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 轮式驱动桥轮式驱动桥主传动器设计;差速器设计;多桥驱动及功率循环;半轴与桥壳;最终传动主传动器设计;差速器设计;多桥驱动及功率循环;半轴与桥壳;最终传动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1. 1. 概念:概念:传动系中最后的一个大总成,它是指变速箱或传动轴之传动系中最后的一个大总成,它是指变速箱或传动轴之后,驱动轮或驱动链轮之前所有的传动机件与壳体的总称。后,驱动轮或驱动链轮之前所有的传动机件与壳体的总称。2. 2. 分类:分类:根据行驶系的不同,驱动桥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驱动桥根据行驶系的不同,驱动桥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驱动桥两种。轮式驱动桥主要有整体式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两类。两种。轮式驱
2、动桥主要有整体式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两类。 3. 3. 作用:作用:将来自变速箱的发动机动力经减速增扭并改变传动方向将来自变速箱的发动机动力经减速增扭并改变传动方向后,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并通过差速器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后,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并通过差速器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转速旋转。转速旋转。主传动器主传动器差速器差速器 半轴半轴桥壳桥壳最终传动最终传动主传动器主传动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改变扭矩的传递方向。降低转速、增加扭矩、改变扭矩的传递方向。 差速器差速器使两侧车轮不等速旋转,以适应不同路面。使两侧车轮不等速旋转,以适应不同路面。 半轴半轴将扭矩从差速器传给车轮。将扭矩从差速器传给车
3、轮。 桥壳桥壳是主减速器、差速器等传动装置的安装基础。是主减速器、差速器等传动装置的安装基础。最终传动最终传动传动系最后一个减速增扭机构。传动系最后一个减速增扭机构。4.4.组成组成ZL40装载机驱动桥(装载机驱动桥(整体式驱动桥整体式驱动桥)WYL60C液压挖掘机转向驱动桥(液压挖掘机转向驱动桥(转向驱动桥转向驱动桥)第二节第二节 主传动器设计主传动器设计一、锥齿轮传动简述一、锥齿轮传动简述 由于由于弧齿锥齿轮、双曲面齿锥齿轮弧齿锥齿轮、双曲面齿锥齿轮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容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容易实现大传动比的优点,广泛用在汽车、拖拉机和工程机械主传动上;易实现大传动比的优点,广
4、泛用在汽车、拖拉机和工程机械主传动上; 差速器齿轮由于相对运动少,而且同时啮合的齿轮数量较多,通常差速器齿轮由于相对运动少,而且同时啮合的齿轮数量较多,通常采用采用直齿锥齿轮直齿锥齿轮。驱动桥的离地间隙驱动桥的离地间隙 H H尺寸取决于主传动器从动锥齿轮的直径;在同样主传动比下,主尺寸取决于主传动器从动锥齿轮的直径;在同样主传动比下,主动锥齿轮齿数越多,相应的从动锥齿数就越多,直径就越大;动锥齿轮齿数越多,相应的从动锥齿数就越多,直径就越大; 在保证所要求的传动比及足够的轮齿强度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小主在保证所要求的传动比及足够的轮齿强度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小主动齿轮齿数,从而减小从动齿轮直径,保
5、证足够的最小离地间隙。动齿轮齿数,从而减小从动齿轮直径,保证足够的最小离地间隙。二、主传动的型式二、主传动的型式1 1单级减速主传动器单级减速主传动器 2 2双级减速主传动器双级减速主传动器 3.3.贯通式主传动器贯通式主传动器 1 1单单级级减减速速主主传传动动器器 2 2双级减速主传动器双级减速主传动器 第一级圆锥齿轮上置方案(第一级圆锥齿轮上置方案(减小纵向尺寸和传动轴间夹角减小纵向尺寸和传动轴间夹角)3.3.贯通式主传动器贯通式主传动器 三、主传动的设计要点三、主传动的设计要点 1.1.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 主动锥齿轮支承刚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能,主动锥
6、齿轮支承刚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能,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其支承必须牢固可靠,且要求刚度要大。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其支承必须牢固可靠,且要求刚度要大。 由于中央传动的传动比和负荷较大,且传动要求平稳,大由于中央传动的传动比和负荷较大,且传动要求平稳,大多采用弧齿锥齿轮或双曲面齿锥齿轮。对于单级传动,小多采用弧齿锥齿轮或双曲面齿锥齿轮。对于单级传动,小齿轮齿数一般大于齿轮齿数一般大于5656个;对于双级传动,小齿轮的齿数可个;对于双级传动,小齿轮的齿数可以多一些,一般大于以多一些,一般大于9 9个。设计弧齿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时,个。设计弧齿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时,应该保证在大多时间(通常为机器前进
7、时)锥齿轮啮合的应该保证在大多时间(通常为机器前进时)锥齿轮啮合的轴向力处于将两齿轮推开的状态轴向力处于将两齿轮推开的状态, ,以免啮合的齿轮楔紧。以免啮合的齿轮楔紧。 齿轮材料通常采用齿轮材料通常采用20CrMnTi20CrMnTi、22CrMnMo22CrMnMo、20CrNiMo20CrNiMo、20MnVB20MnVB等渗碳淬火,齿面硬度等渗碳淬火,齿面硬度5864HRC5864HRC,心部硬度为,心部硬度为2945HRC2945HRC。 2.2.锥齿轮的设计要点锥齿轮的设计要点 支承主减速支承主减速器齿轮的圆锥器齿轮的圆锥滚子轴承需预滚子轴承需预紧,以消除安紧,以消除安装的原始间隙装
8、的原始间隙和磨合期间该和磨合期间该间隙的增大量间隙的增大量从而增强支承从而增强支承刚度。刚度。 3 3轴承定位轴承定位4 4 锥齿轮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的调整锥齿轮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的调整 在调整轴承预紧度之后,还应进行主减速器齿轮的啮合调在调整轴承预紧度之后,还应进行主减速器齿轮的啮合调整。因齿面接触区和齿侧间隙的正确调整是保证齿轮正确啮整。因齿面接触区和齿侧间隙的正确调整是保证齿轮正确啮合、运转平稳和延长齿轮寿命的重要条件,为此,在锥齿轮合、运转平稳和延长齿轮寿命的重要条件,为此,在锥齿轮支承的结构上应保证主、从动锥齿轮能进行轴向调整。支承的结构上应保证主、从动锥齿轮能进行轴向调整。5 5从
9、动锥齿轮的止推螺栓从动锥齿轮的止推螺栓 当从动锥齿轮的尺寸较大时,在大负荷下会产生较大的当从动锥齿轮的尺寸较大时,在大负荷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使齿轮的啮合状况变差。常在齿轮背面设计止推装置。变形,使齿轮的啮合状况变差。常在齿轮背面设计止推装置。轮胎式工程机械行驶时两侧车轮转速可能不相等:轮胎式工程机械行驶时两侧车轮转速可能不相等: 当车辆转向时,外侧车轮走过的距离要比内侧车轮当车辆转向时,外侧车轮走过的距离要比内侧车轮走过的距离长;走过的距离长; 当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左右车轮走过的路当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左右车轮走过的路面长度不总是相等的;面长度不总是相等的; 当左右驱动轮轮胎气
10、压不等,胎面磨损程度不同或当左右驱动轮轮胎气压不等,胎面磨损程度不同或左右负载不均时,两侧轮胎的滚动半径不是绝对相等的。左右负载不均时,两侧轮胎的滚动半径不是绝对相等的。 第三节第三节 差速器设计差速器设计一、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一、差速器的工作原理12212121zzzzzzxx 差速器壳的角速度差速器壳的角速度为牵连运动;左驱动轮的绝对角速度为牵连运动;左驱动轮的绝对角速度1,其相对,其相对角速度角速度1=1-;右驱动轮的绝对角速度;右驱动轮的绝对角速度2,其相对角速度为,其相对角速度为2= 2-。不难看出,在动坐标系里不难看出,在动坐标系里121由于由于z1=z2,所以,所以令令1=1- =
11、,则有则有2=2-=-,即,即21221两式相加得两式相加得 1 1差速器的运动学分析差速器的运动学分析 以以行星轮为脱离体行星轮为脱离体,设行星轮相对行星架运动的速度为,设行星轮相对行星架运动的速度为x,则行,则行星齿轮所受的摩擦阻力矩为星齿轮所受的摩擦阻力矩为M。由于。由于M的存在,使两半轴齿轮对行的存在,使两半轴齿轮对行星轮产生附加作用力星轮产生附加作用力P。 由于由于x的存在,使两侧车轮的速度分别发生变化的存在,使两侧车轮的速度分别发生变化1、2,xxxxzzzz2121rPPM)2(1rPPM)2(2左侧车轮的驱动力矩左侧车轮的驱动力矩M1为为 右侧车轮的驱动力矩右侧车轮的驱动力矩M
12、2为为 MPrMM221 2 2差速器的动力学分析差速器的动力学分析l 1)直线行驶时,)直线行驶时, 1=2= ,=0, x=0。行星轮、半轴齿。行星轮、半轴齿轮、差速器壳间没有相对运动,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转动。轮、差速器壳间没有相对运动,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转动。l 2)在)在 =0时,时, 1=-2。即:用传动系的手制动紧急刹车时,。即:用传动系的手制动紧急刹车时,差速器壳的速度迅速降为零,但由于两侧车轮的附着条件不可能差速器壳的速度迅速降为零,但由于两侧车轮的附着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它们不可能同时停止,这时可能会出现两车轮转向相完全相同,它们不可能同时停止,这时可能会出现两车轮转向相反,造成
13、车辆甩尾。反,造成车辆甩尾。l 3)转弯时,由于地面的附着作用,两侧车轮在平均转速不变)转弯时,由于地面的附着作用,两侧车轮在平均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内侧车轮速度较慢,由于的条件下,内侧车轮速度较慢,由于M的存在,使内侧车轮驱的存在,使内侧车轮驱动力矩较大;外侧车轮速度较快,其驱动力矩较小。动力矩较大;外侧车轮速度较快,其驱动力矩较小。l 4)如果不计)如果不计M ,则两车轮的驱动力矩相同,即差速器总是,则两车轮的驱动力矩相同,即差速器总是平均分配输入转矩,具有差速不差扭的特性。可能出现一侧完全平均分配输入转矩,具有差速不差扭的特性。可能出现一侧完全打滑,并以打滑,并以2 的速度转动,而且另一侧
14、完全不动的情况。的速度转动,而且另一侧完全不动的情况。 3 3讨论讨论 克服普通差速器当一边车轮陷入泥泞克服普通差速器当一边车轮陷入泥泞时另一侧车轮也失效的缺点,目前有许多时另一侧车轮也失效的缺点,目前有许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采用差速锁使差速器失效;一是采用差速锁使差速器失效;二是增大差速器的内部阻力,限制滑动。二是增大差速器的内部阻力,限制滑动。89二、差速锁二、差速锁 当一侧车轮打滑时,利当一侧车轮打滑时,利用离合器将一个半轴齿轮用离合器将一个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体连接一起,和差速器壳体连接一起,从而限制行星轮的自转。从而限制行星轮的自转。 限滑差速器是
15、利用限滑差速器是利用差速器内部摩擦阻力增差速器内部摩擦阻力增大时,低速车轮驱动力大时,低速车轮驱动力增大的原理,在差速器增大的原理,在差速器内部设计内部设计摩擦离合器摩擦离合器,人为增加差速器的内部人为增加差速器的内部阻力,保证一侧车轮无阻力,保证一侧车轮无法驱动时另一侧车轮仍法驱动时另一侧车轮仍有相当的驱动力。有相当的驱动力。三三 、限滑差速器、限滑差速器四、工程机械用其它差速器简介四、工程机械用其它差速器简介1.1.圆柱齿轮差速器圆柱齿轮差速器2.2.蜗轮差速器蜗轮差速器3.3.转矩比例差速器转矩比例差速器 转矩比例式差速器转矩比例式差速器与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与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类似,只是
16、它有较少的类似,只是它有较少的齿数和特殊的齿形,其齿数和特殊的齿形,其行星齿轮对左右半轴齿行星齿轮对左右半轴齿轮的作用力臂的大小,轮的作用力臂的大小,是随着其转角位置的不是随着其转角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同而变化。l1l2第四节第四节 多桥驱动及功率循环多桥驱动及功率循环一一 、功率循环、功率循环 为了充分利用地面条件,采用多桥驱动能够提高牵引力是勿为了充分利用地面条件,采用多桥驱动能够提高牵引力是勿庸置疑的,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多桥驱动将产生功率循环。庸置疑的,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多桥驱动将产生功率循环。2112SPKP=T1+T221dKTr 与与车车辆辆运运动动方方向向相相反反;地地面面对对车车轮
17、轮作作用用力力方方向向车车轮轮滑滑移移与与车车辆辆运运动动方方向向相相同同;地地面面对对车车轮轮作作用用力力方方向向车车轮轮滑滑转转, 0, 0TT滑转率滑转率理论行驶速度理论行驶速度T2T1理论上,车辆直线行驶时,理论上,车辆直线行驶时,实际上,各车轮的动力半径与设计值不同实际上,各车轮的动力半径与设计值不同T2T1由于前、后车轮的实际速度由于前、后车轮的实际速度21因此前因此前 、后轮的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滑转、滑移现象。、后轮的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滑转、滑移现象。前、后车轮的滑转率前、后车轮的滑转率考虑考虑vT1vT2的情况的情况 。(1) 作业阻力作业阻力PKP很大,地面土壤较松软。很大,
18、地面土壤较松软。 这时这时vvT1v T2 , 012, T 2T 10,前、后轮都滑,前、后轮都滑转,说明都是驱动轮,转,说明都是驱动轮,PKP=T1+T2。(2) 作业阻力作业阻力PKP逐渐减小或在较密实的土壤上作业。逐渐减小或在较密实的土壤上作业。 这时前、后轮的滑转率都将减少,当达到这时前、后轮的滑转率都将减少,当达到v= vT1vT2时,时,1=0,20;所以,;所以,T1=0,仅后轮驱动。,仅后轮驱动。(3)作业阻力作业阻力PKP进一步减小并在坚实的地面上工作。进一步减小并在坚实的地面上工作。这时滑转率会变得更小,当速度达到这时滑转率会变得更小,当速度达到vT1vvT2时,时,10
19、而而20,即后轮滑转而前轮滑移,在前轮上作用有与车轮运动,即后轮滑转而前轮滑移,在前轮上作用有与车轮运动方向相反的力(方向相反的力(-T1)。有一部分功率就从前轮进入了传动系,)。有一部分功率就从前轮进入了传动系,其先后经过前主传动器,变速箱,后主传动器传到后轮,并其先后经过前主传动器,变速箱,后主传动器传到后轮,并又经过车架又经过车架传回前轮,形成功传回前轮,形成功率循环现象。率循环现象。2112SPKP=T1+T2循环功率循环功率是有害的。是有害的。它增加传动零件的它增加传动零件的载荷并产生附加的载荷并产生附加的功率损失。功率损失。1 1在传动系统中布置脱桥机构在传动系统中布置脱桥机构 在
20、轻载、路面坚实的条件下工作时,利用脱桥机构分离在轻载、路面坚实的条件下工作时,利用脱桥机构分离某一车桥的传动,采用单桥驱动。在重载或松软地面上工作某一车桥的传动,采用单桥驱动。在重载或松软地面上工作时,接合脱桥机构采用全桥驱动。时,接合脱桥机构采用全桥驱动。 2 2采用轴间差速器采用轴间差速器 在两个驱动桥之间安装轴间差速器,利用轴间差速器来在两个驱动桥之间安装轴间差速器,利用轴间差速器来调节前后桥上驱动轮的转速,从而解决车轮的滑移、滑转问调节前后桥上驱动轮的转速,从而解决车轮的滑移、滑转问题,以达到减小或避免循环功率的产生。题,以达到减小或避免循环功率的产生。二、消除功率循环的方法二、消除功
21、率循环的方法 一一 、半轴的型式、半轴的型式 半轴是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动力的实心轴。半轴是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动力的实心轴。 根据轮毂的安装结构,可分为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型式。根据轮毂的安装结构,可分为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型式。 半轴与驱动轮毂在桥壳上的支承形式决定了它的受力情况。半轴与驱动轮毂在桥壳上的支承形式决定了它的受力情况。第五节第五节 半轴与桥壳半轴与桥壳全浮式全浮式半浮式半浮式二二 、驱动桥壳、驱动桥壳 驱动桥壳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载荷,它承受重力并传递给车轮,驱动桥壳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载荷,它承受重力并传递给车轮,又承受地面作用给车轮的各种反作用力并传递给车架,因此要求桥又承受
22、地面作用给车轮的各种反作用力并传递给车架,因此要求桥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驱动桥壳的强度计算驱动桥壳的强度计算 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驱动桥受力复杂,一般按三种工况进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驱动桥受力复杂,一般按三种工况进行强度计算:行强度计算:1 1 最大牵引力工况;最大牵引力工况;2 2 满载制动工况;满载制动工况;3 3 侧滑工况侧滑工况路面对车轮作用力: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侧向反力路面对车轮作用力: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侧向反力 1最大牵引力工况最大牵引力工况 假定机械在满载状态,并且驱动轮产生最大牵引力。不计偏载,Ga=0,则Y1=Y2=0;驱动桥壳承受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委托经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奶粉品牌线上直播带货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智能停车场建设工程承包简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活动布展策划与实施协议3篇
- 2025年度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泥水工安全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马铃薯种植保险及风险防控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空调系统改造与环保验收合同3篇
- 个人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服务合同(2024版)3篇
- 2025年度化肥电商平台合作与服务协议2篇
- 肺炎临床路径
- 外科手术铺巾顺序
-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课件
- 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惧症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三 APP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供
- 电子竞技范文10篇
- 食堂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保障措施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2022版)
- 眼科学常考简答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