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2小节 2-6的乘法口诀【第四课时】 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含义,学习4的乘法口诀。2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会根据乘法算式的意思,编制口诀。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学习4的乘法口诀三、教学难点会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具准备图片、课件五、教学过程复习:1.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几的乘法口诀?请你说一说。2.利用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计算,请你读读题说得数。 3×5= 5×4= 5×2= 5×5= 1×3= 2×3= 1
2、215;2= 1×5= 2×5= 5×3= 4×5= 2×2= 3×3= 3×1= 2×1一、创设情境 教师:这是同学们爱吃的汤圆,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二、探究新知(一)编写4的乘法口诀1 初步感知:(出示汤圆图片)(1)教师:一排有几个汤圆?表示几个几?怎么用算式表示?1×4=4 4×1=4 (教师板书)(2)教师:两排有多少个呢?三排呢?请你完成数学书55页汤圆图下面的计算。(3)集体订正教师:请你说说你的列式?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2×4=8 4×2=8
3、 (教师板书)3×4=12 4×3=124×4=16 教师:你能想到哪几句乘法口诀? (课件演示)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2深入理解:(1) 教师:请你仔细想一想,每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几个乘法算式,举例说一说?(2)请你独立完成数学书55页点子图右边的算式及口诀(3)集体订正3.巩固练习(1)背诵四的乘法口诀: 请你独立背一背,同桌之间比比,看谁背的熟练。下面咱们接龙练习,我说口诀上半句,你来补充下半句。(2)完成55页做一做第二题4、总结规律(1)教师:回忆学习的2、3、4、5的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他们各有几句?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
4、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生2:都是从1开始的。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都得向你们竖大拇指! (2)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生:一一得一 因为就一个一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一一得一(教师板书)三、拓展延伸 1.背诵口诀(形式多样,例:接龙背、对口令背等)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3. 这一盒有几个鸡蛋?可以怎样列式?用哪句口诀?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2小节 2-6的乘法口诀【第五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2、3、4的乘法口诀,能较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学会用
5、一句口诀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算式。2、通过乘法口诀的练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3、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二、教学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三、教学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办运动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现在老师请来了喜羊羊当我们的领队,不过喜羊羊设了四个关卡要考考大家对2、3、4的乘法口诀是否能对答如流,通过了,它才愿意带我们去观看森林运动会。二、基本练习。1、第一关:袋鼠、青蛙、小白兔在举行跳远比赛呢,谁跳的最远,我们一起来看一
6、看?快数数,这三只小动物1次能跳几个格子?完成数学书56页练习十一第1题播放动画:56页练习十一第1题“小动物比赛跳远”2、第二关:咱们进入第二关了,加油!谁能把自己的答案大声的读出来。学生口答。课件出示3、第三关:下面的口算你可得认真了 做完这组口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对,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想好方法。4.第四关课件出示小结:刚才我们都是围绕着2、3、4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的,这些乘法口诀用来计算乘法算式的积,通常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哪些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请你举例说说。师:今天我们继续和小动物们一起运用学过的的乘法口诀进行训练。(出示课题:2、3、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三、拓展延
7、伸。 1.过河比赛。运动员们正在进行过河比赛,谁能又对又快的找到和它身上相连的算式? 课件出示2.快速抢答:同桌互相考一考,看谁算的对。课件出示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3、数学书57页第7题播放动画4、完成数学书58页第8题 出示图片5儿歌。动画数青蛙的游戏 一只青蛙( 1 )张嘴,( 2 )只眼睛,( 4 )条腿; 两只青蛙( 2 )张嘴,( 4 )只眼睛,( 8 )条腿;三只青蛙( 3 )张嘴,( 6 )只眼睛,( 12 )条腿;四只青蛙( 4 )张嘴,( 8 )只眼睛,( 16 )条腿;五只青蛙( 5 )张嘴,( 10)只眼睛,( 20 )条腿;6.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四单元 表内乘
8、法(一)第2小节 2-6的乘法口诀 【第六课时】6的乘法口诀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学习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规律、利用规律编出6的乘法口诀。2利用规律、顺口溜、记忆口诀,熟练地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3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点 口诀的推导过程三、教学难点利用规律编口诀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2至5的乘法口诀,谁来给大家背一背。1、 对口令把乘法口诀说完整。( )五十五 三( )十二 ( )四得八 ( )四十六 四( )二十
9、( )五一十( )三得九 五( )二十五( )三得六2、列式计算(l)5个3是多少? 3×5=15(2)4乘以5是多少? 4×5=20二、研究新知我们学过了5的乘法口诀,接下来该是几的乘法口诀了呢?编制6的乘法口诀1 展示图片 这是一个豌豆,它有几个豆子?这是几个几?谁能列出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1个6 6×1=12 1×6=12 一六得六2展示图片这是一个豌豆,它有几个豆子?这是几个几?谁能列出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2个6 6×2=12 2×6=12 二六十二3、这是一个豌豆,它有几个豆子?这是几个几?谁能列出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
10、3个6 6×3=12 3×6=18 三六十八4、师:同学们总结出了六的三句口诀,请大家边看图边照刚才的样子继续推导一下六的口诀。分别出示四个豌豆,五个豌豆、六个豌豆图片5、完成60页的表格三、总结记忆口诀的方法1观察口诀,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允许学生边说边演示)方法有: 边拍手边记口诀对口令顺口溜 根据规律记口诀2观察口诀,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其中一个因数都是六;(教师揭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六的乘法口 诀) 其中的另一个因数是16 相邻口诀中的积一个比一个大六 所有的积都是双数。师完成板书板书:1×6=6 6×1=6 一六得六 2×
11、6=12 6×212 二六十二 3×6=18 6×3=18 三六十八 4×6=24 6×4=24 四六二十四 5×6=30 6×5=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请你看一下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六六三十六”只有一个算式?四、巩固练习1 完成60页做一做1、2题练一练1、完成60页做一做1、3×6=18 6×3=185×6=30 6×5=304×6=18 6×4=242、师:说说题中的信息,这是求几个几个?用的哪句口诀。每个盘子上有三个杯子,有四个盘
12、子,一共有几个杯子?列式:3×4=12这是求4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口诀是 三四十二3、完成书上61页1、2、4、5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订正。摘苹果游戏,老师指哪个苹果,谁说得又对又快苹果就奖励给谁。看图列示,做完订正答案。比比谁的口诀记得熟。五、课后作业1、书上61页第3、6题,62页8、9、卡片游戏10题。2、课下同桌做绕口令游戏。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2小节 2-6的乘法口诀【第七课时】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2引导学生关注数量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相关信息的能力。3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
13、学的兴趣与信心。二、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 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16的乘法口诀以及解决问题2、我们先利用乘法口诀做几组口算题口算2+2= 3+3= 4+4= 1+1=2-2= 3-3= 4-4= 1-1=2×2= 3×3= 4×4= 1×1=(1)观察每组中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数相同,运算符号不同,结果不一定相同。(2)提问:2+2与2×2的结果为什么相同?2+2和2×2都是求2个2的和是多少。 3+3与3
14、×3的结果为什么不同?3+3表示求2个3的和,3×3表示求3个3的和,比3+3多1个3。 4+4与4×4的结果为什么不同?4+4表示求2个4的和,4×4表示求4个4的和,比4+4多2个4。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继续利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课本图片谁能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提一个数学问题?你们能尝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3×4-1=11(个)求的是比4个3少1的数说一说3×4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减13×3+2=11(个)比3个3多1的数3×3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加1?2、电
15、脑演示:圈出4个3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所求问题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 圈出3个3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所求问题就是求比3个3多1的数。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研究乘加、乘减的计算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3、提问: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小结并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4、提问:什么情况下用乘加来解决问题?求比几个相同加数多几时,列乘加的算式解答。什么情况下用乘减来解决问题?求比几个相同加数少几时,列乘减的算式解答。师: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加数;也可
16、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或加上所欠的部分。可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乘加、乘减应用问题。三、巩固练习、1、书上58页做一做1、 2、书上58页做一做2、口算乘加乘减、说出运算顺序。3、书上59页第4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4、书上59页第5题、认真看图,说说你的好办法:找同样多的的部分,再数出各自多出来的部分四、 课后作业:书上59页第1、2、3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2小节 2-6的乘法口诀【第八课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2通过观察、比较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17、,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价值性。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乘法意义。三、教学难点积累乘法意义的原型。四、教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 一共有几片叶子? 出示练习题,问:(1)看图说图意:每堆有2片叶子,有这样的3堆,一共有几片叶子?(2)这是求几个几? 这是求3 个2连加的和是多少? (3)可以怎样列式?口诀是什么? 2×3=6(片)(二)学习新知问题: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第一小题:知道每排有5张桌子,有4排,求一共有几张桌子? 这是求4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第二小题:求一共有几张桌子?知道一排有5张桌子,一排有4张桌子,求一共有几张桌子?问题:这两道题有什么相
18、同点? 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问题:说一说你分别用什么方法解决?5×4=20(张)4+5=9(张)展示问题师:第一题为什么用乘法解答? 第一题是求4个5是多少?第二题为什么用加法解答? 第二题是求4与5的和是多少?2、看书64页。出要求(1)、看书64页,这两个同学是怎么想的。 学生分别口答问题。(2)怎么检查做的对不对呢?可以数一数图中的桌子,已可以重新分析一下数量关系。第一题是求4个5是多少?用乘法解决第二题是求4与5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解决(三)巩固练习1. 题组对比 65页1、2题师:先说一说每道题的已知信息是什么?第一小题:班选5张,有6个班,一共选多少张?第二小题:一条船坐4
19、人,船坐6人,一共坐多少人?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后出算式。问题:第一题为什么用乘法解答? 第一题是求6个5是多少? 列式 5×6=30(张)第二题为什么用加法解答? 第二题是求4与6的和是多少?列式:4+6=10(人)2、64页第3题让学生看清夺红旗的方向,把得数标在旁边。完成后订正答案。3、65页第7题指导学生理解,既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横着看就是求4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6×4=24(块)竖着看就是求6个4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4×6=24(块)4、65页第8题第一小题:一个木字是3笔,森字是三个木字组成的。 列式:4×3=12(画)第二题为:一
20、个木字是3笔,森林是五个木字组成的。 列式:4×5=20(画)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2小节 2-6的乘法口诀【第九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问题练习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2运用假设、移多补少、有序思考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价值性。二、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乘法意义。三、教学具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在圆圈里填上+、-号师:认真观察圆圈左右的两个数,通过怎样的运算可以得到等号后面的结果5+3=8 2×5=10 1×5=5 5+0=5(5-0=5)5+5=10 5-4=1 4
21、215;5=20 3×5=15 3×5=252 巩固区分学生独立完成书上64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上64页第5题。题中信息较多,仔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提问题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列算式。(1)把3只鸡和6只鸡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3+6=9(只)(2)求3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6×3=只18()(3)刘奶奶家的鸡比鸭少多少只? 列式:18-9=9(只)刘奶奶家的鸡比鸭多多少只? 列式:18-9=9(只)刘奶奶家的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列式:18+9=27(只)(二 )提高练习1练习书上64页第4题。师:说说题中的信息
22、是什么?3人表扬,每人顶6个碗。她们现在各顶了个碗,(1) 每人还要顶几个碗?列式:6-4=2(个) 3个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列式:2×3=6(个)(2)3个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列式:6×3=18(个)2练习书上64页第9题。 看图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三种花分别有3瓣、4瓣、5瓣的。(1)5朵3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求5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3×5=15(个)(2)1朵3瓣的1朵5瓣的花共多少个花瓣? 求3与5的和是多少?列式:3+5=8(个)(3)3朵4瓣的和1朵5瓣的花共多少个花瓣? 求3个4和1个5的和是多少?列式:4×3+5=
23、17(个)(4)5朵5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列式: 5×5=25(个) 1朵4瓣的1朵5瓣的花共多少个花瓣?列式:4+5=9(个) 4朵4瓣的和1朵3瓣的花共多少个花瓣?列式:4×4+3=19(个)3灵活应用(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讨论。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别求出2个前肢有多少个脚趾,2个后肢有多少个脚趾,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列式: 5×2+4×2=18(个) 也可以求出一个前肢和一个后肢共多少个脚趾,再求这样的两组是多少?列式: (5+4)×2=18(个)列算式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讨论。4延伸练习3×5=5
24、15;3 2×2=2+2(三)课后作业:完成书上65页的11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3小节 26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 整理复习一、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口诀,应用口诀。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点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口诀、应用口诀。三、教学难点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口诀。发展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具准
25、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巩固乘法意义巩固对乘法含义的理解1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整理复习课。(出示课题)前一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板书)乘法和解决问题。2看这道实际问题,请同学读题。有5本故事书,小丽和小军的分别与她同样多,三人共有多少本故事书?你想怎么算呢?3 × 5 15(本)35、15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加法与乘法的对比中巩固对乘法特点的理解没学习乘法之前,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道题?5 + 5 + 5 15(本)你们更喜欢选择用哪种方法计算呢?解决问题寻求简便,快捷,准确的方法非常重要。4在情境的比较中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1)题目变一变,请你说说该如何列式?小红有5本
26、故事书,小丽有2本,小军有4本,三人共有多少本故事书?5 + 2 + 4 11(本)这道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不能改为乘法,因为加数不同(2)看来什么时候用乘法计算呢?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二)归纳乘法口诀表1乘法口算口算,读题说得数。说出你用的口诀3×4= 4×2= 5×1= 6×4=1×1= 5×5= 2×6= 5×32背口诀,发现规律3背口诀刚才我们同学乘法口算做的这么快,主要靠谁来帮忙啊?把26的口诀全部背下来?出示2至6的口诀表4归纳横行、竖行规律(1)观察乘法口诀表,你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吗?横
27、着看:第几行就是几的口诀第四行为例,一个乘数都是4,另一个乘数从1开始依次增加1,积依次增加4。积依次增加6。看来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左右的口诀来判断这一句是否正确。竖着看:。第一列都是一几的口诀,第二列都有二几的口诀第二列其中一个因数都是2,另外一个因数从2开始依次增加。积依次增加2。(2)口诀表横着、竖着看都有规律,还有什么发现吗? 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上下的口诀来判断这一句是否正确。5用不同方式熟背口诀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可真了不起,下面就请你再来背一背口诀表。然后和同桌比一比,谁是对口令高手。(三)巩固练习1口诀一二( ) ( )得四( )得九 四( )十六( )六二十四 六六(
28、 )2练口算:书67页1、2题3解决问题:书67页3、4、5题(四)课后延伸 那你算过吗?咱们共学习了多少句乘法口诀呢?该怎样计算呢?3×721 1+2+3+4+5+6 7×321师小结:这里就用到了7的口诀,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数目更大的口诀。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29、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四、教学准备一个每面贴着不同小动物图片的箱子、玩具小熊猫、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出示一个用布盖着的正方体(正方体每个面贴上不同动物的图片),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来观察(在分组来看时让每组看的图片不同),并提出具体要求。师:每次老师找一组同学来观察,其他两组不能看。请把你看到的动物图片记在心里。 师: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抢答,当出现大家意见不统一的现象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不同。教师揭开盖着的布,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面不同结果就可能不同。(二)探究新知1. 观察
30、实物 (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给小熊猫“拍照”。 (1)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猫“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猫“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体验“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猫“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猫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猫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并站到相应的位
31、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猫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猫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2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1)动画:观察照片(2)做一做出示一张大卡车的照片,说明:这是一辆大卡车。 引导学生想象:从大卡车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再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在书上68页上连一连。 3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
32、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 动画:观察暖壶2动画:观察恐龙同学们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第二课时】 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物或模型来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几何体的不同面,并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 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丰富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并对数学有较浓厚
33、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几何体的不同面,并初步学会根据所看到的面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教室里的图书柜,谁来说说它是什么形状的?1. 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都可以从什么位置来观察呢? (学生举例: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下面、斜着来观察)2.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都有哪些。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2)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观察
34、长方体的几个面(小组合作完成)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拿出来,学生观察并完成以下问题。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的面吗? (3)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4)小组代表汇报师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 (5)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几个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6)从前面和后面来观察这个长方体的面,你有什么发现?
35、从左右侧面来观察这个长方体的面呢?还有一样的面吗? 也就是说长方体相对的面形状大小是相同的。(7)出示例2,让学生先独立做,再汇报交流。2. 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出示自学提示)同桌交流(1) 拿出正方体放在桌子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正方体从前、后、左、右、上、下观察,每个面都是形状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2) 拿出一个球体(比较大些的),我们继续用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方法来继续观察“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都是一个圆形)在任意角度观察球,我们看到的都是圆形。(3)再拿出一个圆柱体,观察圆柱体的上面、正面、侧面。(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
36、平面图形是圆形;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3) 练习拓展1. 出示动画:4观察暖壶2. 出示图片:练习十六第2题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第三课时】 猜一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立体图形一个面的形状,进行分析猜测。2. 在观察、操作、猜想、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思考。3.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立体图形一个面的形状,进行分析猜测。 三、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建立初步的空
37、间观念,学会用数学思考。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猜猜看 (课件出示:茶壶的底面)师:猜猜看,它是什么?(课件出示:茶壶的侧面)生再猜。师:为什么同样的一个茶壶,现在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小结:同样的茶壶,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形状也不同。2. 猜测辨认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飞机的四面图、洗衣机的侧面图、台灯的前面图、电脑的背面图等,让学生根据图示大胆猜测可能会是什么物体,并分别说说是物体的哪个面。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出示洗衣机、台灯、电脑的上面、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图,让学生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然后屏幕显示出正确的物体。3. 小结
38、: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某一个角度观察形状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物体。所以在生活中,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样子,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观察。(二)引导探索,学会观察1. 例3我们看到的是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它是什么形?(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1) 想一想:我们知道了什么?可能是什么?为什么?(2)议一议:同桌互相交流。(3)说一说: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说完整话。一个面是正方形。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这样的长方体。 再想一想,你还能想到什么?(出示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 还可能是这样的圆柱。2 如果我们看到的立体图
39、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什么?可能是什么?为什么?2. 想一想:让学生独立思考3. 议一议:同桌互相交流。4. 说一说: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说完整话。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正方体,不可能是球,因为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球从不同角度观察都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圆柱。(4) 如果我们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又不可能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呢?为什么?(1)想一想:让学生独立思考(2)议一议:同桌互相交流。(3)说一说: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说完整话。 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正方体,不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而长方体的面从不同角度观察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圆柱,也可能是球。(3) 拓展练习:1应该是什么样的物体呢?请你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2说一说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实物或几何形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将立体实物或形体与平面视图建立起联系。2.初步了解空间中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多个物体或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关系。3.建立空间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挖土开荒合同范本
- 冷库出售租赁合同范例
- 农村私人土地出让合同范本
- 企业自持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代持炒股合同范本
- boo项目合同范本
- 供应商月结合同范本超市
- 店铺拆除墙体合同范本
- 万科施工合同范本
- 中断工程合同范本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卫健系统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4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太仓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5年个体户合伙投资协议(三篇)
- 14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 2025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第04课 输入输出与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部编五下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