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爪哇犀牛,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喜欢独来独往,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 。2010年4月死亡的爪哇犀牛是越南最后一头爪哇犀牛图册中国的爪哇犀牛于1922年灭绝。爪哇犀牛在199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
2、相机拍到,当时至少有不到10只的族群。2010年11月22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监测相机在印尼乌戎格库龙国家公园犀牛保护区内拍摄到一头爪哇犀牛和它的幼崽。2011年10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和国际犀牛基金会经过为期两年的监测分析后发表研究报告正式宣布,越南境内极濒危物种爪哇犀牛已完全灭绝。2010年4月,越南最后一头爪哇犀牛被发现死于偷猎行为,其犀牛角被残忍砍掉,2012年12月5日,位于肯尼亚中部的勒瓦野生动物保护区发表声明称,生活在保护区内的4头犀牛被盗猎分子残忍杀害,盗猎活动使保护区内的犀牛数量降至71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加湾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体型最小者,体格粗壮。背鳍
3、显著,似鲨鱼鳍。头部浑圆,几乎没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身上复杂且黯淡的灰色图案在某些光线下,看起来接近橄榄色或黄褐色;观察者们通常将这种印象概括描述为“深色”。由于分布范围极窄,所以不太可能与其他的品种混淆;但也少有野外观察的记录。加湾鼠海豚的最新种群数据来自1997年的舷侧样线法调查,估计有567头。种群丰度和渔获率的有效数据显示其种群数量处于持续的下滑中,即使按不切实际的乐观估计,以95%置信区间计算,其种群上限也只有1073头;而据两份来自渔港的捕捞死亡率统计,其种群下限仅39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1904年被发现时,曾作
4、为单独的一种来命名。数年以后,又把它与西非大猩猩视为同类。然而,最后的两个单项研究显示,克罗斯河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亚种。它们仅限于尼日利亚喀麦隆边界的山林中,距西非低地大猩猩分布的最近距离至少250公里。目前残存的150-200只被支离破碎地人为分割在五个地带生活。栖息于热带林区,结群,每群 515只,多至40只,主要在地面活动,上树是为看路、觅食或睡觉。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笋、香蕉茎、野果。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的4个亚种中最稀有的一种,现存总量在300只以下,分散在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的热带雨林中。相对于较著名的西非低地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所有大猩猩、甚至所有灵长目动物中,最为濒
5、危的物种。野生克罗斯河大猩猩的数量估计只余250-300头,分布于9-11个族群中。最接近它们的西部低地大猩猩族群位于250公里以外。由于失去栖息地及被猎杀为丛林肉,故它们的数量严重减少。成立了全球第一个专为世界上最稀有的大型猿类之一克罗斯河大猩猩设立的保护区。开格威尼大猩猩保护区是坐落在喀麦隆山地区的一个仅有19.5平方公里的小地方。然而,它包含了整个克罗斯河大猩猩种群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据估计,该避难所目前有大约20只克罗斯河大猩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苏门达腊虎是同类物种中体型最小的老虎,雄性体重100-150kg ,雌性体重75-100kg,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胡须也长,全
6、身鹅黄色。苏门答腊虎拥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条纹显著,条纹之间的间隔很小,而且条纹常是一对对排列,前腿也有条纹。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栖息的环境从平原森林到高山。仅存野生的苏门答腊虎大约有400-500只,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岛的五个国立公园。由于人类入侵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开采,苏门答腊虎栖息地已不断减少,并被切割成碎块。1978年进行的勘测,估计野生苏门答腊虎的数量约1000只。而1985年,印尼林业局的勘测人员估算有26个自然保护区有虎存在的迹象,数量为800只左右。而到了1992年,印尼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协会(PHPA)做出了统计,还有400只虎分布在苏门答腊5个国
7、家公园里。人工圈养的苏门答腊虎主要在印尼、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等地的动物园展出。根据印尼动物园协会(PKBSI)估计,全世界有超过230只苏门答腊虎被各地动物园饲养,其中印尼动物园有65只;欧洲动物园有100只;澳大利亚动物园有12只;北美动物园有55只;日本动物园有 2只。另外还有32只雄虎和29只雌虎生活在位于爪哇岛的苏门答腊虎保育中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婆罗洲侏儒象小于普通亚洲象。成年雄性身高也不超过2.5米。它们的面孔象其他象种的婴儿,耳朵很大,尾巴很长,几乎垂到地面。侏儒象体型更小、更丰满,且性情比其他亚洲象更加温和,婆罗洲的大象种群看上去与其它亚洲象有很大差异,拥
8、有较小的头盖骨和牙齿的变形等。婆罗洲侏儒象原先被划为普通亚洲象,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与普通亚洲象在遣传学上是不同的种。应该成为与亚洲象并列的一个种或亚洲象的一个亚种。现有数量少于1500头。一只成年侏儒象每天要吃150公斤的棕榈叶、香蕉等。侏儒象的食物来自于至少49属162个不同种的植物,包括几种龙脑香科树种。由于婆罗洲的森林大面积减少,婆罗洲侏儒象的栖息地不断丧失,这种仅生活在婆罗洲的珍稀濒危野象,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这次调查是迄今为止利用卫星追踪亚洲象群的最大规模的调查。不幸的是,这些地区也常是种植经济作物的首选地。调查表明,象群活动显然受到人类活动和森林破坏的影响。1 收集到的数据显示,
9、生活在沙巴州的侏儒象很可能不到1000头,这比之前估计的1600头要少许多。低京那巴当岸野生动物保护区作为重要的象群栖息地,可能由于面积较小且栖息地破碎,而无法长期满足大量象群的生活需要。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
10、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由于近亲繁殖不可避免,使得大熊猫致隐性基因的纯合,后代生命力降低,甚至畸型或致死。这种现象在动物园内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中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绝大多数个体是来自于同一野生地区,使很多在动物园中繁殖的幼仔在出生后出现畸型或者发育不良,大部分早期夭亡,种群难以得到维持和发展。因为大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
11、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完善和强化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稳定进而发展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和恢复大熊猫的潜在栖息。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共圈养熊猫333只。紫蓝金刚鹦鹉是鹦鹉家族中个头最大的成员,体长100cm-107cm,重达1.4-1.7公斤,翼展度1.3-1.5米,寿命60年。它具美丽鲜艳的蓝色羽毛和弯钩一样的巨大鸟喙。足有四英尺长和展开可宽达四尺的翅膀。它们的喙呈黑色,下喙的后端及眼周有黄色的裸露皮肤。紫蓝金刚鹦鹉的性别基本上无法从外表上分辨,但雌性的一般是较为纤细。野生紫蓝金
12、刚鹦鹉的故乡是巴西。全球95%的野生紫蓝金刚鹦鹉栖息在此。农业、畜牧业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栖息地,盗捕鹦鹉的人觊觎它们的高价位,而每年造成许多的蓝紫金刚不幸死亡。1986估计野生蓝紫金刚鹦鹉个体是1,500个年到1,000只。但是造成数量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有95%是因为栖息地破坏而衍生出的巢穴严重不足,这些种种的因素使得野外蓝紫金刚鹦鹉面临绝种的危机,现今有许多国际性的组织都致力于蓝紫金刚鹦鹉的保育工作,由于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介入,在2003年估计总数上升至6,500只左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扬子鳄身长12m,头部扁平,吻突出,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间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尾长而侧扁,粗壮有力,在水里能推动身体前进,又是攻击和自卫的武器。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眼睛呈土色。体重约为36公斤。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扬子鳄鳞甲本质上与真皮鳞类似,而形成方式与鸟类羽毛的发生有相似之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可能不足200条,其中约有40条为成年扬子鳄。野生扬子鳄原生存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且近百年来发展较快,其栖息地不断被开发为耕地鱼塘等农业用地。扬子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