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共27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共27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共27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共27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共27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125 5公里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年全面修复如初。兰亭是怎么来的?兰亭是怎么来的?你知你知道吗道吗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

2、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楷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文章背景文章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 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等四十几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

3、时参与其会 的四十多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兰 亭亭 集集 序序王羲之王羲之有关有关“序跋序跋”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4、兰亭集序王羲之顺德市国华纪念中学 贾桂宏 永和九年,岁在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乐也。癸丑癸丑 兰亭集会的盛况兰亭集会的盛况时间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事由事由修禊环境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物人物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信信 可可 乐乐 也也群贤毕

5、至,少长咸集乐乐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3、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绪和心境

6、有了怎样的变迁?思绪:(联想)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相聚的欢乐心境: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提出:“死生亦大矣”感感 慨慨 人人 生生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死生亦大矣死生亦大矣痛痛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知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问题问题: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 情基调由乐转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情基调由乐转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化?提示:提示:以以“悲悲”为抒情基调,上文兰亭为抒情基调,上文兰亭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

7、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由此,进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由此,进而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而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罩文学家的心,故作者由乐转悲。罩文学家的心,故作者由乐转悲。拓展:拓展:正因为传统的审美心理是以悲为美的,使得文学史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些作品本来写的是极为欢愉之事,也总要带上一定的感伤和悲愁成分。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始极写兰亭集会之盛、之乐,后来忽然笔锋一转,说到“休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煞风景话题上去,大发起“痛哉”、“悲夫”之类的感叹来。这样的感情是否真实,原是值得怀疑的,但却深为历代

8、文士所推崇和效法。王勃滕王阁序,在思路上即模仿兰亭集序,先写集会之盛,秋色之美,后来写到“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上去了。王勃作此序时年纪很轻,也没有遇到多大挫折,这样的伤感情调显然来自前人作品。然而,滕王阁序也成了历代家弦户颂的名作。与此相反,那些仅止于极写欢愉之情的作品,却很难受到人们的赞赏。3、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告诉王羲之你对时间、生命的看法。可以是名言、歌词、诗词也可以是自己的看法告诉王羲之你对生命、时间的看法告诉王羲之你对生命、时

9、间的看法可以是名言、歌词、诗词也可以是自己的看法本文的特点本文的特点:1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2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记叙议论抒情默写:(1)是日也,_,_。_,_,_,_,信可乐也。 (2)写出文中谈“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_。给下列各句蓝色词选择恰当的义项或因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 B凭借 C随着 D由于况修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向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CCC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岂不痛哉死生亦大矣当其欣于所遇则与斗卮酒A感叹句感叹句宾语前置句陈述句B反问句判断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C反问句判断句陈述句宾语前置

10、句D感叹句反问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B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C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

11、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A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文体,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而且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骈句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

12、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本文多骈句,试从本段中举出两例。 十天干:甲(十天干:甲(jiji)、乙()、乙(yy)、丙)、丙(bngbng)、丁()、丁(dngdng)、戊()、戊(ww)、己)、己(jj)、庚()、庚(gnggng)、辛()、辛(xnxn)、壬)、壬(rnrn)、癸()、癸(gugu);); 十二地支:子(十二地支:子(zz)、丑()、丑(chuchu)、寅)、寅(ynyn)、卯()、卯(momo)、辰()、辰(chnchn)、巳)、巳(ss)、午()、午(ww)、未()、未(wiwi)、申)、申(shnshn)、酉()、酉(yuyu)、戌()、戌(xx)、亥)、亥(hihi)

13、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干支纪法”。【天干地支次序表】【天干地支次序表】 . 甲子甲子 .乙丑乙丑 .丙寅丙寅 .丁卯丁卯 .戊辰戊辰 .己巳己巳 .庚庚午午 .辛未辛未 .壬申壬申 10.癸酉癸酉 11.甲戌甲戌 12.乙亥乙亥 13.丙子丙子 14.丁丑丁丑 15.戊寅戊寅 16.己卯己卯 17.庚辰庚辰 18.辛巳辛巳 19.壬午壬午 20.癸未癸未 21.甲申甲申 22.乙酉乙酉 23.丙戌丙戌 24.丁亥丁亥 25.戊子戊子 26.己丑己丑 27.庚寅庚寅 28.辛卯辛卯 29.壬辰壬辰 30.癸巳癸巳 31.甲午甲午 32.乙未乙未 33.丙申丙申 34.丁酉丁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