件窗口内,即可文件

11、图标,在原理图文件窗口内,即可用原理图编辑方法绘制项目文件方块电路。用原理图编辑方法绘制项目文件方块电路。(2) (2) 单击单击“Wiring Tools”(Wiring Tools”(画线画线) )工具栏内的工具栏内的“ ”“ ”(SCH:Place(SCH:Place Sheet SymbolSheet Symbol,即放置方块电路,即放置方块电路) )工具工具( (或执行或执行“Place”Place”菜单内菜单内的的“Sheet Symbol”Sheet Symbol”命令命令) )。(3) (3) 按下按下TabTab键,进行属性设置。键,进行属性设置。(4) (4) 移动光标将方

12、块电路移到指定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固定方移动光标将方块电路移到指定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固定方块电路的左上角;再移动光标,调整方块电路的大小,然后单击块电路的左上角;再移动光标,调整方块电路的大小,然后单击鼠标左键,固定方块电路的右下角。重复鼠标左键,固定方块电路的右下角。重复(3)(3)、(4)(4)步,继续绘制步,继续绘制项目文件原理图中其他方块电路,完成方块电路绘制后的电路总项目文件原理图中其他方块电路,完成方块电路绘制后的电路总图。图。层次电路编辑方法层次电路编辑方法(5)(5)放置方块电路放置方块电路I/OI/O端口,并进行属性设置。端口,并进行属性设置。(6)(6)连线。分别使用

13、导线将不同方块中端口名称相同的方块电路连线。分别使用导线将不同方块中端口名称相同的方块电路I/OI/O端口连接在一起,使用总线将不同方块中端口名称相同且为总线端口连接在一起,使用总线将不同方块中端口名称相同且为总线形式的方块电路形式的方块电路I/OI/O端口连接在一起。端口连接在一起。在输入方块电路在输入方块电路I/OI/O端口名称时,必须正确使用总线标号,端口名称时,必须正确使用总线标号,否则无法在两个方块电路之间建立正确的电气连接关系。连线时,否则无法在两个方块电路之间建立正确的电气连接关系。连线时,也只能使用也只能使用“画线画线”工具栏内的工具栏内的“导线导线”、“总线总线”,不能使用,

14、不能使用“画图画图”工具栏内的工具栏内的“直线直线”或或“曲线曲线”等其他画图工具。等其他画图工具。(7) (7) 项目电路图编辑结束后,单击主工具栏内的项目电路图编辑结束后,单击主工具栏内的“存盘存盘”工具或执工具或执行行“File”File”菜单下的菜单下的“Save ”Save ”命令保存。命令保存。(8)(8)如果文件扩展名不是如果文件扩展名不是.prj.prj时,可在时,可在“设计文件管理器设计文件管理器”窗口内,窗口内,将鼠标移到刚编辑的项目原理图文件名上,单击右键,指向并单将鼠标移到刚编辑的项目原理图文件名上,单击右键,指向并单击其中的击其中的“Close”(Close”(关闭关

15、闭) )命令;再单击右键,指向并单击其中命令;再单击右键,指向并单击其中的的“Rename”(Rename”(改名改名) )命令,将文件扩展名改为命令,将文件扩展名改为.prj.prj( (项目文件项目文件) )即可。即可。层次电路编辑方法层次电路编辑方法“自上而下自上而下”方式建立层次电路原理图的操作过程。方式建立层次电路原理图的操作过程。第二步:第二步: 在项目设计文件窗口内,单击在项目设计文件窗口内,单击“Design”Design”菜单下的菜单下的“Create Sheet Form Symbol”Create Sheet Form Symbol”命令。命令。 第三步:第三步: 将光标

16、移到相应方块电路上,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弹出将光标移到相应方块电路上,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弹出端口电气特性选择框,如果单击选择框内的端口电气特性选择框,如果单击选择框内的“Yes”Yes”按钮,则生按钮,则生成的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的成的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的“I/OI/O端口端口”电气特性与电气特性与“方块电路方块电路I/OI/O端口端口”电气特性相反。一般来说,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的电气特性相反。一般来说,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的I/OI/O端口端口与项目文件与项目文件(.prj(.prj) )内对应方块电路内对应方块电路I/OI/O端口特性应保持一致,因端口特性应保持一致,因此可单击此可单击“No”No”按钮

17、。按钮。 自动生成的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名与方块电路名相同,并将自动生成的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名与方块电路名相同,并将项目文件中相应模块内的项目文件中相应模块内的“方块电路方块电路I/OI/O端口端口”转换为模块电路转换为模块电路的的“I/OI/O端口端口”,这样既保证了两者的一致性,又避免了重新输,这样既保证了两者的一致性,又避免了重新输入入I/OI/O端口名。然后就可以使用前面介绍的原理图编辑方法,输端口名。然后就可以使用前面介绍的原理图编辑方法,输入、编辑相应模块电路的内容。入、编辑相应模块电路的内容。 层次电路编辑方法层次电路编辑方法“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方式建立层次电路原理图的操作方式建立

18、层次电路原理图的操作过程。过程。 “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方式:先绘制各模块电路原方式:先绘制各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并创建一个新的空白的原理图理图文件,并创建一个新的空白的原理图文件,然后执行文件,然后执行“Design”菜单下的菜单下的“Create Symbol Form Sheet”命令,即命令,即可将特定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中的可将特定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中的“I/O端端口口”转化为转化为“方块电路方块电路I/O端口端口”并放置在并放置在自动生成的方块电路内。自动生成的方块电路内。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作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作过程如下:过程如下:( 1 ) ( 1 )

19、 在 设 计 数 据 文 件 包 内 的 特 定 文 件 夹在 设 计 数 据 文 件 包 内 的 特 定 文 件 夹 ( ( 如如“Documents”)Documents”)内,分别建立、编辑各自模块电路内,分别建立、编辑各自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原理图文件。(2) (2) 执行执行“File”File”菜单下的菜单下的“NewNew”命令,选择命令,选择“Schematic Document”(Schematic Document”(原理图文档原理图文档) ),在同一文,在同一文件夹内创建一个空白的项目文件件夹内创建一个空白的项目文件( (即空白的原理图即空白的原理图文件文件) )。 在创

20、建空白原理图文件时,如果是项目文件,在创建空白原理图文件时,如果是项目文件,则扩展名取则扩展名取.Prj.Prj;如果是模块电路,则扩展名为;如果是模块电路,则扩展名为.sch.sch。同一设计项目中,只能有一个项目文件,而。同一设计项目中,只能有一个项目文件,而当模块电路原理图中含有更低级别的子电路时,模当模块电路原理图中含有更低级别的子电路时,模块电路文件扩展名依然为块电路文件扩展名依然为.sch.sch。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作过程如下:作过程如下:(3) (3) 在在“设计文件管理器设计文件管理器”窗口内,单击新窗口内,单击新生成的项目文件

21、名生成的项目文件名CPU Processor.PrjCPU Processor.Prj,切,切换到项目文件原理图编辑状态;将鼠标移换到项目文件原理图编辑状态;将鼠标移到项目文件编辑窗口内,单击鼠标左键。到项目文件编辑窗口内,单击鼠标左键。(4) (4) 在空白的项目文件编辑窗口内,单击在空白的项目文件编辑窗口内,单击“Design”Design”菜单下的菜单下的“Create Symbol Create Symbol Form Sheet”Form Sheet”命令,在模块电路原理图文命令,在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列表窗内,找出并单击待转换的模块电件列表窗内,找出并单击待转换的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名

22、。路原理图文件名。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作过程如下:作过程如下: (5) (5) 单击单击“OK”OK”按钮,即可弹出方块电路按钮,即可弹出方块电路I/OI/O端口端口电气特性选择框,并根据需要单击电气特性选择框,并根据需要单击“Yes”Yes”或或“No”No”按钮按钮( (一般选择一般选择“No”No”,使转换后的,使转换后的“方块电路方块电路I/OI/O端口端口”的电气特性与模块电路原理图内的电气特性与模块电路原理图内“I/OI/O端口端口”电气特性一致电气特性一致) )。 (6) (6) 单击单击“No”(No”(即不改变方块电路即不改变方

23、块电路I/OI/O端口的输端口的输入入/ /输出特性输出特性) )按钮后,在项目文件窗口内出现了按钮后,在项目文件窗口内出现了一个随光标移动而移动的方块电路一个随光标移动而移动的方块电路( (必要时也按下必要时也按下TabTab键,修改方块电路的属性键,修改方块电路的属性) ),将光标移到适当,将光标移到适当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固定,即可获得包含了方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固定,即可获得包含了方块电路块电路I/OI/O端口的方块电路。端口的方块电路。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作过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生成方块电路的操作过程如下:程如下: 可见,通过可见,通过“Create Symbol For

24、m Sheet”Create Symbol Form Sheet”命令的生成方块电路命令的生成方块电路I/OI/O端口名与模块电路原理图端口名与模块电路原理图中中I/OI/O端口名一致,且用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名作端口名一致,且用模块电路原理图文件名作为为“模块名模块名”。 重复步骤重复步骤(4)(4)(6)(6)的操作过程,就可以把所的操作过程,就可以把所有模块电路原理图转化为项目文件中的方块电路。有模块电路原理图转化为项目文件中的方块电路。(7) (7) 必要时,可调整方块电路位置以及方块电路必要时,可调整方块电路位置以及方块电路内内I/OI/O端口位置,然后再使用导线、总线将各方块端口位置

25、,然后再使用导线、总线将各方块电路电路I/OI/O端口连接在一起,即可获得项目文件原理端口连接在一起,即可获得项目文件原理图。图。注意:注意:所有图纸大小均选为所有图纸大小均选为A4A4!注意:注意:所有图纸大小均选为所有图纸大小均选为A4A4!项目原理图项目原理图( (总电路图总电路图) ) Sheet1.PRJ项目原理图项目原理图( (总电路图总电路图) ) Sheet1.PRJ注意:注意:1、项目原理图的名字为、项目原理图的名字为xx.prj;2、放置图纸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绿、放置图纸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绿色方块的大小及之间的距离;每个图色方块的大小及之间的距离;每个图纸符号都要有符号名和文件名;纸符号都要有符号名和文件名;3、每个图纸入口均要设置:名字、每个图纸入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