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1页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2页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3页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4页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 技 学 院课程设计报告( 2011 - 2012 年度第2 学期)名 称: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 目: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院 系: 动力工程班 级: 环工09k2学 号: 091905010229学生姓名: 朱梓丰指导教师: 苏金坡设计周数: 1周成 绩: 日期: 2012年 7 月 5 日目 录1 设计任务的概况.2 工艺流程的选择.2.1 设计原则.2.2 处理方法的选择.2.2.1 传统活性污泥法.2.2.2 生物接触氧化法.2.2.3 SBR工艺.2.2.4 方案定夺.3.1 工艺流程.3.2 处理工艺特点.4 各构筑物设计计算.4.1 格栅.4.1.1 设计参数.4.1

2、.2 设计计算.4.2 污水提升泵房.4.2.1 设计参数.4.2.2 设计计算.4.3 初沉池(平流式).4.3.1 设计参数.4.3.2 设计计算.4.4 曝气池(推流式).4.4.1 设计参数.4.4.2 设计计算.4.5 二沉池(竖流式).4.5.1 设计参数.4.5.2 设计计算.4.6 污泥浓缩池.4.6.1 设计参数.4.6.2 设计计算.4.7污泥脱水机房.4.7.1 设计参数4.7.2 设计计算.5 心得体会.6 参考文献.1设计题目:某印染厂Q=33000m3/d, 主要污染物COD=951mg/L, BOD5=393mg/L,SS=200mg/L,色度560。要求出水水质

3、COD£60mg/L, BOD5£20mg/L, SS£20mg/L, 色度40。2 工艺流程的选择2.1 设计原则(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废水处理后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城市废水排放要求。(2).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以实用可靠为主。(3).处理系统运行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4).管理、运行、维修方便,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劳动强度。(5).在不影响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的构筑物和设施,节省工程费用,减少占

4、地面积和运行费。(6).降低噪声,改善废水处理站及周围环境。(7).本处理工艺流程要求耐冲击负荷,有可靠的运行稳定性。2.2 处理方法的选择 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SBR工艺等,下列将它们分别进行比较2.2.1 传统活性污泥法 污水集水池泵站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排放 根据本项目的原水水质和处理要求,必须采用生化处理方能达到排放所要求的处理程度,在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化法处理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种类繁多的变形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生活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进行培养,形成适于降解污染介质,并具有相当规

5、模微生物群落,即活性污泥;再通过这些好氧微生物群落(活性污泥)来代谢有机污染介质,达到处理和净化污水的目的4。 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耐冲击负荷低,泥量大,占地面积大,土建投资高等缺点,已逐渐被新的生化处理工艺所代替。2.2.2 生物接触氧化法 污水集水池泵站曝气沉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排放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相接触,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处理工艺,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法的中心处理构筑物是接触氧化池,接触氧

6、化池是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生物膜受到上升气流的冲击、搅动,加速脱落、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好的活性,可避免堵塞。 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废水的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活性污泥法相比,管理较方便,生态系稳定,剩余污泥量少。2.2.3 SBR工艺 污水集水池泵站曝气沉砂池SBR池排放 常规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沉淀池、回流污泥系统和供养设备四部分组成。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机与自控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普及,人们对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改革,推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即SBR工艺。 SBR工艺采用可变容器间歇式反应器,省去了回流污泥系统及沉淀设备,曝气与沉淀在同一容

7、器中完成,利用微生物在不同絮体负荷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将生物反应器与可变容积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循环活性污泥系统。这是SBR工艺的一种革新形式。SBR工艺是在同一生物反应池中完成进水、曝气、沉淀、撇水、闲置四个间段,其所经历时间周期,根据进水水质水量预先设定或及时调整。实践证明,这种工艺过程,其处理效果可达到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标准。SBR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运行可靠,管理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电脑自控要求高,对设备、阀门、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高。2.2.4 方案定夺 综观以上几点可知每个方案都能达到处理水质的要求,BOD5,SS,COD5,NH3-N去除都能达到出水水质,在技

8、术上都是可行的。由于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方便,投资省,该污水处理要去除BOD5与SS,COD5,NH3-N,所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2。再考虑到厌氧池+氧化沟处理工艺占地较大,投资较多,生活杂用水等,水质及其稳定性要求高,因此根据小区生活污水水质、水量以及小区功能和环境要求, 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我们选择合理、可靠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3.1 工艺流程栅渣外运砂外运风机房出水曝气池二沉池污水泵房计量槽沉砂池格栅原污水剩余污泥回流污泥污泥池泥饼外运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污泥泵房 图2.1 工艺流程3.2 处理工艺特点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

9、物降解的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它一些物质9。它既适用于大流量的污水处理,也适用于小流量的污水处理。运行方式灵活,日常运行费用较低,但管理要求较高。活性污泥法本质上与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二者都为好氧生物过程,只是它的净化强度大,因而活性污泥法是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人工化和强化。该污水处理系统所处理的是小区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80000吨/ 天,属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废水主要来源于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放的卫生间粪便冲洗水、淋浴水、厨房废水以及日常清洗废水。污水中多为用机污染物,无机物污染物、重金属以及氮、磷含量甚少。活性污泥法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

10、组成,各级处理效果与总处理效果比较好,出水水质达标。4 各构筑物设计计算4.1 格栅4.1.1 设计参数栅前水深h=0.5m, 过栅流速v =0.8m/s格栅间隙e=0.02m, 格栅倾角=60°栅条宽度s=0.01m格栅的建筑宽度为0.5m,长度为2.2m栅渣量污水4.1.2 设计计算(1) 栅条的间隙数0.3820.51675.03,取76(2) 栅槽宽度取2.3m(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宽1.9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取k=3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

11、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2.42取栅前渠道超高,栅前槽高栅槽总长度:h=h+h1+h2=0.3+0.4+0.081=0.781m每日栅渣量:取0.2 m/d宜采用机械清渣方式。(9) 计算草图图3.1 格栅4.2 污水提升泵房4.2.1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进水管管底标高-1.80m,管径D=600mm,充满h/d=0.3,水面标高-1.62m,地面标高2.76m。选择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的圆型泵站,考虑3台水泵(其中1台备用)。设计内容:每台水泵的容量为Qmax/2=516/2=258(L/s),集水池容积相当于采用一台泵6min的容

12、量:W=258*60*6/1000=92.88(m)。有效水深采用H=2.0m,则集水池面积为46.44m。出水管管线水头损失:a)总出水管:Q=516L/s,选用管径500mm,v=1.94m/s,1000i=9.88。当一台水泵运转时,Q=258L/s,v=0.97m/s 0.7m/s。设总出水管管中心埋深1.0m,局部损失为沿程损失的30%,则泵站外管线水头损失为: 320+(3.26-2.76+1.0)*9.88*1.3/1000=4.129mb)水泵总扬程:泵站内的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1.5m,考虑自由水头为1.0m,则水泵的总扬程为:H=1.5+4.129+9.609+1.0=16.

13、239(m)c)选泵:选用250WD污水泵3台(其中1台备用),水泵参数如下:Q=180.5278l/s H=1217m 转数n=730转/分 轴功率N=3764KW 配电动机功率70KW 效率=69.573%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4.25.2m 叶轮直径D=460mm(4) 泵房草图图3.2 提升泵房4.3 初沉池(平流式)8.1.4 平流沉砂池(设2组)长度:设平流沉砂池设计流速为0.25 m/s停留时间t=40s,则,沉砂池水流部分的长度: L =v*t=0.25*40=10m水流断面面积: A=Qmax/v=0.516/0.25=2.064m池总宽度 : 设n=2 格,每格宽b=1.2

14、m,则, B=n*b=2*1.2=2.4m(未计隔离墙厚度,可取0.2m) 有效深度: h2=A/B =2.064/2.4=0.86m沉砂室所需的容积: V= Qmax*T*86400*X/(kz*10)V沉砂室容积,m;X城市污水沉砂量,取3 m砂量/10m污水;T排泥间隔天数,取2d;K流量总变化系数,为1.35。代入数据得:V=86400*0.516*2*3/(1.35*10)=1.98 m,则每个沉砂斗容积为V=V/(2*2)=1.98/(2*2)=0.495 m.沉砂斗的各部分尺寸:设斗底宽a1=0.5 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55°,斗高h3=0.5m,则 沉砂斗上口宽:a

15、=2 h3/tg55°+a1 =2*0.5/1.428+0.5 =1.2m沉砂斗的容积:V0 = (h3/6)*(a2+ a* a1+ a12) =0.5/6*(1.22+ 1.2* 0.5+ 0.52) =0.35m3 = V这与实际所需的污泥斗的容积很接近,符合要求;沉砂室高度: 采用重力排砂,设池底坡度为0.06,坡向砂斗,L=(L-2*a)/2=(10-2*1.2)/2=3.8mh3 = h3+0.06 L=0.5+0.06*3.8=0.728m池总高度:设沉砂池的超高为h1=0.3m,则H= h1+h2+h3=0.3+0.64+0.728=1.67m进水渐宽及出水渐窄部分长

16、度: 进水渐宽长度 L=(B-B)/2tg=(2.4-1.0)/(2*tg20°)=1.92m 出水渐窄长度 L= L=1.92m(14) 计算草图图3.3 初沉池34.4 曝气池(推流式)4.4.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33000m3/d 设2座4.4.2 设计计算(1) 水处理程度计算 原污水的BOD5值为393mg/L,经初次沉淀池处理BOD5按降低30%考虑,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其BOD5值为Sa393×(130)275.1 mg/L 计算去除率,设处理水中非溶解性BOD5=7.1bXaCe=4.5 mg/L,式中:b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典型值为0.08活性微生

17、物在处理水中所占比例,一般取0.4Ce二沉池出水SS,Ce=20mg/L即处理水中溶解性BOD5值为20-4.5=15.5mg/L去除率为 =0.944=94.4%(2) 曝气池的计算 按BOD5污泥负荷法计算 污泥负荷率的确定拟定采用的BOD5污泥负荷率为0.3kg BOD5/(kgMLSS.d) 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根据已确定的LS值,查表得相应的SVI值为100-150,取值120X= 式中 R= 污泥回流比 取50% -是考虑污泥在二次沉淀池中停留时间,池深,污泥厚度等因素的有关系数,一般取值1.2左右代入数值X=3333mg/L3300mg/L 确定曝气池容积 式中 Q- 设计流量33

18、000m3 /d Sa-原污水的BOD5值 mg/L Sa=275.1mg/L X-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g/L X=3300mg/L 确定曝气池各部位尺寸设4组曝气池,每组容积为取池深为h=4.5m,则每组曝气池面积为取池宽b=4.5m,则 b/h=4.5/4.5=1.0, 介于之间,符合规定,扩散装置可设在廊道的一侧池长L=A/b=480.7/4.5=106.8m L/b=106.8/4.5=23.7410,符合规定设单廊道式曝气池,单廊道长,介于之间,合理取超高0.5m,则池总高度为H总=4.5+0.5=5.0 m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每天排除的剩余污泥量:按表观污泥产率计算

19、:Y取0.6kgMLVSS/kgBOD5,污泥泥龄取10d系统排出的以挥发性悬浮固体计的干污泥量:计算总排泥量:计算曝气池的需氧量:计算草图 图3.4 曝气池(3) 曝气系统的计算(鼓风曝气)设曝气池有效水深6.0m,曝气扩散器安装距池底0.2m,则扩散器上静水压4m,其他有关各项参数:修正系数,(0.8 0.85) 取0.82;-修正系数 (0.9 0.97)取0.95; C混合液溶解氧浓度,取2.0mg/L;压力修正系数,取1.0;EA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取12%;扩散器压力损失:4kPa,20摄氏度水中溶解氧饱和度为9.17mg/L, 计算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饱和度采用网状模型中微孔空

20、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0.2m处,淹没水深4.0m,计算温度为30,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饱和度Cs(20)=9.17mg/L Cs(30)=7.63mg/L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b=P+9.8H =1.013+9.8=1.405Pa 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100%= 式中Cs-在大气压力条件下氧的饱和度 mg/L , 最不利温度条件按30考虑,代入各值得Csb(30)=7.63 计算鼓风曝气池时脱氧清水的需氧量=498.5kg/h 曝气池供氧量Gs=4.5 二沉池(竖流式)4.5.1 设计参数设计进水量:Q=0.516m3/s 表面负荷:qb范围为1.01.5 m3/ m2.h

21、,取q=1.0 m3/ m2.h; 水力停留时间:T=1.8h,采用池数4.5.2 设计计算(1) 中心管尺寸 设中心管内流速 则每池最大设计流量 中心管面积中心管直径喇叭口直径为 d1 =1.35d=1.35×1.48=2.00反射板直径为 d2 =1.3 d1=1.3×2.00=2.60 (2)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 F 设污水在池内的上升流速为 (3) 沉淀池直径和总面积A=73.7+1.72=75.42 (4) 沉淀池有效水深设沉淀时间 (5) 校核池径水深D/h2=9.80/4.54=2.163(符合要求) (6) 校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的过水负荷 符合要求,可不另设

22、辐射式集水槽 (7) 池子圆锥部分有效容积设圆锥底部直径0.4m,截锥高度为,截锥侧壁倾角为(8) 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 设废水从间隙流出的速度=0.02/s,一般不大于0.02/s (9) 沉淀池总高度设池子保护高度h1=0.3,缓冲层高度(泥面低),则(10) 计算草图图3.5 二沉池4.6 污泥浓缩池4.6.1 设计参数初沉池污泥量二沉池污泥量 浓缩池中的污泥总量为:V1+V2=44.55+59.4=103.95 m3/d混合污泥含水率:98.7%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6% 污泥浓缩时间:T=16h 贮泥时间:t=1.5h4.6.2 设计计算(1) 计算污泥浓度 混合污泥含

23、水率:98.7% C1 =(1-0.987)×103 =13/m3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6%(2) 浓缩池面积 污泥固体通量查表,取 采用单个浓缩池 浓缩池直径为 取 6m(3) 浓缩池有效水深 =(4) 校核水力停留时间浓缩池有效体积污泥在池中停留时间 符合要求(5) 确定污泥斗尺寸每个泥斗浓缩后的污泥体积每个贮泥区所需容积 泥斗容积 = m3 式中:泥斗的垂直高度,=( r1 -r2)tg60°=0.69m r1泥斗的上口半径,取1.0m r2泥斗的下口半径,取0.6m 设池底坡度为0.05,池底坡降为 h5= 故池底可贮泥容积 = 因此,总贮泥容积为(满足要求)(6)

24、 浓缩池总高度 浓缩池的超高取0.30m,缓冲层高度取0.50m则浓缩池的总高度H为 =3.08+0.30+0.50+0.69+0.1=4.67m(7) 浓缩池计算草图图3.6 污泥浓缩池4.7污泥脱水机房加压过滤是通过对污泥加压,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作用于泥饼两侧压力差比真空过滤时大,因此能取得含水率较低的干污泥。此处选用板框压滤机对污泥进行机械脱水,该设备构造简单、推动力大,适用于各种性质的污泥,且形成的滤饼含水率低。板框压滤机的设计主要包括其面积的设计1。过滤压力为0.3920.49Mpa,污泥经污泥泵直接压入。4.7.1 设计参数 污泥量 Q=107.84 m3/d压滤机的过滤能力L:过滤消化污泥时为24kg干污泥/( /h),取3含水率 P=96%过滤周期为1.54h4.7.2 设计计算过滤机的过滤面积 5 心得体会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它几乎涵盖了水污染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