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错误 ! !未定义书签。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
2、思想和特征。 (5 5 星)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错误 ! !未定义书签。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
3、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上届考察)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5 5 星) . 错误 !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 错误 ! !
4、未定义书签。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 ? ?举例说明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
5、方面( P162P162 163163) 答: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 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达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 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观从哪些方面反映科学理论的发展?.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6、( 5 5 星)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哪些? . 错误 ! ! 未定义书签。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怎么理解技术结构的演化?(一般)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怎样理解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关系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简述技术开发的基本程序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技术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技术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技术价值?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错误 !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技术伦理?它与技术价值有何关系? . 错误 ! !未定义
7、书签。现代技术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怎样的冲击?其原因何在? .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怎样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看待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 . .错误 ! ! 未定义书签。 什么是技术创新?它与技术发明、技术改造有何关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试述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机制?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高技术?如何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试论述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及
8、其原因? .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 .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试论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新特点。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为什么说研究与发展是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核心?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试分析西方未来学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观点?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阐述现代科技革命对发展模式的影响?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思考我国的发展模
9、式 (同 ).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为什么说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试论述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及其重点。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名词解释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 未定义书签。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错误 ! !未定义书签。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共同
10、发展 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 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 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 归纳 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 在这方面 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 在哲学层次上 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 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 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 :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 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 人写一 个答案 机器打印一个答案 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 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 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 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 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
11、律 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 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 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 对应于这个问题 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 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 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很多著名的科学家 同时也是哲学家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
12、和总结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 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 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观 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三大部分 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1 1 在自然观方面第一,系统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客观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而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2020 世纪 4040 年代至 6060 年代一一系统科学的诞生与发展20
13、20 世纪 7070 年代至 8080 年代-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诞生2020 世纪 8080 年代以来一一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19791979 年 1010 月一一提出了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的问题此后 2020 多年一一对社会经济系统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方法论。当前面临许多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一一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西部大发展、教育改革等第二,生态自然观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首先,生态学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一方面是数量上的,是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质量上的,是人的生活
14、质量与环境的质量之间的矛盾。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时,同三种自然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工环境三是人工自然其次,生态学研究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一是以建造人工环境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二是以创造人工自然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最后,生态学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19721972 年联合国环境会议的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指出,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自然世界(自然环境);另一个是人类为自己而建立起来的文明世界(人工环境与人工自然)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自然辩证法
15、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物质文明建设走向新阶段的主要支柱。对我国来说,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 的进程,是关系到迅速增强国力和民族振兴的大事。而自然辩证法为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 (包括科技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思维方法和科技方法论的指导,促进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向 物质生产力转化,缩短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建设的周期,有力地推动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为繁荣自然科学技术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战略部署和进行科学预测及决策等提供科学理论根据。学习、研究和运用自然辩证法指导
16、科学研究及进行现代化管理,会促进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协调发展。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3.3. 自然辩证法的育人功能自然辩证法具有显著的德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具有特殊的智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具有提高人们勇于创新之心理素质的功能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方法1.1. 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 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
17、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 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2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 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1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2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3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
18、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 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 1)自然科学基础:“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元素周期律 从运用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2 2)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5
19、5 星)( 1 1)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 空间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 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 出现了“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2) 基本特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相对立,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另一方面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
20、成是一个统 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辩证法规律。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这种人化自然界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以往狭隘的自然观念,而且强调 了人的参与。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限制 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性而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1 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
21、依据。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 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 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 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 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系统
22、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1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自然界 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3) 系统的特点:开放性 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 开放系统。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动态性 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
23、流、能流、信息流的不断运动,任何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 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整体性 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有机 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因此,系统具有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性 质和功能。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 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答: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 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通常指演化内容的第
24、一部分,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交换,以及其子系统与要家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 化和有序化的过程。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除了指事物的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 序到无序、 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纯态”以及不同远离平 衡态的“混纯态”之间的更替。自然界的进化: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1)(1) 有序化 “序”的基本词义为“排列”,可引申为一种规则的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的概念不仅表现为空间 结构的某种规则性,而且反映了时间演化过程的某种规律性。出此,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 则性,这
25、种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丁系统的一 定秩序,即有序度。事物或状态不同的有序度构成一系列的阶梯。如果系统向有序化发展,我们就说 它的有序度愈来愈高:反之,如果系统向无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低。(2)(2) 对称性破缺 所谓对称,是指在一定变换下的席变性。如可逆性过程的时间反演对称性( (时间对称 ) ) 、空间对称( ( 结构对称 ) ) 和功能对称等。 破缺是指在一定变换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它实际上是对应着系统的有浮状态。复杂 性和层次结构正是起源于某
26、种对称性的破缺。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 破缺才使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 由此可见,自然界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自然界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都 必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的或相互作用的、时间的或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与之相适应:高度有浮化、复杂化 和组织化的系统,即是对称性逐步破缺过程的产物。、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一 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
27、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 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无序与增熵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这是由封闭系统所决定的,而对抗这种决定的运动路线的关键就是开放。所谓开放,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 入的抗熵克服,抵消系统内部的增 熵。因此开放式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因为在近乎平衡态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开放,它也会返 回平衡态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2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胸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 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
28、的,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这意味着系统内要 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3涨落:“生序原理”通 常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 总是经常不断的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 扰动就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 涨落是由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及外部环境不可控制的微观变动引起 的,是一种随机的,不可预言的 事件。一般说来,当系统的宏观状态为平衡态和平衡态附近的某个 定态,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的, 涨落都是衰减的。 涨落本是
29、很微小的, 衰减的涨落 当 然不可能对系统状态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而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 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那么,某种微小的涨落就会使系统 的状态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微小变化 将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1 1)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他 指出“宇宙的演化史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除了永恒变化着和永恒 运动着的物质和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意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了。既然在我们地球上,在自然 界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产生了无数的有机物知道能思维的人类,那
30、么当它在某个 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被毁灭以 后,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 它重新产生出来。这就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2 2)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自 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的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不断 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首先,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 的;其次, 进化与退化是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的; 最后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 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总 的趋势呈现上升的特征,也就是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的否定 发展的螺旋形式”。3 3)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
31、趋势的推断现 代宇宙学的研究表明,宇宙未来演化的趋势取决于宇宙的质量密度。若宇宙的质量密度小于临界 密度,那么宇宙是开放的、无限的,就会像现在这样一直膨胀下去; 若宇宙的质量密度等于临界密 度,那么宇宙是平坦的、无限的,它也会永远膨胀下去;若宇宙的质量密度大于临界密度,则宇宙是 闭合的、有限的,引力吸引将最终 是宇宙停止膨胀而转变为收缩。 2020 世纪 8080 年代以来人们发现 了静止质量,可以使宇宙由膨胀转变为收缩,从而形成宇宙的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32、现代形式之一。马克 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1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 2)以 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 总结的结晶。“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 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其表现为: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
33、 短缺、环境污染。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 研究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3 3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 平衡系统;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 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 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
34、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界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 的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其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 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 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置上:人作为大自然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与其他动物 的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的消费是建立在一定社
35、会关系中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的高级消费。人类改 造自然的盲目性造成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最终负反馈给人类自身。二、 人还是生态系统中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人类在调控和协同进化是创造自己和社会历史,还要 维护地球健全的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生命的能力。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上届考察)一、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是:1 1 )突出发展的主题一一发展原则。2 2 )可持续性原则。3 3 )共同性原则。4 4 )公平性原则。二、 2003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36、,是 2121 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山川秀美的生 态文明社会。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撒谎那个进行经济再生产。1 1)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其核心是生态农业。2 2)社会制度层面。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 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3 3) 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价值观上,破除那种认为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是弱质农业,只增产不增收的观念
37、,发展生态农 业。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1 1)科学的涵义: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即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 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的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 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2 2)科学的性质: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3 3)科学的本质属性: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5 5 星)(1 1)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2 2)特点: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渗透理论,比较系统和具有相对独立性;2科学
38、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具有简明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抽象 性与形象性的统一,多样性与易变性的统一;科学理论具有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 和科学预见性。(3 3)相互关系:科学事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3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科学理论是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 以及与之相 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内容:其一,求真务实的精神,指在科学活动中应
39、坚持实事求是,用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其 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其三,开拓创新精 神,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科学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改变了人类本身。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科学必须产生出高于那个时代其 他文化因素的科学精神,从而不仅缔造了科学本身,而且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价值取向, 形成一系列先进的行为规范,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 .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 1 )地位 科学研究是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的,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 在科学认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40、起着支配作用。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的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 法。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科学认识从问题开始与“认识来源与实践”并不矛盾,它们实质上是统一的。因为问题也是在时间的 基础上提出来的,只是前者突出了问题是认识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深刻地表明了科学认识自始至终就 是认识主体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2 2)作用( 1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 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
41、洽性)中发现问题。( 4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5 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 段。科学观察属于实践活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它既是接收外部 信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 有事检验理论认识的基本手段。因此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科学家说的推论都应具有客观性。观 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 程,是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官从被观察对象那里获得感觉映 像,形成经验,最后得出观察陈述的过程。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
42、积极的、能动的 反 映。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科 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 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实验可以 简化复杂的现象,可以使实验 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中。运用实验方法,发现自然规律,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技术手段是可靠和经济 的。因此,科学实验也体现了认识 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验的客观性。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科学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为依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现 象及其性质规律作出假定性说明或推测性解释。科学假说的形成
43、同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分不开,所以,阐明怎样提出假说、提出什么假说,首先必须明 确所要回答的问题。对科学问题网络的梳理和考察,将产生对科学 问题的解答,提出相应的科学假 说,它是科学思想的创新,是可能成立的科学理论,科学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一致对应性;可解 释性;可预测性。( 1 1)经验定律型假说:是概括的成果,它是对某类现象共同性质和特征的普遍化描述或者是对若干 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普遍化描述。因此,它是由特定的、较小范围的认识扩展到普遍的、较大范围的认识。( 2 2)原理定律型假说:它试图揭示事物深层的运行机制,将事物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 运动”。这只能被设想、被猜测。此类假说的提
44、出是个由结果回溯原因的过程:1 1 、相关的经验定律 L L2 2 、若假说 H H 为真,则 L L 可被解释3 3 、有理由认为 H H 为真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思维方法:1 1)演绎方法:它又包括演绎推理和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证明和公理方法。 作用:公理化方法可以用来整理已知的科学知识,构造理论体系;数学力学等科学普遍也使用了公理 方法,因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演绎方法在科学假说的检验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科学 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都离不开演绎推理的巧妙运用。2 2)非演绎方法:1 1、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也就是科学抽象的过程。 掌握该
45、方法能更好的理解科学认识从“感 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的前进运动。2 2、归纳和概括:归纳方法推动数理逻辑的发展,概括是经验定律型假说的主要思想。3 3、类比和联想:是十分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在科学探索中常常能发挥冲破迷雾的导航作用。4 4、思想模型方法:是科学抽象成果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构建和研究思想模型来认识未知研究对象 的方法。它在创新思维中广泛应用。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灵感是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它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 念。直觉是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 测。尽管它们带有许多幻想成分
46、, 但它的全部内容都涉及对事实的理解,对客观规律的一种把握,是瞬间达到对事实本质的心领神会。 想象力在类比和联想方法中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运用。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当对科学认识的形成 作出贡献时,它就构成了创新思维形式和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发现,其主要思维形式为: 意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直觉与灵感,类比和联想,思想模型方法。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思想模型是科学抽象成果的基本形态之一,它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科学家来猜想理论 假说时,不仅与他们的个人素质及其所属科学共同体的团体因素有 关,与他们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
47、有关,而且也与他们怎样猜想有关。因为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看不见、感觉不到,因为对欲求的因 果机制知之甚少,所以才想只能 从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相似事物出发,在思想中摹写或描述研究对 象的性质、 结构、 功能或运行规律, 这样猜想出来的摹本、 蓝图就是思想模型。 思想模型虽然是参 照 相似物想出来的,却是对相关经验定律背后的因果机制的表述;既是已知的相似物的“模型”,又是 研究对象的“模型”。在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中,人们是通过构建思想模型来推断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的,这就是思想模 型的实质。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科学理论的评价,是判断科学理论优劣的过程。科学
48、理论的检验,是判断科学理论真假的过程。 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与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科学发展过程中, 当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总要经过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检验、选择,才能被科学界所接受。科学 理论的评价、检验和选择,首先是经受同行的质疑和批判,如科学概念与实验方案的同行审查、不同 规模的实验验证等等。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1.1. 相容性评价。如果从新理论 T2T2 可以推出公认的理论 T1T1,或者从 T2T2 推不出与 T1T1 相矛盾的推论,那么 T2T2 与 T1T1 就是相容的。相容性评价就是将新科学理论T2T2 与公认的科学理论
49、T1T1 进行比较,以确定 T2T2是否与 T1T1 相容。举例: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牛顿力学一方面可以看做是量子力学在宏观世界的近 似表现,另一方面可以看做是相对论在低速世界的近似表现,因此,从逻辑的相容性关系来看问题, 可以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看成是牛顿力学在高速和微观世界的拓展,它们是相容的。2.2. 自洽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即分析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自洽性要 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之间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矛盾。举例:伽利略否定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 论。3.3. 简单性评价。科学理论的简单性: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尽可能少。逻 辑基础简单,
50、不是内容简单。举例:哥白尼理论比托勒密理论简单的多,这是后者战胜前者的一个重 要的原因。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 ? ?举例说明 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理论的推论进行经验验证,以确定该理论的真伪。科学假说或理论与科学事实之间 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只有通过逻辑分析,才能使假说与事实建立起联系,从而确证或 反驳某种假说。科学理论的推论与观察事实的对照有三种可能情况:推论和已知经验事实相符,这其实是理论对该事实的解释,不能确证该理论是真是假。推论与未知的现象符合。这是对未知现象的理论预见。这未知现象被确证,是对该理论为真的一种 确证。推论与未知现象不符,该理论被否证。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
51、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P162163163)答: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最后,这种复杂 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达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一、古典归纳主义的累积发展观古典归纳主义认为,作为科学基础的是关于经验事实的命题,科学研究是通过归纳程序去发现一般原 理,如此逐步地归纳上升到最基本的原理。经验的累积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体系是以观察所提供的 可靠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并通过归纳法建立起来的。随着观察
52、和实验所获得的事实材料的增加, 并由于观察和实验技巧的改进而对事实的了解更加精确和深入,愈来愈多的概括性更强的定律和理论被建立起来, 科学的发展就是真命题数量的不断增多, 是量的积累、 递增。 科学只有进化、 没有革命; 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飞跃。二 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1科学理论是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假设出发,用数学演绎与逻辑推理,推演出的一系列命 题。所以理论家的方法是,应用那些作为基础的普遍假设或者“原理”,从而导出结论,建立逻辑完 备的科学理论体系2科学理论中的命题只有通过经验证实,证明它们同我们的各个单独的经验相符合才能成立。如爱 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理论所
53、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这正是理论的真 理性3科学理论是通过新的经验事实的证实而不断地朝前发展的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是以问题为科学的起点。问题出现后,科学家们就会提出各种试探性理论用以 解决问题。各种试探性的理论提出后,就要接受严格的批判和检验,即寻找反例进行反驳和否证。对 一种理论的的任何真正的检验,都是企图否证它或者驳倒他。当试探性理论被经验否证后,又产生了 新的问题。这样,又从新问题到新理论,以及新理论再被否证,科学正是如此从旧问题向新问题的发 展。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只有经受住严格的检验, 才真正可以
54、称为是真正进步的理论。 可否证度高的理论是有意义的和重要的, 及时它遭到经验的反驳,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有助于科学的进步。 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观从哪些方面反映科学理论的发展 ? 科学的发展就是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前科学是尚未形成范式的时 期。范式的形成标志着科学的成熟,有了范式就意味着前科学进入到了常规科学。在常规科学阶段, 科学的渐进发展,是一种累积的事业。这一阶段有时会出现反常现象,随着反常现象的频繁出现,范 式陷入危机。要解决危机,必须进行革命,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科学到了危机和革命时期,才 有批判性。科学的革命时期,科学的发展是突变和飞跃,是新旧范式的更替。科
55、学革命是科学理论的 跨越式发展,是理论不断更替的过程。新的理论揭示了对立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前者代替后者 的发展是相当深刻的。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5 5 星)( 1 1)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 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 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 力。(2 2)技术的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 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技术手段必须依靠自然过程,因此技术具有自然性。技术作 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
56、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因此技 术具有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技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物质因 素,而且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实践的知识体系,包含精神因素。中立性和价值性 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主 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跃迁性和累积性 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技术在发展变化过程 中具有累积性。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哪些? 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 1 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经验形
57、态的技术要素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的技术要素。( 2 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3 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 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技术体系的特征:( 1 1)功能的整体性 技术体系追求的不是其中某一技术的单个功能,而是不同技术组合而成的整体功能。( 2 2)目的的社会性任何技术体系都是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而构成的,社会目的不同,技术体系的构成及不同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不同。( 3 3)构成的层次性 技术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层 次性表现出技术体系构成范围的大小。( 4 4)环境的制约性 现实的技术都具
58、有地域性、民族性,都受某一时间、地点的地理环境、人才状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 怎么理解技术结构的演化?(一般) 技术是历史地演变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因而技术体系也同样处在历史演变之中。任 何一个技术体系在开始形成时,总是具有较大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潜力,但这种潜力的发挥总有它的 极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需要不断发展进而超过技术体系原有潜力的极限,相对稳定的平 衡就被打破。日本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通过对人类技术史的考察, 提出在近代技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第一技术体系形成于 1818 世纪末到 1919 世纪末。在第一技术体系中蒸汽动力技术是主导技术,从而使人 类社会
59、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第二技术体系建立于 1919 世纪下半叶到 2020 世纪上半叶, 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发 展对强大和廉价的动力能源的需求而产生的,其主导技术是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第三技术体系开始于 2020 世纪 4040 年代,到 20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微电子技术处于核心的主导技术地位, 并已经逐步取代了工业化时代的第二技术体系。怎样理解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关系 ? ? 答:技术与科学在多方面的差别决定了技术认识和科学认识之间有着多方面的差别:首先,认识目的 不同。其次,认识对象不同。再次,认识过程不同。最后,解决的问题不同简述技术开发的基本程序 。 答:技术开发的基
60、本程序是从社会提出技术需要开始,经过规划、研究、设计等阶段,使技术原理具 体化,最后通过研制、实施创造出合乎需要的产品。技术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 答:第一,矩阵技术法。矩阵技术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不考虑时间变量的相关矩阵法;二是考虑时 间变量的交叉影响矩阵法。第二,效果分析法。第三,多目标评估法。第四,技术再评估法 技术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答:第一,系统设计法。第二,可靠性设计方法,也称概率设计法。最优化设计的方法主要有直觉优 化方法、试验优化方法、进化优化方法等类型。什么是技术价值?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大数据中心运营维护合作协议
- 2024年国际合作:中方建筑设计院与外企合作协议
- 燃煤供应风险评估方案
- 高端住宅项目设计方案
- 影视剧后期制作合同
- 食品行业安全标准宣贯方案
- 幼儿园大班健康《神奇的脑》课件
- 2024年国际红酒贸易与代理合同
- 2024年信息技术保密协议
- 2024年专用:礼宾部员工雇佣合同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沪教版
- 2022年五子棋活动记录
- 10t单梁起重机安装方案
- 临床医疗教学之127: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课件
- 腰椎间盘突出区域定位及意义
- 天蓝色商务发展历程时间轴PPT模板课件
- 急腹症(课堂PPT)
- 某市康复医院建立的可行性报告
- 配位化学 第2章 配合物的结构和成键理论
- 化妆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
- 2021年春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