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基础 第二章2节_第1页
平面设计基础 第二章2节_第2页
平面设计基础 第二章2节_第3页
平面设计基础 第二章2节_第4页
平面设计基础 第二章2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面设计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第二章 平面构成 青岛大学工业设计系刘文杰目 录平面设计基础 第一章:设计构成基础概述 第二章:平面构成l第一节:平构成的基本要素l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l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色彩构成l第一节:色彩基础知识l第二节:色彩对比l第三节:色彩调和l第四节:色彩与心理在讲构成的概念:将各种造型元素,即不同形态、不同色彩、不同材料、不同肌理的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通过不同的方法或手段组织在一起,使之形成新的、符合目的和美感的二维或三维空间的作品。构成(设计构成)即所谓的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 运用点、线、面、基本形、材质

2、肌理等造型元素,通过平面的一些组织法则和规律,创造出新的有形式美感的二维空间的画面。前章节回顾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 美是一个即具体又最抽象的概念,每个人都常常以美来作为评判、选择的标准,但每个人对美的理解、感受和标准却又千差万别,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改变,对美的评判也会一直发展和改变。既然如此,我们又如何谈美的法则呢? 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生物和现象,哪些自然现象让你感到惊叹?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将这一切都进行观察、描摹,研究和总结它们的形态、色彩和线条组合规律,从而总结出了一些普遍的美的表现规律

3、,这些就是我们的形式美法则。这些形式美法则是大众普遍接受的,也不太会因为时代或文化而改变的。无论是在设计的基础阶段构成的学习中,还是后期的设计专业学习中,我们都需要掌握和应用这些的法则,因为造型艺术的一切表现,能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是基本的一个目的。这是对设计人员提出的美学要求。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总的法则:总的法则: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 1对称与均衡 5条理与反复 2对比与调和 6虚实与留白 3节奏与韵律 7联想与意境 4比例与尺度 8多样与统一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和谐)变化与统一(和谐) 和谐是形

4、式美的总的原则,被认为是美的基本特征,也是造型的最高形式。 和谐是秩序的统一,又包含着对立因素的统一,包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和谐。 变化: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差异、区别。 统一:寻求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点或共有特征。 没有变化,则单调乏味和缺少生命力; 没有统一,则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和谐与秩序隶书特征之一:蚕头雁尾蚕不二设,雁不双飞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字的变化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法国自行车赛宣传海报 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 一个画面太过统一则容易单

5、调呆板、平平无奇;而如果变化的要素太多,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使各自的特色都淹没在这种杂乱中。所以变化和统一是一对共生的关系,两方面的要素必须根据画面的目的和视觉效果合理安排,使得画面既有变化又有统一,而这个度的掌握就是我们不断练习和实验的方向。 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 对称与均衡也是一组表现变化与统一关系的表现形式。通常对称更容易产生统一感,而均衡则强调画面的动感与变化。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下(例如对折、绕直线和点的旋转等等),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 均衡:是指诸多形态在二维空间中组合时量的对比关系和位置的疏密关系,使整个画面形

6、成一种力的平衡。它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 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 对称的形式在视觉上的效果是非常的稳定、庄重,中外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式几乎也都采用对称的外观;对称的形式也是容易达到平和、典雅、规范、秩序等视觉效果。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对称的形式:(1)轴对称 (2)旋转对称 (3)中心对称扑克牌花色个数变化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均衡:是指诸多形态在二维空间中组合时量的对比关系和位置的疏密关系,使整个画面形成一

7、种力的平衡。它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 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 具体到构成的画面中,均衡就是说以画面的视觉中心为支点,各要素以此支点保持力度平衡。可以通过调整画面中图形的面积、位置、色彩、明度、大小等来实现。相对于对称的形式,均衡更富有变化,自由活泼,并且有动感。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课堂互动课堂互动 辩论:对称脸(绝对对称)更美还是均衡脸(非绝对对称)更美? 正方:对称脸更美 反方:均衡

8、脸更美 时间:搜索资料10钟,辩论10分钟,共 20分钟。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1课堂互动课堂互动 较完美的均衡形式,就是对称。但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对称从均衡中分离出来,把对称与均衡看作是相对的一对矛盾。对称是一种严肃、庄重、有条理的静止的美,而均衡则是打破静止局面,追求一种活泼、轻快的富于动感的美。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 对比与调和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直接体现了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对比强调的就是差异性,而调和就是统一的关系体现。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

9、比就是要凸显差异性,使双方的特点在这种比较关系中更加的突出。在一件作品里,要有形象大小的对比,以及长短、间距宽窄的对比等。在画面中,可用于对比的要素有形态、大小、多少、色彩、曲直、宽窄、方向、虚实、黑白、位置、质感等许多的方面。在具体应用时,可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进行对比。调和:调和与统一的概念相近,相对于对比而言,就是指两种构成要素比较相近或一致,能产生共同秩序使两者达到和谐的状态。广义的调和是指的画面达到的一种视觉和谐美观的状态。 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对比:就是让元素与元素之间产生差异的方法,只要做出不一样就能产生变化。 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10、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调和:调和与统一的概念相近,相对于对比而言,就是指两种构成要素比较相近或一致,能产生共同秩序使两者达到和谐的状态。广义的调和是指的画面达到的一种视觉和谐美观的状态。 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

11、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时间永不停歇 7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时间永不停歇 7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时间永不停歇 7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时间永不停歇 7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时间永不停歇 7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 在构成中,对比可使得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而调和又使对比的双方

12、起着过渡、中和的作用,使双方彼此接近,产生协调关系。对比和调和都不能脱离开对方而在画面中单一的去强调。只有对比,没有调和,形态就显得杂乱;但只有调和没有对比,形态则显得呆滞、没有生气。 在构成中,对比和调和的表现要素很多:曲直、横竖、上下、左右、隐现、虚实、长短、高低、粗细、方圆、大小、繁简、锐钝、刚柔等,还可以表现出视觉材质的对比。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2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 节奏与韵律是指同一现象的周期反复,原为诗歌、音乐、舞蹈的基本原理,与时

13、间和运动有关,运用于造型设计表达,则是指形态要素的规则反复。 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到处都充满着节奏感,例如人的心跳和呼吸、音乐等等。在造型设计中,节奏的美感主要是通过线条的流动,色彩的深浅间断,形体的高低,光影的明暗等因素作有规律的反复、重叠,引起欣赏者的生理感受,进而引起心理感情的活动。 韵律是指一种周期性的律动,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现象,它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韵律即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情调,使节奏具有强弱起伏、悠扬急缓的变化,从而给人以抑扬顿挫之美感。韵律的构成,应该说比节奏难度更大,更带有感情色彩。常见的韵律主要有

14、下列几种表现形式: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改 革 春 风 吹 满 地中 国 人 民 真 争 气齐 心 合 力 跨 世 纪一 场 大 水 没 咋 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 在具体的形态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线条

15、的疏密、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和形体的方、圆等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形成形态的节奏和韵律,同时结合反复、渐变来表现律动美。将一个或数个形态元素作有规则的连续重复或间隔组合,可获得律动的美感,当然这个形态元素不可过多,否则容易显得凌乱,看不出节奏的变化。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多种方式合在一起运用,这样可以形成复杂的节奏与韵律关系。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 所以在构成中,节奏相对应的是指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感受;而韵律指的是画面整体的气势和感觉。在画面中形态轮廓和空间组织总是看起来起伏变化、流畅但不平铺直叙就是韵律。这一形式美的法则是借用了音乐带给人的美的

16、享受,而在视觉上营造一种音乐的律动感。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第二章平面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3第二章平面构成 对形式要素若干法则的认识与利用,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及设计师而言,在以后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这些形式要素、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产生与发展,是无数的设计师、艺人、工匠们通过不断摸索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总结总结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二章平面构成课下作业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练习题:1.收集不同季节的荷塘画资料,每个季节4张图片。抽象提炼为规则的几何形态,并运用形式美法则组合成和谐的画面。要求:(1)根据上面要求设计4幅画面;(2)形式感强,运用无色彩表现;(3)图纸要求:A3白卡纸(420*297mm),或 大度纸张8开(422*290mm) 裁剪成正方形尺寸:420*240mm。(4)画面尺寸:10cm10cm共4幅。(在作品下面注明“平面构成作业5:学号+姓名)作品画完成后拍照发到钉钉群及校内学习通。图片文件名称:学号+姓名作品1作品2作品3作品425cm25cm10cm10cm名称名称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