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_第1页
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_第2页
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_第3页
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_第4页
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 这里所讲的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指数字移动通信(TDMA)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督要点,其他制式的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可参照进行。 一、影响设备及系统安全方面的质量要点 设备安装除按照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通用质量监督要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装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 机房应采取防静电措施;设备安装在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内,设备应加固在钢质底座上,底座与楼板应加固牢靠。 2、线缆布放 电缆、信号线、控制线的布放,射频同轴电缆与电缆头的连接,设备电源引入线的布放,移动通信机房接地线敷设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二、影响系统性能及使用功能方面的主要质量指标 1、

2、基站(BS)子系统设备 基站发射机、接收机的主要性能;基站控制器(BSC)的主要功能;基站设备的主要功能等各项指标应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2、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 (1)交换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建立功能、系统信号方式、基本业务处理、补充业务功能、短消息及语音信箱、移动性管理功能(位置更新、切换功能)、计费功能、系统网络管理等。 (2)系统设备性能,主要包括接通率(局内和局间、移动局和本地局)指标、局间中继呼叫性能、同步性能。 三、附录: (一)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质量控制点 1、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电缆走道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走道扁钢平直,无

3、明显扭曲和歪斜。 (2)组装好的电缆走道应平直,各横铁规格一致,两端紧贴走道扁钢和横铁卡子,横铁与走道扁钢相互垂直,横铁卡子螺钉紧固。 (3)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当横铁影响下电缆时,可作适当调整。 3、安装电缆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整条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 (2)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3)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 (4)电缆走道的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允许垂直偏差为1.5。同一方向的立柱应在同一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适当移

4、动位置。 (5)电缆走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 (6)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 (7)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孔洞处应加装保护框,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盖板均匀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 4、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列槽道应成一直线,两槽道并接处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5、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禁固后余留5mm左右)。 6、机房内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或补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 (二)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 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2、安装设备机架应垂直,允许垂直偏差小于等

5、于1.0。 3、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成一直线,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4、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必须符合YD2003-92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和工程设计要求。 5、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6、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的安装机房应采取防静电措施,设备安装排放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7、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内安装设备时,应有钢质底座,底座与楼板加固牢靠。设备装在底座上,加固平衡、可靠。 (三)线缆、电源线布放、通电调测等质量控制点可参考其他室内设备安装要点。四、设备调测质量控制(一)基站子系统设备性能指标检验1、天线系统性能检验(1)馈线衰耗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6、(2)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1.5。2、基站(BS)发射机主要性能指标复测。(1)射频发射频率偏差5×10-8。(2)相位衰减:峰值20,均方根值5。(3)射频载波发射功率电平容差见下表:射频载波发射功率电平容差表功率等级最大峰值功率W(dBm)容差(dB)功率等级最大峰值功率W(dBm)容差(dB)1320(55)-0,+3520(43)-0,+32160(52)-0,+3610(40)-0,+3380(49)-0,+375(37)-0,+3440(46)-0,+382.5(34)-0,+3 (4)发射机调制频谱应满足下表要求:发射机调制频谱容限表功率电平(dBm)各频偏处允许最大

7、相对功率电平(dB)标称频率100kHz200kHz250kHz400kHz600kHz430+0.5-30-33-60-70410+0.5-30-33-60-68390+0.5-30-33-60-66370+0.5-30-33-60-64350+0.5-30-33-60-62330+0.5-30-33-60-60注:距载频200kHz以外处绝对功率电平小于等于-36dBm。 (5)杂散辐射功率电平0.05pW(-103dBm)(在890-915MHz频段内);杂散辐射功率电平250nW(-36dBm)(在9kHz-1GHz频段内); 杂散辐射功率电平1W(-30dBm)(在1-12.75GH

8、z频段内)。 3、接收机主要性能指标复测: (1)接收机参考灵敏度小于等于-104dBm(32dBV/m),这时接收机误码性能应满足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体制要求。 (2)同频干扰保护比C/Ic9dB。 (3)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c-9dB;4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c-41dB。 (4)杂散辐射功率电平2nW(-57dBm)(在9kHz-1GHz频段内);杂散辐射功率电平20nW(-47dBm)(在1-12.75GHz频段内)。 4、基站(BS)子系统设备的主要功能检验: (1)人机语言符合ITU-T建议,可按功能分类显示和查阅,通过人机命令可在终端上设置BS的基

9、本参数。 (2)设备应具备自动测试功能,通过人机命令来自动启动和停止测试。 (3)通过OMC或BSC的本地终端显示和统计各设备的运行及状态。 (4)基站(BS)中的大部分设备应能通过人机命令闭塞和解闭,并显示打印。应具备诊断软件和硬件故障的记录和打印功能,硬件故障检测应有定位、隔离、自动倒换能力,软件故障应有一定的自纠能力和自动恢复功能。 (5)基站(BS)子系统设备应能提供告警信息接口,按工程设计项目进行检验。 5、基站控制器(BSC)主要功能检验: (1)信道模式修改; (2)越区切换检测; (3)加密启动; (4)移动台(MS)功率控制; (5)跳频管理; (6)改变广播信息。 (二)、

10、数字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检验 1、系统建立功能: (1)系统初始化; (2)系统自动/人工再装入; (3)系统自动/人工再启动。 2、系统信号方式: (1).7信号方式的检测; (2)随路信号方式的检测; (3).7信号与随路信号的配合。 3、基本业务处理功能: (1)MSPSTN用户,本地及长途完成的呼叫与不能完成的呼叫。 (2)MS紧急呼叫及拨打各种特别业务:MS拨打110,119,120,122应就近接入紧急呼叫中心;MS拨打112呼叫应接至录音通知设备,移动用户应能听到提示音,告之如何拨叫紧急呼叫中心;MS应能拨打114,117,126,127,128,129等特别服务业务(

11、带长途区号)。 (3)MSTACS用户。 (4)MSMS本地及非本地MS之间完成的呼叫与完不成的呼叫。 (5)MS进行国际呼叫。 (6)录音通知的检验。 4、补充业务功能: (1)呼叫转接类补充业务:无条件呼叫转移;移动用户忙呼叫前转;移动用户久叫无应答呼叫前转;移动用户不可及呼叫前转。 (2)呼叫限制类补充业务:限制所有入局呼叫;限制所有出局呼叫(110,119,120业务除外);限制所有国际出局呼叫;限制漫游出归属PLMN国家用户的入局呼叫;限制所有除归属PLMN国家外的出局呼叫。 (3)号码识别类补充业务:主叫号码显示;主叫号码限制显示。 (4)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呼叫等待;呼叫保持。

12、5、短消息及语音信箱业务。 6、传真。 7、承载业务。 8、移动性管理功能: (1)位置更新:一般性位置更新;周期性位置更新;位置删除;IMSI附着/分离。 (2)切换功能: BSC间切换通话状态主叫或者MS进行切换; BSC间切换振铃状态主叫或被叫MS进行切换; MSC间切换通话状态主叫或被叫MS进行切换。 后续MSC间切换通话状态主叫问行切换(切换到第一或第三个MSC区)。 9、安全管理功能:鉴权功能、HIR/EIR中的鉴权维护功能、MSC/VHR中的鉴权维护功能。 10、计费功能:基本计费(基本呼叫计费;补充业务计费)、立即计费、实时计费、计费差错率、计费文件处理。 11、维护管理功能:

13、人机命令、数据管理、系统告警、系统实时控制、诊断及再启动、设备主、备倒换、服务观察。 12、话务统计功能:呼叫次数及话务量统计:全局各类接续呼叫次数及话务量、按去话电路群呼叫次数及话务量;平均占用时间统计:系统应能测量中继用户呼出和呼入的平均占用时间及公用设备的平均占用时间。 (1)话务拥塞统计: 系统应能对所有交换设备、中继线群、信令链路的拥塞延续时间和遇忙呼叫次数进行统计。 (2)服务质量统计:呼叫延迟的统计;各个不同接续阶段呼叫完成率的统计;各种接口(无线接口、A接口、MAP接口)信令规程错误和各种定时器逾时情况的统计。 (3)移动性能测试: 切换统计:信道切换尝试、切换成功次数和切换失

14、败原因的统计。 位置登记统计:对一般性和周期性的位置更新尝试、失败次数及原因,国内、国际漫游用户登记次数进行统计。 鉴权统计:对鉴权尝试次数、失败次数和原因进行统计。 13、系统网络管理: (1)网络状态监视: 系统应能自动及时地监视各种信号设备、交换链路、中继电路、信令链路等的状态,单个电路利用率,对占用时间特长、特短或几乎没有话务负荷的电路能记录并输出其设备编号。 (2)VIR监测: 系统应能提供用户注册数,对事务处理接入率、排队长度、响应时间、时延分布等进行监测。 (3)HLR/AUC监测: 系统应能提供用户注册数,对事务处理接入率、排队长度、响应时间、时延分布,HLR/AUC信令链路的

15、负荷与状态,HLR/AUC处理器负荷、硬件设备、存储器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 (4)数据接口: 对每个MSC/VLR、HLR/AUC、EIR网络单元应具有一个或多个符合要求的用于网络管理的数据接口。 (5)接受并执行指令: 各网络单元应能接受并执行来自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的指令,且将执行结果存储或报给相应中心。 (6)故障报告: 当MSC/VLR,HLR/AUC,EIR网络单元及相关传输、信令链路发生严重故障或过负荷时,应能向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发送告警信息,当告警消除时亦应有报告;各网络单元应能配合相应中心对故障进行诊断与定位,支持网管系统对各网络单元进行更新、升级、日期/时间修改等,按指

16、令完成软件/硬件的重新配置。 (三)移动交换子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1、接通率: 在开局前应用模拟呼叫器和人工拨打进行大话务测试,包括对局内和局间(移动局和本地局)接通率的测试。 局内接通率应达到99.96%,局间接通率应达到98%。 2、局间中继测试: 正常通话、久叫不应、中继忙、呼叫空号等性能应良好,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3、同步检验: (1)时钟基本功能:工作状态监测与显示、控制功能、告警功能。 (2)同步设备倒换(自动或人工)功能:网同步接收频率基准的倒换、主/备时钟频率倒换。 4、2Mbit接口参数: (1)标称比特速率:2048kbit/s±50×10-4kbit/s。 (2)输入口回波衰减大于等于18dB。 (3)输入口脉冲波形符合模框图要求。 (4)抖动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