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完全防治手册_第1页
禽流感完全防治手册_第2页
禽流感完全防治手册_第3页
禽流感完全防治手册_第4页
禽流感完全防治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禽流感完全防治手冊明日工作室禽流感防治小組編撰>>目錄<<Topic1禽流感是什麼禽流感為何這麼恐怖?究竟什麼是禽流感?我會不會得到禽流感?避免得到禽流感的積極方法禽流感是絕症嗎?禽流感、SARS與流感的差別在哪裡?Topic2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會發生嗎?流感大流行以前發生過嗎?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是不一樣的疾病嗎?全球流感大流行真的會來嗎?Topic3我是流感的高危險族群嗎?什麼人容易罹患流感?什麼人是禽流感病毒感染高危險群?Topic4做好個人健康管理一般民眾要怎麼樣才能避免感染禽流感?旅行者該怎麼避免感染禽流感呢?洗手有多大用處?戴口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公德預防禽流感是

2、否需要對環境消毒?Topic5增強免疫力,從自身做起該如何增加我的免疫力?怎麼做腹式呼吸如何進行穴位按壓每日健康紀錄表每日清潔預防表Topic6對於禽流感,我還有很多問題附錄世界衛生組織要提醒你的十件事Topic1禽流感是什麼禽流感為何這麼恐怖?2004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在曼谷召開的一項地區會議中,首度提出嚴重警告:亞洲地區的禽流感疫情可能會引起足以影響全球人類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並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根據世衛組織全球流感專案負責人指出,預估若爆發大流行,死於流感的人數可能在兩百到七百萬之數,受傳染的人口則超過十億。這個消息隨即引發各國特別是亞洲國家防疫單位的憂心,更讓許多不瞭解何謂禽流感的民

3、眾人心惶惶。此消息發佈的一年後,禽鳥間的禽流感疫情雖然時有所聞,但其導致人類發病的速度並未如野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有專家即指出,世衛組織對禽流感的憂心有誇大的可能,但防疫專家也認為,比起年前引起大恐慌的SARS是發燒才會傳播病毒,禽流感則在潛伏期就能傳播病毒,相較下威力更為驚人。恐慌來自無知,對於不清楚的事情再加上人云亦云,會使人心情浮動恐慌,尤其面對疾病的感染,攸關生命之事,更容易使人慌亂,面對可能的流感大流行,我們不需要過度恐慌,但也不能無知輕忽,所謂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只要正確的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原因與傳染途徑,並懂得預防之道即能避免感染,此外,我們還能主

4、動做些什麼來幫助身體更健康,並預防疾病的傳染呢?本手冊就是針對一般對禽流感不瞭解而心懷疑懼的民眾所寫,知識就是力量,瞭解疾病是最好的抗疫良方,請各位耐心地看下去吧!究竟什麼是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 AI)?禽流感病毒一般只會在禽鳥類之間流行傳染,這類病毒自然存在於侯鳥、水鳥等野生禽鳥類消化道中,可分為高病原性(highly pathogenic AI,如H5N1)與低病原性(low pathogenic AI,如H5N2)兩種,大多數不會傳染給人類。大部分禽鳥類都會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野生的水禽(如水鳥、燕鴨)被認為是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牠可能帶有病毒卻沒有症狀;但陸禽

5、類如雞、火雞、鴕鳥等動物,一經感染就會造成大規模死亡。而目前的研究調查資料也顯示,H5N1 禽流感病毒已逐漸跨越禽類宿主障礙,進而感染到豬、馬及貓科動物。H5N1禽流感病毒過往只會影響禽鳥,對雞隻具有高致病力,常造成大量雞隻死亡,但因病毒會不定時基因突變,衍生新品種(新的病毒),導致原來僅感染禽類的流感病毒,也可能感染人類。由於這些突變的流感病毒對人類是全新的病毒,大多數人對這種病毒沒有抗體,因此容易導致嚴重病症。自2003年至2005年12月30日,在柬埔寨、印尼、泰國、越南、中國大陸都傳出人類H5N1禽流感病例,總計有142人感染,其中74人死亡。禽流感病毒是透過與罹病或死亡的家禽近距離接

6、觸而傳染,感染後的初期症狀與普通流感差不多,可能出現發燒、頭痛、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流鼻水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感染者),另外根據越南感染H5N1病例資料顯示,也可能有腹瀉的症狀,後期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種器官衰竭而死亡。我會不會得到禽流感?一般認為禽流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目前主要是經由接觸生病或死亡的家禽或其糞便等分泌物而感染,有專家認為禽流感的擴散主要是因為病禽移動時,糞便或呼吸道分泌物中含大量的病毒,污染接觸過的物體,而運送生病家禽時所揚起的塵土也可能帶有病毒,因此接觸的人員和車輛往往是傳播禽流感的重要因素。在禽流感流行時,什麼樣的人最有可能被感染?1.接觸生病

7、或死亡禽鳥及其分泌物的人。2.生食禽肉、蛋類與其相關製品(如:生蛋、生肉、生鴨血等)的人。3.從事活禽宰殺、運送與養殖等工作的人。4.經常進出禽流感流行區的人。5.照顧禽流感病人的醫療人員。假使你不是以上五類人士,只要瞭解禽流感疾病的特性,提高警覺,其實不必過度擔心。至於禽流感人傳人的途徑,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謝快樂在2005年10月19日表示,禽流感病毒必須透過豬隻,而且在豬隻體內進行基因重組後,才有可能演變成人傳人的新型病毒。目前狀況顯示病毒正在演變,未來是否會在人類身上重組,甚至演變成流行性感冒大流行,無人能夠預測。避免得到禽流感的積極方法目前臺灣不是禽流感流行地區,民眾生活不受影響,只要

8、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即可。另外,您可以依五五守則,在預防禽流感上做更多積極的行動:五件不做的事情:1.不接觸生病或死亡的禽鳥及其糞便。2.不到禽流感流行地區。3.不野放已飼養的禽鳥(特別是鴿類)。4.不購買來路不明的禽鳥肉品。5.不到禽流感流行地區旅遊。五件要做的事情是:1.要勤洗手:接觸禽鳥後,應以肥皂徹底清洗雙手。2.要熟食:禽肉、蛋類及其製品徹底煮熟就沒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險。禽流感病毒不耐熱,以56加熱3 小時、60加熱30 分鐘或100加熱1 分鐘均可滅。3.要增加免疫力:攝取均衡飲食,進行適當運動,擁有充足睡眠和休息,並減少壓力。4.要做好健康管理: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果有發燒、咳嗽、流

9、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應該戴口罩就醫。5.要主動告知:如果出現呼吸道症狀,而且,曾經接觸禽鳥或到禽流感流行地區旅遊,要戴口罩到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就醫,並且要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禽鳥接觸史。禽流感是絕症嗎?禽流感不是絕症,但目前死亡率超過五成,因此才受到這麼大的警戒與重視。目前針對人類H5N1病毒感染,如果在發病48小時內給予抗病毒藥劑Oseltamivir(或稱Tamiflu或克流感)治療,預期可以改善存活率。不過除了克流感外,另一種名為Zanamivir(或稱Relenza或瑞樂沙)的藥品也有類似的功效,目前有許多民眾透過管道囤積克流感,其實是不正確的。由於克流感屬於處方用藥,若未經醫師

10、仔細評估後使用,加以流感病毒非常容易變異,任意服用可能造成病毒的抗藥性,若病情需要使用時,藥物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效用。此外,目前禽流感並沒有疫苗可以供預防使用,因此,民眾還是以養成良好衛生及飲食習慣,並提高警覺為優先。禽流感、SARS與流感的差別在哪裡?疾病名稱禽流感SARS流行性感冒致病原禽流感病毒,最可能為H5N1。SARS病毒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共有A、B、C三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引起流行。傳染途徑接觸與飛沫傳染接觸與飛沫傳染接觸與飛沫傳染潛伏期目前已知約59天(因病毒可能不斷變異,潛伏期資訊可能因而異動)2至7天,最長可達10天以上約13天症狀發高燒(38)、頭痛、

11、肌肉酸痛、全身倦、喉嚨痛、咳嗽、流鼻涕等流感症狀、腹瀉、結膜炎以及下呼吸道症狀。發高燒(38)、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可能伴隨頭痛、肌肉僵直、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發高燒(38)、頭痛、肌肉酸痛、全身倦怠、喉嚨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治療於發病48小時內由醫師開立處方服用抗病毒藥劑。無特效藥,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由醫師開立處方作症狀治療,可舒緩不適。預後後期可能會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致死率超過50。致死率約為8%,視年齡及基本疾病而異。可能會出現肺炎、支氣管炎等併發症,致死率約為0.1%以下。Topic2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會發生嗎?

12、流感大流行以前發生過嗎?歷史記載在西元前五世紀時,西波克拉底(Hippocrates)紀錄了類似流感的流行,疾病表現為持續數日讀發性發燒、咳嗽與肌肉疼痛;流感的英文influenza源自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形容疫病的流行來自influence of the star,而第一個文獻記載、符合流感定義的世界性大流行發生在西元1580年。在過去一百年內,共發生過3次流感大流行,分別是19181919的西班牙感 、19571958年的亞洲感,以及19681969的香港感,其中最嚴重的是發生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當時造成全球約二千萬至四千萬人死亡,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總死亡人還多。這三次流感大流行,都可

13、以發現流感病毒產生變異、基因重組,由禽類流感病毒及人類流感病毒分別提供一部份的基因重組在一起而產生新的病毒,但因為人類並沒有這種病毒的抗體,無法抵禦傳染而造成大流行。但要引發流感大流行,也得具備三個先決條件:1.新型感病毒出現或舊的病毒變種後重現,而且一般人的抵抗力有限或甚至毫無抵抗力。2.病毒必須能夠在人體內複製,並引起相當嚴重的病症。3.新病毒必須容在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在2003年12月,越南報告首宗人感染A型感病毒H5N1的禽感病後,即掀起國際的震驚,連帶引發社會的關注,因為這些病例與2003年在禽鳥間爆發的H5N1禽流感疫情有直接關係,另外,據研究顯示,H5N1病毒在亞洲部分地區已經

14、形成一種地區性禽鳥流行病,近日歐洲、非洲等地亦紛傳動物疫情,其嚴重性不可小覷。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是不一樣的疾病嗎?感冒是多種症狀總和的俗稱,引起感冒的病毒有一百多種,包含鼻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腺病毒等等,一般而言,感冒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只有部分侵犯力較強的病毒大量繁殖時,會侵犯喉嚨以下的部位,可能引起氣管炎、支氣管炎或肺炎。一般說來,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病狀較嚴重、病程較久、較易帶來併發症,且流感症狀開始的相當突然,一旦併發細菌性肺炎等其他感染後,病患可能在短時間病情迅速加重,出現快速肺部惡化情形,甚至發生猝死。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為A、B、C三型,以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發生突變,當病毒

15、發生基因突變或重組時,任何人都沒有免疫的能力,所以容易發生大規模流行。全球流感大流行真的會來嗎?1997年,香港首次發現禽流感病毒H5N1由鳥傳播至人的病例,當時有18個人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其中6人死亡。1999年香港出現兩名感染H9N2案例,但此類禽流感病毒所引發的症狀較為輕微,而且最後均痊癒。在2003年香港再次傳出2例H5N1個案,其中1例死亡;同年在荷蘭爆發感染N7H7禽流感病毒個案,86個感染者中,有一獸醫師死亡,主要症狀為結膜炎、肺炎及呼吸道症狀。2004年時加拿大出現2個感染禽流感H7N3病毒的病例,患者幸運地保住生命。自2003年底以來至2005年,依據世

16、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已有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尼、中國等亞洲國家,相繼發生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病毒的疫情,從一些研究中也發現病毒隨著時間而持續變異。最近除了亞洲地區陸續有出現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在歐洲也發現禽流感的蹤跡,許多專家也因此推斷,流感大流行的發生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台灣目前雖非禽流感疫區,但因周邊國家陸續傳出禽流感疫情,且位處候鳥遷徙路線,民眾仍須提高警戒。Topic3我是流感的高危險族群嗎?什麼人容易罹患流感?比平常人有較多機會感染流感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包括: 65歲以上老人 居住於安養等長期照護機構之受照顧者 罹患心肺疾病者 因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

17、、腎衰竭、血紅素病變、以及免疫不全(包括愛滋病毒帶原者)而需長期治療、追蹤或住院者 6個月大到18歲需接受長期阿斯匹靈治療者什麼人是禽流感病毒感染高危險群?從目前得到的訊息顯示,禽流感的人類病例很多都是在屠宰及處理有病或者已死亡的禽鳥時受感染。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在屠宰、處理禽鳥的過程中,屠宰作業是病毒從禽鳥傳染給人類風險最高的時候。有大量接觸禽鳥機會的人要特別注意,值此非常時刻,應多注重自己的身體狀況變化,以下這些民眾需要特別注意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況: 家禽養殖場工作人員 家禽拍賣市場員工 傳統市場現場宰殺雞鴨的攤販 禽鳥販賣、零售業者 活禽運送人員 罹病禽鳥撲殺、處理人員至於家裡

18、飼養的家禽與鳥類是否也是禽流感的帶原危險群?一般來說,在這段時間內,不要讓家裡的禽鳥外出,也要避免與野鳥接觸、共用食器或飲水器具,以免感染病毒。不要購買、飼養來路不明或走私的鳥類,就不必恐懼有染病的可能,但在處理其羽毛、排泄物時仍須注意衛生,每次處理後務必要徹底洗手。工作內容與生禽、禽肉類、蛋類有密切接觸的人又該採取什麼措施比較好呢?禽畜業者要特別注意保持工作場所的清潔、通風,工作時換穿工作服、戴口罩與手套,工作後必須徹底清潔;處理禽類糞便時也必須特別注意,由於禽流感病毒可用消毒劑殺滅,所以,應加強養禽場的消毒工作。此外,養禽場也要設置防鳥網,避免野鳥、水禽入侵而散播病毒,避免水禽、陸禽混養於

19、同一禽舍內也是要注意的事;此外,亦需加強養禽場人員及車輛的管制,禽舍出入口亦需設置消毒踏墊,避免因為運輸等因素造成病毒的散播。至於民眾擔心的賞鳥問題,只要在安全區域內,遵守解說人員的指示,不要與禽鳥或是他們的糞便有所接觸,一樣可以安心賞鳥。Topic4做好個人健康管理一般民眾要怎麼樣才能避免感染禽流感?疾病管制局提供了幾點避免染上禽流感的必要措施:1. 勤洗手,雙手避免任意碰觸眼、口、鼻等黏膜。2. 咳嗽、打噴嚏要遮掩口鼻。3. 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應戴口罩就醫,儘量不上班、不上課。4. 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要馬上用肥皂徹底清潔雙手。5. 禽肉及蛋類徹底

20、煮熟,就沒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險。6. 料理生鮮禽畜肉品後立即洗手,刀具、砧板也要徹底清洗後才能再度使用。7. 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休息。包持空氣流通,流感流行期間避免前往人多、擁擠的場所。8. 有禽鳥接觸史、流行地區旅遊史之民眾,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到掛有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標章的醫療院所採檢、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旅行者該怎麼避免感染禽流感呢?疾病管制局也提醒旅行者幾點叮嚀:1.勤洗手。2.注意飲食衛生,禽肉、蛋類及其製品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3.非必要或無防護下,請儘量避免前往禽流感流行地區。4.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似流感症狀

21、,旅程應即刻延期或取消。5.到禽流感流行地區避免前往鳥園、農場、禽畜養殖場、生禽宰殺或販賣場所,並避免餵食禽鳥,若不慎接觸禽鳥或其分泌物,要馬上以肥皂徹底清潔雙手。6.旅途中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結膜炎等症狀,立即告知領隊,戴口罩儘快就醫。旅途中如出現不適,返台入境時請填妥傳染病防制調查表。7.自禽流感流行地區入境旅客於入境10日內,每日早晚各測量一次體溫並做行程記錄,如有發燒(38)、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應立即戴口罩,通報當地衛生局協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洗手有多大用處?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因為流感病毒往往靠著飛沫或接觸傳染,如果不慎碰觸帶

22、有病毒的物體時,正確的洗手也能避免多數病毒入侵人體,此外,雙手也應盡量不要觸摸眼、口、鼻,免得增加病毒入侵的機會。究竟何時該洗手呢?以下建議幾個應該特別注意的洗手時機:在接觸眼、口及鼻前。當雙手可能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或咳嗽後。觸摸過公共用品後,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或門把。處理食物及進食前。如廁後。接觸病人前後接觸禽鳥類及其排泄物後。許多人並不清楚正確的洗手步驟,其實,正確洗手很簡單,只要跟著濕、搓、沖、捧、擦五個步驟,這裡以圖示讓大家更清楚正確的洗手方式:1.以乾淨的水將手打濕。2.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塗抹於手,搓洗雙手至手肘最少20秒,以達消除手上微生物的效果,手心、手背都要搓洗

23、,手指及指甲也不要忘記。3.用清水將手徹底沖洗乾淨。4.以雙手捧水,沖洗水龍頭後再旋緊。5.以乾淨紙巾將手擦乾淨。戴口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公德平面口罩可以預防飛沫感染他人,任何人祇要有呼吸道症狀,就應該要戴上口罩,這不但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公德。由正確戴口罩不但可以有效保護自己、隔絕感染,也可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散佈,這裡以圖示來告訴大家正確的戴口罩方式,請大家仔細看好: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後都必須洗手。 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並將金屬片沿鼻樑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繫緊固定口罩,使口罩緊貼面部。 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戴口罩後,避免觸摸口罩,以免減低保護作用。脫

24、下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份可能已沾染病菌。 脫下口罩後,放入膠袋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平面口罩應每天更換為宜。口罩如果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 預防禽流感是否需要對環境消毒?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及我國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皆無規定相關消毒工作。然流感病毒在寒冷乾燥的環境中可能生存數小時,故直接接觸病人分泌物的傳染方式亦可能發生,但只要保持避免觸摸眼口鼻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維持環境的適當通風,應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如懷疑環境在數小時前曾遭流感病患之分泌物污染,且無法控制現住於該環境人群的衛生習慣,可參考下列建議進行消毒工作。(1)消毒範圍:發生禽流感病患之住家,發

25、病期間經常接觸、活動之場所/空間(住屋內及其周圍之相關公共設施及場所)。(2)消毒對象:以病患(包括其接觸者)之血液、分泌物、體液及可能受其污染之場所及物品等為主。(3)消毒藥品:使用70酒精及含氯消毒劑對病毒可達到去活性化的作用。環境表面清潔可以中性清潔劑清潔乾淨後,選用前述之70酒精及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工作。Topic5增強免疫力,從自身做起該如何增加我的免疫力?在禽流感大流行期間,除了要避免接觸傳染源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增強自我免疫力,以下是幾個重要提醒:補充營養素(如維他命C),多吃水果蔬菜(兩份水果三份蔬菜)。適量的運動(一週至少兩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多喝水,規律的生活。充足良

26、好的休息與睡眠,睡覺勝過吃補 。按摩與腹式呼吸的練習。怎麼做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法簡而言之就是用腹部來呼吸,其實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呼吸方式,只要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即可。做腹式呼吸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前列腺素的物質,可消除活性氧,並且擴張血管的功能。可以改善身體淋巴與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有害有毒的物質排除。並降低身體的壓力荷爾蒙(如cortisol),並改善內分泌與免疫功能。對治療疲勞、免疫力失調、腰酸背痛,對於便秘、大腸激躁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潰瘍、壓力性頭痛等身心症皆有很大幫忙。每天有空即可練習,每天至少練習一次,每次練習至少10分鐘,可慢慢延長練習時間,腹

27、式呼吸對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如何進行穴位按壓一、揉按合谷(手掌虎口按之酸痛處)功效:外感頭疼,身疼,頭暈,失音等。惡寒,發熱,熱病無汗,汗出不止各,各種疼痛及精神緊張等,此為感冒要穴。每次至少按壓200次以上。二、乾浴迎香(鼻翼兩旁5分處)功效:鼻塞、不聞香臭、鼻衄、鼻淵、口眼歪斜、面癢、面浮腫、鼻息肉。肺開竅於鼻,推擦此穴有助於呼吸道的防禦力。每天做50 次以上。三、拍打肺經(中府穴、雲門穴為主,鎖骨下靠近肩膀處)功效:治咳嗽,氣喘,胸痛肩背痛中府是肺募,治療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又因其為手、足太陰之會穴,故又能健脾理氣(土生金)。每日拍打200次以上。四、捶扣三里(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3

28、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功效:胃痛,嘔吐,腹脹,泄瀉,消化不良,虛勞羸瘦,心悸氣短,納差乏力,頭暈失眠。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每日提膝捶扣200次以上。每日健康紀錄表為自己打氣,並且有強烈企圖保持健康的身體,你可以每天為自己的健康做到下列7件事: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腹式呼吸10分鐘以上穴位按壓10分鐘以上吃超過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晚上11點以前就寢30分鐘以上的流汗運動衣服穿著保暖飲用超過2000cc的 溫開水每日清潔預防表除了養成免疫力強的身體外,必要的清潔工作是一定要做的: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必要的洗手必要的戴口罩環境的消毒體溫的量測不必要的

29、探病不到擁擠場所不到禽類群聚場所熟食禽類食物與蛋製品Topic6對於禽流感,我還有很多問題問:需要先吃克流感嗎?答:不需要,也不應該先吃!由於克流感是藉由抑制體內病毒複製能力以降低流感疾病的嚴重性及縮短病程,但須在發病48小時內服用。此藥物屬處方用藥,必須經醫師下才能使用,沒有感染而亂服用不僅無法達到預防效果,日後也可能產抗藥性的問題。問:市售防流感產品有效嗎?答:目前並無經由政府認證、能有效預防流感的產品上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增加自我免疫力,對預防流感上身是較有幫助的。問:誰需要優先注射疫苗?答:建議施打對象為比平常人有較多機會感染流感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老人、居住於

30、安養等長期照護機構之受照顧者、罹患心肺疾病者、因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腎衰竭、血紅素病變、以及免疫不全(包括愛滋病毒帶原者)而需長期治療、追蹤或住院者、6個月大到18歲需接受長期阿斯匹靈治療者及易傳染流感給高危險群之醫療院所醫護等工作人員、慢性照護機構內之工作人員等。另為避免人類流感病毒與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組可能造成之全世界大流行,國內專家亦建議雞、鴨、鵝、豬之養殖、屠宰、運輸、活體販賣等行業之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問:我家養小鳥和雞,得到禽流感的機率會比較大嗎?答:的確是危險性較高,但並不需要過度擔憂,由於疫情多半來自大量禽鳥散播所致,水禽類帶原的機率較大,陸禽則容易染病,在禽流感流行期間

31、,請勿將家中飼養的禽鳥放養野外,因為如此一來感染禽流感的機率會提高,此外,在處理家中禽鳥排泄物與廢棄物時,也要盡量戴手套與口罩為之,並在處理完畢後立即洗手清潔。問:聽說克流感原料取自八角,多吃八角可預防流感嗎?答:克流感主要成分為莽草酸,而莽草酸的主要來源為八角,但除了八角之外,工研院亦找出三種本土植物可望取代八角。且有專家指出,在製造成克流感的過程中,還要經過多種萃取及分離技術,所以不代表多吃八角可以抵抗禽流感,搶購八角或吃大量八角是沒有意義的。問:可以生食海鮮嗎?答:目前海洋生物並不會感染禽流感病毒,不過生食海鮮仍須注意食物的新鮮度並注重飲食衛生。問:是不是最近都不要吃禽肉較好?答:食用完

32、全煮熟的家禽和蛋類就沒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險,而且到目前為止,沒有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在吃到受感染但已經被完全煮熟的禽肉之後,會使人致病。臺灣地區沒有禽流感爆發疫情,民眾沒有經由處理或食用禽肉及其製品而暴露於病毒的危險,因此不需要擔心。問:著名義大利甜點提拉米蘇是否不能吃了?答:很多人愛吃提拉米蘇,卻可能不知道這種甜點在製作過程中會用到生蛋黃,目前的確有許多店家停售提拉米蘇或以其他原料取代生蛋黃,以避免風險,其實除了提拉米蘇外,有許多食物都是以半熟或生蛋為之,例如月見冰、火鍋沾料、糖心蛋、蛋蜜汁等。臺灣地區目前是禽流感清淨區,民眾作息如常即可,但如果到禽流感流行地區,民眾還是要避免生食蛋類較為妥當,

33、飲食一定要注意熟食、衛生原則。問:有哪些地方可以提供禽流感進一步訊息?答:以下網站應該可以讓你掌握最新的禽流感消息:行政院衛生署全球資訊網: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流感防治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附錄世界衛生組織要提醒你的十件事(資料來源:2005年10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資訊網)1.流感大流行與禽流感不同 禽流感是指一群原來只會影響禽鳥類的流感病毒傳染給人造成嚴重病症。這些禽鳥病毒鮮少傳染給包括豬和人類等其他物種,但當一種從未在人類中傳播的新病毒亞型出現時,可能引發流感大流行。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種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病毒株,它經過變異後可能成為一種可在

34、人類中傳播的病毒,而流感大流行就是由能夠適應人體的新型流感病毒所引起。2. 流感大流行是一再發生的事件流感大流行並不常見,但是能夠一再發生。在上個世紀發生了三次大流行,包含: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年的亞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1918年的大流行造成全球大約4000-5000萬人死亡,這次罕見的大流行被認為是人類史上最致命的疫情之一,之後的兩次流行較輕微,但估計1957年的大流行死亡人數為200萬,1968年為100萬。當一種新的流感病毒出現,且能像一般流感一樣經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容易的傳播開來時,即發生流感大流行,由於它是一種新病毒,人類的免疫系統不具備免疫力,這很可能使感染

35、的人症狀比罹患一般流感的人更為嚴重。3. 世界可能瀕臨另一次流感大流行的危險衛生專家近8年來一直在對一種新的、嚴重的流感病毒 - H5N1病毒株進行監測。H5N1感染人類病例首次於1997年在香港發生,當時造成18人患病,其中6人死亡。自2003年中期以來,這個病毒造成了在禽類史上規模最大、最嚴重的爆發,接著在2003年12月,出現了第一例接觸病鳥後罹病的人類病例。之後,4個亞洲國家(柬埔寨、印尼、泰國和越南)出現了100多例經實驗室確認的人類病例,這些病人半數以上已經死亡,大多數病例是原先很健康的兒童和年輕人。但幸運的是,病毒並沒有演變成能夠輕易地從禽鳥類傳播給人類或輕而易舉地持續在人類中傳播。如果H5N1病毒變異為像普通流感一樣具有傳染性,則可能發生大流行。4. 所有的國家均將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