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利益。伴随着建筑设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的高速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够开发出经济实用的智能建筑系统成为智能系统的重要研究项目。本次设计为汽车4S店弱电系统设计,本次4S店弱电系统主要涉及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结合这三大系统的设备以及安装环境,考虑经济性,功能性,可靠性以及开放性,设计合理的方案,设计出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本文主要研究该弱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2、子系统的搭建和各个系统的功能实现。关键词:智能建筑,火灾与消防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rapid development,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all areas of hu
3、man lif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learning and had a great lifestyle influence, to bring unprecedented convenience and benefits. Along with building automation, office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s, automa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to develop economic
4、al, practical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s become intellig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s.The design for the car 4S shop weak system design, this mainly involves 4S shop weak system of fire alarm and fire linkage system, cable TV systems, telephone systems, combining these three sys
5、tems equipment and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consider the economic, functional , reliability and openness, the rational design of programs desig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peoples liv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weak systems, subsystems, structures and function of each system
6、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fire and fire-fighting system, catv system, telephone system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 论11.1 智能建筑11.1.1 智能建筑现状11.1.2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21.2 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21.3 解决对策3第2章 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42.1 系统功能概述42.2 设计原则4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42.3.2 火灾探测器52.3.3 手动报警按钮72.3.4 接口模块的安装82.3.
7、5 火灾声光报警器82.4 火灾报警控制器82.5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92.5.1 消防联动控制的一般规定102.5.2 消防广播控制系统102.5.3 消防专用 系统102.5.4 消防控制室112.6 消防系统布线12第3章 有线电视系统133.1 有线电视系统的简介133.2 设计原则143.3 干线传输系统的设计143.4 同轴电缆系统设计1535 用户分配系统设计163.5.1 分配系统的设计内容163.5.2 分配系统的设备173.6 分配系统各点电平计算183.7 设备清单19第4章 系统20 系统概述204.2 系统设计要求204.3 交接箱214.3.1 壁龛交接箱的安装214
8、.4 缆线224.5 系统设计方案22第5章 结论与展望23致 谢24参考文献25附录第1章 绪 论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居住条件日益改善,建筑也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智能与绿色建筑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次设计工程为青果汽车4S店弱电系统设计,建筑地上2层,总建筑高度12.65米,建筑面积5519平方米,为多层公共建筑。对4S店进行弱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与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
9、学知识,中国建筑电气行业的原则和政策的实施,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1.1 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概念是有美国人最早提出的。美国建筑学会定义:智能建筑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这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空间。我国在2000年10月正式实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在该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1】。” 在我国,由于智
10、能建筑的理念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发展理念,所以我国智能建筑目前主要更多凸显出的是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升级发展等特点,和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的是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并日益成为主导现代建筑的主流。1.1.1 智能建筑现状(1) 国外智能建筑现状智能建筑蓬勃发展,以美国和日本兴建的最多。日本在1985年开始建设智能大厦,新建的大厦中有近70%为智能型的。同时,日本政府也积极推动,制定了四个层次的发展规划,即智能城市、智能建筑、智能家庭和智能设各。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
11、进行专项研究,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由于智能建筑具有高效、节能、舒适等突出优点,在欧、美、日及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引起普遍重视。(2) 我国智能建筑现状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较晚,对智能建筑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北京的发展大厦可谓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而后相继出现了上海的金茂大厦、青岛的中银大厦等具有相当高水平的智能建筑。然而,无论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标准或从建设质量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只能算是“准”智能建筑。但是,中国的智能建筑发展迅速,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据国外预测,本世纪全世界的智能建筑将有一半以上在中国建成。1.1.2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智能建筑是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体现
12、之一,被认为是本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中国也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纳入了重要的议程。智能建筑要想给人们带来安全、舒适、高效等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关键要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开发与设计,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不破坏周边环境,向“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1.2 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国产化系统集成产品匮乏,缺少配套性:中国智能建筑技术和国外各大系统集成项目所提供的产品主要由国外大公司承担,在技术、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由于4C技术发展较快,对建
13、筑电气专业人材造成更大压力。因此,造成建筑弱电技术人才短缺,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盲目投资,正常运行低:智能建筑是一个高技术,高投资项目,高科技和复杂,投资风险大。因此,稍有不慎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浪费和使用,维修不便,没有实现所需的功能和要求,造成更大的浪费。 行业技术规范不细,难以操作:由于地域与行业差异,市场的混乱,产品的非标准化,使得规范难以执行。智能建筑在系统标准、规划、设计、施工、系统集成与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施工单位档次参次不齐:而且,这些公司主要由非技术人员操作。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严重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智能建筑
14、技术的健康发展【2】。1.3 解决对策鉴于以上各种问题,对于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从需求出发,考虑各种类型的管理模式,智能系统工程实施更应该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一体化的设计要求,按计划施工,保证智能化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设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总之,智能建筑设计和其项目的实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功能要求,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的设计特点。建设智能建筑,规划和设计的领导者,这是一个体现建筑功能要求,该项目的实施是设计成就的一种表现,但也成功的设计作品的关键。 第2章
15、 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2.1 系统功能概述第一阶段(报警阶段):火灾初期,往往伴随着烟雾、高温等现象,通过安装在现场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以自动或人为方式向监控中心传递火警信息,达到及早发现火情、通报火灾的目的;第二阶段(灭火阶段):通过控制器及现场接口模块,控制建筑物内的公共设备(如广播、电梯)和专用灭火设备(如排烟机、消防泵),有效实施救人、灭火,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2.2 设计原则消防系统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消防法规和现行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消防系统化设计时,要遵循下列原则进行:熟练掌握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对规范中的正面词及反面词的含义领悟准确,保
16、证做到依法设计。详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护对象级别及相关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掌握所设计建筑物相关专业的标准、规范等,如建筑专业和给排水专业等规范,以便于做到应用自如、准确无误【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以便完成检测火情并及时报警的任务。它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热量、火焰等物理参数,通过火灾探测器转变成电流信号,然后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在第一时间显示出发生火灾的位置和时间等,让人们能够更及时的发现火灾,并对火灾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程度的减少因火灾
17、导致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 图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原理图2.3.2 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是感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一部分,是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感觉器官”。它可以响应火灾参数,并将检测到的参数转换成电信号,或发送到控制和现场指示火灾发生状态的装置。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组成的核心组件,其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敏度等硬件特性指标会受到许多参数的影响,因此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和位置布局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一、火灾探测器的分类(1)按探测的火灾参数分类 按被探测参数可分为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感光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及复合探测器等五大类型,每个类
18、型又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种。(2)根据感应元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对响应范围中某一点周遭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线型火灾探测器,对响应范围中某一连续线路周遭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二、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及布置应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的有关要求来进行。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少量的热和大量的烟,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选用感烟探头; 对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烟、热和火焰辐射的,选用烟感探头、温感探头、火焰探头或三者之间的组合; 对火灾发展迅
19、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选用火焰探头; 对情况复杂或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的,能进行模拟实验,依实验选用合适的探头。【4】。 根据房间高度选探测器 房间高度h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一级二级三级适合12mh20m不适合不适合不适合不适合适合8h12m适合不适合不适合不适合适合6mh8m适合适合不适合不适合适合4mh6m适合适合适合不适合适合h4m适合适合适合适合适合本工程采用的是海湾JTY-GF-GST9711点型光电烟感火灾探测器利用新型的散射技术及进口光电器件,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并采用独特的迷宫设计,防虫、防尘、抗外界光线干扰性能良好。产品结构新颖、外型
20、美观、性能稳定可靠、抗潮湿性强,并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三、火灾探测器的设置(1)火灾探测器数量的确定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2. 2确定。 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地面面积S(m2)房间高度(h)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房间坡度15153030A(m2)R(m)A(m2)R(m)A(m2)R(m)感烟探测器S80h12808080S806h1280100120h66080100感温探测器S30h8303030S30h8203040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由下式计
21、算N=SkA )式中:N为一个探测区域内所设置的探测器的数量(只),1N(取整数)。 S为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2)。 A为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 K为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非重点保护建筑取。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当屋顶坡度大于45时,应加木台或类似方法安装探测器【5】。本工程地上一层楼道及过道总共有9个感烟探测器,办公室和休息区等密闭空间总共有27个感烟探测器。二层楼道及过道总共有16个感烟探测器,其他密闭空间总共有22个感烟探测器。2.3.3 手动报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是当人工确定发现火灾后按下按钮上的有机玻璃片,可向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控制
22、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显示出报警按钮的编号或位置并发出报警音响。编码手动报警按钮分成两种:一种为不带 插孔;一种为带 插孔。手动报警按钮设置在公共场所如走廊、楼梯口及人员密集的场所。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手动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米。手动报警按钮的位置应设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处,而且应设在明显的地方和方便操作的地方。当装于墙上时其箱底边离地面高度宜为1.31.5米,并应清楚标明。 手动报警按钮宜与集中报警器连接,且应单独占用一个部位。本工程采用J-SAP-840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按规范要求,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旁边应设置消防 插孔,考虑到现场实
23、际安装调试的方便性,将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与消防 插座设计成一体,构成一体化J-SAP-8402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J-SAP-8402手钮火灾报警按钮主要具有的特点:采用拔插式结构,安装简单方便;可电子编码,可现场改写;有机玻璃片在按下后可用专用工具复位;采用微处理器实现信号处理,用数字信号与控制器进行通信,工作稳定可靠,对电磁干扰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在4S店中对手动报警按钮的布置如下:一层:在一层的各个走廊和楼道总共设置5个手动报警按钮。二层:楼道、走廊总共设置有5个手动报警按钮。2.3.4 接口模块的安装 接口模块用于连接各种标准二线开关量电流型感温电缆、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等
24、。接口模块含输入、输入/输出、切换及各种控制动作模块以及各线隔离器等。总线隔离器设置满足以下要求:当隔离器动作时,被隔离保护的输入/输出模块不应超过32个。为了便于维修模块,应将其装于设备控制柜内或吊顶外,吊顶外应安装在墙上距地面高。若装于吊顶内,需在吊顶上开维修孔洞。安装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前者将模块底盒安装在预埋盒上,后者将模块底盒预埋在墙内或安装在专用装饰盒上。2.3.5 火灾声光报警器火灾声光报警器是当生产现场发生事故或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火灾报警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启动声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和光报警信号,完成报警目的。声光报警器的设置: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处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其位
25、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具有多个报警区域的保护对象,宜选用带有语音提示的火灾声警报器,语音应同步。同一建筑中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 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本工程采用的是海湾GST-HX-M8503火灾声光警报器,由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启动。启动后警报器发出强烈声和光报警信号,以达到提醒现场人员注意的目的。警报器功耗低、寿命长;火警声报警,声音洪亮清晰,能够在远距离的情况下提醒现场人员;报警光显示醒目。 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心脏,可向探测器供电,具有下述功能:用来接收火灾信号并启动火灾报警装置。该设备也可用来指示着
26、火部位和记录有关信息;能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或通过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自动的监视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对特定故障给出声、光报警。(1)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分类火灾报警控制器种类繁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用途分为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和通用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系统布线制式分为总线制和多线制两种类型。本系统工程采用JB-QG-GST9000型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柜式结构,其最大容量可扩展到58个242地址编码点的回路,主要特点如下:采用windows 98视窗系统,触摸式操作,且自带CRT功能。可对各区域机进行复位、消音、
27、校时等远程控制操作,也可对各区域机所带的联动外控点进行启动或停止远程控制操作。同时控制器具有RS232标准接口,可传递信息到电脑显示,做到异地报警显示;控制器具有多种网络连接方式,可多机组成报警网络,可通过以太网、RS485总线、LON总线进行网络连接。(2)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般为落地式安装,柜下面有进出线地沟。如果需要从后面维修时,柜后面板距离应小于1m;当有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离应不小于1m。当设备单列布置时,正面操作距离应不小于1.5m,双列布置时应不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前距离应不小于3m。安装时应将设备安装在型钢基础底座上,一般采用810
28、m号槽钢,也可以采用相应的角钢。型钢的底座制作尺寸,应与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相等。设备固定后,应进行内部清扫,柜内不应有杂物,同时应检查机械活动是否灵活,导线连接是否紧固。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当确认火灾发生后,联动启动各种消防设备,以达到报警及扑灭火灾的作用,为保证火灾时人员较好的疏散和减少伤亡。联动控制系统包含有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专用通信系统和防排烟设施,I/O模块、消防联动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消防应急电源、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传输设备、消防 、消防
29、控制室CRT显示设施、消火栓按钮等全部或部分设备组成。.1 消防联动控制的一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发出联动控制信号,控制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并接受相关设备动作后的反馈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电压控制输出应采用直流 24V。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的特性参数相匹配。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除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外,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实现手动控制。消防控制室可以单独设置,当与BA,SA系统合用控制室时,有关设备在室内应占有独立的区域,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主机及控制盘设时在消防控制室内。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
30、,宜向系统及时传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且能接受必要的其它信息。.2 消防广播控制系统 当探测器感应器发出报警信号,消防控制屏按照一定程序发出指令,强行将背景音乐转入火灾广播状态,进行紧急广播。消防事故广播系统由广播控制机、广播喇叭、广播扩音机组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第5.4.2.1条规定,民用建筑内的喇叭应设置在大厅、过道等公共场所,每个喇叭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靠着最近一个喇叭的距离不大于25m。过道内最后一个喇叭至过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当发生火灾时,为了疏散和减少不必要的混乱,火灾事故广播发出警报不能采用整个大楼火灾事故广播系统
31、全部启动的方式,仅向着火的楼层和其有关的楼层进行广播【7】。.3 消防专用 系统消防 系统是一种消防专用的通讯系统,通过消防 可及了解火灾现场的情况,并及时通告消防人员救援。消防 系统:按规范要求,在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和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都应设有消防 分机;各楼层的手动报警按钮带有 插孔,由控制中心 总机以放射式布线,引到消防 分机和 插孔。消防 总机与 分机和 插孔之间呼叫方式是直通的,独立布线,应建成独立的消防通信网络系统。本工程设置两套消防通讯系统,其中一套为消防双向通讯 系统,在主要控制室及机房等重要
32、房间设置消防 分机,另一套由消防手动报警按钮的 插孔与消防控制中心的报警主机构成一套消防通讯系统,具体数量按标书要求和设计图纸配置。GST-TS-Z01A型消防 总机是消防通信专用设备,当发生火灾报警时,由它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是消防控制及其报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通信设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每台总机可以连接最多90路消防 分机或2100个消防 插孔;总机采用液晶图形汉字显示,通过显示汉字菜单及汉字提示信息,非常直观的显示了各种功能操作及通话呼叫状态,使用非常便利;在总机前面板上设计有15路的呼叫操作键和状态指示灯,和现场 分机形成一对一的按键操作和状态指示,使得呼叫通话操作非常直观方便G
33、ST-TS-100A消防 分机特点:采用专用 芯片,工作可靠,通话声音清晰,使用方便灵活。 主机可通过控制器所接的相应输入/输出模块(55000-818GST)呼叫固定式 分机,固定式 分机摘机即呼叫 主机, 主机振铃直至 主机摘机。.4 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是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与消防工作的指挥,既是防火活动的管理中心,又是火灾发现并发出警告、引导疏散、扑灭初期火灾及其他原因发生事故的处理中心。消防控制室的功能: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显示;泡沫、干粉、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通风、空调的电源切除控制;二氧化碳等官网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防排烟设备及电动防火阀的控制显示;
34、电梯系统的监控设备;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显示;消防通信设备;火灾事故广播设备的控制装置;保证电源。消防控制设备布置一般要求:设备前操作距离,单列布局时应大于或等于1.5m,双布局时应大于或等于2m。维修距离在设备面盘后不宜小于1m。在值班员工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距墙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边应设有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火灾报警控制器安于墙上时,其设备底边离地高度为1.31.5m,邻近门轴的那一面离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应大于或等于【8】。 消防系统布线 消防系统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非延燃性材料制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路
35、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应不低于交流250V。交流220V/380V供电或控制的用电设备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遇到蒸气管时,要采取隔热措施,防止绝缘老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线槽保护方式布线。消防控制、通信和报警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30mm。当必须明敷设,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延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或吊平顶内封闭式的具有防火措施的耐火线槽内。 系统工程中报警
36、总线钢管暗敷,钢管直径为16mm,,由报警总线中的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I/O模块和声光报警器连接在一起。消防 线采用钢管暗敷,钢管的直径为16mm,把系统中的消防 和带有 插口的手动报警按钮连接起来。联动控制电缆采用NHVV-沿楼板穿钢管暗敷,钢管直径为20mm,把系统中的联动模块,切换模块连接到联动控制台。电源总线采用ZR-BV-2x4沿楼板穿钢管暗敷,钢管直径为20mm,把各个模块,各种消防设备都连接起来。第3章 有线电视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视媒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进要求接收电视台发送的节目,还要求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和自办节目,甚至利用电视进行信息交流等。将通过
37、同轴电缆、光缆或其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信号的电视系统成为电缆电视系统CATV,也称为有线电视系统,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信号,不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并区别于电视台的开路电视广播。3.1 有线电视系统的简介有线电视系统(CATV)是用射频电缆、光缆、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或其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一般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电缆分配系统三部分构成,前端设备的主要任务是从接收信号到处理信号,当今信号以模拟电信号为主,而卫星的节目大多数为数字压缩电信号,需要将数字电信号变为模拟PAL-D制射频信号。干线传输部分系统是把前端接收处理、混合后的电视信号,传
38、输给用户分配系统的一系列传输设备,主要有各种类型的干线放大器和干线电缆。用户分配网络的主要设备有分配放大器、分支分配器、用户终端、机上变换器【9】。图3.1 有线电视系统图 设计原则在4S店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根据国家有关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和建设施工标准进行总体设计,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标准化: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保证宽带综合业务平台的标准化,系统各模块之间及与外部系统的通讯采用标准协议。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应采用前端系统平台的冗余备份,设备的高可靠平行配置,整个系统应能适应突发异常事件,并在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下继续提高可靠业务和服务。先进成熟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实现并提高完善的功能和良好的
39、性能。系统满足国际要求的双向系统,设计为860MHZ的邻频传输,系统输出口的电平设计值取705dB。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分支器、分配器等设备带宽达到1000MHZ。 干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信号在电缆中传输是要衰减的,传输距离越远,衰减量越大;电缆的频率特性又使频率越高的信号衰减的程度越大。所以在设计干线系统中主要考虑的就是对信号衰减的补偿和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补偿程度要有所不同,即在传输过程中主要解决如何实现各频率信号电平的零增益。(1)干线设备干线设备主要是干线放大器,干线放大器有不同的类型,除有双向和单向干线放大器外,根据干线放大器的电平控制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手动增益控制和均衡型;自动增益控
40、制型(AGC);AGC加自动斜率补偿型;自动电平控制(ALC)型,包含自动增益控制和自动斜率控制两个功能【10】。(2) 传输介质可以采用同轴电缆,对于长距离传输的干线系统,还要采用光缆传输设备,还可以采用光缆同轴电缆混合方式。光缆CATV传输系统的网型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即前端-光缆干线传输系统-同轴电缆用户分配系统,如图所示,前端系统-光缆干线传输系统-光缆分配系统,如图3.2所示。图3.2 光缆干线传输系统 图3.3 全光缆传输系统干线传输系统的技术指标:载噪比(C/N)46dB ;交扰调制(GM)52dB(中型系统)56dB(大型系统信号) ;交流声比(HM)46dB;回波值(E)7%。
41、 同轴电缆系统设计CATV用的同轴电缆,各国都规定为75,所以使用时必须与电路阻抗相匹配,否则会引起电波的反射。同轴电缆的衰减特性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电缆的结构、尺寸、材料和使用频率等均有关系。电缆的内外导体的半径越大,其衰减则越小。所以,大系统长距离传输多采用内导体粗的电缆。同一型号的电缆中绝缘物外径越粗,其损耗越小。即使绝缘外径相同,但型号不同,则因绝缘物的材料和形状以及结构不同,其损耗也不同。同一同轴电缆的损耗与工作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即A2A1=f2f1 (3.1)式中 A1 为频率f1下的衰减(dB); A2 为频率f2下的衰减(dB)。由于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是金属,中间是塑料或是空
42、气介质,所以电缆的衰减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增高,其衰减值也增大。在选用同轴电缆时,要选用频率特性好、电缆衰减小、传输稳定、防水性能好的电缆。目前,国内常用SYV型同轴电缆。干线一般采用SYV-75-9型,支干线和分支线多用SYV-75-12或SYV-75-9型,用户配线多用SYV-75-5型。采用同轴电缆做传输媒介的有线电视系统,其干线传输系统一般采用树枝形结构。树枝形网络结构类似于树的形状,树干是系统中的干线部分,树枝即分出的支线,分配线部分。35 用户分配系统设计用户分配系统部分是CATV系统的最后部分,主要包括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系统输出端以及电缆线路等。它的最终目的是向所有用户提供
43、电平大致相等的优质电视信号。3.5.1 分配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满足系统指标分配给分配系统的各种指标要求;通过各种分支器、分配器的不同选取和组合,最终能使系统输出端口的电平值设计在70dB5dB以内(非邻频系统)或65dB4dB以内(邻频系统);根据用户分布情况确定电平分配结构;设计延长放大器、用户分配放大器和分配网络电平值,对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验算;合理选择各段的电缆型号和其他器材;要考虑网络的未来发展,适合于未来的功能扩展。.2 分配系统的设备(1)用户分配放大器其主要作用是带动大量用户,由于它是处在最后一级射频放大,其技术指标要求相对于干线放大器要低一些,选择用户分配放大器应
44、注意其频率范围、最大增益、最大电平输出、噪声系数等指标。由于用户分配放大器处于有源传输网络的末端,应选择最大传输电平尽可能大的放大器,以带动更多的用户。(2)分配器分配器可以实现把前端提供的高质量的信号传送给千家万户,并且在传送的过程中,把一路信号分成多路传送。由于射频有一定得特性阻抗,必须保持传输系统各部分之间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和相互隔离度。通常用于放大器的输出端或把一条主线分成若干条支线,也可用于一条支干线的末端,通过它直接将信号分配到各个用户。分配器的分配损耗一般可按下述参数考虑:分配数 分配损耗二分配 4dB三分配 6dB四分配 8dB六分配 10dB(3)分支器分支器通常传接在分支线或
45、干线的中途,由一个主输入端,一个主输出端以及若干个分支输出端构成,其中分支输出端只得到主路输入信号的小部分,大部分信号仍沿主路输出,继续向后传输。分支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由插入损耗、分支损耗、分支相互隔离度、反向隔离、阻抗(75)。(4)用户盒用户盒是有线电视系统最末端的部件,通常都安装在用户家里。有明装盒和暗装盒之分,有单孔(TV)和双孔(TV、FM)之分。由于现代有线电视系统中很少有传输FM信号的,所以现在大多选用单孔用户盒。 分配系统各点电平计算本系统工程图如附录2有线电视系统图,汽车4S店有两层,由电缆SYV-75-9引自市政有线电视网,进入建筑里后,干线由SYV-75-9穿D25PVC管
46、沿地板暗敷,其在信号和0.045dB/m;支线由SYV-75-5穿D20PVC沿地板暗敷,其在信号频率高、低端的衰减量分别为0.19dB/m和0.09dB/m。干线传输系统传输电平为110dB,分配系统由分配-分支方式的无源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先用一个三分配器,将信号平均分给三个楼层,每个楼层有5个分支器连接到用户终端,第一个分支器采用型号为Somi124,第二个分支器采用Somi120,第三个分支器采用Somi118,第四个分支器采用Somi116,第五个分支器采用Somi114。采用不同型号的分支器是利用不同的分支损耗和插入损耗实现用户端电平的基本一致,不同频道的电缆损耗是不一样的,因而
47、应计算两端频道的电缆衰减量。已知第一个分支器Somi124的插入损耗为,分支损耗为24dB,从分配器到第一个分支器的距离为23m,放大器输出电平为100dB,二分配器分配损耗4dB。 一分支器损耗(dB)序 号123456789插入损耗分支损耗6810121416182024一层:分支器1输入23用户端口输出分支器2输入15用户分支器3输入用户分支器4输入18用户分支器5输入用户二层:分支器1输入电平=33用户端口分支器2输入用户分支器3输入用户端口分支器4输入dB用户端口分支器5输入用户端口由以上计算结构看出,用户端电平基本在705dB范围内,而且各电平相差很小,基本满足系统要求。 设备清单
48、序号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干线放大器KPA30-2000型1台远距离传输信号时放大信号用2分配器12921只索美Somi3分支器130110只索美Somi4用户盒115110只索美Somi5电缆同轴电缆若干米SYV-75-5、SYV75-96标准机柜1台7分线箱壁龛式CATV1个200*285*110(mm)8连接器F头若干个索美SOMI/WF-1*系列第4章 系统现代社会正迈入信息时代,信息通信已成为建筑物必备的功能之一,而 通信网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设施。在智能建筑中,广大用户把通信和信息业务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参与竞争的必要手段。 通信系统是由 交换设备,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三部
49、分组成。交换设备主要有 交换机,是接通 用户之间通信线路的专用设备。 传输系统按传输媒介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用户终端设备是指 机, 机计算机终端等。 通信设施的种类也很多。传输方式按传输媒介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从楼宇弱电工程出发,主要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按传输信息的工作方式又分为模拟传输或数字传输两种方式。模拟传输是将信息转换成电流模拟量进行传输,数字传输则是将信息按数字编码(PCM)方式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现在的程控 交换机采用的就是数字传输。4.2 系统设计要求(1) 电缆采用型号为HYV型,HYA型或型号为HPVV型线径mm的电缆,电缆的终期电缆芯数利用率不宜大于8
50、0%。(2) 线采用HYV2mm或HPV2mm,RVS20.2平方毫米,RVB20.2平方毫米电线。由 分线箱至 插座间暗敷 线的保护管,可采用钢管(SC或RC)或电线管(TC),硬质聚氯乙烯(PC)管。在弱电竖井内可再线槽内敷设。(3)有特殊屏蔽要求的 电缆,应采用钢管作为保护管,且应将钢管接地。(4)过路盒及出线盒内部尺寸不小于86mm(长)86mm(宽)90mm(深), 出线盒上必须安装 插座面板,其型号为SZX906,过路盒上必须安装尺寸与 插座面板相同的盖板。(5)根据所安装的场所不同, 插座类型可选择防尘或防水型。(6)1.4米。 分线箱在弱电竖井内明装时,其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面。
51、(7)过路盒及 出线盒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面。 暗敷设管线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11】。 交接箱 交接箱是用于连接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的设备。 交接间内可设置落地式交接箱,落地 交接箱可以横向也可以竖向放置,交接间和交接箱的安装必须确保通信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楼梯间 交接箱也可安装壁龛交接箱。本工程选用的壁龛交接箱是ZXB91系列 交接箱,机箱采用镀锌板制作,表面喷塑处理,外形美观大方。壁挂式安装,操作方便。可根据用户要求配保安单元或保安排插。 壁龛交接箱的安装暗装电缆交接箱,分线箱及过路交接箱统称为壁龛,以供电缆在上升管路及楼层管路内分歧、连续、安装分线端子板用。壁龛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或二层,其
52、安装高度应为其底边距地面m。壁龛安装与电力、照明线路及设施最小距离应为30mm以上;与燃气、热力管道等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00m。壁龛与管道随土建墙体施工预埋。接入壁龛内部的管子,管口光滑,在壁龛内露出长度为1015mm。钢管端部应用丝扣,且用锁紧螺母固定。壁龛主进线管和进线管,一般应敷设在箱内的两对角线的位置上,各分支回路的出线管应布置在壁龛底部和顶部的中间位置上。壁龛箱本体可为钢质、铝质或木质,并具有防潮、防尘、防腐能力。壁龛、分线小间外门形式,色彩应与安装地点建筑物环境基本协调【12】。 壁龛分线箱规格表(mm) 规格(对)厚高宽10120250250201203003003012030030050120350300100120400300200120500350 缆线(1)电缆网中的 电缆应采用综合护层塑料绝缘市话电缆,且优先采用HYA型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市话通信电缆。(2)楼内配线也可采用HYV型铜芯实心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绕包铝箔带市话通信电缆,且配线电缆的线径为0.4mm。 线槽内 电缆与 支线换算 支线型号HYV 电缆对数 支线型号对数HYV 电缆对数102030508010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设备砂石料购销与设备性能优化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事部人才与专家工作办公室员工福利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图书馆图书修复与保护工程合同
- 个体物流配送员劳动协议格式(2024年版)一
- 二零二五版木材进口关税减免申请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测量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共充电桩运营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大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美容院连锁加盟区域代理权及市场独占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培训项目财务结算合同范本4篇
- 2024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 有砟轨道施工工艺课件
- 两办意见八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宣贯学习课件
- 40篇短文搞定高中英语3500单词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九章 统计》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 儿科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
- 国家中英文名称及代码缩写(三位)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培训
- 液晶高压芯片去保护方法
- 拜太岁科仪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