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四块玉闲适 参考答案_第1页
天净沙秋思 四块玉闲适 参考答案_第2页
天净沙秋思 四块玉闲适 参考答案_第3页
天净沙秋思 四块玉闲适 参考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淨沙秋思 四塊玉閑適 參考答案一認識散曲的體裁特色1.把課文中兩首曲每個句子的字數填在下表中。曲名字數天淨沙秋思(6)(6)(6)(4)(6)四塊玉閑適(3)(3)(7)(7)(4)(4)(3)2.兩首曲屬於散曲的哪一類?試加以說明。(1)兩首曲屬於散曲中的 R小令 套數(2) 原因它們是獨立的一首曲,形式短小,而且一韻到底。天淨沙秋思五句,共28個字,押的韻是鴉、家、馬、下、涯,四塊玉閑適七句,共31個字,押的的韻是、多、過、我,麼。二、鑒賞散曲的內容美1.閱讀天淨沙秋思,回答下面問題。(1)曲中哪二字最能表達作者內心的感情?這是哪一種感情?把下面正確的答案圈出來,然後寫下它反映的感情。

2、枯藤斷腸老樹瘦馬昏鴉天涯古道夕陽 感情:漂泊異鄉的悲苦蒼涼(2) 作者在這首曲中,列出了多種景物,有甚麼用意?作者列出多種景物,不過景物多數都是灰暗的,如枯藤、老樹、昏鴉等,這些景色帶有秋天色彩,亦帶有蒼涼的味道,配合作者這個孤獨遊子的斷腸心情。2. 閱讀四塊玉閑適,回答下面問題。(1)根據曲的內容完成下表。作者內容(1)工作南畝耕(2)休息東山(3)經歷世態人情(4)思考內容往事(5)人生體會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麼(2)承上題,作者的人生觀是怎樣的?你認同他的人生觀嗎? 爭甚麼?最能表現作者與世無爭的人生觀。作者體會到與人相爭是無關痛癢的事,而簡樸閑適的田園生活才是最快樂的生活模式。我認

3、同他的人生觀,與人相爭,最終雙方都未必得益,反而破壞了人際關係,所以凡事簡簡單單是最好的。我不認同他的人生觀。如果人們都只過簡樸簡適的生活,不相爭,世上便沒有競爭,就不會進步。(答案僅供參考,學生自由作答)三、鑒賞散曲的形式美1.天淨沙秋思在字詞運用方面有甚麼特點?作者這種寫法產生怎樣的效果?天淨沙秋思中的句子,幾乎沒有運用動詞,多為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各自構成一幅優美而立體的畫面。特別之處是作者以簡潔質樸的十二個名詞,呈現出一幅深秋郊野夕照圖,情調悲涼孤寂,亦為之後要表達的感情營造了相配合的氣氛。2. 試說明這兩首散曲在形式上和語言上的異同之處。 這兩首散曲的相同點是形式短小,分別只有28字及

4、31字。在語言上是用字精煉,沒有華麗修辭,簡明易懂,但內容深刻。不同的是,天淨沙秋思用字較優雅,而四塊玉閑適的用字則通俗,運用了口語,表現出散曲通俗易明的特色。水仙子尋梅參考答案一、掌握散曲的體裁特色分析水仙子尋梅的體制,完成下表。形式水仙子尋梅類別小令句數8每句字數7, 7, 7, 6, 7, 5, 5, 4韻腳莊、霜、上、香、裳、腸、黃二、鑒賞散曲的內容美1. 水仙子尋梅記述作者尋梅一段的寫作手法獨特,試指出它的特點。水仙子尋梅中記述作者尋梅的一段,沒有出現過關於尋梅的字詞,而是描述作者尋梅的情況,有冬前冬後、溪北溪南、樹頭樹底等描述,但是讀者卻處處感受到了梅,因為作者寫了梅的所在、梅香和

5、梅的潔白與神韻。作者亦表達出尋梅的經歷、對梅的渴慕及尋梅的殷切之情。2. 分析本曲三個層次的寓意。第一層:尋覓梅花的過程,代表對理想的追求。第二層:尋獲梅花的喜悅,代表理想終於達到。第三層:尋找到梅花後,驚覺春天來到,梅快凋謝,如夢被驚醒;在梅凋謝後,如失卻目標,反映理想與實現的距離令人憂傷和感歎。3. 綜合課文內容,試分析作者的感情的變化過程。首三句作者尋覓梅花,事實上是對理想的執著追求過程。接下兩句,給人一種眾裏尋他千百度,終達成功的喜悅。但此時,作者情緒卻陡然倒轉:冷風徹骨,驟然酒醒,淒婉的笛聲令人斷腸;朦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反映出詩人對現實的感歎和憂傷。本篇情感起伏回環,情節一波三

6、折,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複雜的心曲,折射著當時複雜的社會現實。3. 分析本曲的內容和感情抒發方面,與天淨沙秋思和四塊玉閑適哪一首較相似。本曲的內容,主要談及尋梅,但是全曲沒有提過梅字,只運用描寫動作和比喻來描述過程。天淨沙秋思談及秋天,同樣沒有在曲中提過秋字,只以景物描寫來反映秋天景象。四塊玉閑適作者描寫自己的隱居生活,明言自己閑將往事思量過,與前兩首曲只用形容表達主題不同。感情抒發方面,本曲抒發的感情是憂傷的,因為作者以斷腸形容自己的心情,天淨沙秋思作者同樣以斷腸人形容自己。四塊玉閑適則與兩曲不相似,作者生活輕鬆舒暢,心情愉快,並不悲傷。所以天淨沙秋思跟本曲在內容和感情抒發上較相似。三鑒賞散曲的形式美1.這篇散曲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運用了對偶、暗喻和設問。對偶:冬前冬後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冬前冬後描寫時間,溪北溪南描寫地方,幾村莊、兩履霜描寫艱辛的過程,兩句營造了連成一氣的感覺,把尋梅這個舉動活現眼前。借喻:忽相逢縞袂綃裳。作者把梅花比喻為縞袂綃裳,即白衣的仙女,反映了梅的美麗、純潔和冷若冰霜。設問:冷風來何處香?忽相逢縞袂綃裳。表達作者尋獲梅花的喜悅心情。2.本曲的結構對反映作者的感情變化有甚麼幫助?本曲的結構充滿起承轉合,把作者由尋梅、得梅至失梅的心情表露無遺,令讀者心情隨之起伏。作者先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