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同步练习1_第1页
《一面》同步练习1_第2页
《一面》同步练习1_第3页
《一面》同步练习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备课大师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一面练习设计一一、默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语句。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这篇文章记事写人,重点放在写人上,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三、全文以空行隔开,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根据上述概括将第一部分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请指出正确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 A、 B、 C、 38 D、 38 2、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会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

2、?为什么? 答: 四、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书店的全景 书架一角的近景 一本书的特写 2、看看作者对鲁迅外貌的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逐步“摄制”成的。 五、回忆性文章的用语,常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请结合括号里的提示,揣摩加黑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结巴巴”本意指口吃,用在这里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一种神态和感情?“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向四周

3、望”?为什么“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这又表现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为什么不直接写“掏出那块银元”,而要加上“带着体温的”这样起修饰作用的定语?为什么要强调说明“他的手多瘦啊”,“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作者这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恭敬地鞠了一躬”,作者这时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六、下边是本文开头三处伏笔,试指出下文与这三处伏笔的照应之处。 1、“我”本来要去接

4、班,但还要等半个钟头。 2、“我”是一个因为繁重的劳动而“困软得很”的穷售票员。 3、“我”不到别处,而到内山书店去歇歇。 七、破折号在本文中有如下用法:表注释,表提示,表插说,表话题转换,表话没说完。请辨析下边的例子: 1、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 3、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胡辨出( )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5、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6、“哦!您,您就是”( ) 7、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 8、那种正直而慈详的眼光,使我立该感到身上受了

5、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9、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答案 一、 1、 一九三二年秋天,一天中午,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一九三六年十月。 2、 上海,虹口公园,内山书店,店里,店后面长台子旁边,南面,北面,里面,书店的门。 3、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二、 这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文章中虽有不少记事的成分,但这些记事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描写人物出现的具体环境,记事还是为了刻画人物。重点放在人物刻画上,意在突出主

6、要人物鲁迅的高尚品格;这也正是这篇文章记叙的重点。 三、 1、 (C),正确,符合主要内容的概述。(A),不对,第段只交代了年代、地点和人物,没有交代“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不符合主要内容第一层的概述。(B),不对,第段写鲁迅出来,已属于第三层的开头。(D),不对,第两段已属于第二层的开头部分。 2、 这种意见不对。第二部分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表现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这部分的抒情和议论,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 书店的全景:“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书架一角的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一本书的特写:“看

7、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五 1、 “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一种深感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于用言语来表达。作者要“向四周望一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2、 “带着体温的”银元,表明这是作者艰苦劳动所得,虽少却很珍贵。“他的手多瘦啊”,意在表现鲁迅忧国忧民,操劳一生,作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是作者被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恭敬地鞠了一躬”,是作者对鲁迅的由衷感谢和崇敬。 六、 1、 暗示与鲁迅会面的时间短暂,给下文“我”与鲁迅仅见“一面”所受到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埋下伏笔。 2、 给下文“我”买书缺钱产生困窘,由鲁迅帮助解决,因而更加崇敬鲁迅,埋下伏笔。 3、“我”是个进步青年,内山书店出售进步书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