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简单实用易操作)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简单实用易操作)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简单实用易操作)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简单实用易操作)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简单实用易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中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秦灭六国后,秦灭六国后,秦帝秦帝国开创国开创法家法家挂帅挂帅的的時代,法家成時代,法家成为当时为当时的的国国家意家意识识形形态态。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儒家学说在劫难逃。,儒家学说在劫难逃。 * *法家思想指导下的秦王朝法家思想指导下的秦王朝, ,穷兵黩武,穷兵黩武,暴政苛刑,很快走上了灭亡之路。暴政苛刑,很快走上了灭亡之路。* *到了西汉到了西汉课标要求: 了解黄老之学,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 1

2、、兴起原因、兴起原因 汉初,接秦之敝,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人相食,死者过半。半。天下既定,民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 .食货志食货志经济残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百废待兴 “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陆贾陆贾作作新语新语十二篇,指出十二篇,指出秦亡是因为暴政和酷刑秦亡是因为暴政和酷刑,建议实行建议实行“宽和宽和”、“中和中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政策,具体讲就是的政策,具体讲就是“与民休息与民休

3、息”,轻徭薄赋,减轻刑法,缓和阶级矛轻徭薄赋,减轻刑法,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发展生产盾,恢复发展生产。他的建议被刘。他的建议被刘邦采纳并付诸实践。邦采纳并付诸实践。2 2、内容、内容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 1、兴起原因、兴起原因(1 1)“黄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2 2)“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 “” “待时而动、因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时制宜、积极无为”(核心)(核心)(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2)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吸取秦暴政而

4、亡的教训。2 2、内容、内容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 1、兴起原因、兴起原因3 3、作用、作用 经济恢复经济恢复 ,国力,国力增强增强, ,社会稳定;为汉社会稳定;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基础。基础。汉惠帝汉惠帝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于支配地位。汉文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景帝汉高祖汉高祖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名刘彻,武帝,名刘彻,1616岁即位,岁即位,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

5、他统治时期,中国开始以在他统治时期,中国开始以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国家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闻名于世。1 1、背景:、背景:(1)“无为无为”不适应集权不适应集权(2)儒学整合出新理论体系)儒学整合出新理论体系(3)统治者的有为愿望)统治者的有为愿望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1、背景:、背景:2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广川人,学习非常刻苦,传说董仲舒,广川人,学习非常刻苦,传说“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景帝时任博士,讲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羊春秋。武帝时以贤良应举,对策。武帝时以贤良应举,对策称旨。蒙帝召见

6、,又上称旨。蒙帝召见,又上天人三策天人三策。其。其第三策请求灭绝异学,统一国民思想,为第三策请求灭绝异学,统一国民思想,为武帝采纳,遂武帝采纳,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我国古代重要思想家。是我国古代重要思想家。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1、背景:、背景:2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董仲舒简介 新儒学的内容新儒学的内容探究:请结合课本和材料归探究:请结合课本和材料归 纳新儒学的主要观点。纳新儒学的主要观点。 思想来源思想来源 1 1、“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之通谊也。” ” 汉书汉书

7、董仲舒传董仲舒传4 4、“天道天道”就是就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纲:(三纲:君臣、父子、夫妻君臣、父子、夫妻 五常:仁义礼智五常:仁义礼智信)信) 2、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人君受命于天,人君受命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对人间进行统治。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祸进行来谴责和警告。祸进行来谴责和警告。人君必须人君必须遵循天道,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实行仁政。3、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汉书汉书 董仲舒传董仲舒传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1、背景、背景2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董仲

8、舒简介 新儒学的内容新儒学的内容“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 “三纲五三纲五常常”“遵循天道,实行仁政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 “以德为主,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以刑辅德”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1、背景、背景2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董仲舒简介 新儒学的内容新儒学的内容3、影响、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的影响 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

9、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主流地位。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神化专制皇权。汉初汉初 经济残破经济残破休养休养生息生息黄老思想无为而治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武帝时武帝时 国力渐强国力渐强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以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确立儒学的主流地位确立儒学的主流地位不甘无为不甘无为淘汰黄老淘汰黄老适应并促进适应并促进利集权、制地方利集权、制地方2 2、

10、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的是 A A要求统治者以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的方式稳定统治 B 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 C 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 D 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1 1、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倡导倡导“待时而动待时而动” ” 倡导倡导“因时制宜因时制宜” ” 强强调调“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

11、A.A. B B C C D D3、汉武帝时的思想大一统是由哪种思、汉武帝时的思想大一统是由哪种思想实现的(想实现的( )A孔子的儒学孔子的儒学 B孟子的儒学孟子的儒学C黄老之学黄老之学 D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4、董仲舒的新儒学有限制君主权力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作用的是(度膨胀作用的是( )A“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D“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5、汉武帝、汉武帝“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主要是利用儒家的(的(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的主张 B“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主张的主张 C“性善论性善论” D“大一统大一统”的思想的思想6、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意图是(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学发扬光大儒学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7、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强调实行强调实行“仁政仁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