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_第1页
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_第2页
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_第3页
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_第4页
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电子发烧友 电子技术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 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 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限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 建筑防火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生 产和安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做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方 便使用,经济合理。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一、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

2、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 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一、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 、地下民用建筑。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厂(库)、花炮厂(库)、无窗厂房、人民防空工程、地下铁道及其他地下非民用建筑、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的生产区。注:建筑高度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女儿墙顶部或檐口的高度。屋顶上的了望塔、冷却塔、水 箱间、微波天线间、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建 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超过 1.5m者,不计入层数内。第1.0.4条 建筑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章建筑物的耐火等

3、级第2.0.1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注:以木柱承重且以非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高层工业建筑的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其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 做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表相应构件的规定。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吊顶,如采用非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的房间隔墙,如执行本表的规定有困难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0.3h的非燃烧体。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按本表规定执行有困难时,可采用0.75h

4、 非燃烧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二确定。第2.0.2条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 其梁、楼板的耐火极限应符合一级耐火等级的要求,但设有自动灭火设备时,其梁、 限仍可按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200kg/m2的房间,楼板的耐火极第2.0.3条承重构件为非燃烧体的工业建筑(甲、乙类库房和高层库房除外),其非承重外墙为非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可降低到 0.25h,为难燃烧体时,可降低到0.5h。第2.0.4条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楼板(高层工业建筑的楼板除外),如耐火极限达到1h有困难时, 可降低到0.5h。上人的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

5、不应低于1h。第2.0.5条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顶如米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承重构件有困难时,可米用无保护层的金属构件。但甲、乙、丙类液体火焰能烧到的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第2.0.6条 建筑物的屋面面层,应采用不燃烧体,但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其不燃烧体屋 面基层上可采用可燃卷材防水层。第2.0.7条 下列建筑或部位的室内装修,宜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高级旅馆的客房及公共活动用房;、演播室、录音室及电化教室;三、大型、中型电子计算机机房;第三章厂房第一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3.1.1条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可按 表3.1.1分为五类。3.1 J疔类别躺鲂生下列物质的誓.L

6、闪点 说巴的液体2 一爆炸下限10%的气体久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艮卩能导致迅逋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取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藝气的作用,育沪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麟的物质5.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 氧化剂乂劉董击、摩躺占氧化剂、有机物接鮭觀鋼起燃烧或爆炬的物质7施闭设备樋僭籬等于輕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新躺生下列物质的1 闪点兀至6兀的液依2 一爆下限1册的气体L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取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工能与空气形成耕性混劭时濫6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白兀的衲雾滴辫生下列物质的护1-闪点6兀9体2可燃固体列情况的新L祚

7、E燃翩质工并鎬热或劄Ut态f綁产空星辐射热火花朋的疔2涮用气旅液体、固体作为燃烧或将气瞅液体进行燃燒苴它用的各种生产3一常温下使用或删质的生产擁下動 m E燃刪质 睢产注: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生产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 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 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

8、闭喷漆工艺时,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且油漆工段 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时,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应超过20%。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附录三。附录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另y1. 闪点28 C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二硫化碳 的粗馏、精馏工段及其应用部位,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馏部 位,皂素车间的抽提、结晶及过滤部位,冰片精制部位,农药厂乐果厂房、敌敌畏的合成厂房,磺化法糖 精厂房、氯乙醇厂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工段,苯酚厂房的磺化、蒸馏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胶片厂

9、片基厂房,汽油加铅室,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酯、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集成电路 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28 C的液体),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岀厂房2. 乙炔站,氢气站,石油气体分馏 (或分离)厂房,氯乙烯厂房,乙烯聚合厂房,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 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 (如脱硫)厂房压缩机室及鼓风机室,液化石油气罐瓶间,丁二烯及其聚合 厂房,醋酸乙烯厂房,电解水或电解食盐厂房,环已酮厂房,乙基苯和苯乙烯厂房,化肥厂的氢氮气压缩厂房,半导体材料厂使用氢气的拉晶间,硅烷热分解室3.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赛璐珞厂房,黄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三乙基铝厂房,染化厂某些能自行分解

10、的重氮化合物生产,甲胺厂房,丙烯腈厂房4.金属钠、钾加工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聚乙烯厂房的一氯二乙基铝部位、三氯化磷厂房,多晶硅车间三氯 氢硅部位,五氧化磷厂房5. 氯酸钠、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过氧化氢厂房,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6. 赤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五硫化二磷厂房及其应用部位7. 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1.闪点 28 C至V60C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及其应 用部位,醋酸酐精馏厂房,已内酰胺厂房,甲酚厂房,氯丙醇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环氧氯丙烷厂房,松针油精制部位,煤油罐桶间2. 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

11、,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红钒钠)厂房3. 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重铬酸钠4. 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硫磺回收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5. 氧气站、空分厂房6. 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煤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 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生产类另y1.闪点 60 C的油品和有机液体的提炼、回收工段及其抽送泵房,香料厂的松油醇部位和乙酸松油脂部位,苯甲酸厂房,苯乙酮厂房,焦化厂焦油厂房,甘油、桐油的制备厂房,油浸变压器室,机器油或变压油罐桶间,柴油罐桶间,润滑油再生部位,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沥青加

12、工厂房,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部位2.煤、焦炭、油母页岩的筛分、转运工段和栈桥或储仓,木工厂房,竹、藤加工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 成型和硫化厂房,针织品厂房,纺织、印染、化纤生产的干燥部位,服装加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 造纸厂备料、干燥厂房,印染厂成品厂房,麻纺厂粗加工厂房,谷物加工房,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 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毛涤厂选毛厂房,电视机、收音机装配厂房,显像管厂装配工段烧枪间,磁带 装配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氧化扩散间、光刻间,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饲料加工厂 房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轧、铸造、热处理厂房2.锅炉房,玻璃原料熔化厂房,灯丝烧拉部位,保

13、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库, 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锻烧工段配电室 台装油量W 60kg的设备)3. 铝塑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卷扬机室,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不燃液体的净化处理工段,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焙烧炉除外),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粕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里昂厂房,水泥厂的轮窑厂房,加气混凝土厂的材料准备、构件制作厂房第二节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第3.2.1条 各类厂房的耐

14、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应符合表321的要求(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类别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和(曲)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厂房的地下室 和半地下室甲一级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40003000宜米用单层30002000乙一级不限5000400020006100030001500一级不限不限ESOOO3000500不限300040002000500230002000一、H不限不限不限4 0001000丁310-5050SfflaSt0 12025202530253035S. T.戊类 厂房及库民、二级三 级四级121520152025202530甲.乙类厂房25甲储量不超

15、过lOt的甲类1. 2、5. 6项物品和乙 类物品25储量不超过5t的甲类3. 4顶物品和储量超过 1吐的甲类1、2、5. &项肘品30借量超过肌的甲类4项物品40稻草、麦粽芦羊等易燃材S堆场50裘乱MIO10m。甲、乙疑体储罐总 储 量 V)17Q5W200 2011000 1001000253040-505亞025110001001-00050012500025304050液its油气ffl总 储 量101Z303W200 2011000 10017500 250100035405007000湿式可燃气Wffl5000025303540&化離50000253035注: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

16、堆场、储罐最近的变压器外壁算起,但室外变、配电构架距堆场、储罐和甲、乙类的 厂房不宜小于25m,距其他建筑物不宜小于 本条的室外变、配电站,是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000k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超过5t的室外总降压变电站。25%。 发电厂内的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 干式可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湿式可燃气体储罐增加第3.3.11条城市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地下油罐与建筑物、铁路、道路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 于表3.3.11的规定。汽车加油札油罐麻Sfik铁!叡道略的防火诃距3.3,11储罐上应设有直径不小于38mm并带有阻

17、火器的放散管,其高度距地面不应小于4m,且高岀管理室屋面不小于50cm。 汽车加油机、地下油罐与民用建筑之间如设有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隔开,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名称防火间距(m)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 独立附顽管理室gg*下油罐 靠地下油罐一就上无门窗的独自1晌管醛1?眦耐 罐 独立附1?*机管理室1助1?*机255 不限 不限其魄筑(朮规范另贬较大间距者除外)耐火等级一、三 级 四级101214厂夕线仲隔 厂肉镂路线(中心线)边30205注:汽车加油站的油罐应采用地下卧式油罐,并宜直接埋设。甲类液体总储量不应超过60m,单罐容量不应超过 20m3,当总储量超过时,其

18、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4.4.2条的规定执行。第3.3.12条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m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第四节厂房的防爆第3.4.1条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厂房。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钢柱承重的框架或排架结构,钢柱宜采用防火 保护层。第3.4.2条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盖作为 泄压面积,易于泄压的门、窗、轻质墙体也可作为泄压面积。120 kg。作为泄压面积的轻质屋盖和轻质墙体的每平方米重量不宜超过第3.4.3条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7m3

19、)宜采用0.050.22。爆炸介质威力较强或爆炸压力 上升速度较快的厂房,应尽量加大比值。体积超过1000m的建筑,如采用上述比值有困难时,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0.03。第 3.4.4 位。条泄压面积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第 3.4.5 压设施。条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盖作为泄 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要通风良好。第 3.4.6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如采取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限防静电措施。地面下不宜设 地沟,如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紧密填实;与相邻厂房连通处,

20、应采用 非燃烧材料密封。条 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第3.4.7条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或多层厂房的最上一层靠外 墙处。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尽量避开厂房的梁、柱等承重构件布置。第3.4.8条 有爆炸危险的甲、 应米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 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如必须贴邻本厂房设置时, 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和设置直通室第3.4.9条 有爆炸危险的甲、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非燃烧体墙与其他部分隔开。乙类

21、厂房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其分控制室可毗邻外墙设置,并应第3.4.10条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的厂房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 下水道应设有隔油设施。第五节厂房的安全疏散第3.5.1条厂房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m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 人;、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吊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30人;注:本条和本规范有关条文规定的每层面积均指每

22、层建筑面积。第3.5.2条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使用面积不超过50m且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地下室、半地下室如用防火墙隔成几个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 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第3.5.3条 厂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不应超过表3.5.3的规定。第3.5.4条 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3.5.4的规定计算,当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楼梯总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楼 梯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10m。底层外门的总宽

23、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疏散门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0.90m;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1.40m。0.8m。注:当使用人数少于 50人时,楼梯、走道和门的最小宽度,可适当减少;但门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本条和本规范有关条文中规定的宽度均指净宽度。第3.5.5条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高度超过32m的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宜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要求应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3.5.6条高度超过32m的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设一台消防电梯(可与客、货 梯兼用),并应符合下列条

24、件:一、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6.00m2,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210.00m ;二、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在底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三、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四、消防电梯间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五、消防电梯,应设电话和消防队专用的操纵按钮;六、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注: 高度超过32m的设有电梯的高层塔架,当每层工作平台人数不超过2人时,可不设消防电梯。丁、戊类厂房,当局部建筑高度超过32m且局部升起部分的每层

25、建筑面积不超过50m时,可 不设消防电梯。第四章仓库第一节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4.1.1条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按表4.1.1分为五类。储存物品类别的分类火灾危险准的特征1闪点2取;的液体王爆炸下限1眺的气体,以及癱I冰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曽泸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3.鄴畐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逋自燃或馳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惠汽的作用自沪生可燈n#并引起燃或S炸的物质酸,受热撞击、摩擦遇有机物或硫错等易燃的无机机极易引起燃烧或駢的强氧化 剂6受撞击、摩擦殆氧化芯有机物接鮭时t刑起魅烧或麟馳质L 闪点2尢至旳乜扳倣N爆炸下限1。啲气悔M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L不属

26、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躺淋常温下与空气接礪喙凰氧化 积热不散引起自燃换品匸闪点0t:椒体2可燃固体难燃烧物品非燃動品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附录四。1/4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超过物品本身重量第二节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和安全疏散第4.2.1条 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 建筑面积应符合表4.2.1的要求。注:高层库房、高架仓库和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的库房,其耐火等级宜为一级。二级耐火等级的筒仓可采用钢板仓。储存特殊贵重物品储存物品类别耐火等级最多允 讦MS最大允许建筑面租(皿)单层库房多层库房高层库房库房地下 室半地下 室

27、毎座库翩火墙间防火墙间帘死墙间除墙间甲人4项2、 5. 6项一级118060一、21750250乙U人4顼一、氓3200050090030015002502C项一、251230090070030015D05001顼一、254000100023D0700150112004 002项一、2不限6000150043D012004 00D1003300331007001200400丁不限不限不限不限15004SOO12005003300010001500500四级12100700戊不限不限不限不限2 000600D150310003300010002LD0700四级12100700 独立建造的硝酸铵库

28、房、电石库房、聚乙烯库房、尿素库房、配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其 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0倍,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装有自动灭火设备的库房,其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及注的规定增加1.00倍。 石油库内桶装油品库房面积可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执行。 煤均化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为12000m2,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本条和本规范有关条文中规定的“占地面积均指建筑面积。第422条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冷库,每座库房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隔面积,可按冷 库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第423条 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墙间内,如储存数种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时,其库房或

29、 隔间的最低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第4.2.4条甲、乙类物品库房不应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0度以上的白酒库房不宜超过三层。第4.2.5条 甲、乙、丙类液体库房, 设有防止水浸渍损失的设施。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水燃烧爆炸的物品库房,应第4.2.6条 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筒仓,通廊的泄压面积应按本规范第 3.4.2其顶部盖板应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粮食筒仓的工作塔、上 条的规定执行。第4.2.7条 库房或每个防火隔间(冷库除外)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宜少于两个。但一座多层库房的占 地面积不超过300m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面积不超过 10

30、0m的防火隔间,可设置一个门。高层库房应采用封闭楼梯间。第4.2.8条 库房(冷库除外)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loom 时可设一个。第4.2.9条 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戊类多层库房外,供垂直运输物品的升降机,宜设在库房外。当必须设在库房内时,应设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内,井筒壁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第4.2.10条库房、筒仓的室外金属梯可作为疏散楼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60cm倾斜度不应大于60角。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 0.8m。第4211条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库房应设有符合本规范第 3.5.6条要求的消防电梯。注:设在库房连廊、冷库穿堂或谷

31、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前室。第4.2.12条 甲、乙类库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设在丙、丁类库房内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分隔开,其出口应直通室外或疏散走道。第三节 库房的防火间距第4.3.1条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3.1的规定。乙* W. T.融軽as炯防火间距血)耐火等级一、四级耐火等级101214121416四级14131S表龟31单层、多层戊类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00m。421第一座库房的面积规定时,其防火3.00m。注:两座库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总建筑面积不超过

32、本规范第 间距不限。高层库房之间以及高层库房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第432条 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431条规定执行;与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 434条规定执行,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 间距,应按第431条的规定增加2m 乙类物品库房(乙类6项物品除外)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30m与其他民用建筑不2.0.1宜小于25m 第433条屋顶承重构件和非承重外墙均为非燃烧体的库房,当耐火极限达不到本规范表 的二级耐火等级要求时,其防火间距应按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确定。第434条甲类物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表

33、434条的规定。甲换琏房曲馳的防火间距甲类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岐物名称储存物品类别甲类3. 4项1、2, 5, 6 项510民用瞰,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402530一、15201215其#M耐火等级20251520四级25302025注: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但本表第3、4项物品储量不超过 2t,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超过5t时,可减少12m第 4.3.5 离要求。第441地势较高的地带。库区的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 5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第四节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

34、地势较低的地带,如采取安全防护设施,也可布置在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布置。第442条 甲、乙、丙类液体的储罐区和乙、丙类液体的桶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 于表442的规定。鈿7防火间距耐火等级-P四级名称F(tn) 甲、乙类液体15Q20110001001-500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5750251-1000100150005001-25000121530251520353030253040表442注:防火间距应从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堆垛外缘算起。但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0m。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

35、堆场与甲类厂(库)房以及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 25%。但甲、乙类液体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堆场与上述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浮顶储罐或闪点大于120 C的液体储罐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一个单位如有几个储罐区时,储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储量储罐与四级建筑的较大值。石油库的储罐与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443条 计算一个储罐区的总储量时,im的甲、乙类液体按5m的丙类液体折算。第444条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

36、于 表444的规定。液体类别间形式浮顶僦卧式储罐itLt式半地下式地下式甲,乙类10000. SD不蹄#小0. 4D不限不限表龟44注:D为相邻立式储罐中较大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采用本表规定的较大值。 两排卧罐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杭 设有充氮保护设备的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浮顶储罐的间距确定。 单罐容量不超过 1000m3的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如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其防火间 距可不小于0.6D。 同时装有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设备、固定冷却水设备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备时,储罐之

37、间的间距可 适当减少,但地上储罐不宜小于 0.4D。闪点超过120 C的液体,且储罐容量大于1000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为5m;小于1000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为2杭第445条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储量不超过 表445的规定时,可成组布置;储罐容称单罐最大僻量一组最大储量畀)孔乙类液体20010005003000二、组内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行。甲、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间距,立式储罐不应小于2m丙类液4.4.4体的储罐之间的间距不限。卧式储罐不应小于0.8m。三、储罐组之间的距离,应按储罐组储罐的形式和总储量相同的标准单罐确定,

38、按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执行。注:石油库内的油罐布置和防火间距,可按石油库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第446条 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防火堤,并应 符合下列要求:一、防火堤内储罐的布置不宜超过两行,但单罐容量不超过1000m且闪点超过120C的液体储罐,可不超过四行;、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最大罐的容量,但浮顶罐可不小于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三、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基脚 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四、防火堤的高度宜为11.6m,其实际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 0.2m;五、沸溢性液体地上、半地下储罐,每个储罐

39、应设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六、含油污水排水管在出防火堤处应设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装置。第447条 下列情况之一的储罐、堆场,如有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可不设防火堤:、闪点超过120C的液体储罐、储罐区;、桶装的乙、丙类液体堆场;三、甲类液体半露天堆场。第448条地上、半地下储罐的每个防火堤分隔范围内,宜布置同类火灾危险性的储罐。沸溢性 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或地下储罐与地上、半地下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范围内。第449条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49的规定。防火间亠 顼ftsmu鶴管汽车黔I鹤管甲.乙类液体拱删152015浮翊151515丙SW

40、101210表449注:总储量不超过 1000m3的甲、乙类液体储罐和总储量不超过5000m3的丙类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石油库区内油罐与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可按石油库设计规范执行。5n%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厂内铁路线与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对于甲、乙类液体不应小于20m,对于丙类液体不应小于10m。 泵房与鹤管的距离不应小于8皿第4410条 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410的规定。容称一、P四级甲、乙类液体装卸鶴管141G18面类液体魁U管1012144.4.10第4.4.11条零位罐与所属铁路作业线的距离

41、不应小于60。第五节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第4.5.1条 湿式可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5.1的规定。750000容称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轧 民用建筑 孔乙炳 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甲类物品库房25303540一、N12152025耐火等级15202530四级2025303545.1(m3)注: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执行。总容积按其水容量25%。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1kgf/cm 2=9.8 X 104Pa)的乘积计算。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 容积不超过20m3的可燃气体储罐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第4.5.2条可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湿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半径;二、干式或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2/3,球形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三、卧式、球形储罐与湿式储罐或干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其中较大者确定;四、一组卧式或球形储罐的总容积不应超过30000m。组与组的防火间距、卧式储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长度的一半;球形储罐不应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