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之表达技巧_第1页
鉴赏诗歌之表达技巧_第2页
鉴赏诗歌之表达技巧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诗歌之表达技巧类、知识框架。丄亠亠育接抒悄打方式厂、(间接抒情 触景牛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表达技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尊-、农现手法 对比、虚实,动静、象征、衬托,演染、白描、用地、主客移位等表达方式:描写、说明、议论、叙事。描写角度(写景角度):远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景”与“情”的角度: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以景衬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哀情、以美 景衬乐情、以哀景衬乐情)二、命题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技巧)?(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等等。(3)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2、4)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解答分析: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 方法,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三、答题步骤。1、指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2、分析这种技巧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点明运用该手法的好处(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等)。答题规范: 手法分析效果(感情) 四、考题回放。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上。浣溪纱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被酒:醉酒。赌书泼茶:出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形容伉俪情深,意 趣相投。(2)词的下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手法)用李清照、赵明诚赌书泼茶的典故,烘 托出词人与亡妻妻之间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的美满、恩 爱生活情景,(分析)表达出作者与妻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和作者思念亡妻孤独悲凉的心境,更突出作者的亡妻之痛(效果)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2)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 说说其好处。答:前两联每联都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景。首先写 使人愁的猿声,后写沧江急流景象;次联写风吹树叶的鸣 声,后写孤舟的景象;从而写出了凄凉

4、惆怅的情境,表达 诗人夜宿桐庐思念故土旧友的羁旅愁思。四、高考题示例:(10年全国卷I)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8 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 -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1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3 分)答【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 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 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 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 顺着高低不同的绿

5、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 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 分) 答【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 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10年全国卷U)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 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 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

6、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1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 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 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 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一句一个场景; 以景写情,

7、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4、远近结合:有层次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轩:长廊。楹:柱子。 赊:远。问: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答案要点】明确:视角由远而近,描写动静相宜。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描写树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说颔联是写静景,那么颈联就是写动景了:鱼儿在细雨中欢 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答:这两联主要运用了远近、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

8、,描写树木花朵是近景。这是静景。而 颈联就是动景:鱼儿在细雨中欢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两联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田园春光图,传达出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 手法题的答题规范:手法+分析+效果(结合艺术或感情色彩)7、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诗歌和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但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要想将这二者准确地 分辨清楚,却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概念的有关解释区别度太小。关于“托物言志”,2004 年1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这样解释的:“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 文创作

9、)。关于“借景抒情,顾名思义,是指在作品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 人物的感情。尽管关于这两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此 物与彼物究竟有何不同,对此物的描写与对彼物的描写究竟有何区别,此物所要表达的“感情”与彼物所要表达的“感情”究竟有何差异,词典上未作具体分析,但这个问题又非弄清楚不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结合典型 事例来作具体分析。请看下述四例:例一: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似下垂的冠缨。例二: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10、此花开尽更无花。例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例四: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例一、例二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例三、例四采用的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的写法。仔细推敲,便不难 发现例一、例二与例三、例四的区别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例一、例二描写的“事物”都只有一个:例一为“蝉”,例二为“菊”。例三、例四描写的“事物”都不 止一个:例三中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水”、“长江”等,例四中有“山”、 “故国”、“潮”、“

11、空城”、“月”、“女墙”等。二、例一、例二所涉及的同一事物都被进行了多角度或多层次的描写:例一中的“垂绥饮清露”写出了蝉的饮 食之纯洁,“流响出疏桐”写出了蝉声悦耳动听、传播之远的特点;例二中“秋丛绕舍似陶家”描写了丛丛秋菊绕 房舍的情景,“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看似写人,实际上是进一步突出了菊花 的迷人之处,这是一种间接描写的方法。例三、例四中的景物都是单一角度或单一层次的描写,或是将这几种景物 融合在同一画面中作一次性的描写。例三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便有“风”、“天”、“猿”三种景物融合在同 一画面中,“渚清沙白鸟飞回”便有“渚”、“沙”、“鸟”三种景物融合

12、在同一画面中,对“无边落木萧萧下” 中的“落木”、“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长江”都是各描写一笔便不再回顾。例四中“山围故国周遭在”中的“山” 与“故国”,“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潮”与“空城”都是分别融合在同一画面中, “淮水东边旧时月”中的“月 与“夜深还过女墙来”中的“女墙”共同融合在一个画面中。对这些融合在同一画面中的景物,作者都只作了一次 性的描写。三、在例一、例二中,作者借助“蝉”、“菊”的某些特性所要表达的感情主要属于道德、节操、意志、品质 方面的内容。作者借助例一中的“蝉”表明,品格高洁的人立身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 傲然独立的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作者借助例

13、二中的“菊”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气质。在例三、例四中,作 者借助所描写的事物来表达的“感情”是指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爱、憎、喜、怒、哀、乐等的心理反应。例三中作 者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幅惨淡的画面要表现的是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凄凉心境;借“无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广阔深远的意境,抒发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苦痛。例四中,作者借写月 光下江潮拍打空城的苍莽凄凉的景色抒发了对国运衰微的感叹。四、例一、例二中的事物特点是采用点击式白描的手法揭示出来的,无须营造特定的意境。而例三、例四的景 物特点是采用浓墨重彩的方法描绘出来的,多个景物共同形成了一个渗透着作者特定情感的特定意境。五、在例一、例二中,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常常要作直接的评述,并通过对事物的某一特点的肯定委婉曲折地 表达自己的心志。例一中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例二中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