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在文献传抄制度史上第一次质的变化是 的出现。2. 赵国璋、潘树广主编的文献学大辞典把文献界定为: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 学价值的含有 的物质载体。3. 东汉晚期,经学大家 遍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4. 明代官方编纂了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 。5. 清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为 乾嘉时期,有惠栋为代表的吴派、戴震为代表的 和汪中、焦循为代表的扬州学派等。6. 近现代学者中, 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 。7. 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甲骨时代、金石时代、 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电子时代。8. 古代集部文献主要的类型可分为总集和 两大类。9. 我国
2、古代目录学的分类主要有四分法和六分法, 汉书?艺文志继承七略 ,采 用的是 。10. 四分法是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 四分法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11. 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是刘鹗的 。12. 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南朝萧统编的 。13.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是曹丕组织人编纂的 。14. “四书”是指大学 、中庸、论语、。15.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中,桂馥的代表作是 。16. 宋代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其代表作是 。17. 刘知几的辨伪精神上承 ,下开柳宗元。18. 唐代,针对文选这部总集,先后出现了两个注本,一个是 注本,另一个是五臣注本。19. 始修于宋英宗治平三年,完成于神宗元
3、丰七年,前后历时 19年编纂历程的编年体 史书是 。20. 宋代官修书目的代表是宋仁宗景祐元年王尧臣奉诏编写的 。21. 朱熹研究“四书”的学术著作是 。22.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的大藏经是金皇统九年前后开雕、大定十三 年前后完成的一部 。23. 有 关 王 国 维 在 古 典 文 献 整 理 和 研 究 上 的 巨 大 成 就 , 我 们 可 以 读 他 的 。24. 在现存一万多件有铭文的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首推 ,共 497字。25. 清代著名藏书家有钱曾、徐乾学、陆心源等,其中徐乾学的私人藏书目录是 。26. 甲骨文献的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记录以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故
4、又称 。27.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颠峰之作当为清代纪昀等编纂的 。28. 四分法中,一般不便归入其它三类的文献均归入 部。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金石文献包括 文献和石刻文献两部分。. 史记“三家注”指的是裴骃的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的 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东汉目录学成就集中表现在班固依七略编定的 ,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 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 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的是目录结构中的 。. 古典文献从古至今的传抄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同阶段,即刻写、书写、印刷 和电子拷贝,其中 是迄今为止有文
5、字以来的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传抄方式。. 南宋左圭编纂的 为大规模综合性丛书的先声。. 魏晋玄学是两汉经学衰微后的主导学术,它以谈论“三玄”为主,其中“三玄”指 的是 _、老 子、庄子。. 广雅最好的注本是清王念孙的 。. 成于隋初的陆法言的 ,实为当时韵书的集成之作。. 南北朝时在古典文献学理论上有所贡献的是北齐人颜之推,其著作是 。. 唐代史书注释最杰出的学者是 ,他的汉书注称得上是唐前汉书学的集大成者。.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目,独立成篇,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编排的史书体裁。 创始于南宋的 。. 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古文、 和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为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秦
6、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十年间,为自己歌功颂德,在峄山、 、狼邪、芝罘、东观、碣石、会稽等七处刻石。. 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 王鸣盛和赵翼, 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 、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据载,孔子在整理“六经” (即易、诗、书、礼、乐 、 )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古典文献学三大传统主干知识包括 、版本和校勘三方面内容。. 北宋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纂有 、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的运用则是文献传抄制度史上的第二次质的变化。. 道教典籍的整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是正统道藏和 。. 清代著名藏书家有钱曾、徐乾学、陆心源等,其中陆心源的私人藏书目录是。. 北魏郦道元的
7、 是北朝产生的一部了不起的地理类注释之作。. 魏晋以来的史书注家也代有人出, 的三国志注等都是著名的史书注释之作。. 南北朝时期,由于受佛经大规模传入中国以及梵文的影响,汉语言文字学在这一时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期的突出发展就是 的出现和反切注音的运用。. 与两汉经学相配的是纬学,纬学兴起于西汉后期,盛行于 。. 古代集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可分为 和别集两大类。. 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 是最早的丛书。.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他的代表作是 ,该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体系完整的史学评论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历史编纂体例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 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唐刻本为唐懿
8、宗咸通九年刻印的 。. 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 ,它代表了中古语音系统。. 古典文献从古至今的传抄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同阶段,即刻写、书写、印刷 和电子拷贝,其中 是最自然的方式。. 宋代金石学双璧指的是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 。. 洪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记奇事怪物的夷坚志和考证笔记 。. 宋代最后一位文献大家是王应麟,其学术代表作为汉书艺文志考证和学术考证 笔记 。. 元代比较突出的文献学家是胡三省和马端临, 其中后者的代表作是 。. 明代私人编刻图书最为人称道的是活跃在崇祯年间的毛晋,其藏书和刻书以著称。. 清代研究说文的学者有所谓四大家之称,即 、桂馥、王筠、和朱骏声。. 私人藏书而又编
9、制藏书目录,约开始于南朝宋齐之时。见于史籍记载者,以梁代 为最早。. 西汉刘向和刘歆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其目录学著 作分别是 和七略。. 由史家编入史籍的目录,我们称之为 。. 现存宋代著名私人藏书目录主要有郡斋读书志 、遂初堂书目三种。. 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贤才。. 据载,孔子在整理“六经” (即易、诗、书、 、乐 、春秋 )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西汉刘向和 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其目录学著作分别是别录和 七略。. 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是孙诒让的 。. 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
10、,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 文献一般称 。. 常用工具书中,字典以讲解 为主, 词典以训释字义或词义为主。. 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 和马端临的 文献通考。. 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 、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金石的“金”指 ;金文则指商周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的书名,按照统一的版式和装帧来印行的文献类型。. 古典文献学三大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 与校勘三方面内容。.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著有五经异义和 ,世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 唐太宗命孔
11、颖达等撰 ,成为唐代最重要的儒家文献整理著作。. 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 、赵明诚等人,其中前者著有集古录十卷。. 总集的名称起源于南朝梁代 的七录序目。.是记载一地自然与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地方文献。. 一部体制完备的古代目录,其基本结构包括 、叙彔和类序。. 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近代目录学名作,其书采用了以 和经、史、子、集四部并列的“五分法” 。. 封建社会由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一种图书目录称为 。. 现 存宋代 著 名私人 藏书 目 录主 要 有 郡斋 读 书 志 、直 斋 书 录解题 、三种。. 规模及影响最大的专门性丛书目录是 。.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目是汉书
12、?艺文志、隋书 ?经籍志、 等。.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 。. 袁枢开创了一种新的史书体裁纪事本末体,其代表作是 。.是搜集一种或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编排体例和检索方法编写的、主要供人查阅的知识型文献。. 南北朝时期梁代刘孝标的 是著名的子部注释之书。. 、诗经、尚书为我国最早之传世文献。. 东汉大儒郑玄遍注群经、兼及纬书,对各种文献作注释兼校勘的工作,完整流传下 来的有毛诗笺、等文献学著作。. 西汉刘歆撰成的目录学著作是 。. 金代 的滹南遗老集中包含较多的文献考辨内容。. 每支竹片制成的简叫做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成为为 ,多以帛或丝连缀。. 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 按古文、篆文和 三种字体刊刻儒
13、家经典,故称为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明代私人编刻图书最为人称道的是活跃在崇祯年间的 ,其藏书和刻书以汲古阁著称。. 中国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分别是 和尔雅。. 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包括六经和经学入门之书,后者指的是论语、小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十年间,为自己歌功颂德,在峄山、泰山、狼邪、芝罘、东观、 碣石、 等七处刻石。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 时代、金石时代、简牍时代、缣帛时代、 纸张时代、电子时代。. 宋代 首创纪事本末体,其代表作是通鉴纪事本末 。.的发明,不仅是文献载体形式的一大变革,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革命。. 类序之体起源于七略中的 。. 我国古
14、代第一部兵书专科目录是汉武帝时军政杨仆整理的兵书 。. 我国史志目录的鼻祖是 。.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 张之洞的 为近代目录学名作,其书采用了以“丛书”和经、史、子、集四部并列的“五分法” 。. 一部体制完备的古代目录,其基本结构包括书名、 和类序。.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 年,绵延整一个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现存宋代著名私人藏书目录主要有 、直斋书录解题 、遂初堂书目三种。. “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方法,它创始于 。.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即古典文献,指 1919 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 书写的文献。. 南朝
15、后期学者陆德明的 采录汉魏六朝以来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史记“三家注”指的是裴骃的 、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清代学者 提出目录学的宗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是 。. 后汉熹平年间刊刻之 ,堪称文献传播之大事。.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的大藏经是金皇统九年前后开雕、大定十三年 前后完成的一部 。. 清代学者王引之的 对经传中的虚词语助进行了搜集和编次。. 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 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 、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现在一般认为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 为最早的丛书。. 清代著名的类
16、书有 、渊鉴类涵等。. 宋郑樵通志的精华集中在二十略 ,二十略包括金石略 、艺文略、图 谱略、校雠略等,其中的 相当于一部史志目录。. 朱熹的著述很多,在楚辞研究上的成果是 。. 北宋初年政府组织编纂了几部大型图书,其中太平兴国七年李昉、徐铉奉诏编纂的是一 部诗文总集。.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现,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 ,即地下考古资料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与地上传世文献互证。. 北宋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纂有太平御览 、 、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的运用则是文献传抄制度史上的第二次质的变化。. 孔门第子及后学中, 文献整理尤其突出, 传毛诗、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均传自其手。. 中国古代目
17、录学萌 芽于先秦, 而正式兴起于 。.1959 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是 。. 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 。. 汉以来的石经著名的有熹平石经、 、开成石经等。. 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 。. 现存古代 史志目录 中, 最先立“总集”类。. 别集的编纂体例主要有分类、 、编年三种。. 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 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是 。. 魏晋时期对经部书籍论语的注释之作较为重要的是何晏的 。. 每支竹片制成的简叫做简 ,把若干简编在一起成为为策,多以帛或丝连缀。. 东汉大
18、儒郑玄遍注群经、兼及纬书,对各种文献作注释兼校勘的工作,完整流传下 来的有 、三礼注等文献学著作。. 明代对陆九渊心学继承的标志性人物是 ,其学术思想是否定经典的名物训诂、注释考证,力求从“解心”上下功夫,因而王氏的“心学”也被后人批评为束书 不观、向心虚造的空疏之学。. 道教典籍的整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是 和万历续道藏。. 从明初宋濂的诸子辨到明中期正德年间梅鷟尚书考异 ,再到明后期胡应麟的 ,可以看出明代辨伪学的发展线索。. 用文献二字自名其著述的起源于宋末元初的马端临,其著作为论述古代典章制度的 政书 。. “四书”是指 、中庸、论语、孟子。.汉书艺文志中的六艺略包括六经和经学入门之书,
19、 后者指的是、孝经、小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十年间,为自己歌功颂德,在峄山、泰山、 、芝罘、东观、碣石、会稽等七处刻石。. 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甲骨时代、金石时代、简牍时代、缣帛时代、 时代、电子时代。. 魏晋玄学是两汉经学衰微后的主导学术,它以谈论“三玄”为主,其中“三玄”指 的是周易、庄子。. 明代藏书家重要的有钱谦益、黄虞稷、赵琦美等,其中黄虞稷的私人藏书目录是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古典文献学三大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版本和 三方面内容。. 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 ,收汉语语词最多的是汉语大词典 。. 宋代大学者王应麟以个人能力编纂的大型类书是 。. 南朝梁代徐
20、陵编的 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古的诗歌总集。. 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 、篆文和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为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隋唐时期所谓的正义或 ,意思一样,就是不仅要解释经典的原文,还要给所选定的古注或旧注进行疏解。. 木牍是指用来书写的木板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十年间,为自己歌功颂德,在峄山、泰山、狼邪、 、东观、碣石、会稽等七处刻石。. 四分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于东晋时的 。. 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 ,亦称. 电子载体的特色:一是 ,二是储存量大。. 宋代最后一位文献大家是 ,其学术代表作为汉书艺文志考
21、证和学术考证笔记困学纪闻。. 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涵盖了清代中期以前中国文化的基本典籍,是中国古 代传世文献的最大集结的大型 丛书是 。. 明末清初顾炎武积三十年之功撰成的 为重要的文献考据著作。.是汇集两人以上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重体裁的作品。.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西汉成帝时,刘向校定群书,作别录 ,后来刘歆作 ,均是六分法的范例。. 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撰的 。. 四分法中,一般不便归入其它三类的文献均 归入 部。. 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欧阳修、赵明诚等人,其中后者著有 。.为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多采辑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可分若干子目,供读书写 作时查阅、征引。. 宋元之际,文献学家胡三省的代表作为 。. 清代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中,最著名的为段玉裁的 。. 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郭沫若、董作宾、 、王国维。.史记“三家注”指的是裴骃的 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的史记正义。.的发明,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迎新春主题年会策划方案
- 2025年八班级班务工作方案
- 校本课程国学诵读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精细有机合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零诊综合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云南省怒江州贡山三中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杭州市萧山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宁夏师范学院《篆刻临摹》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石景山2025届下学期期末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拟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第二章 微生物多样性
- 船舶机舱自动化4.4 主机遥控系统的转速与负荷控制
- 主题班会教案理解时尚,追求真美
- 《秤的发展史》课件
- 医疗机构风险评估报告
- 《Wps 2019简介》教学设计
- 初二英语-现在完成时课件
- 2022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方案(含应急处理方案、保障措施)
- 水泥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加工工艺改善表
- 10月份企业网上银行电子回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